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夏至
icon
Search documents
夏至节气 一粥一菜加一茶
Bei Jing Qing Nian Bao· 2025-06-24 01:12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阳气最盛的时节。此时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自然界呈现"阳极阴生"的 特点。通过饮食调理心、脾胃,结合药食同源食材,可有效应对暑热湿邪,平稳度过长夏。今天就给大 家介绍一菜一粥一茶,供大家夏至养生,药食调养。 荷叶莲子粥 准备鲜荷叶半张(或干荷叶10g)、莲子15g、粳米50g、冰糖适量。将荷叶煎水取汁,与莲子、粳 米同煮成粥,加冰糖调味即可。 荷叶苦平,归肝、脾、胃经,可清热解暑、升发清阳。莲子甘涩平,归脾、肾、心经,可补脾止 泻、养心安神。粳米可补中益气。诸药合用可清热解暑,补益心脾,尤宜于夏季心脾两虚、暑热夹湿, 失眠多梦、食欲不振、轻度浮肿者。 沙参玉竹老鸭汤 健脾化湿脾主运化,湿邪困脾需健运中焦,推荐茯苓、山药、白扁豆。 益气养阴汗多伤津,宜用麦冬、乌梅等酸甘化阴之品。 准备老鸭一只,北沙参、玉竹、生姜适量。先将老鸭洗净切块,冷水焯鸭肉,炖煮去浮油,加玉 竹、沙参、姜片。小火煲1.5小时,出锅加盐调味。 鸭肉性凉,味甘咸,滋阴益气,为夏季清补之佳品;北沙参补肺阴,清肺热;玉竹养阴润燥,生津 止渴。诸药合用,可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夏至酷暑,没有食欲,此汤可增进食欲,苦夏纳差者尤宜。 ...
夏至已至,一年养生正当时 做好这几点,让你整个夏天元气满满
Mei Ri Shang Bao· 2025-06-23 02:05
在运动养生方面,徐嫚丽建议,选择在清晨(不宜早于6时)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运动。以舒 缓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瑜伽、太极拳、广播操和游泳等,避免大汗淋漓。特别要注意的是,运动 后切勿立即用冷水洗澡,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绿豆汤补充水分和盐分。 随着六月的尾声悄然而至,我们迎来了夏至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季的第四个 节气,夏至不仅是盛夏启幕的标志,更是一年中至关重要的养生时节。 "夏至时节的养生重点是,健脾祛湿,保护阳气。"浙江省新华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中医师徐嫚丽认 为,夏至是阳气最旺盛、阴气最衰弱的时期。夏至过后,天气炎热潮湿,暑湿旺盛,人体容易受到暑 邪、湿邪的侵袭。 在日常饮食中,应保持尽量清淡,可以吃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苣、芥兰等,可增长心气,但 不宜过量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多吃新鲜蔬果,如西瓜、乌梅、绿豆汤等可消暑,但应常温食用,避免 冰镇食物损伤胃肠。还可适量补充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 此外,夏至过后仍处于梅雨时节,此时雨水较多,湿气较旺。徐嫚丽建议,要注重健脾祛湿,可食 用一些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食物,如薏仁、芡实、茯苓、荷叶等。 另外,夏至时节,天气越发燥热,气温 ...
观日出、猎海豹 北半球多地迎夏至
Xin Hua Wang· 2025-06-22 07:24
在乌克兰,数百人21日来到首都基辅郊外一座民俗博物馆外,依照传统在这里跳起民族舞、做游戏。暮色降临时,他们点燃篝火,围着篝火起 舞。 南半球则在21日迎来冬至。在玻利维亚,这一天是安第斯新年。人们聚集在山间或城中的观景点迎接新年到来,向大地母亲献祭,欢迎第一缕阳 光赐予的能量。(袁原) 自1985年以来,夏至这天就被定为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的"岛日"。这一天,格陵兰岛在24小时的日照下展开各种庆祝活动,人们探访亲友,聚 餐起舞。20岁的当地人约翰内斯·奥斯特曼喜欢这个节日。他说,这一天,"每个人都祝福彼此,彼此打招呼,每个人都非常非常友善。对我们所 有人而言,这都是美好的一天"。 这是2023年6月10日在英国威尔特郡拍摄的巨石阵。新华社发 当地时间21日9时,一声礼炮在格陵兰岛鸣响,宣告一项猎海豹的年度赛事开赛,参赛者纷纷乘船出海。一个小时后,一名参赛者带回了第一头 海豹。赛事主办方说,比赛中猎得的海豹肉将捐赠给疗养院,其他部分则用于制作衣物。获奖参赛者之一皮洛·萨穆埃尔森说:"猎海豹比赛是一 个好传统,这是团结和值得庆祝的一天。" 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 观日出、唱歌、跳舞、猎海豹……北半球多国民众21日 ...
国宝画重点|观象授时 物候循迹——文物里的夏至智慧
Xin Hua She· 2025-06-21 13:08
Core Insights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ummer solstice in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highlighting its historical and astronomical importance as one of the earliest recorded solar events in China [1][3][12] Group 1: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 The Taosi site is recognized as a key archaeological site for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longside other significant sites like Liangzhu and Erlitou [1] - The ancient people of Taosi developed a solar calendar, marking the summer solstice as a crucial agricultural time marker [3][6] Group 2: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s - The Taos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with a radius of 10.5 meters and 12 observation slits, allowed ancient inhabitants to accurately track celestial movements and define 20 solar terms, which are foundational to the traditional 24 solar terms [3] - The use of a gnomon and a horizontal measuring stick (known as a "gui") complemented the observatory, enabling precise measurements of shadow lengths to establish a solar calendar [6] Group 3: Cultural Practices - The article describes how ancient people observed natural phenomena, such as the shedding of deer antlers and the emergence of cicadas, to mark seasonal changes an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8][10][12] - The concept of "half summer" is introduced, referring to a medicinal plant that grows during this period, symbolizing the transition of seasons and the balance of yin and yang [12]
文化中国行•人间好时节|夏至:悠悠夏日长 心静自然凉
夏至来临,暑气渐盛 竹林深邃处,树木茂密 虫鸣声声响起的地方 时不时有一丝凉意袭来 这凉意 来自草木的一呼一吸 "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 夏至在古代是一个重要节日 被称作"夏节"或"夏至节" 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酷暑 名曰"歇夏" △本期参考文物:越窑海棠式杯(故宫博物院藏) 民谚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一碗时令滋味里 尽显夏至"尝新"之意 0:00 亦是消夏雅趣 苏州折扇,精巧玲珑 一开一合间,花鸟鱼虫跃然其上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 西瓜、杨梅、荔枝等时令水果 慢慢占据人们的餐桌 蝉鸣荷塘,昼晷已云极 夏至时节 古时还有赠送消夏之物的习俗 互赠折扇,轻摇送爽 阵雨忽至又疾停 清风徐来 愿于热浪中觅得一方清凉 暑气消散,爽意相随 本期福利:《人间好时节|夏至》手机屏保,长按即可保存~ 监制丨刘鑫 温露 闫博 制片人丨王薇 商剑 申珅 策划丨樊嘉晨 王薇 编辑丨张之鹤 高润 杨明 专家顾问丨袁法周 书法丨孙学峰 技术监制丨史强 刘强 张金林 项目负责丨高志明 王华伟 贾萌 艺术指导丨黄萌 王金阳 陈航宇 张鑫 许海石 许馨予 平面设计丨王焕琴 张春花 孙靖媛 动画制作丨李星光 苏艳芳 刘 ...
夏至时节,健康养生注意啥?
Xin Hua She· 2025-06-21 03:23
新华社西安6月21日电 (记者 蔺娟)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进入夏至,暑气渐 盛,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随即到来。高温天气下,公众如何养生保健?饮食作息应该注意什么?要注意防 范哪些疾病?听听专家怎么说。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安鹏表示,夏至时节养生核心在于顺应暑气盛的天气 特征,从饮食、起居、运动三方面调和身心。 "饮食上注意'增酸减苦'。"安鹏介绍,酸能敛汗生津,可以饮用乌梅、山楂制作的酸梅汤。减少苦 寒之品的饮食,以养胃气。但是经常在户外工作的朋友,暑热容易侵犯人体,可以饮用苦瓜莲子汤,清 热泻火。同时要注意,忌冰饮冷食,可以用常温绿豆汤、冬瓜荷叶茶代替冷饮,补充津液与电解质。 专家强调,夏至养生需因人而异,老人、儿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格外注意,高温时 段尽量减少外出,室内定期通风。若出现持续高热、心慌气短、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前往医院就 诊。此外,情绪调节也是夏至养生的重点,可通过听轻音乐、冥想等方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中 暑"。 起居方面,宜早睡早起,午间适当午休,可宁心安神。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以26℃为宜。运动方 面,忌在烈日下剧烈运动,可选择清晨或傍 ...
夏至节气,为啥要吃面?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1 02:10
除了吃面,还会吃粽子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记者 上官云)"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夏至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也是仲夏 的第二个节气,它的来临,提醒人们要早早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 有说法称,古代夏至会放假三天。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郑艳介绍,唐代时,夏至来临,官 员们确实会放假,这种休假制度到宋代初年依然存在。 为了应对炎热天气,此时人们会调整饮食习惯,往往更倾向吃一些清凉的食品,各种面条成了餐桌上的 常客,打卤面、阳春面……均美味可口。 古人过夏至,放假三天? 关于夏至,有个说法很有趣,即古人此时会放假三天,这个说法有依据吗? 郑艳介绍,夏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发现和记录的节气,在古时有着十分重要的时序意义。夏至时 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 在古代,夏至时官员们会放假,比如《唐六典》卷二所记《开元假宁令》规定:"内外官吏则有假宁之 节,谓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寒食通清明四日,八月十五日、夏至及腊各三日。" 她提到,宋初年有关官员休假制度的规定大体承袭唐代,夏至仍有三天假期,据《宋会要辑稿》 载:"夏至、腊日各假三日,不休务。" 随着时间流逝,夏至假期渐渐消失了。郑艳说,到了 ...
夏至时节暑湿盛 养阳静心护脾胃
Xin Hua Wang· 2025-06-20 10:57
D D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记者田晓航、唐紫宸)6月21日将迎来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夏至"。中医专家介 绍,这一时节气温高、降水多、湿度大,闷热难耐,容易引发中暑、消化不良、湿疹等疾病或症状,养 生防病重在顺时养阳、清热祛湿、宁心护阴。 "中医认为,夏至是阳气盛极而衰、阴气始生的转折点,此时养生需顺应阳气外浮的生理特点,同时防止 阳气耗散与湿邪内生。"杜丽妍提示,饮食方面应注重健脾化湿,可适当多食山药、茯苓、莲子、冬瓜, 或以薏苡仁煮粥、煲汤食用;同时宜注意滋养心阴、预防心火亢盛,可选用百合、麦冬、银耳、乌梅 等,适当食用苦瓜、苦菊;还需忌生冷寒凉、肥甘厚味及过咸过燥。 同时,专家建议这一时期晚睡早起,中午适当小憩;空调温度不低于26℃,避免直吹身体;出汗后及时 更换衣物;运动避开正午烈日,轻缓适度,忌剧烈运动及运动后骤冷,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 舒缓运动。 "中医认为夏季属火,与心相应。"杜丽妍提醒,高温天气易引发心火亢盛,表现为烦躁易怒、失眠多 梦、口舌生疮,因此,夏至节气里还应保持情绪舒畅,避免急躁发怒。 "夏至时节阳气最盛、暑湿渐重,是启动'冬病夏治'的重要窗口期之一。"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 ...
节令之美丨不觉盛夏至,骄阳绿意浓
Xin Hua She· 2025-06-19 12:17
妇人们在做针线活时所用的线多以一尺为宜,夏至后,妇人们发现,用的线一天比一天少,平均下 来,少的这"一线"的长度差不多是一尺。于是智慧的古人就用"一天短一线"形象地表述夏至后白昼时间 逐渐缩短的规律。 "'一线'差不多需要3分钟左右,这也说明夏至后白昼时间的减少,是微小且持续的,是直觉很难感 受到的。"罗澍伟说。 夏至在每年公历6月21日前后来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民俗 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以夏至为起点,气温持续升高,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段即将开 始,民间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新华社天津6月19日电(记者周润健)不觉盛夏至,骄阳绿意浓。北京时间6月21日10时42分将迎来 夏至节气。此时节,绿荫浓密,梅雨如烟,蛙鸣蝉吟,荷花绽放。 在天文学上,夏至是指太阳运行到距赤道最北处、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刻。对于生活在北半球的我们 来说,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白天逐渐缩短,所以民间有"吃过 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4 赛 7 5 a = minomy- miralling G HINDA nitiv 141111 81 新 华 ...
星空有约|夏至的“至”是什么“至”?
Xin Hua She· 2025-06-19 01:29
6月21日10时42分迎来夏至。这一日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且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从 天文学角度看,夏至的"至"是什么"至"?这一天又有什么未"至"?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在天文学 上,夏至是指太阳在天球上运行到距天赤道最北处的时刻,此时太阳直射地球的北回归线。夏至日这一 天,北半球白昼最长,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在正午时太阳最高,垂直物体的影子最短。 尽管夏至时北半球白昼最长,但一年中最晚日落通常不在这天,这是因为真太阳时与平太阳时存在差 异。王科超解释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依据的真实太阳运动时间称为真太阳时。在真太阳时系统 中,夏至日确实是日出最早、日落最晚的一天。然而,由于真太阳时的不均匀性,我们日常所用的是以 假想的太阳平均运动为依据得到的平太阳时。如此一来,每天都有均等的时长,即24小时。 真太阳时与平太阳时之间的差值叫均时差,它的存在使得夏至日当天通常不会出现最晚日落。由于地球 公转轨道呈椭圆且存在黄赤交角,均时差数值在一年中不断变化,其差值在负14分钟至正16分钟之 间。"以北京为例,一年中最晚日落通常在6月底。"王科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