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并购重组服务
icon
Search documents
“并购热潮”来袭,券商掘金并购业务!前三名业务量遥遥领先
券商中国· 2025-07-11 06:59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的重大并购重组项目对于交易规模的影响巨大。例如,今年6月,国内算力产业最大吸 并案——海光信息(688041.SH)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603019.SH)预案公布,最终交易规模高达1159.69 亿元,中信证券与中邮证券分别为两家公司的独立财务顾问。 数据来源:Wind(首次披露日口径,数据统计区间为2025年1月1日至7月10日) 近两年,在政策的不断优化下,资本市场"并购热潮"渐起。数据显示,2024年9月以来,A股重大资产重组 (含定增并购)近200起,相比此前大幅增长。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券商不断发力并购重组业务,共有44家券商作为独立财务顾问或财务顾问服 务并购重组项目。排名方面,交易数量前三的券商遥遥领先,分别是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 中金、中信、华泰并购业务领先 在各类中介机构中,券商今年依然在并购业务领域领跑,成交规模占据全市场份额的60%以上。Wind数据显 示,按照并购重组项目首次披露日口径计算,今年以来,共有44家券商作为独立财务顾问或财务顾问服务并购 重组项目。 交易数量方面,头部集中情况明显,排名前三的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遥遥领先, ...
长期筑基 精准服务 南京证券书写深耕市场“宁夏篇”
长期筑基 精准服务 南京证券书写深耕市场"宁夏篇" ◎记者 于瑶 推动英力特等企业股权融资与上市;助力银星能源并购重组;为晓鸣农牧提供股份托管和增值服务;培 育宁夏区域性股权市场企业1600多家……近年来,南京证券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 新"国九条"及相关配套政策,积极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深耕宁夏资本市场,立足欠发达地区金融发 展实际,打造一站式、全方位金融服务平台,加大企业培育孵化、投资者教育力度,积极为宁夏资本市 场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厚植基础,持续发力 在宁夏证监局指导下,宁夏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努力发挥"蓄水池""孵化器""助推器"等功能,成为优质企 业集聚平台。截至今年5月,宁夏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共挂牌企业1627家。其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77 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及各类科技型中小企业超500家,具备自治区级以上资质认定企业及符合"六新 六特六优+N"重点支持企业占比超70%。 "我们打造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持续发力培育宁夏区域性股权市场生态。汇聚银行、担保、券商、私募 股权投资基金及专业服务机构81家,为90余家企业提供改制、股权激励、融资顾问等专业服务,并推动 晓鸣农牧 ...
【第六十五期】IPO 承销、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的产业价值
Sou Hu Cai Jing· 2025-06-24 12:45
2、定价与包装 证券行业通过IPO 承销、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等投行服务,将资本进行市场化配置,用于支持企业融资、产业升级和重大项目建设,实现资本与技术、资 源的深度融合,最终达到经济结构优化与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目的。这三种服务看似独立,实则环环相扣,共同实现 "资本聚集 — 资源分配 — 产业升级" 的全链条赋能。 定义与核心机制 IPO 承销是证券公司协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并上市的全过程服务。通俗来说,就是帮企业把部分股权变成可在股市交易的 "商品",让公众投 资者成为企业股东,从而为企业筹集发展资金。具体流程包括: 1、前期诊断 承销商对企业进行全面尽职调查,确认财务、法律、业务合规性,确保企业符合上市标准。 根据企业估值确定股票发行价格,制作 "招股说明书" 向投资者展示企业价值。 3、市场推广 通过 "路演"向机构投资者(如基金公司)和散户介绍企业,吸引购买股票。 4、销售与稳定 承销商负责股票销售,若上市后股价波动过大,会通过 "绿鞋机制"买卖股票,防止股价暴跌,保护投资者信心。 什么是"绿鞋机制"? 绿鞋机制,学名为超额配售选择权,是 IPO 承销过程中一种特殊的价格稳定工具, ...
Goheal:市梦率是怎么讲出来的?拆解上市公司资本运作中的叙事技巧
Sou Hu Cai Jing· 2025-05-26 08:24
《庄子》有云:"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万物皆有始终,唯故事流传不息。对资本市场而言,讲好一个故事,往往比拥有一个 好产品更重要。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 让我们先从一个真实案例说起。 某家主营光伏逆变器的A股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趋缓,股价沉寂。但它突然宣布将布局"卫星互联网+能源物联网",引入某航天系统背景的战略合作方,并 同步披露未来三年"千亿市值目标"愿景。公告一出,直接连拉四个涨停。事后财务数据没有改变,主营业务也未有重大突破,但二级市场给出了"梦想溢 价"。 这,便是"市梦率"的魔力。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认为,"市梦率"并非子虚乌有的噱头,而是源于三个核心变量的叠加:故事的完整性、路径的可证性、以及资本的可参与性。 当"PE(市盈率)"失效、价值投资疲软的时候,另一个衡量维度悄然登场——"市梦率"。这个术语听起来略带浪漫主义色彩,却真实地反映着一级市场到二 级市场之间,资本预期驱动的变现逻辑。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长期研究发现,在市梦率背后,是一整套系统性的"叙事工程"。从项目包装、行业标签、发展曲线到监管预期,每一步都像是 讲故事的拼图。而在这个以"未来" ...
Goheal:上市公司控股权并购如何用一纸激励计划,把员工变成“沉没成本”?
Sou Hu Cai Jing· 2025-05-23 07:52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 资本并购的牌桌从不缺玩家,但真正看清规则的,却往往不是坐在牌桌上的人,而是那个起草激励方案的人。 最常见的一幕是这样的:一则看似鼓舞人心的公告发布——"公司将推行新一轮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覆盖中高层核心人员"。公告洋洋洒洒,配股价优、 行权门槛高、服务年限长,还常带上一句"为支持公司未来发展和并购战略落地"。看上去像是对员工的重视,但在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看来,这是 一道精妙的心理锁—— 一旦签字领股,那便是将"退路"自行封死。 你在签字那刻,就已经与新股东捆绑在一起。无论你认不认同对方文化、适不适应新的KPI,只要你还有一份期权,就没有太多选择。而收购方,也正是利 用了这份"捆绑心理",来提前"软控制"这批原班人马,为后续交割减震,为整合节奏控速。 "利者,众趋之;害者,众避之。若能利而使人不知其利,害而使人不知其害,是为谋。" 春秋战国的纵横家,若置身今日资本市场,怕也会对当代上市公司在并购控制权之际玩转"激励计划"的套路,竖起拇指。此"激励"非彼激励,若说过去的股 权激励是"同富贵",如今的一纸激励计划,更像是一场暗藏心机的资本魔术,把员工悄然变成了"沉没成本"——这一次 ...
Goheal:跨界并购为啥一半死掉?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动机你真看懂了吗?
Sou Hu Cai Jing· 2025-05-22 08:58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句话放在并购市场里,大概可以改成——"看清别人是洞察,看清自己才是智慧"。尤其是上市公司跨界 并购这门"高风险+高叙事"的组合拳,真正能打赢的,不在财技,而在动机。 你可能听过这些句式: "我们看中了标的的AI基因、区块链能力、元宇宙布局……" "这次并购将助力我们从制造迈向科技,从渠道走向平台……" "整合后将实现协同倍增效应,形成闭环生态,提升盈利能力……"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研究数据显示:近5年A股"跨界并购"项目中,有超过52%的案例在并购完成3年内发生重组失败、商誉减值或市场质疑,部分 项目甚至直接反噬母公司主业。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 这不是偶然,是动机错位的必然结果。 在很多上市公司眼里,并购不再只是战略工具,而成了市值刺激器、财务化妆品、问询回避器,甚至"大股东解套神器"。 而你,作为投资人,真的看懂他们的动机了吗? 二、有些并购,不是战略,而是"资本麻醉剂" 看一个并购案,最容易被骗的,恰恰是它最表面的一层:宏大叙事。 听上去是不是很眼熟?很熟练?像极了那年双11的带货口播? 但真实情况却可能是:几年后商誉爆雷、主营迷失、控股权动摇, ...
Goheal:国企收购上市公司控股权的5大硬核挑战,如何逆风翻盘
Sou Hu Cai Jing· 2025-05-20 09:33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在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河中,国有企业从来不是沉默的观众,而是不停翻篇的主角。尤其是在近年 控股权收购成为并购主旋律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队"走向前台,出手收购陷入困境或寻求转型的上市公司控股权。但掌舵控股权,只是这个故事的开 始。如何在惊涛骇浪中不被反噬,才是真正考验国企并购团队的硬实力。 国企不是没钱,而是不能乱花钱;不是没人,而是不能任人唯亲;不是没人监督,而是随时有人盯着。这些"先天属性"让国企在收购上市公司控股权时,看 似拥有底气,实则每一步都踩在绳索之上。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在2024年底发布的一项并购风险调研中指出:在近三年中国A股市场披露的国资控股权收购案例中,约有62%的交易在收购完 成12个月后出现了协同失效、整合失败、目标公司治理混乱等问题。这不是"手伸出去"的问题,而是"拿回来之后该怎么办"的根本命题。 这场控股权收购的"攻防战",归根结底拼的是五种硬实力——政策穿透力、定价精准度、整合协调力、治理控制权与文化融合度。这五大挑战,就像收购战 中的五大BOSS,不只是要打通,更要打赢。 第一关,是政策迷宫 ...
Goheal:如何设计一次“不烧钱”的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
Sou Hu Cai Jing· 2025-05-16 08:38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古人早就明白,出手不是为了耀武扬威,而是为了把握时势、精准落子。在并购重组的世界里,这句古训尤显珍贵。尤其是当 我们聊起一个资本市场里的老大难问题——如何"不烧钱"却搞定一场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 这听上去有点像是武侠小说里的桥段:不靠兵马、不动粮草,只靠一个人、一把剑,就能拿下一座城池。但在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的实战经验中, 类似"以柔克刚、借力打力"的资本操作,早已不是传说。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 当下,越来越多的投资人、PE机构甚至产业方,都在寻找这样一种路径:不靠大资金、不靠杠杆爆拉,而是靠设计、靠结构、靠谈判,精准而低成本地掌 控上市公司的命脉。 那这种"不烧钱"的控制权收购,究竟怎么玩?今天,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就来讲讲这里面的"绣花功夫"。 一、表面风平浪静,实则千军万马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典型案例。 某家市值不足20亿、主业逐渐下滑的上市公司,原控股股东资金链紧张,急需"找下家"。但公开征集控制权时,几乎没有人接盘。原因很简单: 1. 公司没啥现金流, 2. 负债不低, 3. 二级市场流动性也差。 4. 这时候,真正的资本高手登场了。 接盘方不是靠 ...
Goheal:上市公司资本运作中的现金流管理核心要点
Sou Hu Cai Jing· 2025-04-30 08:55
"夫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资本市场瞬息万变,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拥有稳定可控的现金流,已成为穿越经济周期、撬动资本杠杆的第一要义。无论 是横向并购、纵向整合,还是跨境投资、定增融资,倘若现金流"脱轨",再宏大的战略也不过是沙上筑塔。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始终强调:企业的 每一次资本动作,都必须建立在对现金流的动态认知与严密管理之上。 一、并购不是拍脑袋,现金流储备才是底气 2024年,某新能源上市公司以极快速度完成了一笔高溢价的跨境并购,标的是一家位于欧洲的先进材料研发企业。外界惊叹其果决,而真正值得称道的,是 其在一年多前就开始超前储备自由现金流,确保自由现金流覆盖并购对价≥1.5倍。这不仅让该公司在竞标中掌握主动权,也在支付环节上游刃有余,避免了 对外部融资的过度依赖。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认为,这类"现金前置战略"值得更多上市公司借鉴。资本市场从来不缺野心,缺的是能匹配野心的现金流。 我们常说并购是"烧钱游戏",但真正懂得资本运作的人都明白,这游戏烧的从不是钱本身,而是可支配的"自由现金",是企业在没有额外筹资情况下,依然 可以自由调用、毫不掣肘的那部分真金白 ...
深圳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服务专区1.0正式上线
Sou Hu Cai Jing· 2025-04-30 07:41
深圳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服务专区页面展示 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功能,支持深圳辖区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提质增效、做优做强,在深圳证监局的指导下,深圳上市公司协会联 合深交所科融通平台及相关机构共建"深圳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服务专区" (简称并购专区) ,通过整合并购数据、项目标的、并购需求等关键资源,为深 圳辖区上市公司、投资机构及其他市场参与方提供多元化投资并购服务与资源对接支持,助力深圳辖区上市公司通过产业整合调整自身业务类型及发展方 向,实现优势互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并购专区由四个栏目组成:一是数据概览,以可视化图表展示近一年上市公司投资并购的趋势分析与行业分布;二是上市公司投资并购动向,展示不同年 度间上市公司的投资并购动态与热门获投产业;三是投资并购标的,展示创新企业、优质项目的融资意向;四是投资并购需求,主要以展示非上市公司的 投资并购需求为主。并购专区(1.0版)现已在深上协官网正式上线,目前已收录优质投资并购标的400余家。 下一步,在深圳证监局的指导下,深上协将引导辖区上市公司、投资机构及其他市场参与方以"共商、共享、共建"为原则,积极参与并购专区建设。通过 常态化收集各方意见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