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视觉自动驾驶

Search documents
特斯拉奥斯汀FSD发布:自动驾驶押注失败
美股研究社· 2025-07-08 10:45
作 者丨Simple Investment Ideas 编译 | 华尔街大事件 特斯拉 ( NASDAQ: TSLA )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领跑者形象,但当其付费 全自动驾驶 试点项目于 2025 年 6 月在奥斯汀街头推出时,这一声誉受到了沉重打击 。网上流 传的视频显示,这辆仅配备摄像头的机器人出租车在迎面驶来的车流中漂移、在十字路口猛踩刹 车、错过载客量,而监管机构却在一旁袖手旁观。埃隆·马斯克曾将这一事件称为无人驾驶汽车的 里程碑时刻,但最终却变成了仅依靠 视觉系统局限性的现场演示 。投资者、工程师和当地官员 现在正在质疑,特斯拉坚持使用 廉价摄像头(相对于 LiDAR) 而不是冗余 激光雷达和雷达体现 的是科学信念,还是成本驱动的权宜之计。 由于特斯拉已经确认了过去 FSD 销售的递延收入,因此声誉风险被放大,这意味着任何认为该 系统没有进步的看法都可能引发退款要求和会计估计修订,从而直接压缩报告收益。这场争论很 重要,因为特斯拉的股票估值仍然包含这样一种 预期 ,即该公司将把已售出的 500 万辆汽车中 的相当一部分转换为创收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并扩大软件订购规模,使其利润率远远 ...
福特CEO:特斯拉很好,我选别人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01 23:03
编 译 / 路 行 设 计 / 赵昊然 来 源 / Fortune、Business Insider、EVXL、teslarati等 作 者 / J e ssi c a M a t h e w s 、 K a t h e r i n e L i 、H a y e K e st e l o o、S i m o n A l v a r e z 等 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近日公开支持了Waymo基于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技术。 在6月底的阿斯彭思想节(Aspen Ideas Festival)上,他接受了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传记作者 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的现场提问,对比了特斯拉与Waymo目前的自动驾驶系统,并 被问及哪种 技术路径 "更有道理"。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则始终为纯视觉路线辩护,他认为这种方式更贴近人类的驾驶方式。在5月 接受CNBC采访时,马斯克表示:"我们的道路系统本来就是为智能体设计的,更准确地说,是为 生物神经网络加上眼睛设计的。" 此外,成本问题仍是当前自动驾驶技术路线争论中的一个关键点。马斯克曾批评Waymo的系统成本 ...
陶琳分享马斯克智驾路线观点 现有车型具备加入Robotaxi车队硬件条件
Feng Huang Wang· 2025-06-16 07:14
凤凰网科技讯(作者/于雷)6月16日,特斯拉副总裁陶琳今日发布了马斯克近期对智能驾驶技术路线的 判断。马斯克明确表达了对当前主流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路线的质疑态度,认为这种方案可能成为自动驾 驶安全的潜在威胁。 从技术发展趋势分析,特斯拉的纯视觉路线与行业主流观点形成了鲜明对比。目前大多数自动驾驶技术 供应商普遍采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与摄像头相结合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认为这种 配置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提供更加全面和可靠的感知能力。 业内专家对马斯克的观点存在分歧。支持者认为,过度复杂的传感器配置确实可能带来数据处理和决策 延迟问题,纯视觉方案在成本控制和技术迭代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批评者则担心,单一传感器类型在极 端天气或复杂光照条件下的可靠性仍有待验证。 特斯拉即将在得州推出的Robotaxi服务,将成为验证其技术路线可行性的关键试金石。如果该服务能够 在真实城市交通环境中实现安全稳定运行,将为整个自动驾驶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反之,如果出现安全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行业对纯视觉方案可靠性的质疑。 马斯克从道路系统设计的根本逻辑出发,阐述了特斯拉坚持纯视觉方案的理论基础。他指出,全 ...
特斯拉再挺“纯视觉方案”引发争议,技术路线生态博弈升级
Hua Xia Shi Bao· 2025-05-08 07:48
在2024年12月的理想AI Talk对话节目中,理想汽车CEO李想被问及"特斯拉没有用激光雷达,你们为什么要 用"时,他坦言保留激光雷达是为了安全。李想表示,中国路况与美国不同,深夜驾驶时可能会遇到尾灯损坏的大 货车,甚至大货车会停在主路上。在这种情况下,激光雷达可以看到200米远的距离,而摄像头在无光环境下的可 视距离只有100多米。这使得激光雷达能够实现130公里/小时的AEB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如果马斯克在中国深夜 驾驶过高速,他也会选择保留激光雷达,因为特斯拉同样重视安全,只是需要在特定环境下看到更远的距离。"李 想说道。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邓志东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特斯拉与国内车企的路线分歧, 本质是"算法驱动"与"硬件驱动"的哲学之争。特斯拉押注于通过海量数据训练出"全能算法",最终实现"无雷 达"的纯视觉自动驾驶;而国内车企则选择用硬件堆砌安全冗余,通过多传感器互补应对复杂场景。 与之相对应的是激光雷达的热销。数据显示,今年1—3月激光雷达前装搭载交付新车32.57万辆,同比增长 92.95%;激光雷达交付量35.73万台,同比增长69.74%。截止2025年3月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