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制造

Search documents
“工业基因”嫁接“数智血脉”黄山以数智技改 锻造工业竞争新优势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0 15:12
产能产值翻番,装配精度、效率大幅提升,环保水平也更高了……在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技改 的强力推动作用也在日益凸显。 在一家致力于光学模组及驱动、汽车照明电子、内外饰照明控制等模块研发、生产的企业智能车间内, 自动化、绿色化生产线令人耳目一新。通过全流程可追溯系统,就能完成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精准追踪。 同时搭载智能检测系统,保证产品合格率,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今年三月份落户屯溪以来,我们投入了1000万元打造智能化生产车间,购置了一批智能化生产设 备。"车间经理程家祥说:"目前,订单已经排到年末。每月的产值在300万元左右,预计全年可实现 4000万元产值。" 眼下,屯溪区正积极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引导,出台了《屯溪区促进工业转型发展若干政策》,从政策 层面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生产设备和工业软件的投入,大力推动工业企业持续在新产品、新工艺、新设 备、新材料上下功夫,真正让"技改红利"惠及企业,厚植产业发展新优势。1月至4月,该区在地技改投 资同比增长19.1%,居黄山市前列。(完) 中新网合肥6月10日电 (程梦君徐雅娜)如何更精准快速地生产一批高精度直线导轨产品?AGV智能运输 车与机械臂协同作业 ...
太仓何以成为德国人眼中的“中国第四城”?
Xin Hua Ri Bao· 2025-06-01 00:24
"太仓在德国的知名度,比在中国高。"中国前驻德国大使史明德曾如此评价江南小城太仓与欧洲最大经 济体德国的亲密度。近日媒体记者走访太仓市,对此有了切身感受——当地招商干部谈到,很多德国人 将太仓视为中国除北上广外的"第四大城市"。 作为县级市,太仓的人口规模与经济总量显然无法与一线城市相提并论。但有着"德企之乡"之美誉,太 仓的实践无疑蕴含着区域发展的独特智慧。太仓与德国的联结始于1993年,历经30余年深耕,如今德企 数量已突破550家,其中60余家为"隐形冠军",德国十大机床企业中的6家扎根于此。这些数字,见证了 太仓与德国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也折射出一个现实命题:在当前复杂外部环境下,如太仓一样的"小城 市",如何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太仓的崛起并非偶然。起初,太仓依托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和太仓港的物流优势,敏锐捕捉到德国精密 制造产业转移的机遇,精准确立了对德合作战略。此后这一战略定位再未变过,历届政府始终聚焦对德 合作,避免盲目吸引外资。这种"小而精"的路径选择和"润物细无声"的持续投入,让德企感受到稳定的 制度预期和可靠的营商环境,这也与德国人"慢热但持久"的长期主义文化形成共鸣。 梳理太仓的德企名 ...
研判2025!中国精密制造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新能源汽车等下游市场应用需求日益增长,不断驱动精密制造产业发展[图]
Chan Ye Xin Xi Wang· 2025-05-27 01:24
内容概要:精密制造是利用精密机械和技术手段,生产出高精度、高复杂度产品的制造过程,其产品具 有高精度、高一致性、高可靠性等特点。近些年来,随着下游制造业的不断升级,以及5G通信、人工 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的加速兴起,国内外精密制造产品应用需求持续增长,为全球精密制造产 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增长空间。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精密零部件制造市场规模已从2022年的1522.9亿美 元增长至1800亿美元以上,同时,根据市场预测,2025年全球精密零部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986.6亿美 元。 相关上市企业:统联精密(688210);东山精密(002384);恒工精密(301261);夏厦精密 (001306);中石科技(300684);立讯精密(002475);长盈精密(300115);创兴精密 (873270);天科航空(873898)等 相关企业: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广东翔鹭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江苏盛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安徽 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无锡和宏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江苏大利邦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江天精密制造科 技(苏州)有限公司;贵州航飞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常州诚镓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江西东讯精密制造有 ...
立讯精密(002475) - 2025年5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6 00:54
Group 1: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Market Position - The compan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a unique competitive moat in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through thorough market analysis and addressing customer pain points [2][3] - The automotive supply chain is expected to see significant growth, with Chinese companies likely to dominate Tier 1 and Tier 2 suppliers, achieving double-digit growth rates, potentially exceeding 50% [3] - The company has established a strong position in the AI sector, having invested over a decade in relevant technologies, with notable leadership in electrical connectivity [3] Group 2: Strategic Development and Acquisitions - The company plans to achieve breakeven on the acquisition of Wentai's ODM business within the first year and aims to reach industry-leading performance within two years [5] - The company maintains a cautious approach to acquisitions, ensuring that potential targets align with its existing capabilities and risk assessments [9] - The company is focused on expanding its ODM capabilities in AI communication and automotive sectors, leveraging past experiences in consumer electronics [5][10] Group 3: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Growth Projections - The company anticipates a net profit growth of 20%-25% for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with growth in consumer electronics ODM, automotive, and communication sectors outpacing overall company growth [14][11] - The company has a strategic focus on diversifying its market presence to mitigate risks associated with reliance on major clients, with significant growth expected in automotive and AI communication sectors over the next 5-10 years [10][11] - The company has maintained a healthy financial profile, with a focus on optimizing capital structure and ensuring reasonable debt levels [17] Group 4: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Risk Management - The company has implemented measures to adjust production capacity in response to trade tensions, minimizing the impact of tariffs on its operations [7] - The management structure is designed to support efficient operations despite the company's large scale, with a focus on talent development and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synergies [9] - The company recognizes the importance of long-term risk management and aims to avoid over-reliance on any single market or client [11]
两岸工商界人士共商深化产业交流合作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5-22 01:26
华新丽华股份有限公司数位智能发展组织总经理吴明机作为台企代表,在数智驱动海峡两岸工业未来对 话中表示,大陆的数字产业发展有很多深度应用场景,台湾工业企业可以与大陆企业一起探索数智转 型,共同开发新应用、新市场。 据新华社福州电 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期间,首届海峡两岸工业发展大会近日在福建福州举 办。大会以"融通两岸智慧,共创工业未来"为主题,来自海峡两岸300余位工商界嘉宾与会,共商深化 两岸产业交流与合作机制,携手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与绿色化、数字化变革挑战。 "大陆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台湾在电子信息、精密制造、半导体等领域具有丰富的技 术经验,两岸相关产业可以优势互补、强强合作。"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李政宏说,希望 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扩大两岸工业产业"朋友圈",深化两岸工业领域创新交流。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5月22日 第 03 版) 责编:张英杰、李雪钦 "两岸产业链合作并不陌生,加强协作是未来大势所趋。"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荣誉会长丁鲲华 说,两岸产业链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台湾工业企业可以借助大陆友商的力量开拓内需市场,大陆企业也 可以借助台企资源拓展外销 ...
苏州浒墅关民营企业加快培育“智”“创”新动能
Zhong Guo Jin Rong Xin Xi Wang· 2025-05-20 01:55
新华财经南京5月20日电(记者刘巍巍)加快智改数转,提升市场竞争力;发力自主创新,以人无我有 的技术优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记者近日走访苏州浒墅关多家民营企业,感受澎湃发展动能。 应用数字化智能科技实现品质控制和可视化分析是可米可酷的"秘密武器"。企业联合创始人、总经理项 欣带领团队研发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液氮冷冻智慧生产线和品控系统,不仅提升了冷冻食品口 感和安全性,还实现了冰淇淋全生产流程的数据自动采集、数据化管理和智能检测,节省时间成本 45%,平均每条产线每天节约用电3000度。 创新,是撬动新质生产力的"支点",也是民营企业蓬勃向上的动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浒墅关规上民营工业企业184家,占辖区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超七成,2024年 创造产值261.87亿元。 走进苏州瑞玛精密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精密部件智能制造车间,只见先进生产设 备整齐排列,智能机械手有条不紊,如同训练有素的"工人",精准抓取、加工零部件。 瑞玛精密定位于精密智能制造,重点围绕"整车舒适性"需求,以智能座舱、智能底盘系统为核心,开发 座椅舒适系统和空气悬架系统及其关键核心部件。近年来,企业应用云计算 ...
立讯精密:通信+汽车协同发展,催生新增长动能
Cai Fu Zai Xian· 2025-05-12 04:12
4月25日晚,精密制造龙头立讯精密(002475.SZ)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87.95亿元, 同比增长15.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66亿元,同比增长22.03%。 同时,立讯精密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1-6月业绩预增,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为64.75亿至67.45亿,净利润同比增长20.00%至25.00%。 立讯精密增长的活力来源于公司深耕精密制造业,业务多元化协同发展。立讯精密在巩固、增强自身消 费电子客户份额的同时,积极布局通信及汽车等新兴优质领域,发展为综合覆盖连接器、声学、天线、 无线充电及震动马达等多元化零组件、模组与配件类产品的科技型制造企业。 通讯业务多项技术突破,受益AI应用爆发快速增长 2024年,立讯精密通讯业务收入为183.60亿元,同比增长26.29%。随着AI应用在全球范围内呈爆发式增 长,AI数据中心对于算力、数据传输速率与质量、散热及能源管理的需求呈现指数级攀升态势。在此 背景下,立讯精密敏锐洞察行业趋势,基于模块化设计理念,前瞻性布局数据中心零组件,并创新性的 打造了面向AI整机柜的核心零组件整体解决方案。 ...
科技板块迎来更多投资机会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5-09 18:08
桂浩明 一个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发展重点,从而带来不同的投资机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 化、城镇化进程,拉动了钢铁、水泥、工程机械、家用电器、燃油汽车等产业的高速发展,资本市场也 分享到了其增长所带来的红利。现在,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努力从制造走向智造,提升信息化、数字 化、智能化水平,这就带来了科技板块的重大投资机会。可以预期的是,A股市场科技板块将面临一个 很大的发展机遇,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构成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局面也将逐步得到改善。作为投资者,应 该充分认识这一趋势,并且及时调整、优化自己的投资策略。 (作者系市场资深人士)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近期科技板块的走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发现,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转 变,科技产业对经济活动的贡献越来越大。以往,基建与房地产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很大,而现在则受 到了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经济产业的强烈挑战。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中,来自非传统化石能源已经占 到了60%份额,能源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而所有这些,决定了在中国经济体系中,新兴科技产业 的地位越来越高,也为经济结构转型创造了良好条件,在资本市场上科技板块的影响力也大幅提 ...
捷邦科技: 关于2024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之股票期权预留授予登记完成的公告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5-09 09:46
证券代码:301326 证券简称:捷邦科技 公告编号:2025-039 捷邦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cninfo.com.cn)等指定信息披露媒体披露了相关文件。相关议案已 经第二届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监事会对本激励计 划的相关事项进行核实并发表了核查意见。 (二)2024 年 3 月 29 日至 2024 年 4 月 9 日,公司将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 激励对象的姓名和职务在公司内部予以公示。截至公示期满,公司监事会未收到 任何对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提出的异议。2024 年 4 月 10 日,公司披露 了《捷邦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关于 2024 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 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的核查意见》。 (三)2024 年 4 月 15 日,公司召开 2024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 过了《关于公司<2024 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 议案》《关于公司<2024 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考核管理办法>的议 案》《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公司 2024 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 励计划相关事宜的议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