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范式转移
icon
Search documents
AI抢人大战:比机器更重要的永远是人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7-11 11:11
陈白/文 硅谷如今最抢手的是什么?答案可能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不是AI项目,也不是芯片算力,而 是华人软件工程师。 比如就在7月10日,在埃隆·马斯克旗下AI公司Grok 4的发布会上,坐在马斯克身旁的就是两位华人AI技 术负责人。更早一些的7月8日,苹果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著名华人工程师庞若鸣(Ruoming Pang)宣 布离职加入Meta,Meta为他开出了每年数千万美元的薪酬方案。在此之前,扎克伯格还以上亿美元 的"签字费"从OpenAI、苹果等大公司挖走了一批华人学者,他们很多都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 内顶尖高校,且具备OpenAI、Google等科技巨头的核心算法经验。其中有人主导过ChatGPT研发,有人 负责自动驾驶感知系统,堪称AI行业的"梦之队"。 马斯克、扎克伯格们的选择变化有技术积累的原因。从Transformer架构的奠基性论文到ResNet(残差网 络)等影响深远的突破,其中都有华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身影。国内顶尖高校对基础学科的严苛训练, 以及其毕业生在OpenAI、Google等机构参与核心算法研发的履历,更是一种权威背书。大模型时代对 复杂数学建模、高效算法设计与海量数据( ...
涅槃重生:国内NFT行业的进化救赎之路
Sou Hu Cai Jing· 2025-07-05 05:47
野火焚烧后的草原,新芽从灰烬中萌发——中国NFT产业正在废墟上重建秩序。 2022至2023年被视为国内NFT的"爆雷高峰期"。虚假宣传、承诺高额回报、伪造合作背景成为常态。某科技公司甚至宣称购买藏品可获得"来赣旅 游报销"等离奇权益,诱导用户充值。 上海闵行法院审理的集资诈骗案中,被告人以区块链技术为幌子,将免费下载的图片包装成"NFT",并设计出二级市场交易、合成玩法、积分返 现等复杂机制吸引投机者。 这类平台通常存在重大隐患:用户不真正拥有藏品所有权,私钥始终控制在平台手中。一旦服务器关闭,所谓藏品即化为乌有。 这些行为严重透支了市场信任,导致NFT行业陷入长达一年的冰冻期。用户损失从数万元到数百万不等,行业信誉几近归零。 02 司法破局,厘清数字资产的属性边界 转折点来自司法机关对案件性质的精准区分。2025年,上海普陀区法院在一起典型案例中作出突破性认定:当NFT具备艺术特征、唯一性和稀缺 性时,即符合"商品"属性,其交易合同合法有效。 两年前,NFT平台"跑路"的新闻屡见不鲜。江西南昌的黄某向某平台充值5万多元购买九尾狐、哪吒等NFT后,平台突然关闭,网站、App及公众 号全部停摆,钱款与藏品瞬间 ...
华尔街谈LABUBU与茅台:似曾相识还是范式转移?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6-24 02:18
爆火的Labubu被戏称为"年轻人的茅台",那么这二者间究竟有何异同? 分析师指出,在消费者面临"意义缺失"和压力增大的数字化世界中,Labubu暗示着中国正从投资驱动模式向消费驱动 模式渐进转变。茅台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其全球化进程仍处于早期阶段,而与全球时代精神高度契合的Labubu 已经取得了重大的全球成功。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美银近日发布报告,将这一新潮玩IP与传统白酒巨头进行对标,试图厘清其背后是消费周期的历 史重演,还是一场深刻的范式转移。 美银分析师Alice Ma、Chen Luo和Lucy Yu指出,两者虽同为社交货币,但Labubu的社交属性更多基于年轻群体的共 同兴趣和价值观,而茅台的社交功能则更多依托权力和等级关系。这种差异反映了"新消费"与"传统消费"的本质区 别。 美银指出,与茅台类似,泡泡玛特也面临着IP周期与投资属性带来的双重考验,若在Labubu与下一个爆款IP之间出 现较长空窗期,公司的全球增长或将放缓。 此外,投资者无法忽视的还有监管与市场拥挤这两大风险。报告提醒,当前资本集中涌入"新消费"赛道的现象,与此 前资金抱团以茅台为代表的消费蓝筹股颇为相似,这种拥挤交易的脆 ...
ICML 2025 Oral | NAS老树开新花,NUS提出智能体超网,成本狂降55%
机器之心· 2025-06-21 04:36
本文第一作者为张桂彬,新加坡国立大学25Fall计算机科学博士生;本文在南洋理工大学的王琨博士、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白磊老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王 翔教授指导下完成。 LLM 智能体的时代,单个 Agent 的能力已到瓶颈,组建像 "智能体天团" 一样的多智能体系统已经见证了广泛的成功。但 "天团" 不是人越多越好,手动设计既费 力又不讨好,现有的智能体自动化方法又只会 "一招鲜",拿一套复杂阵容应对所有问题,导致 "杀鸡用牛刀",成本高昂。 现在,一篇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上海 AI Lab、同济大学等机构并被 ICML 2025 接收为 Oral Presentation 的论文,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解题思路。 他们将神经网络架构搜索(NAS)的超网络(Supernet)思想引入 Agent 领域,首创了一个名为 "智能体超网"(Agentic Supernet)的概念。它不再寻找一个固定的 最佳 "阵容",而是根据任务难度,动态 "剪" 出一个量身定制的智能体团队。结果有多惊艳?性能超越现有方法最高 11.82%,推理成本却只有它们的 45%! Agentic Supernet: 论文地址:https:/ ...
红杉AI峰会六大关键议题解读(4):AI商业化范式转移,从“点击”迈向“结果”
wo[Table_Title] Research Report 14 May 2025 电子 Technology 红杉 AI 峰会六大关键议题解读(4): AI 商业化范式转移,从"点击"迈向"结果" Interpretation of the Six Key Topics of the Sequoia AI Summit (4): The Shift in AI Commercialization Paradigm, from 'Clicks' to 'Results' 姚书桥 Barney Yao 邓雅文 Linda Deng barney.sq.yao@htisec.com linda.yw.deng@htisec.com [Table_yemei1] Flash Analysis [Table_summary] (Please see APPENDIX 1 for English summary) 事件: 在 2025 年红杉 AI 峰会上,关于 AI 商业化路径的讨论中,"从点击逻辑向结果逻辑的转变"成为核心共识。过去,AI 产品的价值往往通过用户的点击量、使用时长等指标来衡量,这体现了一种 "使 ...
红杉AI峰会六大关键议题解读(5):AI商业化范式转移,从“模型调用”迈向“组织结构调用”
wo[Table_Title] Research Report 14 May 2025 电子 Technology 红杉 AI 峰会六大关键议题解读(5): AI 商业化范式转移,从"模型调用"迈向"组织 结构调用" Interpretation of the Six Key Topics of the Sequoia AI Summit (5): The Shift in AI Commercialization Paradigm from "Model Invocation" to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nvocation" [Table_yemei1] Flash Analysis [Table_summary] (Please see APPENDIX 1 for English summary) 事件: 在 2025 年红杉 AI 峰会上,关于 AI 商业化路径的讨论中,"模型调用转向组织结构调用"成为核心共识。当前 AI 行业 将算力规模与参数堆叠视为核心竞争力,而真正的掣肘在于组织、流程与工具链未能构建适配智能运作的结构。未 来的竞争将聚焦于谁能够构建更高效的协作 ...
红杉AI峰会六大关键议题解读(6):AI商业化范式转移,从“工程师因果推理”迈向“随机思维”
wo[Table_Title] Research Report 14 May 2025 美国电子 US Technology 红杉 AI 峰会六大关键议题解读(6):AI 商业化范式转移,从"工程师因果推理"迈向 "随机思维" Interpretation of the Six Key Topics of the Sequoia AI Summit (6): The Shift in the Paradigm of AI Commercialization, Moving from "Engineer-Drive Reasoning" to "Probabilistic Thinking" 邓雅文 Linda Deng linda.yw.deng@htisec.com [Table_yemei1] Flash Analysis [Table_summary] (Please see APPENDIX 1 for English summary) 事件: 在 2025 年红杉 AI 峰会上,关于 AI 商业化路径的讨论中,"从工程师因果推断转向随机思维"成为核心共识。在传统 管理模式中,管理者的核心任务是确保任 ...
红杉AI峰会六大关键议题解读(1):AI商业化范式转移,从“工具逻辑”迈向“成果逻辑”
wo[Table_Title] Research Report 13 May 2025 中国电子 China (Overseas) Technology 红杉 AI 峰会六大关键议题解读(1): AI 商业化范式转移,从"工具逻辑"迈向"成果逻辑" Interpretation of the Six Key Topics of the Sequoia AI Summit (1): The Paradigm Shift of AI Commercialization, Transitioning from the "Tool Logic" to the "Outcome Logic" 姚书桥 Barney Yao 吴叡霖 Louis Ng barney.sq.yao@htisec.com louis.yl.ng@htisec.com [Table_yemei1] Flash Analysis [Table_summary] (Please see APPENDIX 1 for English summary) 事件: 在 2025 年红杉 AI 峰会上,关于 AI 商业化路径的讨论中,"从工具逻辑向成果逻辑的转 ...
默沙东直接打款,恒瑞又要支棱起来了?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27 13:01
以下文章来源于建国路128号 ,作者林潇lx 建国路128号 . 根据协议,默沙东支付2亿美元预付款,17.7亿美元里程碑金额,以及一定比例的销售分成。这几个 月,国内医药行业对BD交易几乎已经免疫了,总价只是个饼,但"2亿美元"的首付款,是马上Q2能 实打实打进恒瑞的账户的。 这个数字拿到很多创新药企业不算多,但也不少。如果临床国内做,能烧个五年,而如果拿到海 外,基本两年不到就没了。 宏观切入,微观引出,从系统到局部,从深度到通俗。 作 者 | 建国路128号 来源 | 林潇 导 语:虽然直接打款2亿美元金额不是很大,但能够缓解市场对恒瑞创新能力的质疑。 就在恒瑞官宣双艾闯关FDA再遭打回的两个工作日后,再次抛出一项相当上得了台面的重磅交易, 来回应业内对"恒瑞创新能力到底行不行"的质疑。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恒瑞是有自己商业化营收的。这个首付款的数字到底意味着什么? 恒瑞的估值重构 2亿美元,是公司实实在在的14.5亿元净利润,约等于63亿元产品营收(按去年净利率23%计算), 等同于恒瑞商业化团队一整个季度的贡献。 这10000个医药代表,按一周一场学术会议来算,需要开至少10万次线上线下会议,才能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