产业联动

Search documents
★中西部增速加快 东部结构升级 增量提质释放消费潜力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3 01:56
证券时报记者 秦燕玲 今年以来,中西部省份的消费增长势头亮眼,记者梳理数据发现,今年前4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以下简称"社零")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7省份中,有11个为中西部省份。其中,中部省份如湖 北、河南无论消费增速还是对整体消费的贡献度,都位居全国前列。受访专家认为,未来中部地区还需 从区域联动、消费产业联动、政策创新等方面入手,将消费增长转化为持久的产业竞争力和区域影响 力。 此外,东部发达省份对于整体消费增长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不少东部省份在商品消费潜力充分 释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商业、旅游、文化、体育、健康等方面融合发展,推动服务消费升级,释放 内需增长潜力。 中西部消费强势复苏 截至6月10日,全国大多数省份已公布今年前4个月的社零总额及增速情况。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前4个月,西藏、湖北、河南、内蒙古、辽宁、宁夏、海南、新疆、山西、湖南、 山东、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四川的社零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浙江的社零增速与全国平均水 平持平。在这17个省份中,中部6省全部"入围",西部省份数量则为5个;东部省份中,海南、山东、江 苏、福建的社零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则仅辽宁 ...
淘宝闪购冠名常州队,花呗支持无锡(息)队,阿里德比将在苏超上演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01 04:00
01 为了接住泼天富贵,品牌各显神通 苏超的热度还在继续。 如今竞争看点早已不局限在球场。赛场之外,各大广告冠名商的争夺也是相当有看头。 从最初仅有6家赞助商,到如今二十多家品牌争相入局,有数据显示,截至6月27日,苏超赞助商总数已达26家,此外还有2家公益支持单位,形成总冠名商、官方 战略合作伙伴、官方合作商、官方赞助商、官方供应商的五级赞助体系。这场票价仅5-20元的草根赛事,正以颠覆性的商业模式改写中国体育经济规则。 各家品牌的整活也是百花齐放。 有的是区域深度绑定。比如洋河全程赞助宿迁队,作为宿迁的城市名片,洋河股份不仅赞助冠名家乡队,还向球迷推出"旅游+赠酒"的专属福利;维维股份冠名徐 州赛区,牵手家乡队伍徐州队组成徐州市维维股份足球队,球衣上展示了鲜明的品牌LOGO(标志);南京本土企业、数字物流平台运满满则是官宣冠名苏超南京 队。 悦达起亚则是成为"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盐城赛区冠名商",并且在接下来的主场比赛中,现场观赛的球迷,有机会赢取起亚EV5。值得一提的是,悦达起亚合 资母公司——起亚,长期以来都是国际足球联合会(FIFA)官方合作伙伴,并持续赞助世界杯,这意味着中国最火的城市足球联 ...
狂揽伊利、小米、京东等21家品牌赞助商,苏超凭什么?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20 03:02
每经记者|徐肖逍 每经编辑|杨夏 苏超(注: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正在持续吸引品牌押注。截至目前,苏超集合了共21家赞助商,不乏京东集团(HK09618)、伊利股份 (SH600887)、小米集团(HK01810)等知名品牌。据悉,苏超整个赛季的官方赞助席位价格已飙升至300万元,赞助商位置更是"一席难求"。 与"村超"相比,苏超为何有这么强的品牌吸引力?伊利相关负责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这种源于本土、充满活力的足球热情,是让企业看 中并希望共同参与的独特价值。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EMBA教育中心主任柴俊武教授认为,企业与城市之间深度融合,为企业的精准场景营销提供了有力支持。苏超 实行的球队自主招商政策,充分激发了联赛IP与城市IP的协同联动效能。 国家工信部品牌培育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系主任陈明表示,苏超在未来品牌运营上,应打造成一个责任品牌,与政府相关部 门协同规划全业态商业布局,探索"公益带动商业,商业反哺公益"的循环发展模式。 品牌青睐"源于本土、充满活力的足球热情" 在众多体育赛事中选择赞助苏超,对于伊利来说,是拓展体育版图的又一行 ...
中外记者“探秘”西部陆海新通道如何助重庆打造全球“中转站”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22 09:14
中新网重庆5月21日电 (梁钦卿 景诗雁)40余名中外记者20日走进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货车有序通 行,集装箱整齐排列,龙门吊起落不停。一声汽笛声响起,一列装载汽车整车的班列驶出站点,预计13 天至15天后抵达欧洲。 5月19日至2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40余名中外记者赴重庆采访。20日,采访团了解重庆如何 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效,成为链接世界的开放枢纽。采访团记者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 瑞士、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伊拉克、卡塔尔、日本等国。 对于重庆如何连接东盟和欧洲两个市场,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义真介绍,重庆从去年开 始积极构建连通东盟和欧洲的"东盟快班",现已常态化运作。东盟快班将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有 效衔接,"越南和泰国的货物经由重庆集结发往欧洲,全程也就20来天,真正实现两大市场的贯通"。 英国《经济学人》记者邓博伦受访说:"这次走访看到了西部陆海新通道为区域经济带来的巨大推动 力,期待重庆在未来更好链接全球市场,相信这条通道的高效运作能提供支撑。" 在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中铁联集重庆分公司总经理助理邓蕴倞受访时说:"四川的笔电配件、湖北 的化工制品、 ...
韶能股份(000601) - 2024年度暨2025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8 09:20
Group 1: Business Performance and Financials - The company achieved a net profit of 76.70 million yuan in 2024, representing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28.83% [5] - In Q1 2025, the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was 18.16 million yuan [5] - The asset-liability ratio at the end of 2024 was 63.61%, a decrease of 1.12 percentage point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3] Group 2: Investment Activities - The net cash outflow from investment activities in 2024 was -570 million yuan, an increase of 207 million yuan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year [4] - Major investment projects included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and the X3T new energy vehicle gear project, with a total investment of approximately 330 million yuan in 2024, expected to generate a combined annual net profit of about 28 million yuan [4] Group 3: Strategic Initiatives - The company is actively expanding its non-U.S. and domestic markets in the eco-friendly paper tableware business to counteract the impact of foreign trade policies [2] - In the precisi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ector, the company plans to enhance its new energy vehicle parts business, aiming to increase revenue share and expedite production of new projects [5] - The company is committed to increasing R&D investment and developing digital, high-end, and green production lines to improve product speci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5] Group 4: Future Outlook - The company is optimistic abou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its three main business segments, as detailed in the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section of the 2024 annual report [5]
文旅新职业,既是就业岗位也提供情绪价值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07 11:14
"奔县游"热度飙升,"演出游"人头攒动,"国风游"蔚然成风,"中国购"再次风靡……刚刚过去的"五 一"假期,国内旅游市场供需两旺,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文旅 订单较2023年同期大幅增长,文旅热度创近三年新高。 媒体注意到,在时下的文旅热潮中,活跃着越来越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5月5日凌晨5点,泰山红门游客中心的灯光穿透薄雾,26岁的"陪爬员"王阳正在检查背包里的物 品。按照约定,他要在6小时内带着一家五口登上玉皇顶,这是他"五一"假期里接到的第7笔订单。而在 相隔1000公里的东北,"滑雪巡救员""冰鞋维修师""雪板维护师"等多个新工种也容纳了很多充满热情的 劳动者。 众多文旅新职业的涌现绝非偶然。 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容纳更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需要创造更多新热点和新场景。 为此,政府部门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一方面,完善相关职业标准和规范,为新职业的健康发展 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帮助从业者提高专业素质,更好地适应新职业的 要求。 其次,科技与文旅的深度融合也为美食探店达人等新职业的诞生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数字技术、 人工智能等在文旅领域的广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