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蓄率
icon
Search documents
储蓄率呈“断崖式”下跌,近半数国人没有存款?银行:是它在作怪
Sou Hu Cai Jing· 2025-07-02 07:17
高房价阴影下:中国居民储蓄率的断崖式下跌及其社会影响 中国居民素来有"爱存钱"的传统,储蓄率长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上世纪90年代甚至一度超过50%。然而,这一根深蒂固的印象如今已被彻底打破。2024 年,中国居民储蓄率已跌至24.3%的历史新低,与2020年的45.7%相比,呈现令人震惊的断崖式下跌。央行数据显示,近半数受访者几乎没有存款或存款不 足一万元,这意味着"无存款"群体已占据相当比例。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剧烈的变化?答案指向高房价及其引发的连锁反应。 高昂的房价催生了巨额房贷,成为压垮大多数家庭储蓄能力的最后一根稻草。 央行数据显示,我国户均家庭总负债高达51.2万元,其中房贷占比超过80%,达到惊人的41.8万元。这不仅体现了居民资产配置的严重失衡,过度依赖房地 产,也与美国家庭房地产占比约33.2%,金融资产占比约65.7%的结构形成鲜明对比。 截至2024年底,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到41.7万元,同比增长5.6%,平 均每个房贷家庭每月需将42.3%的收入用于还贷,远超国际30%的警戒线。一位网友的倾诉或许能更生动地展现这一现状:"每月工资7500元,房贷就要还 4500元,剩下的钱只够维持基 ...
关税和经济衰退担忧下,美国人正在“报复性储蓄”?
第一财经· 2025-06-30 15:42
以"买买买"著称的美国消费者也开始存钱了? 近期,美国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创造了一个新词汇:"报复性储蓄",用来形容他们削减开支以重建 储蓄的趋势。 根据美国公募基金公司先锋集团(Vanguard)的一项新调查,近四分之三(71%)的美国人表示, 他们计划在今夏调整储蓄策略,优先考虑应急储蓄和灵活性。 2025.06. 30 本文字数:2649,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 经 冯迪凡 消费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罗斯米德的一家塔吉特商店内购物。新华社资料图 牛津经济研究院美国资深经济学家范登·豪滕(Nancy Vanden Houten)对第一财经记者解释道, 尽管目前尚不清楚最终将实施哪些关税措施,或这些措施将持续多久,但这种不确定性将对美国经济 活动构成压力,使企业更不愿投资新项目或招聘新员工。 彭博经济研究(Bloomberg economics)经济学家温格(Eliza Winger)在发给第一财经记者的 报告中表示, 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的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回落幅度几乎相当于5月全部涨幅,关税仍 是消费者最担心的问题。 "我们认为,今年夏天,一些商品可能出现与关税相关的价格上涨,消费者 的 ...
关税和经济衰退担忧下,美国人正在“报复性储蓄”?
Di Yi Cai Jing· 2025-06-30 14:07
部分美国消费者可能正在从所谓的"报复性消费"转向"报复性储蓄"。 以"买买买"著称的美国消费者也开始存钱了? 近期,美国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创造了一个新词汇:"报复性储蓄",用来形容他们削减开支以重建储蓄的趋势。 根据美国公募基金公司先锋集团(Vanguard)的一项新调查,近四分之三(71%)的美国人表示,他们计划在今 夏调整储蓄策略,优先考虑应急储蓄和灵活性。 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最新数据,美国个人储蓄率已从去年12月的3.5%升至今年5月的4.5%。 根据BEA的数据,美国个人储蓄率在今年走高,从3月的4.3%跃升至4月的4.9%的一年高点,此次5月的4.5%虽然 较4月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往年。 出于对关税、通胀、就业安全和市场波动的担忧,许多美国消费者在减少支出并增加储蓄。 牛津经济研究院美国资深经济学家范登·豪滕(Nancy Vanden Houten)对第一财经记者解释道,尽管目前尚不清楚 最终将实施哪些关税措施,或这些措施将持续多久,但这种不确定性将对美国经济活动构成压力,使企业更不愿 投资新项目或招聘新员工。 彭博经济研究(Bloomberg economics)经济学家温格(El ...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英国的高储蓄率应在某个时候发生变化。
news flash· 2025-06-24 14:38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英国的高储蓄率应在某个时候发生变化。 ...
储蓄率呈“断崖式”下跌,近半数国人没有存款?央行:是它在作怪
Sou Hu Cai Jing· 2025-06-24 11:43
中国居民储蓄率断崖式下跌:高房价阴影下的经济隐忧 2024年,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打破了"中国人爱存钱"的传统印象:全国居民储蓄率跌至历史新低的24.3%,较2020年的45.7%暴跌逾20个百分点,呈现出令 人触目惊心的"断崖式"下跌。 这并非偶然,而是高房价长期挤压下,中国家庭经济结构失衡的必然结果。 近半数受访者表示几乎没有存款或存款不足一万 元,这意味着中国家庭的财富积累能力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 最后,高房价推高了租金水平。在北上深等一线城市,租金支出已占年轻人收入的近40%。这意味着,不仅是两亿多"房奴"难以储蓄,就连租房者也面临着 同样的困境,他们的存款能力同样受到严重影响。 储蓄率的"断崖式"下跌,将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首先,养老保障面临巨大挑战。2035年我国养老金缺口将超过10万亿元,如果个人储蓄持续下跌,居民养老将面临双重困境。 最后,家庭抗风险能力显著下降。很多家庭背负着巨额房贷,一旦遭遇失业、疾病等突发事件,将无力应对,生活将陷入困境。 为了化解这一危机,当务之急是采取双重策略:一是提高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改善收入分配;二是增加就业岗位,保障居民就业,提升家庭收入水平。 只 ...
我国存款突破287万亿,人均存款数据出炉,你达标了吗?
Sou Hu Cai Jing· 2025-06-20 04:56
截至2023年10月末,中国本外币存款余额已达惊人的287.28万亿元,其中个人存款余额高达134.98万亿元。若以14.12亿人口平均计算,人均存款余额竟高达 9.56万元。这一数字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许多网友调侃自己拖了后腿。然而,这看似令人欣慰的数据背后,却隐藏着中国家庭财富分配深刻不平衡的现实。 国际比较显示,尽管人均存款看似可观,中国在全球排名却仅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大约位列第69位,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更重要的是,这9.56万元的人均 存款只是一个平均数,而非更能反映真实情况的中位数。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实际存款远低于这一数字。据估计,60%到80%的家庭个人存款甚 至达不到人均水平,许多家庭存款仅有数万元,甚至不足以达到人均存款标准。 这一现象并非偶然,其背后存在着多重原因: 一、收入与支出间的巨大压力: 税务部门的数据显示,超过86%的劳动者月收入低于5000元,而高收入群体(月收入超过5000元)仅占14%。与此同时,生 活成本、教育支出以及人情往来等开支却持续攀升,使得许多家庭入不敷出,难以积累存款。 二、贫富差距的悬殊分化: 招商银行的数据揭示了中国财富分配的巨大不平衡:仅有2%的储 ...
未雨绸缪!储蓄率创一年新高,美国消费者缘何开始存钱
Di Yi Cai Jing· 2025-06-02 23:30
对等关税前的短暂报复性消费结束。 由于全球关税环境不断变化,经济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美国家庭正在选择增加储蓄。 随着上月美国消费者支出明显放缓,个人储蓄率达到近一年来的最高水平。多家机构调查显示,消费者 对尚未到来的经济降温迹象感到不安,正在筹划存钱以备不时之需,并在消费选择上变得更加谨慎。 消费降温美联储谨慎 作为关键支柱,消费者支出占美国经济活动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受到广泛关注。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 局BEA近日表示,在3月份增长0.7%后,上个月消费支出月率增速降至0.2%。服务支出继续成为关键动 力,主要是住房和公用事业、医疗保健以及餐饮酒店。相比之下,商品支出有所疲软。 消费疲软可能是通胀尚未升温的原因之一。作为美联储最关注的物价指标,4月美国核心个人消费支出 物价指数PCE核心通胀率同比增长2.5%。这是自2021年3月以来的最小涨幅,正在解决美联储设定的2% 通胀目标。 不过这不太可能鼓励美联储恢复降息。美联储5月会议纪要指出,与会者认为,就业和经济活动的下行 风险以及通胀的上行风险已经上升,主要反映了关税上调的潜在影响。自12月以来,美联储一直将基准 利率保持在4.25%-4.50%的范围内。 虽 ...
美国千禧一代财富增长预测
牛津经济研究院· 2025-04-27 04:00
FORECASTING THE GROWTH OF MILLENNIAL WEALTH IN THE US Wealthfront April 2025 Contents | Section 1 | Methodological overview | 03 | | --- | --- | --- | | Section 2 | Key findings | 05 | | Section 3 | Appendix | 10 | 2 03 Methodology overview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We use a bottom-up approach that follows 8 core steps. The US millennial wealth forecast combines income, savings, and wealth trends seen in previous generations with macroeconomic forecasts from Oxford Economics' Global Economic Model (GEM). Proj ...
投资小知识:八个原则,帮我们更早实现财富自由
银行螺丝钉· 2025-04-09 13:47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理论: 一般来说,月供在到手收入的30%以内 比较合理;最高不要超过50%。 原则2:提高储蓄率 每个月省下多少钱,用来储蓄或者定投, 这就是储蓄率。 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储蓄率达到20%就 是不错的水平。 每个月收入到手后,先把要存下的钱拿出 来,剩下的再用来花。这样就避免把钱都 花掉了。 原则3:通过定投积累资产 定投特别适合有新增收入的投资者。 有很多上班族已经在定投养老金、公积金 等,这也是积累资产的一种方式。 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定投基金等其 他资产。 原则4:从指数基金开始投资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指数基金是比较适合 入门的资产类别。 指数基金费率低,结构简单,没有杠杆或 者本金永久性损失的风险。 也不依赖基金经理,而是按照指数投资, 非常透明。 只不过指数基金波动风险比较大,需要结 合指数的估值,在低估的阶段定投。 原则5:做好资产配置 在家庭资产分配上,有一些常见的策略。 例如用"100-年龄"分配股票和债券。 像40岁的投资者,可以配置: · 60%长期不用的资金到股票基金; · 40%到债券基金。 年龄越大,抗风险能力会变弱,此时可以 降低股票资产的 ...
当我问DeepSeek:35岁在上海有多少存款才能躺平?普通人也能实现!
天天基金网· 2025-03-01 01:49
35岁,是一个大家不愿意提及却又人人都会经历的年龄。 正值中年,可能上有老下有小,背负着车贷房贷,还要面临工作上被裁员的危机。 那么,如何让我们更加坦然地面对自己的35岁,更加从容地应对生活的挑战呢? 我们找了DeepSeek给我们建议。 第一个问题,我们问了DeepSeek: 35岁,在上海,需要多少存款才能躺平? DeepSeek给出的回答如下: 一、有足够存款的躺平方案 2. 存款目标计算(保守模型) 二、存款不足的替代方案 若存款不足,需通过"半躺平"模式平衡收支: 1. 降低生活成本 1. 基础生活成本估算(2023年上海) 住房 :租房(郊区)约3000-4000元/月,市区需5000-8000元/月;若无房贷则成本为0。 饮食 :2000-3000元/月(自己做饭为主)。 交通/通讯 :500-800元/月。 医疗/保险 :500-1000元/月(社保+商业保险)。 其他(娱乐、衣物等) :1000-2000元/月。 总计 :7000-12,000元/月(按最低标准约8.4万/年,中等标准约15万/年)。 4%法则 :年支出 ÷ 4% = 所需存款(假设年支出15万,则需375万)。 通胀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