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技术
icon
Search documents
AI应用与创新研讨会成功召开 豫见数智未来
Jing Ji Wang· 2025-07-01 08:29
孔火团提到,河南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首要战略,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 耦合,积极布局数字化技术核心领域,聚集了一大批像新华三等有责任、有担当、有实力的数字技术明 星企业,助推全省发展动能之变、结构之变、质量之变日益彰显。期待新华三等领军企业持续攻坚,力 争前沿技术广泛落地,为智算技术赋能河南人民做出卓越贡献。 河南省工商联一级巡视员 孔火团 6月27日,由郑州大学与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共同主办的"豫见数智未来·AI应用与创新研讨会"在郑 州成功举行,汇聚了河南省政企产学各界数百位嘉宾,围绕人工智能的应用实践与前沿发展趋势,共商 智能时代新举措、共启智慧发展新征程。河南省工商联一级巡视员孔火团,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 巡视员李大刚,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技术委员会副主席刘新民等出席大会并致辞。 活动现场 新华三集团企业技术部专家陈华介绍了能够为企业数智化升级提供"一站式"算力+算法+数据+应用 的新华三灵犀智算解决方案。该方案覆盖AI开发全流程,不但通过提供多元算力灵活应对各种AI负 载、以高性能融合存储保障训练连续性等举措构建高品质算力底座,还有助于提供高质量数据、改善模 型算法方案、帮 ...
数实融合聚力培养专精特新人才
Sou Hu Cai Jing· 2025-06-30 23:15
□ 董 鑫 数实融合,即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作为发展最迅速、创新最活跃、辐射最广泛的经济活动,数 字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正成为我们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中国信 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达到 了53.9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2.8%,数字经济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6.45%。党的 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 字产业集群"。显而易见,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 主要力量。 开展专精特新人才教育体系递进式层级建设。完善机制保障,建立校校、校企、校地及国际多维协同机 制,汇聚培养合力,进一步完善政府、高校、专精特新企业及数字技术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开发"数字 技术+垂直领域"模块化课程体系,设立"订单班"或"微专业"。完善校、院、专业三级教育体系。通过变 革教学模式,开展项目化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双创通识必修课程,打造专创融合示范课程,实 施"一专一赛、一院一品"工程,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专 ...
工信部健全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 强化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标准支撑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6-26 12:49
本报讯(记者郭冀川)为切实发挥标准对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领域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健全完善绿色低 碳标准体系,6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 方案》(下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目标,到2027年,推动制修订绿色低碳领域标准百项以上,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 准体系逐步完善,标准化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到2030年,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基础更加 牢固,标准体系更加健全,标准化对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发展支撑作用更加显著。 在标准创新引领行动中,《实施方案》强调,加强绿色低碳产业培育标准引领。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 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中低温余热余能高效利用、超长寿命高安全性储能电池等多能互补利用标准 制修订,加大工业领域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积极推动多种类异质可燃固体废弃物替代燃料、惰性 电极、新型催化、绿色合成、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及固碳等一批产业链共性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加快推 动完善光伏、新能源汽车、绿色智算、绿色船舶、绿色航空、绿色电力装备、绿色轻工、环保装备等领 域标准体系,支撑绿色发展新动能培育。 强化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标准支撑。积极推进数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技术合作发展论坛探讨产业新趋势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6-24 12:02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技术合作发展论坛数字技术与空天信息专题论坛近日在新疆克拉玛依召开。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理事长罗格在接受采访时说,上合组织很多成员国在航天领域 具有成功经验。通过此次论坛交流,大家互相了解,围绕数字技术与空天信息有了更多合作机会。 近年来,新疆依托"一带一路"核心区区位优势与绿电资源,建成覆盖全域的5G网络、北斗应用体系及 低碳算力枢纽,通过空天信息产业(卫星制造、遥感监测、商业航天)与数字技术(智慧能源、智能边 贸、农业云平台)深度融合,正从传统资源基地转型为服务欧亚大陆的"数字天疆"和空天地一体化创新 高地,为国家"东数西算"及"数字丝绸之路"提供战略支点。 克拉玛依市委常委、副市长韩敏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经济版 图。数字技术与空天信息产业,已成为各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点领域。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 能、区块链等技术,不仅革新了传统产业生产模式,更催生新兴业态。而数字技术与空天信息产业的发 展,离不开开放合作与协同创新。 在数字技术与空天信息专题论坛中,有关单位领导、各国专家、业界精英共同探讨前沿技术、共享发展 经验,交流思想、 ...
第六届西部数字经济博览会闭幕
Xi An Ri Bao· 2025-06-23 03:13
除丰富的展会外,举办的11场主题活动同样亮点纷呈,包括6场政企对接活动、4场企业主题活动与 1场数据价值挖掘与流通交易主题培训活动。其中,2025数字经济中外合作(西安)对接活动、"i西 安"建设成果发布会等主题活动备受关注,与会嘉宾通过圆桌对话、主题演讲等形式,深入探讨了数字 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和创新思路。 6月21日,为期3天的第六届西部数字经济博览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本届西部数博会 以"数聚西安 智造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印度尼西亚、塞浦路斯、吉尔吉斯斯坦、泰国、新加坡等 国家代表团,以及全国20余个城市的政府代表、专家学者、企业领袖和行业从业者参展参会。博览会线 上线下累计吸引超过10万人次观看,共有27个重点项目成功签约,全面展示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 融合的丰硕成果。 本届西部数博会展览面积达1万平方米,精心设置了"网、云、算、数、安"新型基础设施、数字政 府、智慧交通、软硬一体化智能终端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与国际合作六大展区,吸引了包括数字西 安集团、华为、阿里、中软国际、西影集团等143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 博览会期间,十堰 ...
“推动亚洲国家‘共创未来’”——访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朴之水
Ren Min Ri Bao· 2025-06-22 21:49
朴之水认为,中国在推进亚洲绿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在其他国 家开设工厂,融入本地产业链供应链,助推当地可再生能源转型。"朴之水说,中国不断推进高水平对 外开放,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高、营商环境的改善。"我们乐见中国继续推进高水平 对外开放。这不仅有益于中国的经济增长,也能显著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亚洲开发银行和中国的目标是一致的,都致力于支持亚洲国家的发展。中国有许多值得其他国家和地 区学习的地方,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相信我们未来的合作空间更加广阔。"朴之水说。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深刻演变,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日益增多。如何在世界巨变中主动塑造亚洲未来, 成为摆在亚洲国家面前重大而急迫的任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正给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带来深 刻改变,亚洲各国都在积极拥抱新技术,推进数字化转型。朴之水认为,数字化转型应强调普惠包 容。"数字化有助于打破地域限制、消除信息障碍,体量较小的中小型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提高内部管 理能力,融入全球市场。" "中国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表现优秀。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显示,中国城市的数字化进程有助于实现包容性 增长,为其他国家提供经验 ...
2025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即将启幕 落成北京坊数字综合体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20 16:05
据悉,本届体验周以"数字友好京彩秀·消费体验新潮流"为主题,紧扣"数字消费+数字友好"主线,围绕数字技术、民 生消费、数字生活等领域,全方位展现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强化引领带动效应,吸引数字经济产业链相关企业和 消费者共同参与,促进数字经济进一步融合消费、赋能民生。 作为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重要组成部分与前置活动,2025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将于6月27日至7月5日在西城区北京坊 正式亮相。 此外,在产业生态构建层面,体验周将实现三大突破。技术上,3D数字资产平台等全国产化解决方案将在体验周期间 首次规模化应用,展示我国在数字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模式 上,构建"创新-体验-消费"的完整闭环,实现从技术展示、场景体验到消费转化的生态循环。文化上,数字艺术街区 将在体验周期间正式亮相,致力于数字艺术的研究、创作与推广,输出中国数字文化标准。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记者了解到,体验周期间,将落成北京坊数字综合体,这一集数字展示、互动体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平 台,将成为北京数字友好城市的新地标。在这里,市民可以亲身感受到国内一流的沉浸式体验项目,看到国内 ...
【环时深度】摆脱对美依赖,欧洲想要“科技独立”
Huan Qiu Shi Bao· 2025-06-18 22:51
Core Viewpoint - The concept of "de-risking" has emerged in Western discourse, particularly regarding the selective decoupling from China, but it is now being applied to the U.S. by some European media and figures, highlighting concerns over technological dependence on the U.S. and calls for technological independence in Europe [1][2]. Group 1: Technological Dependence - Europe is increasingly viewed as a "digital colony" of the U.S., with significant reliance on American technology across various sectors, including cloud comput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3]. - Approximately 80% of Europe's digital infrastructure is controlled by foreign companies, with U.S. firms like Amazon, Microsoft, and Google dominating the cloud services market, holding about 72% of the market share as of Q2 2022 [4]. -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in Europe is heavily reliant on U.S. designs and patents, with Europe's share of global semiconductor production dropping to around 9% [4]. Group 2: Calls for Independence - European leaders and industry experts are increasingly advocating for reducing reliance on U.S. technology, citing national security concerns and the need for technological sovereignty [5][6]. - Initiatives are underway in various European countries to establish independent technological infrastructures, such as the Netherlands' plans for a national cloud and Germany's shift towards open-source software [6][7]. - The "European Stack" initiative aim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technologies and reduce dependence on U.S. companies, with a proposed budget of €300 billion [8]. Group 3: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 Experts acknowledge that achieving technological independence from the U.S. is a complex challenge, requiring significant investment and reform in Europe's technology regulation and market structure [10][11]. - Despite the challenges, Europe possesses potential in fields like microelectronics, cybersecurit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upported by a strong talent pool and research capabilities [11]. - The movement towards reducing dependence on U.S. technology is gaining traction among the public, with many Europeans actively seeking local alternatives to American products [9][12].
股民需要更多的“顶格处罚”
IPO日报· 2025-06-18 15:41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AI制图 最近,股民不断收到监管的好消息。 日前,深圳证监局发布一个顶格处罚事项:深圳市广道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道数字", 839680)因财务造假,对公司和相关责任人顶格处罚。河北证监局也不甘人后,几乎同时对东旭 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旭光电",已退市)进行顶格处罚,理由几乎和广道数字一样。 而东旭光电于2015-2022年间虚构业务,向大股东输送资金95.95亿元,并基于虚假财报骗取 75.65亿元再融资。其实控人及控股股东东旭集团各罚3.78亿元(募资额5%上限)。由于公司 2024年因面值退市摘牌,这次顶格处罚属于退市后追责。 笔者以为,这是好事,说明监管层发出了对于证券市场违法零容忍的明确信号,也体现了对财务造 假坚决说不的决心。 客观来说,相比以往,现在监管层对违规上市企业的处罚力度要大很多。笔者以为,若干年前对于 这样的类似违规处罚,基本就是对相关负责人作处罚30万-50万元,然后禁入市场若干年,而上市 公司被处罚的金额也同样十分有限,给股民一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之感。以至于当时不少股民强 烈呼喊,要求加大惩罚力度,刹住上市公司造假之 ...
第二十三届“海创会”签约项目总投资超300亿元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8 12:45
本届海创会搭建"线下展会+线上云展厅"双平台,吸引258家参展单位携1022项高新技术成果集中亮相。 线下展会分科技创新展区、产业创新展区两大板块。 中新社福州6月18日电 (郑江洛)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为主题的第二十三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 交易会(简称"海创会"),18日在福州启幕。 本届海创会还设有院士专家展区和主宾高校展区。其中,主宾高校展区邀请到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 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带来创新科研成果。 当天,第二十三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主论坛"2025中国海峡创新发展大会暨项目签约仪 式"同步举办,大会现场签约重点项目35项,涵盖新材料、低空经济、数字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 产业领域,总投资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在产业创新展区,中国中车展位展出的"面向绿色融合运营的200km/h轨道交通智慧载运平台"备受瞩 目。据展位负责人潘硕介绍,该平台智能化程度高,列车可依据外部环境智能调节运行状态;车厢空调 系统还能根据天气和光照强度自动调节温度。 "我们还将AI大模型融入车辆设计中。"潘硕说,在车辆外形的涂装方案设计上,基于AI结合车辆功能性 和本地文化特色,可根据不同地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