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

Search documents
工致之美的时代之思(艺坛走笔)
Ren Min Ri Bao· 2025-07-05 22:41
中国工笔画作为东方绘画体系中的瑰宝,历经唐宋发展高峰,以"层染复罩"的技法体系与"立象尽意"的 美学内核,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趣味。及至当代,工笔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呈 现出多元发展的盛景。作为对近5年工笔画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 工笔画作品展",为审视工笔画的时代发展打开一扇窗。 展览直面三个时代命题:技法层面,探讨"尽精微"的描绘如何升华为"意象性"的文化表达,这涉及工笔 画从形质描摹到精神传达的本体建构;创作层面,思考固有程式如何孕育自主创新,探求的实质是传统 法度与现代审美的辩证关系;技术革新层面,回应人工智能介入下工笔画如何守正创新,这关乎文化基 因的当代存续。这三大命题呈递进式,形成对工笔画现代性转型的系统性实践与思考。 工笔画创作的当代意义在于搭建传统与现代对话的文化桥梁。面对人工智能挑战,工笔画的创新不是颠 覆传统,而是激活传统的生命力——实现民族审美精神的代际传承与跨文化传播。这种发展路径既回应 了本次展览提出的"工成当代·固本开新"的时代命题,也为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 经验。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观察作品可以发现,工 ...
当越来越多35+成年人回家和父母住
36氪· 2025-07-03 00:14
以下文章来源于青年志Youthology ,作者echo 青年志Youthology . 在日本,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8050问题"愈发严重。 所谓"8050问题",即80多岁的高龄父母与50多岁无业、蛰居的子女同住的社会现象。日 本有超过100万蛰居族 (日本内阁府2023数据,具体为146万) ,这一群体的不断扩大,引发了不少社会悲剧。 在中国,这股趋势同样明显,甚至更具复杂性。 由于房价在过去二十年里不断攀升、一线城市房租令青年人难以负担、疫情后经济收入趋于不稳定等因 素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成年人,甚至是35岁以上的"成熟青年",重新回到了父母的方寸屋檐之下生活。 过去,35岁以上的青年、中年人选择与父母同住往往是出于上一代人的养老需求,但在返巢现象越来越明显的当下,经济层面的退守、对原生家庭根深蒂 固的依赖、对于父母情感慰藉的需求,都在让年轻人离开家生活变得越来越难。 青年的发问与探寻 不是有了回家的理由, 而是搬出家的理由正在逐渐消失。 文 | echo 编辑 | oi 来源| 青年志Youthology (ID:openyouthology001) 封面来源 | 《 东京 家族》剧照 回 ...
当越来越多35+成年人回家和父母住
3 6 Ke· 2025-07-01 06:51
回巢族(Boomerang Generation),指因经济压力、社会变迁等因素继续在或返回父母家里居住的成年人。在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30岁以上的未婚 青年与父母同住的现象不在少数,且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在疫情后,返家潮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普遍现象。 在韩国,韩国保健和社会事务研究所在2022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19岁至49岁的韩国成年人中,29.9%与父母同住。在美国,据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发 现,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25岁至34岁的成年人与父母同住的比例达到历史新高,随后几年这些回巢族有近三分之二选择了继续留在父母家中生活,其 中亚裔对此的接受程度最高。 在日本,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8050问题"愈发严重。所谓"8050问题",即80多岁的高龄父母与50多岁无业、蛰居的子女同住的社会现象。日本 有超过100万蛰居族(日本内阁府2023数据,具体为146万),这一群体的不断扩大,引发了不少社会悲剧。 在中国,这股趋势同样明显,甚至更具复杂性。由于房价在过去二十年里不断攀升、一线城市房租令青年人难以负担、疫情后经济收入趋于不稳定等因素 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成年人,甚至是35岁以上的"成熟青年" ...
策展人谈奥赛上海大展:米勒梵高之外也有卓越与惊喜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8 00:40
"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将于6月18日下午在浦东美术馆开幕。作为奥赛博物馆有史以来在华规模最大的展览,"缔造现代"荟 萃逾百件19世纪40年代至 20世纪初的西方艺术杰作,策展人斯特凡纳·盖冈也是2012年上海中华艺术宫"巴黎奥赛博物馆珍藏"的联合策展人。他在 接受《智通财经·艺术评论》专访时说,"我选择展品的首要标准是'卓越',有些不太为人所知的作品,同样体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 这是浦东美术馆自2021年开馆以来,首个占据两层的展览,在此"印象派"被纳入一个从热罗姆和卡巴内尔开始、以博纳尔为终点的展线中,看艺 术家之间、艺术家与时代是如何相互交织、互相回应、彼此激发。 在斯特凡纳·盖冈看来,"缔造现代"是一个试图打破个人与艺术流派孤立状态的展览。"我感兴趣的是,那些为了看莫奈、雷诺阿、西斯莱、毕沙 罗、梵高而来的观众,是否能够被展览中的其他部分所惊喜到。"盖冈说。 "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展览现场,印象派部分,马奈、德加板块。 19世纪的艺术为它本身而存在 智通财经:展览以热罗姆与卡巴内尔古典主义风貌的作品开篇,最近的作品是1914年博纳尔的《梳妆》,为何以1848—1 ...
关于中美的现代化之争,一定会发生的3件事|吴晓波激荡讲堂
吴晓波频道· 2025-06-13 00:21
点击上图▲立即报名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历史不会重复,但总是惊人地相似。"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总有某些现象、某些趋势、某些规律,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 以相似的方式轮番上演。 当眼前迷茫、心中焦虑的时候,回到历史中,站在更高的视角、更远的站位,或许会有新的灵 感迸发出来。 6月4日到10日,"2025·吴晓波激荡讲堂"夏季课之《中国现代化180年》来到意大利,在文艺复 兴的星空下,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近一周的时间,吴老师从洋务运动、民国经济讲到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延伸至全球化变局和 中美关系,在百余年历史的宽度中,回顾"激荡四十七年"的得失;又带领大家深入米兰和威尼 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享最新的经济、商业思考和实战经验。 激荡讲堂已经走过了三年,这一次,除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同学,还有近三分之一是激荡讲 堂的资深同学,更有连续三年来打卡的"元老级"同学。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家一同跟随吴老师在对历史的回望中攫取新的滋养。同学们纷纷 在朋友圈写下自己的感悟: 我是激荡讲堂的老同学,很高兴能跟大家再次相聚。我觉得激荡讲堂带给了我很多 ...
关于中美的现代化之争,一定会发生的3件事|吴晓波激荡讲堂
吴晓波频道· 2025-06-12 16:50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总有某些现象、某些趋势、某些规律,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 以相似的方式轮番上演。 点击上图▲立即报名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历史不会重复,但总是惊人地相似。" 当眼前迷茫、心中焦虑的时候,回到历史中,站在更高的视角、更远的站位,或许会有新的灵 感迸发出来。 6月4日到10日,"2025·吴晓波激荡讲堂"夏季课之《中国现代化180年》来到意大利,在文艺复 兴的星空下,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近一周的时间,吴老师从洋务运动、民国经济讲到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延伸至全球化变局和 中美关系,在百余年历史的宽度中,回顾"激荡四十七年"的得失;又带领大家深入米兰和威尼 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享最新的经济、商业思考和实战经验。 激荡讲堂已经走过了三年,这一次,除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同学,还有近三分之一是激荡讲 堂的资深同学,更有连续三年来打卡的"元老级"同学。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家一同跟随吴老师在对历史的回望中攫取新的滋养。同学们纷纷 在朋友圈写下自己的感悟: 我是激荡讲堂的老同学,很高兴能跟大家再次相聚。我觉得激荡讲堂带给了我很多 ...
亲密关系的低配时代
Hu Xiu· 2025-06-07 06:22
一、关键问题是什么 我们把这个栏目策划输入给AI之后,chatgpt给出了一些反馈: "人机圆桌"可以作为主标题,以下是一些副标题或口号的建议: 顺着它的回答,我们把这个栏目的第一个问题抛给它: 青年志:当前时代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AI:这是一个宏大又必要的问题,也是"人机圆桌"栏目可以持续探讨的根本起点。要回答"时代的关键问题",可以从"人类社会面临的结构性 变动"出发,结合全球趋势与个体感受。根据当前背景,可以总结成6个关键问题: 青年志:我们来聊第一个问题:我们还会好好相爱吗。聚焦到年轻人,我有两个疑问,一个是:不结婚的年轻人,正在、将会用什么方式填 补亲密关系的空缺?另一个是:传统爱情模式失效后,正在、将会催生出怎样的新型亲密关系? AI:我们正在见证一种"去婚姻中心化"的亲密关系重组过程。婚姻不再是构建情感与归属的唯一路径,人们正尝试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缝合 亲密关系的空缺: 第一种,是"朋友以上,恋人未满"的"复合型关系"。这类关系打破了传统"恋爱-结婚-家庭"的路径依赖,强调的是陪伴、理解与共存,而不是 制度性承诺。很多人会说,"我没有谈恋爱,但我有一个深度陪伴的人"。 二、搭子、固聊、溏心蛋社交 ...
大模型的人味儿,从何而来?
虎嗅APP· 2025-05-27 11:3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AI故事计划 ,作者:李奕萱,编辑:温丽虹,原文标题:《我,文科生,教 AI回答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羽山在复旦研究了10年哲学。今年5月,他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正在准备博士学位的授予资料。 在思考毕业去向时,他偶然在小红书的官网上看到了招募通知,岗位叫"AI人文训练师"。羽山当即 投递了简历,一个念头从脑海中冒了出来:AI行业终于走到了需要人文研究者的阶段。 对AI进行人文训练,属于模型"后训练"的范畴。在"后训练"中特别强调人文面向,尚未成为行业通 行的做法。但有两家公司值得关注,一家是全球头部的大模型公司Anthropic聘请了哲学系博士,负 责模型后训练的人类价值对齐与微调。在国内,DeepSeek年初传出消息,招聘了北大中文系学生担 任"数据百晓生",对模型做后训练。这被认为是DeepSeek文采出色的来源。 羽山入职之后才知道,小红书这支团队也刚组建不久。同事不算多,但都是来自知名高校人文学科的 硕士、博士生。 团队的首要任务,是设计AI的观念和个性。 听起来很玄。羽山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得了胰腺癌"应该如何回答? 如果把这句话发给市面上主流的AI产品 ...
欧公子,择日而死
Hu Xiu· 2025-05-21 02:22
上周日,欧洲上演了一场堪比美国"超级星期二"的政治大戏——葡萄牙议会选举、波兰总统初选、罗马 尼亚总统决选三大重磅选举同日开票,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巴尔干半岛,从波罗的海沿岸到黑海之滨,整 个欧洲大陆都被投票箱牵动着神经。不少欧洲媒体戏称:这哪是周日,分明是欧洲版的超级星期日。 葡萄牙的选举结果基本符合专家预测。极右翼政党"切加党"得票率飙升,席位较上届猛增12席,成为议 会第三大党;而现任中右翼政府虽小幅扩大优势,却仍维持少数政府地位。葡萄牙政坛大概率将继续陷 入"碎片化"困局。 罗马尼亚的结果则出人意料,在投票率飙升至65%的热潮中,亲欧洲的中间派候选人尼库绍尔·达恩以 54%的得票率强势胜出,打破了极右翼染指总统府的幻想。 波兰的情况则反过来让亲欧派非常不安。现任政府支持的总统候选人仅以31.4%险胜,而第二名到第四 名竟全被右翼或极右翼派系包揽,三人合计斩获超50%选票。民众对图斯克政府的强烈不满,极有可能 促使总统和总理双头政治的矛盾格局延续下去。 从更深层的角度看,这三场选举是欧洲近年来政治生态日益动荡的写照: 一方面,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红利耗尽,高通胀、低增长、移民潮等经济社会矛盾持续发酵;另一方面, ...
林晶珂:Z世代为何热衷“怀旧消费”?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5-20 22:47
来源:环球时报 距离杭州电报业务5月1日的正式关停,已过去半个多月,但还有一大堆电报没来得及发出。自宣布终止 电报服务以来,杭州日均电报量从两位数激增至上千封,甚至催生"电报代拍"的新兴业务。在5G毫秒 传输的今天,中国Z世代选择暂时慢下来,拥抱"复古"的旧媒介。 "媒介即信息",按字计费、次日送达的电报传递了仪式感。1844年第一封长途电报的发出,标志着人类 首次实现远距离即时通信,将信息传递从"周/月"缩短至"分钟级"。在杭州电信营业厅,发送一封电报 需多个步骤:领取标准格式纸、誊写地址正文、窗口人工核验、支付现金获取收据、排队等待发送、最 终收到带邮戳的回执。这套流程可能耗时近一小时,足够发送上百条微信,对与互联网共成长的Z世代 十分陌生。因为慢,没有人会选择通过电报发送紧急消息,多是"身体健康""生日快乐"之类的内容。也 恰恰是这种费时费力、不可撤回的传递方式让问候、祝福与誓言有了分量:笔尖与纸页摩擦的沙沙声, 万语千言汇成寥寥几字的含蓄,等待电报发出的几分钟静默,沉淀出信息的温度。 尼尔森和世界数据实验室联合发布的《Z世代消费报告》显示,忠于自我、寻求真实是Z世代价值体系 的核心。得益于物质相对丰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