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文化

Search documents
事关证券业高质量发展,中证协发布28项举措
Jin Rong Shi Bao· 2025-07-11 14:06
记者近日获悉,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研究制订了《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加强自律管理推 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中证协今后一段时期职能定位、工作重点 和主要任务。《意见》主要内容包括完善自律管理体系、加强保荐承销业务自律管理、引导督促服务功 能发挥等7个方面,共计28条措施。 《意见》明确,建立健全与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自律管理体系,强化科技赋能,创新服务手 段,不断增强自律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畅通传导机制,引导证券公司更好服务国家战 略,强化行业合规风控管理,促进行业功能发挥,加强协会自身建设,推动形成"功能发挥更有效、经 营理念更稳健、发展模式更集约、公司治理更健全、合规风控更自觉"的良好行业发展生态。 服务证券业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新"国九条"及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要求,贯彻落实中国 证监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有关要求,完善协会自律管理,服务证券业高质量发展,中 证协研究制定《实施意见》。 证券公司是投融资的桥梁,是资本市场重要的枢纽机构,在提升直接融资比重、支撑实体经济发展、促 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
@所有券商!中证协,最新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7-11 11:27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7月11日向各家券商下发了《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 加强自律管理 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协会今后一段时期 的职能定位、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 业内人士指出,证券公司是投融资的桥梁,是资本市场重要的枢纽机构,协会作为证券行业的自律组织,在服 务行业、服务监管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应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自律管理的组织 基础、制度基础和工作机制,意在更好推动新"国九条"及资本市场"1+N"系列政策在证券业自律管理领域落实 落地,进一步提升自律管理与服务的工作质效。 完善自律管理体系 细化完善发行承销自律规则 《实施意见》明确总体要求,即通过建立健全与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自律管理体系,优化会员服务, 畅通传导机制,强化行业合规风控管理,促进行业功能发挥,加强协会自身建设,聚焦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 构建设,推进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 主要举措包括了完善自律管理体系,加强保荐承销业务自律管理,引导督促服务功能发挥,加强合规风控体系 建设,加强舆论引导和预期管理,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以及加强协会自身建设等多个方面 ...
倾听尼山2025 | 曾涛:汲取齐鲁传统文化、红色金融文化精神,为山东贡献金融力量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7-11 06:27
(原标题:倾听尼山2025 | 曾涛:汲取齐鲁传统文化、红色金融文化精神,为山东贡献金融力量) 7月10日,在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金融文化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曾 涛在致辞中表示,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和滋养。 曾涛表示,山东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文化大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近 年来,山东省金融发展实现了长足进步,主要金融指标增速始终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左右,科创、绿 色、乡村振兴等领域的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全部贷款增速,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降至3.7%左右的历史最 低水平,不良贷款率降至1.2%,与山东省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间实现了"良性互动""双向奔赴"。 曾涛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华夏文明,无论是"民无信不立"的道德追求,还是"见利思义"的 价值取向;无论是"执两用中"的稳慎原则,还是"知常明变"的改革思维;无论是"隆礼重法"的规矩意 识,还是"忠则尽命"的责任担当,都要求我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更好地把中国特色金融 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山东有深厚的红色金融文化积淀。曾涛表示,将充分汲取齐鲁传统文化、红色金融文化的精神力量,以 ...
建行山东省分行: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10 08:44
建章立制,规划文化建设路径 总行相关《实施意见》下发后,建行山东省分行迅速行动,研究制定了《山东省分行学习宣传张富清同 志先进事迹 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实施方案》,将总行要求细化为17项工作措 施,并明确各级机构与部门职责及工作频次。 同时,分行还先后出台十余项制度,将"五要五不"要求融入业务流程,从理论武装、发展导向、廉洁文 化、信贷合规等多个方面,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夯实基础,如制发《中国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党委 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管理实施细则(2024年版)》,将相关内容纳入必学;修订KPI考核办法,传导正 确经营观、业绩观、风险观。 建行山东省分行注重挖掘"张富清式"先进典型,将相关文化践行情况纳入各类评选条件,截至目前,全 行各机构、各条线共选树"张富清式"先进典型740余人。 同时,大力组建"张富清党员突击队""张富清金融服务队"等,目前全行已有611支"张富清金融服务 队"、311支"张富清党员突击队"、813个"张富清服务示范岗"和1条"张富清金融服务热线",组织开展各 类活动2400余次。分行还借助主流媒体宣传先进事迹,刊发专题报道600余篇,展示建行文化建设成 效。 ...
共话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金融文化论坛举办
Qi Lu Wan Bao· 2025-07-10 07:29
围绕"诚实守信 以传统文化涵育现代金融价值体系""守正创新 塑造金融服务实体新优势""依法合规 构建 现代金融发展新秩序"三项分议题,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新华保险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玉 成,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招银国际首席执行官霍建军作主旨演讲,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 涵的金融思维,解析中国文化基因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并结合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展现"五 要五不"的具体实践。 圆桌对话环节,山东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洪俊杰主持,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 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塞缪·达普,美国洛杉矶西来大学终身教授、工商管理系主任陈岳云,中国财政 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院长刘尚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所长张杰,工商银行 山东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峰,山东财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彭红枫共同溯源金融传统文化之根, 探讨金融守正创新路径,展望金融开放合作前景。 论坛还对山东弘扬和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成果进行了集中展示。2025好品金融典型案例及产品、金融 文化论坛学术成果以及第一批金融文化书院、第二批金融文化场所名单正式对外发布。 与会嘉宾表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金融 ...
将“五要五不”纳入人才培养的“必修课”——专访山东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洪俊杰
Qi Lu Wan Bao· 2025-07-09 23:3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如意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金融文化论坛于7月10日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 传统文化如何创造性转化,赋能现代金融发展?对此,记者专访本次论坛圆桌对话的主持人,山东财经 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洪俊杰。 他指出,从思想来源看,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既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传承于革命时期的红色金融 思想。只有深刻理解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才能做到统一 思想,明确践行金融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具体实践层面,洪俊杰表示,必须将"五要五不"纳入金融学科和金融实践的"必修课"体系中。"现在 我国正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五要五不'正是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洪俊杰表示。在行业实践中,监管部门要设立标杆、奖惩分明,以制度化引导金融机构在实践中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以文化赋能:AI与人文融合 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以文化为魂:从中华智慧中汲取金融文化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精神之基。"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关系的提问,洪俊杰指 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金融智慧与当代中国金融实践相结合,塑造了 ...
承古启“金”——共话时代使命,聆听山东声音
Qi Lu Wan Bao· 2025-07-09 15:1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赟 盛夏之时,尼山之上,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织出古今辉映的文化长卷。思往时,两河流域的泥板文书, 殷商时代的青铜贝币,人类的创造之火,在不同文明本体之上,淬炼出各美其美的金融文化。 圣哲之风,智启新篇,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首设金融文化论坛,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在此交汇, 共话文明互鉴中的时代使命,聆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实践的山东潮涌。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赋予山东"走在前、挑大梁""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的责任担 当。山东金融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牢记"国之大者"、坚守金融为民、 服务发展大局,为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创新推出了直达 基层加速跑、直连企业解难题等金融服务机制,以金融系统的担当作为,奋力书写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 山东实践。 仁礼为基:儒家智慧的金融溯源 "世界大同""天下为公"。作为中华文明的主体,发祥于齐鲁大地的儒家文明,以其博大宽怀的气度,构 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和秩序传承。"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是孔子理想中的国家治理状态。由 此,仁爱平等、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博施济众、富民厚生的执 ...
中国太保寿险枣庄中心支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 仲跻彩: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Qi Lu Wan Bao· 2025-07-06 14:03
三、以创新为擎,激活服务民生的内生动力 创新驱动是基层金融机构的"发展引擎",要将"守正创新、脱虚向实"融入经营管理。一是深化服务转 型:紧扣"管理、服务、赋能"工作主线,立足"客户+业务"双视角,紧盯"服务质量指数、消保监管评 价"示范引领优势,致力"客户体验、作业效能、数智支撑"保障支持,全力推进客户体验与服务效能双 提升。二是强化对标提升:以客户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切实落地监管要求,对标主要同业,学习系 统标杆,不断调整管理策略,强化作业质量,优化工具流程,提升服务便捷性和客户满意度。 二、以风控为基,扛起金融安全的主体责任 防范风险是基层金融机构的"生命线",要将"稳健审慎、依法合规"融入经营管理。一是强化内控:建立 协同机制,主动前瞻,预字为先,强化重点风险防控,修炼内功,强化基层基础管理,全面提升各级机 构风险防控水平,全力实现合规管理成效与业务发展水平的有效匹配。二是反腐倡廉:健全严管体系, 压紧压实党委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时刻保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 严、长管长严,确保业务开展与廉洁建设同频共振。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不仅是行业发展的精神指南,更是基层机构稳健经营的行 ...
赴尼山文化之约,倾听金融潮头淜滂
Qi Lu Wan Bao· 2025-07-06 07:2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赟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再临,此次,世界文化遗产论坛、金融文化论坛、水文化论坛三个平行论坛将首次 举办。 各美其美,圣哲遗风,金融潮头,智汇淜滂。 首届金融文化论坛将围绕"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主题,开展广泛对话交流,交流的同时拓展了金融服务 的深度与温度,在这里,感受千年文明的当代生命力的同时,也将启发对现代金融创新和实践的思考。 本次金融文化论坛也将围绕"传统文化如何涵育现代金融价值体系,塑造金融服务实体新优势,构建现 代金融发展新秩序"话题展开圆桌对话。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推动金融高质量 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提出,既吸收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又融合了现代金融的发展规律,又与全球金融文 明成果的部分理念相通,如在风险防控中践行 "居安思危" 的传统智慧,在科技赋能中激活 "革故鼎新" 的文化基因,最终形成既扎根中国土壤、又契合国际规则的金融治理,为全球金融文化建设提供了独具 特色的中国方案。 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实践上,山东具备"走在前 挑大梁"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 出,山东要担负起新时 ...
“融”通古今,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首设金融文化论坛
Qi Lu Wan Bao· 2025-07-04 22:46
时至今日,金融强国建设进程中,我们如何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金融发展赋能?7月10日,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首次推出金融文化论坛,围绕"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主议题,探寻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规范、经济伦理、金融思维,以金融文化引领金融实践创新发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黄寿庚 从大舜"债于传虚"到管仲"轻重之准",从子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到范蠡"三致千金,三散千金",从 商鞅"立木为信"到季布"一诺千金"……诚实守信、义利兼顾、称物平施等思想奠定下中国古代金融文化 的道义追求。 金融文化论坛将有70多位国内外嘉宾参会,嘉宾所处行业、研究领域分布广泛、代表性强、视角前沿。 来自美国、德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国际嘉宾贡献海外经验;来自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新华保险、中 泰证券、招银国际等金融机构的嘉宾共探实践新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山东财经大学、青 岛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的近20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论道时代命题。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金融文化论坛将成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弘扬的重要载体,金融学界业界交 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助力金融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