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hatgpt
icon
Search documents
X @Forbes
Forbes· 2025-07-12 16:00
5 ChatGPT Prompts To Supercharge Your Energy At Work https://t.co/VDRGnqriVk https://t.co/VDRGnqriVk ...
AI能否解决黎曼猜想等未知难题?诺奖得主这样说
Di Yi Cai Jing· 2025-07-12 10:01
物理学诺奖是给科学还是工具?戴维·格罗斯认为当前大模型被严重高估。 "五年之内,AI能不能证明人类没有证明的猜想或者公式?比如三体问题、黎曼猜想或是流体力学问 题。" 今年5月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透露,自己去年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知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就 这个问题打了赌。张亚勤认为,AI在五年之内会证明一个公式或猜想,再过五年会发明一个人类可能 没有的公式。丘成桐却认为,AI还做不到。 两个月后,相似的问题又抛给了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 院士戴维·格罗斯(David Gross),他直言这"难以想象"。 在一场搜狐董事长张朝阳与戴维·格罗斯的对话中,戴维·格罗斯认为,当前AI大模型被严重高估,它学 会了模仿人类,如果数据库找不到答案,它们会编造一个听起来不错的说法,但无法验证也不在意真 假,实际效果只"会取代那些只会说漂亮话的人"。 尽管对当前的人工智能保持审慎态度,但谈及算力的爆炸式增长,格罗斯教授承认算力发展极大地助力 了理论物理研究。 格罗斯教授回忆,四十年前,科学家们只能依赖计算尺进行人工运算。这一局限直接体现在QCD(量 子色动力学)理论的研究中——尽 ...
X @Forbes
Forbes· 2025-07-12 09:00
5 ChatGPT Prompts To Finally Stop Overthinking https://t.co/F9TanNZQAt https://t.co/F9TanNZQAt ...
扎克伯格豪掷143亿,押注27岁华裔天才少年
36氪· 2025-07-12 08:44
上面这个人,你可能不认识,但你一定听过他的经典发言:"Deepseek有5万块H100显卡,5万块H100显卡。" 要知道,H100一块儿就卖3万美金,在国内还买不到,这位小伙儿开口就是5万块,显然就是在耸人听闻。 27岁亿万富翁, 领导Meta超级智能团队。 文 | 张博 封面来源 | IC photo 汪滔出生于97年,今年才27岁,但已经是身价20亿美金的科技大佬了,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年轻的白手起家亿万富翁"。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一半天赋,一 半运气。汪滔的父母都是物理学家,他也遗传了父母的智商,17岁就参加了物理和计算机的奥林匹克竞赛,18岁进入麻省理工。 但与很多互联网大佬一 样,他第二年就辍学了,去了著名的孵化项目Y Combinator开始捣鼓创业,当时的项目负责人正是刚刚创立OpenAI的山姆奥特曼。 2016年,19岁的汪滔创立了Scale AI,它一个数据标注公司,简单来说,就是负责给AI做教材,人工标记出图片中的物体,然后喂给大模型当训练数据。等 等你是不是要问,这才2016年,哪来的AI?虽然大语言模型还要7年才问世,但当时最火热的也是一个AI项目,自动驾驶。 当时很多汽车公司拥有大量 ...
Google 收编Windsurf,xAI估值或达2000亿美元:2025年投资机构怎么看? | Jinqiu Select
锦秋集· 2025-07-12 06:24
对每一位创业者来说,这些绝非遥远的新闻,在AI超级周期的洪流中,无论是巨头还是初创公司,都卷入了一场全新的淘汰赛。资本疯狂下注,技术日新月异,团 队身价暴涨……这一切都预示着,未来几年,谁能活下来、活得更好,将取决于你能否踩中产业变革的主线。 本周末,科技圈被两则重磅新闻刷屏:一则是Google以24亿美元收购AI初创公司Windsurf的核心团队及技术资产,进一步加码顶尖人才和前沿算法的"军备竞赛"; 另一则是马斯克旗下xAI新一轮融资后估值跃升至2000亿美元…… 这不只是科技巨头又一次"买买买"。新闻背后,是AI产业格局的巨变——资本与技术成为新的武器,巨头加速跑马圈地,新王者不断涌现,旧格局土崩瓦解,整个 行业似乎正在迎来洗牌。 不久前,2025年Coatue EMW(East Meets West)年会,Coatue 发布了2025年的主旨报告,结合最新行业动态,系统梳理了AI革命的关键趋势、产业链重构逻辑,以 及创业者如何在这场技术红利与竞争浪潮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锦秋基金(公众号:锦秋集;ID:jqcapital)认为,这份报告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诸如Google 收编Windsurf, ...
英伟达站上4万亿美元,AI“第二幕”已开启;美国4天发23份“最后通牒”极限施压;谷歌24亿美元“截胡”OpenAI;印航空难:飞行员对话曝光|一周国际财经
Sou Hu Cai Jing· 2025-07-12 05:56
2025 | 07 13 15 2 财经 要闻 精选 美国4天发23份"最后通牒"极限施压 要闻 精选 谷歌24亿美元"截胡"OpenAl 周 数据 比特币创新高逼近12万美元 大事 前瞻 美股Q2财报季开启,关注高盛、美银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 黄仁勋 国际 头条 AI的"第 if 击传达4万亿美元市值背后 人们还一分记一一个时候停后 Al如何从"云端"到日常 每日经济新闻 NATIONAL BUSINESS DAILY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到此里程碑的上市公司。随着AI从"训练"转向"推理"应用,企业端与消费端的AI应用全面铺开,推动了英伟 达市值的飙升。AI竞争焦点转向让全世界用得起、用得好模型,AI生态进入新阶段。用户数据的演变预示着"供应商锁定"效应将加剧竞争。 ◆美国4天发23份"最后通牒"极限施压;印航空难:飞行员对话曝光;谷歌闪电"截胡"OpenAI,24亿美元挖走Windsurf核心团队;比特币创新高逼近12万美 元;美股Q2财报季来袭。 AI的"第二幕": 英伟达4万亿美元市值背后, 黄仁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英伟达耗时三十年,才艰难攀上1万亿美元市值的山峰;而从1万亿 ...
AI的“第二幕”:英伟达4万亿美元市值背后,AI如何从“云端”到日常
Sou Hu Cai Jing· 2025-07-12 05:56
黄仁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英伟达耗时三十年,才艰难攀上1万亿美元市值的山峰;而从1万亿到4万亿,它却只用了短短两年。 当地时间7月10日,这家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芯片供应商的股价收于164.1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这不仅是AI 第一轮算力竞赛的顶峰,更是一个深刻的产业结构演化信号:AI竞争的核心,已悄然从"谁能训练出最大、最强的模型",转向"谁能让全世界用得起、用得 好模型"。 自2022年生成式AI的浪潮席卷全球以来,大模型的研发驱动了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投资热潮。进入2024至2025年,随着AI"推理"任务(即模型的实际应用) 量呈指数级增长,企业端与消费端的AI应用正在全面铺开,科技巨头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英伟达的登顶,是整个AI生态从"训练为王"向"应用为王"战略跃迁的缩影。真正的拐点在于,AI正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大规模、日常化地融入 普通人的生活与实体企业的生产流程。AI发展的"第二幕",已然开启。 英伟达速度:两年从1万亿到4万亿美元 当地时间7月10日,英伟达市值正式迈过4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新晋王者。福布斯实时 ...
X @Forbes
Forbes· 2025-07-12 05:30
How To Introduce Yourself To AI Platforms Like ChatGPT, And Why You Must https://t.co/u6bban6Tb9 ...
英特尔CEO:英特尔已跌出十大半导体公司之列,AI技术远远落后于英伟达;欧盟公布最终版《通用人工智能行为准则》丨AIGC日报
创业邦· 2025-07-12 00:53
1.【 Manus"润了"?官网显示"地区不可用",社交账号清空 】 7月11日消息,日前有消息称,通用 AI智能体公司Manus对旗下部分国内业务进行裁员,并将核心技术人员迁往新加坡总部,公司目前在 中国区的员工总数为120人左右。对此,Manus方面曾回应称:基于公司自身经营效率考量,我们决 定对部分业务团队进行调整。公司将继续专注核心业务发展,提升整体运营效率。新浪科技发现,目 前Manus官网首页显示为"Manus在你所在的地区不可用",而此前为"Manus中文版本正在开发 中"。此外,Manus官方微博和小红书账号的内容已清空。(新浪科技) 扫码订阅 AIGC 产业日报, 精选行业新闻,帮你省时间! 此外,如果您还想 查公司、找项目、看行业,深入了解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AGI等热门赛道 ,欢迎加入睿兽分析会员,解锁相关行业图谱和报告等。 (活动期间加入会员可免费获赠一份 产业日报) 4.【消息称亚马逊 AWS将于7月15日推出AI智能体市场,Anthropic参与】 7月11日消息,外媒 TechCrunch当地时间昨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亚马逊AWS将于7月15日在美国纽约市举行的AWS 峰会上 ...
美国不能让中国主导机器人世界
Guan Cha Zhe Wang· 2025-07-12 00:49
在不久前的首届里根经济论坛上,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表示,美国必须在人工智能时代的 机器人技术中占据领导地位,否则将面临中国机器人洪流的冲击。他称,自20世纪中期以来,制造业在 美国经济中的占比大幅下降。安德森呼吁建立"外星无畏舰"工厂,以实现再工业化并推动未来经济增 长。 马克·安德森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风险投资家和软件工程师,被誉为互联网发展的先驱之一。安德森 以其对技术趋势的敏锐洞察和前瞻性思考,成为科技投资领域的思想领袖。他积极倡导软件驱动的创 新,提出"软件正在吞噬世界"(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的著名论断,强调技术对各行业的重塑。 他此次在里根经济论坛上的发言正体现了这些风格特点,心智观察所将发言内容整理,以供参考。 马克·安德森:大家好!欢迎参加我们的首届里根经济论坛,很荣幸能与大家齐聚一堂。我们在这里经 常讨论里根总统的经济支柱和政策——放松管制、降低税收、减少开支,这些在今天依然至关重要。但 今天,我想从一个更长的历史视角开始,谈谈美国如何应对当前的战略拐点,以及人工智能(AI)和 再工业化将如何塑造我们的未来。 我最近一直在研究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