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电子信息
icon
Search documents
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扩投资、促消费、强市场,百亿级项目在汉加速推进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5-22 01:42
上周,在武汉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吸引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的390家顶尖企业参展。这背后是武汉光电子信息 产业规模已达7566亿元,向首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迈进,成为武汉能级跃升的"强引擎"。围绕经济能级跃升行动,整体提升城市的战略支撑 力,全市上下扩投资、促消费、强市场,增强战略发展实力和战略服务功能。 投资提质增效,一批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加速推进 5月21日,位于东湖高新区左岭大道的小米智能家电工厂,开闭所完成送电,百余名工人正在安装调试设备。小米集团大家电部总经 理单联瑜透露,整体进度远超预期,11月份将投产。去年11月开工的小米智能家电生产制造基地项目不断跑出建设"加速度",智能家电工 厂施工进度超过80%。未来还将建设万人研发中心、小米大家电全球总部。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也是经济能级跃升的重要引擎。市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推进市级重 大项目575个,年度计划投资近3000亿元。今年一季度累计投资898.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超三成。其中,海康威视武汉智慧产业园(二 期)、武汉华星第6代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扩产、小鹏汽车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智造基地等百 ...
引导“就业长在产业”上——看湖北如何多措并举稳就业
"望城市畏县乡"就业观仍存。喜好大城市、热门岗、靓工种、轻巧事者居多,愿意到基层一线者偏少。 1989年出生的田淑娴,从浙江海洋大学硕士毕业后回到家乡湖北咸宁赤壁市,建立了具有高科技水准的 智慧农场。她说,"我们接轨了现代化、高科技,可还是难吸引优秀青年人才。不少大学生一听是到村 里工作,就打消了念头。"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张帅龙说,考虑到环境、配套,加之对农村发展现状不 了解,多数人还是倾向到省会、二三线城市就业。 施策:促进就业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针对就业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作为高校大省,湖北近年来积极整合资源,把促进就业和推动产业发展 相结合,开发、优化"荆楚就业"等小程序和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将"就业长在产业上"嵌入从人才培养 到岗位使用的全链条。 新华财经北京5月21日电 以"就业长在产业上"的思路激活供需两端,湖北省近年来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青 年群体就业多措并举,挖深做大人力资源"蓄水池",从破解"有活没人干"来解决"有人没活干"的就业结 构性矛盾,促进青年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 把脉:找出青年就业"堵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择业观不清晰、随大流,加之学用脱节造成学不对岗等,使得部分青年就业面临 结构性 ...
工信部:一季度国家高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估算达1.7万亿元
Ren Min Wang· 2025-05-20 02:25
第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引导国家高新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强化跨园区产业协作,指导 成立人工智能等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推动建设京津冀、长三角、东北、中部地区等高新区联盟。中关村 新一代信息技术跻身万亿级产业集群,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武汉东湖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分别占全 国的20%、50%。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下一代互联网等未来产业已初步形成发展优势。 第四,优质企业竞争力实现新跃升。推动国家高新区加强专业化服务、精准化支持,健全企业梯度培育 体系,企业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截至2024年底,国家高新区集聚了全国33%的高新技术企 业、46%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67%的独角兽企业。 人民网上海5月20日电 (记者申佳平)记者今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获悉,根据最新初步估算,今 年一季度,国家高新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万亿元,同比增长7.1%。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78家国家高新区,覆盖31个省、区、市。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介绍, 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可以用"四新"来概括。 第一,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2024年,国家高新区园区生产总值(GDP)19.3万亿元,同 ...
湖北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Ren Min Ri Bao· 2025-05-18 22:02
平均两分钟起降一架货机!凌晨,湖北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进入一天中最忙碌的时间。"一夜达全国、隔 日达全球",一架架全货机,运走电子产品等"中国造",带回来自南美的三文鱼等鲜货。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不靠海、不沿边,但置身湖北这个内陆省份,同样能感受到地球村正 变得越来越"小"。 外商投资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湖北围绕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 务、大健康等优势产业,持续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目前,32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湖 北,外商投资企业突破1万家。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深化区 域合作,有序优化产业布局。" 从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湖北奋勇争先,着力提升枢纽能级,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在扩大 高水平开放上勇于探索——枢纽能级增强,"空中丝路"畅达全球,高速铁路织密成网,长江黄金水道通 江达海;产业向新而行,竞争优势不断从成本优势更多转向技术、品牌、质量、服务、绿色优势…… 以开放促发展,建设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更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开放,是新征程上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应有之义。湖 ...
实探第20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 “首发”“首展”扑面来 光电子信息产业“逐光”前行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18 15:44
会打太极的人形机器人、可以背在身上的激光打印设备、1.6T光模块、500万像素红外探测仪……5月15 日至5月17日,以"光联万物、智引未来"为主题的第20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以下简称"光博 会")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办,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多家企业集中展示光通信、激光等光电子信 息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在光博会上,许多'全球首创''行业首发'亮相,全球光电子信息产业资源在这里汇聚,多家企业的产品 代表了光电子信息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市场趋势。光博会已成为行业'风向标'。"国际光学委员会副主席 顾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智参智库特聘专家袁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光电子信息产业在推动科技进步、产业升 级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在国际上已占据领先地位,产业规模已领先欧 洲、北美、日韩等地,位列全球第一。"随着核心领域技术不断突破,且形成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我 国光电子信息产业正处于从规模领跑到技术引领的转型阶段。"袁博说。 "首发""首展" 成行业创新"风向标" 激光、光模块以及红外传感器是我国在光电子信息产业中具有创新先发优势的细分领域。 "本届光博 ...
国际之“光” ——世界级创新的光谷使命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5-13 00:25
同年5月,杨叔子、熊有伦、赵梓森、周济等26位在汉院士与科学家联名向党中央、国 务院建议,在武汉建设国家级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光谷",将"光谷梦"锚定在国家 战略高度。 65年前的5月16日,世界首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天定为"国际 光日",开启现代光电子纪元。彼时,西方在该领域遥遥领先。 如今,耀绽东方。就在蛇年春晚,光谷之光直冲天际,惊艳全场。即将在汉举行的第20 届光博会首次被纳入"国际光日"系列活动。 武汉,这一国内基础最优、竞争力最强的产业集群集聚地,拓展着这一国际光电子领域 的"奥林匹克"盛会边界。 世界光谷,点亮国际之"光"。"一束光"正以创新突围,塑造更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4年前的一份批复:探索中国光电子产业发展之路 5月9日,五国主流媒体记者走进光谷,搭乘"光子号"空轨,参观长飞光纤产业大楼…… 海外媒体惊叹世界最大光纤预制棒工业奇迹,盛赞长飞致力于弥合数字鸿沟,称其是属于全 人类的科技之光。 这份"国际之光"的背后,是20余年的不懈奋斗。 在武汉市政协陈列馆,一份手写提案复印件承载着非凡意义。2000年3月,全国政协九 届三次会议上,许其贞等10余位全国政 ...
湖北聚力“支点建设”推进中部崛起
Jing Ji Ri Bao· 2025-05-10 22:24
4月的湖北春风和煦、万物勃发。2024年,湖北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经济总量迈上6万亿元台 阶,湖北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赋予湖北"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 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的新使命。 担责而行、知重负重。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的战略定位。 当前,湖北正把握"支点建设"这一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任务和战略机遇,大力实施能级跨越、科创 引领、产业倍增、枢纽提能、美丽湖北、文化创新、区域联动"七大战略",着力在打造科创支点、产业 支点、开放支点、生态支点、联动支点上下功夫,更好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支撑作用。 今年一季度,湖北地区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创下近12个季度以来的最高增速, 主要指标大省领跑、中部领先,发展的整体性、坚韧性、内生性、持续性、共享性进一步增强。 科创引领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湖北是科教大省,在这片知识沃土上创新的金字招牌越擦越 亮。 3月31日,在"制造翘楚建功支点"医疗器械产业创新产品示范应用对接活 ...
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动东湖科学城建设:锚定目标定位 加快建设进度、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5-10 00:40
会议强调,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形成推动东湖科学城建设发展的强大 合力。要狠抓工作落实,坚持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确保重点项目、重点任务如期完 成。 市领导杨玲、陈劲超、曾晟、沈悦、孟晖、李湛参加会议。 编辑:赖俊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立山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东湖科学城集中武汉优质创新资源,是武汉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 高地的核心承载区和重要支撑。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勇担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 立自强使命,抢抓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按照"科学特征凸显、 创新要素集聚、策源能力突出、科创活力迸发"的定位要求,把握重点任务、明确工作方 向,不断推动东湖科学城建设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会议强调,要全力加快建设进度,对照东湖科学城建设发展规划,深化与高校院所、科 技领军企业合作,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提升东湖科学城集聚度、显示度。 要强化创新策源功能,建好用好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湖北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 聚焦国家战略科技前沿和我市重点产业方向,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强关键核心 技术攻关,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 ...
第二十届光博会5月15日至17日举行 全球390家企业聚汉见证光电创新成果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5-10 00:40
本届光博会紧扣"光电+AI"融合趋势,聚焦光电子技术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能汽 车、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在以往激光光学和光通信的基础上持续加码,并在外场首次设 置"空天地海"无人驾控装备实景场,以"光+无人驾控装备""光+机器人""光+AI"等前沿应用 为展示矩阵,展示光电子技术对新兴应用领域的支撑作用;首次设置光电子信息产业成就主 题展,回顾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程,展现湖北省突破性发 展光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成果。 近年来,立足国家所需、湖北所能,湖北勇担建设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使命,出 台《加快"世界光谷"建设行动计划》《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制 定"世界光谷"建设的"一张蓝图",将光电子信息产业列为"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之首。 武汉市光电子信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24年全市光电子信息产业(含软件)规模 7566亿元,同比增长11.7%。未来,武汉市将重点支持华工科技、中信科移动、华星光电等 龙头企业牵头建设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突破一批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技术和产品,推 动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发挥产业基金撬动作用,加快打造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 ...
“光博会”打出三张牌,扩容全球朋友圈
Di Yi Cai Jing· 2025-05-09 07:00
打出三张"国际牌",助力我国在全球创新链中占据更高地位。 5月15日至17日,第二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下称"光博会")将在武汉举行。第一财经记 者从湖北省政府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光博会首次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日"组委会达成合 作,被纳入国际光日全球系列活动,全球朋友圈得以进一步扩容。 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也随光博会发展,正加速迈向万亿级。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姚晴介绍,2024年 全市光电子信息产业(含软件)规模7566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4045亿元, 同比增长8%,增速位居工业各行业首位;软件业务收入3521亿元,同比增长16.7%。今年1~3月,全市 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1695亿元,同比增长11%。 作为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主战场,武汉东湖高新区将在本届光博会上打出三张"国际牌",助力我国在全 球创新链中占据更高地位。 据悉,本届光博会紧扣"光电+AI"融合趋势,聚焦光电子技术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能汽车、智能 制造等新兴领域,在以往激光光学和光通信的基础上持续加码,并在外场首次设置"空天地海"无人驾控 装备实景场,以"光+无人驾控装备""光+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