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链重组

Search documents
印度:中国行我也行,带头反击美国霸权,美印谈崩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7-07 02:05
中国不仅在制造业上占据优势,更在科技领域逐渐抢占风头。美国似乎意识到,单靠制裁和关税无法遏制中国的发展,反而可能加速全球供应链的重组。 近期关于美国与印度之间的贸易摩擦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美国商务部刚刚宣布允许本国企业继续向中国市场出口某些商品,这一举措被普遍解读为一种 务实的妥协,意味着中美关系或许能在对抗中找到新的平衡。然而,与此同时,印度却坚决反击美国的关税政策,令这场贸易争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让我们回顾一下美中之间的互动。不久前,美国商务部做出了向中国出口芯片设计软件、乙烷及飞机喷气发动机的决定。这一看似简单的政策转变,实际上 反映了美国在面对中国快速崛起时的战略调整。而特朗普最初的张狂对比如今的转变,体现了美国对中国经济实力的重新评估。 而就在美中关系微妙变化之际,印度的动向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当美国决定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5%关税时,印度很快采取了"报复性关税"的措施,向 世贸组织(WTO)发出通知,准备采取反制。这一行动不仅让美国措手不及,更显示出印度在国际贸易中日渐增强的自信心。 印度方面指出,美国的关税政策影响了其价值近29亿美元的出口,这无疑对印度经济构成直接威胁。更有意思的是,印度 ...
秘鲁钱凯港对中国贸易的价值
Di Yi Cai Jing· 2025-06-15 12:53
桑伯恩在交流中还表示,钱凯港智能管理系统对于现在秘鲁以传统方式进行港口管理具有很大的启示。 而巴西东北部联盟秘书长卡洛斯•加巴斯希望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帮助该地区发展,特别是改善当 地基础设施。他说,巴西东北地区现有2000公里铁路,连接了9个州的首府,中国在高铁建设方面具有 绝对优势,但巴西并不需要那么快的高铁,时速160~200公里的动车就足够满足当地需求。港口方面, 佩森港等4个主要港口正寻求欧盟认证,也希望与中国同行合作,提升港口运营效率。此外,他还建议 中国能帮助该地区的机场进行现代化改造,提升多式联运能力。 秘鲁的第一贸易伙伴 近年来,笔者曾和多家智库交流国别投资环境和双边贸易关系的质量。所取得的一个共识就是:秘鲁政 治稳定,政府聚焦经济复苏、基建、数字化转型与吸引外资,并颁布多项战略规划,重视外资并推动基 础设施和数字转型。值得重视的是:中秘关系长期稳定,2024年升级自贸协定,强调共建"一带一路"。 秘鲁社会多元、融合,3384.6万人口中66.6%为15~64岁劳动力,城镇化率78.9%,其中华人占比10%, 政府重视教育但高等教育待提升。该国经济要素多元,2024年GDP为2712亿美 ...
打脸太快!莫迪抄中国作业失败,特朗普划下红线,不许到印度开厂
Sou Hu Cai Jing· 2025-05-19 00:54
印度政府日前发布的强硬声明,宣布将对美国加税,展示反击立场。然而,仅仅两天后,局势却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印度总理莫迪试图通过模仿中国的策 略,通过加税对美施压,来维护国家利益,但事情的发展远没有如他所愿。 然而,事态急转直下。仅仅48小时后,特朗普公开表示,印度希望与美国达成互免关税协议。这个消息使莫迪政府的强硬表态瞬间成了空话。印度一方面公 开宣布要对美加税,另一方面却私下里向美国寻求零关税协议,形成了明显的矛盾。更讽刺的是,就在特朗普讲话的同一天,印度的商务部长正在筹备前往 美国,打算就关税豁免展开新一轮谈判。这一系列前后不一致的举动,引发了外界的广泛质疑。 te the state the no se . e the state the state ALL 4 r a Charles 8 0 the first th 200 g 2 v the state the st Proper and e i the state r and the the first the state S and and and 57 5 4 line te t si the state a 40 765 6 7 C the ...
特朗普对华服软晚了一步,一架专机降落北京,来截胡美国订单?
Sou Hu Cai Jing· 2025-05-13 11:48
虽然还有些关税壁垒没拆干净,但这总归是给紧绷的全球贸易体系松了口气。毕竟,这场号称"21世纪以来最凶的经济博弈",哪怕只闹腾了四十几天,也把 世界贸易搅得够呛。 贸易战打了四十多天,来自美国国内的压力就传导至白宫。紧接着,中美在日内瓦的谈判就传出消息: 美国在加征关税上做出了超出预期的重大调整,取 消了大部分已加征关税。 可就在美国示好的同时,南巴西总统卢拉"碰巧"到访北京,并且高调签下合作协议,巴西此举难道是为了抢美国订单?美国这场迟到的善意,又能否挽回中 方的态度? 日内瓦会会谈后,中方用了三个词——"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还说双方有了共识,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甚至同意搞个后续磋商机制。这话听着就挺 有分量。 美那头儿也挺配合, 财政部长贝森特给谈判点了个赞,说进展"实质性",还顺道谢了瑞士东道主。贸易代表格里尔更是放眼未来,指望新协议能帮美国削 减那高达1.2万亿美元的全球贸易逆差。 谈判桌下的细节很快就传了出来:双方在关税上动真格了。美国取消了91%的加征关税,中国也对等地撤了自己的反制措施。 美国还同意,另外24%的对 等关税,先停90天,中国同样跟进。 日内瓦的"和风":谈出来的"意外"让步 ...
站着把关税谈下来了
虎嗅APP· 2025-05-13 10:05
以下文章来源于出海潜望 ,作者周月明 出海潜望 . 挖掘出海故事,助力企业全球化。来吧!一起去全世界逐浪 此次降关税对出口企业无疑是重大利好,但这种缓和能持续多久?双方表示将建立经贸磋商机制,由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 及贸易代表格里尔牵头,定期或不定期在中美两国或第三国举行磋商。这种制度化沟通机制是否意味着中美贸易关系正在寻求更加稳定的平衡点?在 全球供应链重组的大趋势下,这90天的"关税假期"能否成为确定性回归的信号? 惊心四月 "布局美国的传统外贸公司,九成订单都停摆了。无论是大公司还是中小企业。"在美对华关税升至145%时,某资深业内人士曾向虎嗅透露。 回想起4月以来的日子,许多外贸老板仍然心惊。 "这一个多月我们已经丢了快十个柜了。"深圳贸易公司老板李清告诉虎嗅。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周月明 编辑|苗正卿 题图|视觉中国 关税终于谈下来了。 5月12日,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同意互相大幅降低关税水平,美国将把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45%暂时降低至30%, 中国将把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从125%降低至10%。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记者会上表示,双方已就" ...
站着把关税谈下来了
Hu Xiu· 2025-05-12 14:16
关税终于谈下来了。 "这一个多月我们已经丢了快十个柜了。"深圳贸易公司老板李清告诉虎嗅。 与李清同样遭遇的出海老板大有人在。广州服装出口公司老板郑永林告诉虎嗅,自特朗普加征10%关税后,大量美国客户的货就封在厂房里, 单笔订单量也从原来的几万件减至一半,再度加税,他的公司可能就撑不住了。 5月12日,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同意互相大幅降低关税水平,美国将把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45%暂时降低至 30%, 中国将把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从125%降低至10%。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记者会上表示,双方已就"90天的关税暂停达成一致。" 回望今年以来的关税争端,堪称一部惊险剧。 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3月3日,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将关税上调至20%;4月2日,美国启动"对等关税"政 策,对华关税总额达54%;4月8日,美方将"对等关税"从34%提高至84%,使总关税达104%;4月9-10日,白宫宣布对华关税再度飙升至 145%,创历史新高。期间,特朗普还对其他57个贸易伙伴给予90天关税豁免期,唯独将中国排除在外。 "上午刚刚做了抗压测试,下午局势就变了。"许多 ...
现金为王!“新兴市场教父”Mark Mobius的基金仓位低于5%了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4-30 13:31
根据美国银行本月初的调查,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看法是过去三十年中最为消极的。虽然美股惊险实现 六日连涨,但许多华尔街基金经理和分析师仍在买入避险板块,资金正在悄悄防御。 虽然Mobius这种策略虽然在许多投资者看来有些极端,但他认为,投资者只有在未来四到六个月内贸 易谈判结束后才能评估市场机会。他预计持有现金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到四个月,届时将根据市场机会逐 步投入资金。他说道;"如果市场进一步下跌,我们当然会投入更多资金。" 尽管美国市场表现疲弱,但其他国家的股市却表现不错,MSCI世界指数(不包括美国)今年到目前为 止已经上涨了大约10%,并创下了前所未有的连续15天上涨的记录。Mobius表示,他看好其他国家的股 市,比如印度。他认为,随着美国加速全球供应链重组,印度将从中受益,特别是与软件和电子硬件相 关的股票。 同时,Mobius并未完全回避美股,他仍持有少量标普500指数基金。他预期,随着投资者信心恢复,标 普500指数有望在年底前上涨。他说:"特朗普不希望看到股市大跌,所以他会做出调整和公告,给予市 场更多信心。"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资深新兴市场投资者Mark Mobius决定将大部分资 ...
对谈林雪萍:全球供应链正在重组,中国工厂要抓紧卡位丨小猎犬号
晚点LatePost· 2025-03-31 11:58
"这一轮制造业格局重组会持续 10 - 15 年。" 文 丨 郑可书 曾兴 编辑 丨 管艺雯 制造业是流浪的产业,逐低成本而居。上个世纪,工厂们从美国迁移到日本,再转向以韩国为代表的 "亚洲四小龙",在 1980 年代后涌向成本低廉、市场广阔的中国。刚改革开放的中国以 "三来一 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式的政策热情迎接,又在本世纪初加入世贸组织,严丝合缝地 嵌入全球供应链的各个节点。 此后 20 年,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镇,用流水线上的劳作托举中国成为 "世界工厂"。各节点 上的制造企业们为国际巨头代工、与国际同行竞争,以留在本地的姿态融入全球贸易格局,共同构成 其他国家远不可及的完备供应链。机器的轰鸣声中,零部件和制成品源源不断地走下产线,变成外 汇。 也是在这 20 年里,中国成本上升、地缘政治风险加剧。2010 年代,欧美开始 "中国加一"(China Plus One)战略,避免只在中国投资,印度、东南亚成为新的目的地;2018 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 贸易战,多次对华加征关税;2025 年,特朗普再次上台,在 3 月初将对华加征关税提高至 20%,而 且这次上任后,他的动作更快、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