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农人
icon
Search documents
这届985毕业生直播带货一把好手!50余款产品热销全网供不应求
量子位· 2025-07-11 04:00
白交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了不得! 这届学生毕业季卖上货了—— 结果热销全网,50余款「毕业成果」累计吸引全网3000万观众围观和拼购。 是酱婶的,这不正好毕业季,中国农业大学办了场 特殊的毕业典礼 。 来自全国各地的毕业生,带着他们的「成果」回到母校—— 什么国产树上熟榴莲、什么玉露香梨汁,还有妮娜皇后葡萄、富硒黑小麦粉、低升糖指数鲜食玉米、羊驼绒 等等。 然后就在拼多多上直播带货起来,结果收获不小,很快就供不应求了。 已举办16年的「科技小院」 原来啊,这些学生都来自于一个叫做「科技小院」的项目。 这个项目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首创。2009年,首个科技小院在河北曲周建立,旨在为小农户提供 「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科技服务。 16年间,科技小院的整体规模已经扩展到了1800多个,覆盖全国各地。 因此科技小院的学生,他们的课堂不在教室,而是分散在各地的乡村。他们的课题,也是实实在在地在田间 地头,解决农产品种植问题。 比如像 国产榴莲 的生产问题。 我们知道,作为全球最大的榴莲进口国和消费国,受限于气候等原因,我国大部分榴莲进口自泰国、马来西 亚等海外产区。也是近几 ...
手机成了新农具!门头沟“京西匠谷”培育数字新农人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直播间的家人们,今天周年庆活动,直播间全部产品半价优惠……"镜头前虚拟直播间里,学员们手持 门头沟特产,正自信流畅地介绍着产品特色,导师穿梭其间,精准指导着互动技巧……这是门头沟 区"京西匠谷"新职业培育计划首期直播销售员培训的生动一幕。近日,140名怀揣提升技能、服务家乡 愿望的学员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这场技能"充电"。 这场火热的培训,是门头沟区人社局实施的"京西匠谷"新职业培育计划暨互联网营销师孵化行动的重要 环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新技能需求旺盛。我们行动的目标,是破解城乡劳动力技能升级瓶颈,深 挖区域生态文旅资源,通过系统培训,赋能乡村振兴,拓宽就业创业渠道。"门头沟区人社局工作人员 介绍,计划精准聚焦区内从事或有意从事文旅推介、民宿服务的劳动力。 "以前守着好山好水好民宿,客源却不稳。这次培训太实用。一部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间就是新院 门,打开了连接市场的新思路。"一位民宿经营者感慨道。首期直播销售员培训已圆满结束,学员普遍 认为课程系统性、实操性强,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和服务家乡的信心。 行动创新采用"专业培训+专项竞赛+专场招聘"模式,重点围绕直播销售员、视频创推员、生活 ...
让更多新农人逐梦乡野
He Nan Ri Bao· 2025-06-30 23:20
当下,社会选择更加多样,评价体系日趋多元。个性化、多元化就业已然成为一种新潮流,其中不仅包 括对自我价值的期许,也有对社会需求的回应。于是,不少有志青年将目光投向农村,"90后"村官、大 学生回村创业以及新农人管理智慧农场等故事屡屡登上热搜。由此可见,青年人才投身乡野不仅行得 通,而且能做得好。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智慧农业、生态农业、合作农业、农村 物流、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纷纷涌现,乡村的广阔天地成为广大有志青年干事创业的沃土。与父辈们不 同,他们不仅为农业农村带来新理念、新模式,也有了新玩法、新思路。与传统的庄稼汉相比,新农人 们都有一些独特的素质:出生于本乡本土,学历较高、工作经历丰富,更重要的是,他们愿意将青春和 才干都奉献给家乡,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沃野中书写新的精彩。 引得来,还要留得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扎根乡野,也折射出城乡关系的嬗变——从城市虹吸到双 向流动,如今,越来越多的乡村不甘心当配角,而是逐渐成为创新创业的新高地。 当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用知识、技术重构乡村价值链条。这种转变,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意味着乡土 文化自信的回归——当年轻人开始以"新农人 ...
田埂上的“高材生”——杭州“新农人”种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Hang Zhou Ri Bao· 2025-06-27 02:42
6月初,芒种至,杭州的麦子熟了,金色麦粒裹着阳光的暖香汇入谷仓。与此同时,浸润着夏的热 烈的水田里,翠绿的稻秧整齐排列,随着智能插秧机的"绣针"操作,在泥土里"编织"出一片连绵的新 绿。 恰如麦稻的季节交接,杭州乡村也正经历着一场由传统农耕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沃野新生。这场变革 离不开一支强大队伍的支撑。他们被称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共同富裕的带头人,并且拥有一个统一的 名字——"新农人"。 这支新农人队伍里,有人循着记忆深处的袅袅炊烟,从繁华都市重返故土;也有人从小生活在都 市,却被"诗与远方"吸引,怀着蓬勃的向往奔赴乡野。他们中不乏海归硕士、IT工程师、金融从业者等 高学历人才,无论是乡愁的召唤还是梦想的指引,他们都正在或将在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书写新的 人生诗行,汇聚起一股重塑乡村的澎湃力量。 从城市精英到田间创客 5月末6月初,在萧山区"世纪田园"里,小麦开镰收割,金黄的田野与飞驰而过的高铁、鳞次栉比的高楼 共同构成一幅壮美的都市田园丰收画卷。 广阔乡村大有可为。青年返乡"为"什么?怎么"为"?这是从事乡村工作几年来,鲁松一直在思考的 问题。 鲁松是重庆人,2016年农业大学毕业后,首先去了上海从事生鲜电 ...
浙江“村播”云上争霸赋能山海共富
Hang Zhou Ri Bao· 2025-06-24 02:26
当天,在比武"直播间"外,还开设了青年入乡实践站点招聘专栏和土特产电商选品展,为返乡青年 提供电商版"入乡通关秘籍"。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浙江省创新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通过"五个到乡村"(优 势产业、资源要素、市场理念、公共服务、暖心政策)的系统布局,全力构建"1111"乡村人才矩阵。 2025年全省计划建设1000个青年入乡实践站点,持续拓宽县乡创业就业空间。 杭州作为"全国电商之都",始终为"村播"成长提供沃土和阳光雨露。围绕支持青年入乡壮大乡村电 商促富人才队伍,杭州创新实施"村播成长计划",培育会带货、敢创业、能兴村的农村直播电商带头 人,截至目前已培育各路"村播"2600余人,不断孵化如"江南舅舅""三农之家""农食谷"等具有代表性的 杭州"村播",为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缩小"三大差距"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我们将持续发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色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力量,开设涉农特色专 业,强化'技能+创业'双轨培养模式,让大学生真正成为带技术、懂经营、爱乡村的创客主力军,为推 进全面乡村振兴贡献更多'职教力量'。"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文岳表示。 "两年前,我 ...
接地气培养“新农人”
Jing Ji Ri Bao· 2025-06-20 21:56
培育"新农人",要摒弃"花架子",扎下"深根须",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教的方式要"接地气",让技术扎根田间地头。与其将农民集中到课堂、讲堂,不如走到田间地头解决实 际问题。要多用现场观摩、动手实操、案例讨论,少些枯燥的PPT和长篇大论。让"土专家""田秀才""老 把式"用"土话"讲好农民听着明白、学着顺手的土办法、新知识。 教的方式要"对路子",精准对接生产痛点。培养高素质农民不是教"高大上"的高科技、深理论,而是要 解决农民"急难愁盼"的问题。要将电商营销、节水灌溉、高标准农田管护、大型机械使用的好处讲清 楚,手把手教农民如何通过电商直播把山货卖出去、如何操作新机械等。要让农民通过参加培训切实掌 握实用技能,提高生产效率。 培养高素质农民,不是"我教你学"的单向灌输,而是要尊重农民的乡土智慧,构建双向交流的成长机 制。立足农民需求,了解农民想法,把培训变成双向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同时,培养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始终是让农民得实惠、有奔头。只有实实在在的"甜头",才能转化为农民持续学习、主动提升的动 力。这种从得实惠到长本事的正向循环,正是培育工作可持续的关键。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
如何纾解粮菜争地之困
Jing Ji Ri Bao· 2025-06-16 22:06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主产区是稳产保供的"压舱石"。当前,在"大农业观、大食物观"背景下, 如何兼顾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多种经营,成为发展的现实考量。 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要坚持科技改革双轮驱动,强化新技术、新农人、新模式的支撑。增 产增效离不开科技赋能、精细管理。湖北省"长阳西红柿"以错季销售走俏江浙沪市场,离不开"高山番 茄避雨栽培技术"的推广运用;江西省金溪县创新"水培模式""袋装基质模式""测土配方+耕作层回填"等 多种方式,推广数字化管理、机械化采摘,既有效破解了上丘蔬菜的水肥问题,又实现了种植的更高产 量、更佳口感。"兴农者,新农人。"积极构建多元化、全链条"新农人"培育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运用,鼓励更多有知识、有能力、有追求的人才投身农业、根植沃土。 从山下到山上、由零散到集中、变传统为现代,对生产方式、经营理念、资金投入带来新的挑战,需要 政府市场协同发力。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配套支撑,探索 以"县出资、乡建设、村管理、户使用"模式,统筹推进水电路网、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 管理。加大政策支持,充分发挥 ...
遇见你丨村里有个小伙叫“小红”
Yang Shi Wang· 2025-06-11 22:13
我们看到的这段短视频里的年轻人叫姜利红,是山东海阳市发城镇上山东夼村的村民。今年28岁。大学毕业后,他在外闯荡了两年,2021年, 姜利红突然辞职返乡,下定决心要做一名扎根乡土的"新农人"。 返乡青年"身兼数职" 成村里"万能小红" 姜利红承包了各家的修理、聊天、采买等活,他还买了一辆二手车,方便大家取快递、出行、看病。姜利红说,哪里有需要,他就会往哪里 跑。对他来说,老人们脸上的笑容,就是他最大的回报。 返乡后,除了要和地里的果树打交道,姜利红还成了老人们的好帮手,在村里身兼数职:家电维修工、手机调试员,快递员、采购员、农产品 销售员,大家都亲切地叫他。 一头扎进地里 干个热火朝天 这个皮肤有点黝黑的小伙子就是姜利红,村民都亲切地叫他"小红"。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准备带着村里的老人去十几公里外的镇上摆摊卖 樱桃。 姜利红和老人们一路上有说有笑,不一会儿就开到了摆摊的地方。 姜利红所在的上山东夼村只有70户人家,村里大多都是老年人,其中不少是独居老人。返乡后,他成了老人们的开心果,和随叫随到的"万能 小红"。 现在,姜利红是全村最受欢迎的"万能小红",但刚回来时,他面对的却是众人的不解,读了那么多书,却要回 ...
江苏依托农技耘平台开展创新成果推介与创业经验交流
Xin Hua Ri Bao· 2025-06-10 23:32
"培育'新农人'江苏在行动"建湖、东台、泗洪及高邮专场视频直播,鲜活地展示了"新农 人"之"新"和新时代新农人的新作为。不仅要有情怀、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还要能联动带农创业 富民,推动乡村振兴有担当……随着《江苏省"新农人"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全面启 动,一场以人才振兴撬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浪潮正在江苏大地澎湃涌动—— 6月10日,记者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以来,省农业农村厅依托农技耘平台推出"培育'新 农人'江苏在行动"系列直播活动,已成为全省"新农人"创新成果推介与创业经验交流的集中展示窗口。 "作为'新农人',我们将充分发挥链接社会、服务专业、扎根基层的优势,做大'高邮大虾'产业,带 动村民共同富裕。"5月23日,今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高邮市阳光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戴大喜 在"培育'新农人'江苏在行动——高邮直播专场"中分享了自己从门外汉到普通养殖户再到产业带头人的 蜕变历程。 在建湖专场中,江苏正清米业的"农二代"总经理徐扬键讲述了自己投身农业如何从"新农"到"兴 农"的转型故事,通过电商直播将"建湖大米"推向全国,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2 万元,还 ...
我国农产品出口持续保持活跃 呈现出稳健增长态势
水海产品及制品的累计出口额为29.6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3%,在农产品出口总额中占比达到 19.5%。具体来看,鱼及制品的出口额为17.7亿美元,同比增长5.8%;而墨鱼、鱿鱼及制品的出口额为 4.2亿美元,同比下滑9%。此外,虾及制品的出口额为3.4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7.8%。同时,藻类植 物、章鱼及其制品的出口额也分别实现了9.4%和3.6%的同比增长。然而,贝类、蟹类及其制品的出口 额却分别同比下滑了24.2%和6.5%。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在出口贸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以其特有优 势,在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及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152.25亿美元,同比增长3%, 创下了近5年来的同期新高。同时,农产品出口额在我国整体外贸出口额中所占的比例为2.8%,我国农 产品出口市场持续保持活跃,且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 农产品出口潜力巨大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农产品出口额达152.25亿美元,同比增长3%,创5年同期新高。水 海产品、水果及制品、肉类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