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偿二代二期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上百亿资金涌入!上半年保险业增资“补血”势头强劲,释放哪些信号?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7-02 08:20
监管趋严和市场扩张需求加剧的背景下,保险业增资"补血"热潮持续升温。7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2025年上半年保险业共有13家险企公布了增资 方案或增资方案获批,体量达500亿量级。 保险公司持续密集增资的背后,可能有哪些考量?永续债为近年来保险业的新面孔,险企如何在二者中作出选择? 大笔资金"批量"入局 "整体而言,增资适用于需要长期稳定资金支持、股东有较强增资意愿和能力的险企,特别是中小险企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不仅可以获得资金,还能带来 资源和发展机遇。发债则更适用于需要快速筹集资金、对资金使用期限有明确规划的险企,特别是中大型险企,可通过发债在短期内补充资本,优化监管指 标,同时利用低利率环境降低融资成本。"柏文喜表示。 背后考量几何 保险公司资本金是支撑其稳健经营的核心基石,本质上代表了股东投入的"真金白银"以及长期积累的风险抵御储备。它不仅是公司开展业务的准入证,更是 应对未知风险的安全垫。 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完成增资或公布增资计划的险企数量达13家,涉及金额484.75亿元,涵盖寿险公司、财险公司、健康险公司及再保 险公司等企业类型。 不同于去年同期多为"小步快跑"式的增资 ...
超百亿港元!中国平安计划再发债,头部险企进入“补血”窗口期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04 10:14
头部保险公司进入补充资本的窗口期。6月4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公告,中国平安拟发行本金总额为 117.65亿港元的债券,可于条款及条件所载情形下转换为H股。 除中国平安外,太平人寿、阳光人寿、泰康人寿等已在今年通过发债的方式进行资本补充。业内专家直言,当前保险市场"内卷"加剧,利率中枢 下行,行业转型步入深水区,险企面临不同程度的经营压力,通过补充资本以增强竞争力和风险抵抗能力的需求持续提升。根据业内预测,未来 险企补充资本需求仍将维持高位。 中国平安拟发行零息可转债 根据中国平安公告,该集团拟根据一般性授权发行可转换为公司H股股份的债券。拟发行的债券本金总额为117.65亿港元,可于条款及条件所载情 形下转换为H股。初始转换价为每股H股55.02港元(可予调整)。 据了解,这批债券为零息债券,将于2030年到期。也就是说,在债券存续期内,投资者将不会收到利息。不过,就初始转换价每股55.02港元来 看,这一价格较中国平安H股于6月3日在香港联交所报收市价每股46.45港元溢价约18%。 对于资金用途,中国平安表示,待债券发行完成后,公司拟将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用于满足集 ...
险企开启资本竞赛!年内“补血”已超530亿,释放啥信号?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19 11:55
2025年以来,险企"补血"进程加速。数据显示,截至5月18日,2025年共有平安人寿、新华保险等多家 险企发行了永续债或资本补充债,合计发债规模496亿元。另有4家险企增资方案获批,实际增资规模合 计为36.73亿元。 与此同时,记者观察发现,今年以来,华贵人寿、国联人寿、国富人寿、中华联合人寿等险企先后发布 增资计划,合计增资超100亿元。也就是说,险企年内合计实现"补血"规模已超530亿元,同时还有100 多亿元增资正在路上。 险企为何纷纷开启资本竞赛?有业内声音指出,增资、发债有助于险企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偿二代 二期"工程实施后,对核心资本的认定更严格,叠加利率下行导致的资本消耗加速,险企面临更大的偿 付能力缺口。监管将偿付能力规则过渡期延长至2025年底,进一步推动险企加快资本补充节奏。 然而,随着保险业进入转型深水期,险企仅依靠外源性资本补充,难以从根本上破解资本困局。在业内 人士看来,只有摆脱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实现精细化运营,才能实现从"输 血"到"造血"的转变。 延续过去两年密集发债趋势 2025年以来,险企在过去两年密集发债的基础上,发债金额再创新高。记者观察发现,这 ...
72家人身险公司 一季度合计净利超860亿元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09 16:56
受访专家表示,受行业产品结构定价优化、全渠道"报行合一"深化推进、去年投资收益陆续释放等因素共同影响,人身险 公司今年一季度经营业绩表现较好。 本报记者 冷翠华 见习记者 杨笑寒 随着各家保险公司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出炉,人身险公司一季度经营情况也随之揭晓。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 至5月9日,共有72家人身险公司同时披露了保险业务收入和净利润情况。72家人身险公司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5万亿元; 实现净利润861.43亿元。 49家人身险公司盈利 记者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统计,截至5月9日,已有75家人身险公司披露了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3家险企因数 据口径不适用等因素,未披露保险业务收入或净利润情况,其余72家险企同时披露了上述两项指标。 今年4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 的通知》提出,深化执行"报行合一"。保险公司应当结合产品类型、销售难易和复杂程度、业务发展方向等,审慎、合理、差 异化地确定个人代理渠道产品的费用假设。这也意味着,在银保渠道执行"报行合一"之后,这一政策持续推进至保险行业个险 渠道,推动压降不合规 ...
中国财产险行业展望,2025年4月
Zhong Cheng Xin Guo Ji· 2025-04-30 12:23
www.ccxi.com.cn 其他联络人 | 金融机构部 | 评级总监 | | --- | --- | | 王雅方 | 010-66428877 | | | yfwang@ccxi.com.cn | | 金融机构部 | 评级副总监 | | 孟 航 | 010-66428877 | | | hmeng@ccxi.com.cn | 中诚信国际 中国财产险行业 中国财产险行业展望,2025 年 4 月 行业展望 2025 年 4 月 | 目录 | | | --- | --- | | 摘要 | 1 | | 监管环境 | 2 | | 业务运营 | 4 | | 财务状况 | 8 | | 附表 | 13 | 联络人 | 作者 | | | | --- | --- | --- | | 金融机构部 | | | | 张 | 璐 | 010-66428877-432 | | | | lzhang@ccxi.com.cn | | 陶美娟 | | 010-66428877-323 | | | | mjtao@ccxi.com.cn | | 赵紫祎 | | 010-66428877-551 | | | | zyzhao@ccxi.com ...
中国人身险行业展望,2025年4月
Zhong Cheng Xin Guo Ji· 2025-04-30 12:23
| 作者 | 金融机构部 | | | | --- | --- | --- | --- | | 张 | 璐 | 010-66428877-432 | lzhang@ccxi.com.cn | | 邓 | 婕 | 010-66428877-631 | jdeng@ccxi.com.cn | | 陶美娟 | 010-66428877-323 | mjtao@ccxi.com.cn | | | 其他联络人 | | | | --- | --- | --- | | 金融机构部 | 评级总监 | | | 王雅方 | | 010-66428877 | | | | yfwang@ccxi.com.cn | | 金融机构部 | 评级副总监 | | | 孟 航 | | 010-66428877 | | | | hmeng@ccxi.com.cn | 中诚信国际 中国人身险行业 中国人身险行业展望,2025 年 4 月 www.ccxi.com.cn 行业展望 2025 年 4 月 | 目录 | | | --- | --- | | 摘要 | 1 | | 监管环境 | 2 | | 业务运营 | 3 | | 财务状况 | 7 | | 附 ...
中国财产险行业展望,2025 年4 月
Zhong Cheng Xin Guo Ji· 2025-04-30 11:18
| 目录 | | | --- | --- | | 摘要 | 1 | | 监管环境 | 2 | | 业务运营 | 4 | | 财务状况 | 8 | | 附表 | 13 | 联络人 www.ccxi.com.cn 行业展望 2025 年 4 月 | 作者 | | | | --- | --- | --- | | 金融机构部 | | | | 张 | 璐 | 010-66428877-432 | | | | lzhang@ccxi.com.cn | | 陶美娟 | | 010-66428877-323 | | | | mjtao@ccxi.com.cn | | 赵紫祎 | | 010-66428877-551 | | | | zyzhao@ccxi.com.cn | 其他联络人 | 金融机构部 | 评级总监 | | --- | --- | | 王雅方 | 010-66428877 | | | yfwang@ccxi.com.cn | | 金融机构部 | 评级副总监 | | 孟 航 | 010-66428877 | | | hmeng@ccxi.com.cn | 中诚信国际 中国财产险行业 中国财产险行业展望,2025 ...
中国人身险行业展望,2025 年 4 月
Zhong Cheng Xin Guo Ji· 2025-04-30 11:16
www.ccxi.com.cn 行业展望 2025 年 4 月 | 目录 | | | --- | --- | | 摘要 | 1 | | 监管环境 | 2 | | 业务运营 | 3 | | 财务状况 | 7 | | 附表 | 12 | 联络人 | 作者 | 金融机构部 | | | | --- | --- | --- | --- | | 张 | 璐 | 010-66428877-432 | lzhang@ccxi.com.cn | | 邓 | 婕 | 010-66428877-631 | jdeng@ccxi.com.cn | | 陶美娟 | 010-66428877-323 | mjtao@ccxi.com.cn | | | 其他联络人 | | | | --- | --- | --- | | 金融机构部 | 评级总监 | | | 王雅方 | | 010-66428877 | | | | yfwang@ccxi.com.cn | | 金融机构部 | 评级副总监 | | | 孟 航 | | 010-66428877 | | | | hmeng@ccxi.com.cn | 中诚信国际 中国人身险行业 中国人身险行业展 ...
头部险企打响新“军备竞赛”
和讯· 2025-03-11 09:19
文/刘思嘉 永续债正成为头部险企新的"资本弹药库"。 2025年开年以来,保险公司发行永续债规模已达237亿 元,创下历史同期峰值。 作为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重要手段,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一直是监管关注重点。 3月5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首场"部长通道"上提出,金融监管 总局正在积极稳妥地引导银行保险资金投向早期、小型、长期以及硬科技企业。这一表态不仅彰显了 监管部门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高度重视,也预示着保险资金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险企永续债的"发行潮"背后,是保险公司对于资本补充的迫切渴望,也是险企精准捕捉利率变动趋 势、优化自身资本结构的选择,更为险企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 01 永续债"狂飙"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发债一直是"补血"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面临资本金压力或业务扩张需求时。 相较于其他长期债务工具,永续债的利率通常更低,是一种低成本的融资方式。此外还兼具债、股双 重属性,而且永续债的利息支付可以递延(在特定条件下),因此发行永续债成为险企在现金流紧张 时的"不二选择"。 自2022年8月《关于保险公司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