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融
icon
Search documents
双融日报-20250703
Huaxin Securities· 2025-07-03 01:33
2025 年 07 月 03 日 双融日报 --鑫融讯 今日热点主题:光伏、能源金属、创新药 相关研究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较热)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昨日市场情绪综合评分为 63 分,市场情绪处于"较热"。历史市场情绪趋势变化可参 考图表 1。 ▌ 热点主题追踪 1、光伏主题:据上海有色网了解,为破除"内卷式"竞 争,近日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自 7 月开始集体减产 30%,此外部分玻璃企业堵口计划开始增多,预计后续国内 光伏玻璃供应量将快速下滑,国内供需失衡的状况将获得改 善,预计 7 月国内玻璃产量将下降至 45GW 左右。相关标的: 石英股份(603688)、爱旭股份(600732) 2、能源金属主题:刚果金公布,2025 年 6 月 21 日起, 战略矿产市场监管局(ARECOMS)董事会采取了重大监管措施, 鉴于市场上库存量持续高企,已决定将临时禁令的期限自本 决定生效之日起再延长三个月,适用于刚果所有源自采矿的 钴 出 口 。 相 关 标 的 : 华 友 钴 业 ( 603799 ) 、 天 齐 锂 业 (002466) 3、创新药主题: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 持创新 ...
“24%+”市场,还能“下有对策”?
Ge Long Hui· 2025-06-19 10:56
编辑|周大富 综合息费在年化24%以上(下简称"24+")的信贷业务,争议一直存在。尤其是近期"助贷新规"下 发,"24+"信贷业务存在的空间接近被抹除,但实操层面真能如此吗?助贷平台们真的可以完全放 弃"24+"市场?如果不能,"24+"市场可能会以哪些产品形式在新规下"潜行"? 周观察多方了解后发现,昔日主营"24+"市场的平台们,也在观望这部分业务存续的"可能性":"这部分 市场是存在的,不会因为新规忽然消失"。 重点关注的两大类型 撰文|周公子 举个例子,互联网保险众安在线旗下的众安贷,便是通过这一模式快速起量,若这一模式在新规落地后 依然能够持续,相信可以为不少手握小贷牌照的助贷平台提供"借鉴"。 不过,这一模式也有诸多争议及限制。一是,小贷本身的资本杠杆有明确限制,如果规模要持续扩大, 需要追加注册资本,或通过发行ABS出表及"回血",或是向信托、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二是,小贷新 规落地后,明确与商业银行联合发放的网络贷款的单笔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这不仅涉及助贷新规争 议,同时也是杠杆约束;三是,属地监管原则不得突破。 因此,业内对于"24+"市场走这一模式的可能性与可持续性,也充满争议与迷惘 ...
纠纷止于未诉,昌平法院今年1月至5月新收案件增幅低于全市增幅
Xin Jing Bao· 2025-06-19 10:23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2022年,昌平法院探索推行"全院一件案"机制,推动形成诉前纠纷预防化解、衍生 案件系统规制、审执工作精细管理的全流程、一体化纠纷化解大格局。 对于业已形成的纠纷,其解决的一般规律是越往后端风险越多、难度越大。对此,昌平法院积极推 行"当地审、当场调、当庭结、当时执"的"一堂清"定纷止争模式,依托巡回审判,强化释法说理,组织 当事人当场调解,实现案件当庭结案、当庭履行。对于诉讼请求中涉及财产给付的民事案件,昌平法院 坚持"谁承办谁发还案款",推动纠纷执前化解。2024年至2025年5月底,累计发还自动履行案款4.4亿 元。 此外,立审执联动也是昌平法院规制衍生案件的一大举措。依托"全院一件案"机制,昌平法院明确了立 审执联动运行程序,即在办案各环节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和措施协同共进。针对执行难度较大的排除妨 碍、恢复原状、探望等具有人身属性的行为类案件,昌平法院还建立了审执法官联合调解机制,审判法 官可结合案件情况邀请执行法官参与,释明执行风险,引导当事人调整诉讼预期,推动双方和解。随着 立审执全流程协同发力,昌平法院案件自动履行率不断提升,2024年执行收案同比下降12.3%,实现矛 盾纠纷不 ...
A股公司赴港上市提速 优质标的获国际长线资金抢筹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15 16:08
Group 1 - Several A-share companies have made progress in their plans to list in Hong Kong since June, including Haitai Flavor Industry and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 which have initiated their IPO processes [1] - As of June 15, 2023, five A-share companies have successfully listed in Hong Kong this year, raising a total of 56 billion HKD [1] - Over 50 A-share companies have officially announced their intentions to list in Hong Kong, indicating a growing trend [1] Group 2 - The "A+H" dual listing model is gaining popularity among leading A-share companies, driven by the need for overseas expansion and efficient foreign currency financing [2] -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has expedited the approval process for companies seeking to list in Hong Kong, particularly for those with a market capitalization exceeding 10 billion HKD [2] - Listing in Hong Kong not only meets the overseas business expansion needs of A-share companies but also increases the proportion of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2] Group 3 - Foreign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in some A-share companies is already significant, with Midea Group and CATL having over 24% and 22% of their free-floating shares held by foreign investors, respectively [3] - The total foreign ownership of A-shares is capped at 30% for any single company, which encourages companies to seek additional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through Hong Kong listings [4] Group 4 - The return of international long-term capital is a major driver for A-share companies to list in Hong Kong, with many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participating in the H-share international placement lists of companies like CATL and Heng Rui Pharmaceutical [4] - International long-term investors prefer industry leaders and companies with clear profit paths and lower risks, which aligns with the profiles of many A-share companies seeking Hong Kong listings [4] Group 5 - The liquidity of the Hong Kong market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ith the Hang Seng Index and Hang Seng Tech Index both showing over 15% gains year-to-date [5] - The average daily trading volume in the Hong Kong market has increased by 120% year-on-year, indicating heightened investor interest [5] - The Hong Kong Securities and Futures Commission is implementing strategies to enhance market attractiveness and competitiveness [5] Group 6 - There has been a notable return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to both A-share and Hong Kong markets, suggesting a potential restructuring of global asset allocation [6] - Hong Kong is positioned as a key financing platform for mainland companies looking to expand internationally, especially in response to global supply chain challenges [6]
24%—36%年化利率助贷业务遭遇生死时刻
经济观察报· 2025-06-09 14:19
对24%—36%年化利率助贷产品是否终止的担忧,正悄然改 变当前助贷行业格局。 作者: 陈植 封图:图虫创意 "近期找钱挺难。"一位中小助贷机构资金合作部负责人张刚在6月9日向记者感慨。 在和记者见面后,他马上要前往一家大型城商行磋商能否续签助贷资金合作协议。但他坦言,这家 银行此前已口头通知,大概率不再续签这份协议。 究其原因,是他所在的助贷机构未能纳入这家城商行的助贷机构合作名单。 4月初,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发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 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 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下称《助贷新规》),将从2025年10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助贷新规》提出,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通过官方 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及时对名单进行更新调整,且不得与名单外的机构开展互 联网助贷业务合作。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分析师王蓬博向记者表示,这意味着银行将对合作助贷机构普遍实施 "名单制管 理",并由总行集中审批合作助贷机构资质。 张刚告诉记者,以往助贷机构与银行的助贷资金合作,主要由银行互联网金融部门与零售部门做出 决策,如今这个决策权被划归总行后,他注意 ...
屡创佳绩!湖南航空的生意经
举旗帜党建业务双融互促 2024年,湖南航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机队规模达16架,运营国内航线72条,通航44个国内城 市,全年实现安全运营5.4万飞行小时。全年未发生征候及以上责任原因不安全事件,年度安全目标保 持在A档水平,总体安全形势平稳,航班正常率高达98.6%,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旅客满意度达到了 99.2分。 2024年,湖南航空持续加强在湘航线网络布局,从长沙始发航线达到16条,在长沙机场运输旅客128.85 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32.71%,增速位居长沙机场旅客吞吐量百万级航司第1名;其在长沙机场的市 场占比从2023年的3.5%提升到2024年的4.0%,增长份额位居长沙机场所有运营航司第1名。 前不久,一架以酒鬼酒经典瓶型为彩绘元素的飞机,在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腾空而起。这架充满红坛釉色 的彩绘飞机让人眼前一亮,但更让人惊艳的还是它背后的湖南航空。 据统计,湖南航空2024年营业收入突破20亿,较疫情前实现了翻番,顺利实现"安全盈利"总目标。2025 年初,湖南航空开年势头向好,在长沙机场旅客运输量达到20.7万人次,同比去年春运增长18%,再一 次开创佳绩。 5月21日,湖南航 ...
行业大洗牌,“名单制管理”淘汰中小助贷机构
Hua Xia Shi Bao· 2025-05-15 00:41
华夏时报记者 付乐 北京报道 助贷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大洗牌。根据监管要求,自2025年10月1日起,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 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 当前,已有金融机构先行先试。《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5月13日,已有广州银行、承德银 行、尚诚消费金融公布了助贷合作名单,名单内的多为头部助贷平台。 5月14日,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名单制管理为金融机构提供 了明确的合作指引,使其能够在众多助贷机构中更准确地筛选出符合监管要求和自身风险偏好的合作对 象。无资质或风控能力弱的机构将被淘汰,行业集中度和合规性均将大幅提升。 已有金融机构开始响应 5月12日,尚诚消费金融公示了贷后合作机构,包括平安融易(江苏)融资担保、江苏汇通金科、蚂蚁 智信(杭州)、云瀚信息等20余家机构。 早在3月,尚诚消费金融还曾在官网公示"产品合作机构信息"。从披露的名单来看,涵盖微众银行、分 期乐、互金新融科技有限公司、众先安行等14家机构。 另在4月底,有三家银行公示了相关合作机构。具体来看,广州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名单显 示,其共合作17家机构,包括乐信融资担保、奇富融资担保、 ...
涉嫌短线交易!52岁上市公司董事长被立案调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1 06:55
作 者丨闫硕 编 辑丨季媛媛 5 月 9 日 晚 间 , 迈 威 生 物 ( 6 8 8 0 6 2 .SH ) 发 布 公 告 , 收 到 公 司 董 事 长 兼 总 经 理 刘 大 涛 先 生 通 知,其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短线交易,中国证监会根据相关 法律法规,决定对其立案。 迈威生物表示,本次事项系对刘大涛先生个人的调查,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 响。公司将持续关注进展情况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公开资料显示,迈威生物是一家全产业链布局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 以及销售创新型药物和生物类似药,主要产品为抗体、ADC 药物和重组蛋白、小分子化学药 等药物。目前已有三款产品上市销售,产品逐步放量。但也需要指出, 迈威生物自2 0 1 7年成 立至今并未盈利,累计亏损近6 0亿元 。 董事长被立案 根据迈威生物2 0 2 4年年报,刘大涛现年5 2岁,为公司法定代表人,目前持股1 5 1 0万股,持股 比例为3 . 7 8%,2 0 2 4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 7 0 . 4 7万元。 刘大涛与生物医药结缘多年,其在1 9 8 9年考入吉林大学分 ...
迈威生物董事长被立案调查:三年亏损30亿元,发展前景不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硕 北京报道 5月9日晚间,迈威生物(688062.SH)发布公告,收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先生通知,其于近日 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短线交易,中国证监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决定对其立 案。 根据迈威生物2024年年报,刘大涛现年52岁,为公司法定代表人,目前持股1510万股,持股比例为 3.78%,2024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70.47万元。 刘大涛与生物医药结缘多年,其在1989年考入吉林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分别于1993年、1996年在该校获 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0年7月又获得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刘大涛进入上海莱士血制品有限公司任研究员,2000年10月又进入上海医药集团工作,2011年 1月至2017年6月任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副院长、研发总监、生物药物研究室主任。 2017年,刘大涛与唐春山联合创立迈威生物,由此踏上创新药的创业之路。2020年6月至今,刘大涛任 公司董事、总经理;2023年6月至今,其任公司董事长。 年报显示,目前迈威生物的实际控制人为唐春山、陈姗娜夫妇,对公司表决权比例为42.38%。 ...
助贷新规倒计时:平台加速转型,"双融担"退场在即
Di Yi Cai Jing· 2025-04-27 12:16
新规出台半月,市场已快速反应。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 (下称《通知》),自10月1日起施行。 市场关注两大焦点 助贷新规出台两周,"双融担模式"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通知》提出多项相关的关键要求,一是银行应当完整、准确掌握增信服务机构实际收费情况,确保借 款人就单笔贷款支付的综合融资成本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等 有关规定,切实维护借款人合法权益。二是金融借款合同的借款人以贷款人同时主张的利息、复利、罚 息、违约金和其他费用过高,显著背离实际损失为由,请求对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予以调减的, 应予支持。 这也意味着,综合贷款利率超过24%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直指此前助贷市场中"双融担"等灰色操作。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助贷平台通过引入多家担保机构加收费用,将一笔贷款拆分为"24%基础利率 +12%担保费+9%服务担保",变相使实际年化成本飙升至36%及以上,这一现象又被称为"双融担"模 式。近年来助贷圈"双融担"正快速崛起,第三方数据显示,最近一年内,仅业务范围中包含"融资性担 保""非融资性担保"的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