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心脏

Search documents
政策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AI、机器人等技术加速临床应用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07 16:49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告》的发布对我国 高端医疗器械领域而言是重大利好,其围绕脑机接口、人工智能、医用机器人等前沿核心技术领域创新,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方 向,这将有效推动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为实际产品,更好地满足患者临床需求。 政策利好频出 具体来看,《公告》明确将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视为塑造医疗 器械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并提出了优化特殊审批程序、完善分类和命名原则、持续健全标准体系、进一步明晰注册审查要 求、健全沟通指导机制和专家咨询机制、细化上市后监管要求、强化上市后质量安全监测、密切跟进产业发展、推进监管科学 研究、推动全球监管协调等措施。 上海杉达学院数字商法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武于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告》明确将医用机器人等视为塑造医疗器 械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给予政策支持,可激发企业在这些前沿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积极性,加速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本报记者 李万晨曦 近日,《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发布(以下简称《公 告》),全力支 ...
国家药监局:加快制定医用手术机器人、重组胶原蛋白等高端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要点
news flash· 2025-07-03 10:13
Core Viewpoint - The 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 (NMPA) is accelera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nspection points for high-end medical products, including surgical robots and recombinant collagen, to support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nd medical devices [1] Group 1: Regulatory Measures - The NMPA has announced measures to optimize the lifecycle supervision of high-end medical devices, focusing on innovative products [1] - Regulatory discussions will be held for representative innovative medical devices, guiding local supervision in provinces with concentrated innovation [1] - The NMPA aims to analyze innovation points and risk points, and develop targeted regulatory measures [1] Group 2: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 The NMPA is expediting the formulation of inspection points for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for various innovative products, including carbon ion/proton therapy systems and animal-derived artificial heart valves [1] - High-end products such as surgical robots, AI medical devices, and recombinant collagen will also have specific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nspection points established [1] Group 3: Capacity Building - The NMPA plans to strengthen the 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 national-level inspectors for high-end medical devices [1] - There will be efforts to validate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of provincial inspection agencies and enhance their capabilities [1] - The goal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inspections conducted by provincial agencies [1]
通过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降低治疗费用—— 让患者用得上用得起前沿医疗技术
Jing Ji Ri Bao· 2025-07-02 22:07
为助力肿瘤治疗实现新突破,国家医保局在放射治疗类立项指南中统一新设质子放疗、重离子放疗、硼 中子俘获治疗等价格项目。目前,上海、浙江、甘肃等省份公立医院已提供相关放射治疗服务,并按新 项目收费。 上海市医保局以绿色通道形式,加快审核上海瑞金医院申报的"质子放疗"价格项目,结合国际费用水 平,将疗程费用的封顶线定为17万元。医保部门对于国产首台质子治疗系统(SAPT-PS-01)收费标准 的批复,助力其治疗病例数量在几个月内快速突破100例,近日已达到600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瑞金医院原副院长、肿瘤质子中心原副主任陈海涛表示,国家医保局批复的医保支付费用,让更多患者 能够享有高端医疗器械的支持治疗。在惠民保、商业保险、慈善基金等多元保险服务的支持下,显著降 低了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在人工心脏领域,蒋炳镇介绍,国家医保局针对终末期心衰患者治疗需要,在心血管系统立项指南中统 一新增心室辅助装置植入费、取出费和适配费3个价格项目,分别解决手术植入、手术取出和术后调试 等医疗服务计价收费问题,实现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的整体费用从百万元级降至70万元左右。北京安贞医 院心力衰竭与瓣膜外科中心主任贡鸣教授表示,国产第三 ...
邓宏魁、董进获北京市突出贡献中关村奖
Xin Jing Bao· 2025-06-25 07:46
突出贡献中关村奖旨在奖励在科学研究中取得重大发现,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或者在关键核心技 术研发中取得重大突破,创造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或者生态环境效益的个人。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首都之窗网站日前公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 定》,根据《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经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 定和市政府批准,授予邓宏魁、董进北京市突出贡献中关村奖。 北京大学官网信息显示,邓宏魁是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他被誉 为"干细胞领域的魔术师",带领团队长期致力于开发调控细胞命运的新方法和建立多潜能干细胞制备的 全新底层技术,尤其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细胞命运转变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拓性工作。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中还公布了其他奖项。在"人物奖"方面, 除了突出贡献中关村奖,授予常凯、陈天石等26位青年科学家北京市杰出青年中关村奖,授予马蒂亚 斯.谢弗勒、新井健生等10位外国科学家北京市国际合作中关村奖。 另外,授予"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结构与机理研究"等15项成果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复杂数据 分析的 ...
为了孩子的生命 这颗“中国心”变得只有矿泉水瓶盖大小了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6-08 00:50
乍看起来,它像支连接着管线的银色口哨。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们看到它,会想起小猪佩 奇。 它是武汉、深圳联合原创的人工心脏,大家亲切地称它"中国心"。 人工心脏仅有瓶盖大小 三年前,研发团队推出当时全球最轻、最小成人版磁悬浮"人工心"。今年3月30日,科 研团队再度研制全球最轻、最小儿童版磁悬浮"人工心",并完成全球首例最小年龄双"人工 心"植入手术。经2个多月监护,目前这款"人工心"性能稳定,7岁患儿俊俊基本恢复各项身 体机能,生命体征平稳。 【研发者说】 讲述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 人的心脏就像一个泵,通过心室的有力收缩把血液通过动脉推向全身。 我们所说的"人工心"学名叫作心室辅助装置,它的核心构件为磁悬浮泵体,可像人的心 室一样射血到全身,泵体通过管线连接体外小型电源与控制器,随时联网监测仪器读取数 据。 目前医学上将"人工心"的主要作用定义为"桥接"。它就像一座桥梁,为苦等供体的心脏 移植患者留出时间,为未来新疗法架起坦途。对于那些病情不适于心脏移植的患者来 说,"人工心"可伴其余生。 但这款"人工心"对于儿童来说依然太大,我们一直期待着"让儿童和婴儿也能用上人工 ...
多家红杉医疗成员企业携最新进展亮相全球顶尖学术会议|Healthcare View
红杉汇· 2025-06-04 10:14
强联智创 AI导管塑形机器人全球手术演示首播 5月15日-5月18日,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主办的"东方脑血管病会议2025 (OCIN2025) 暨2025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分会学术年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强联智创深耕脑血 管病智能化诊疗领域,在本次大会上携其AI导管塑形机器人家族精彩亮相。 AI导管塑形机器人,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顾宇翔教授团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鸿祺教授团队联 合强联智创研发, 获批了中国首张"AI+治疗"创新医疗器械三类注册证 。本次大会上,AI导管塑形机器人 进行了全球首次手术直播演示。通过手术直播演示,参会的国内外专家可以直观地看到AI导管塑形机器人 如何精准地完成导管自动塑形,让导管在复杂的血管路径中"自动认路",充分展示了AI辅助下脑血管病介 入手术的新术式。 凌意生物 新一代可调控基因疗法临床进展亮相ASGCT2025 美国东部时间5月13日-17日,凌意生物携最新研究成果亮相"第28届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会年会 (ASGCT 2025) ",与全球数千名行业领袖、研究者及临床专家展开深度学术对话。 凌意生物在会议重磅进展 (Late- B ...
国家医保局:推动100余项新治疗项目加快进入临床
news flash· 2025-05-23 06:51
智通财经5月23日电,从国家医保局获悉,为推动新产品新技术快速进入临床应用,截至目前,国家医 保局已发布28批医疗服务价格立项指南,其中新增涉及新产品的价格项目达100多项,包括人工心脏、 人工耳蜗、质子放射治疗等。 国家医保局:推动100余项新治疗项目加快进入临床 ...
透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园区经验”|如何以产业创新需求拉动科技创新突破?
Zhong Guo Jin Rong Xin Xi Wang· 2025-05-21 11:06
转自:新华财经 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最终落脚点。以科技创新"牛鼻子"推动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要把创新成果落到企业发 展、产业升级上,完成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三级跳",才能真正把科技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怎么落?关键是融 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多方力量,面向市场需求凝练科技问题,瞄准产业痛点确定攻关方向,通过"以需定研"让创新更具 靶向性,形成"企业和产业出题、多方联合答题、市场判题"的闭环。2025年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十项主要任务,聚焦"突 出创新引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明确提出坚持"产业出题、科技答题"。 英纳电子所在的苏州纳米城内,以新需求撬动新技术,进而催生新产品、拓展新市场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深耕洁净环保技术创新和装备制造的苏净集团,多年前开始布局智能微粒检测仪,随着产品不断升级,作为颗粒识别参照物的 高品质微球面临紧缺。一次园区对接会上,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接洽,针对苏净集团需求精准供货。据苏净集团总 工程师孙吉勇介绍,纳微科技的微球直径、密度、光学特性等变化系数小,大大提升了参照物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同在园区的 沛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主营人工心脏瓣膜等 ...
首个国家标准发布!经导管瓣膜行业将面临拐点
思宇MedTech· 2025-05-21 08:16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 首届全球骨科大会 |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即将召开: 2025年6月12日,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 2025年7月17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2025年9月4-5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2025年4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国家标准 《心血管植入器械 人工心脏瓣膜 第3部分:经导管植入式人工心脏瓣膜》(GB/T 12279.3—2025) , 该标准将于2026年5月1日正式实施。 这是我国 首个针对经导管植入式人工心脏瓣膜(TAVR)产品的国家级标准, 填补了高风险结构性心脏介入器械在国家标准层面的空白。标准由全国医用植入器械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修改采用ISO 5840-3,体现了"国际接轨+本土适配"的技术路线。 与此同时,经导管介入整体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据 弗若斯特沙利文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已达501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570亿 元。受益于老龄化进程加快、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以及微创手术技术的广泛普及,市场需求仍在不断释放。 政策层面 ,国家正在持续推进高值耗材集采改革,鼓励创新器械的临床转 ...
佰仁医疗董事长金磊:坚持原研创新 “从0到1”填补市场空白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13 16:09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growing significance of heart valve diseases in the context of an aging population, with Beijing Bair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emerging as a key player in the domestic market for artificial heart valves, breaking the monopoly of foreign companies and achieving self-sufficiency in core technologies [2][3]. Company Overview - Bairen Medical is the only A-share listed company in the 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sector in China, focusing on origi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for over 20 years [2]. - The company has developed a bioprosthetic valve using bovine pericardium, which surpasses imported products in anti-calcification performance and durability, addressing the long-standing reliance on imported valves for Chinese patients [2][3]. Innovation and R&D - The development of bioprosthetic valves requires advanced animal tissue engineering and chemical modification techniques, with Bairen Medical investing significantly in R&D, with a budget of 151 million yuan in 2024, a 53.26% increase year-on-year, representing 30.17% of its revenue [4]. - The company has received approval for 21 Class III medical device products, with 10 filling domestic gaps, and has launched 11 interventional products covering the entire lifecycle of heart valve treatment [4]. Market Performance - In 2024, Bairen Medical achieved a revenue of 502 million yuan, a 35.41% increase, and a net profit of 146 million yuan, a 27.02% increase, with all three business segments showing growth [5]. - The heart valve replacement and repair segment saw a revenue increase of 64.28%, with artificial biological heart valves growing by 75.06% [5].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 Bairen Medical is entering international markets, with over ten products registered in Indonesia and plans to expand to Germany, Singapore, and Japan [6]. - The company acquired a U.S. firm, Tianqiong Innovation, to enhance its capabilities in ePTFE materials, addressing the long-standing issue of dependence on imports [6]. Regulatory and Systemic Innovations - The company aims to accelerate the market entry of high-end medical devices through regulatory innovations, advocating for transparent review standards and improved communication mechanisms in the registration process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