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控制器(MCU)
icon
Search documents
恩智浦:从前端到后端布局中国本土市场
恩智浦,全球最大车用芯片供应商之一,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53年的飞利浦半导体部门,2006年从飞利浦分拆独立,2010年通过纳斯达克上 市。公司以生产微控制器(MCU)芯片、多种传感器芯片闻名,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工业及物联网领域。 此次大会上,恩智浦推出了专为中国客户设计的IC新品——全新18通道锂电池电芯控制器BMx7318/7518系列IC产品,专为电动汽车高压电池管理系统 (HVBMS)、工业储能系统(ESS)及48V电池管理系统设计。值得一提的是,该系列产品是恩智浦团队基于中国客户需求,以中国速度高效响应,并在 中国完成定义、设计和开发的。 据了解,自1986年在华设立办事处以来,恩智浦深耕中国近40年,目前在华员工超过6000人,在14个城市设有办事处,拥有6个研发中心、1600多名工 程师,并在天津运营着恩智浦全球最大的后端装配和测试工厂。本地工程团队已为中国和全球客户定义、设计和开发了 200种产品。 而今,恩智浦中国本土化迈入了新的篇章。2025年1月,恩智浦成立了中国事业部。这个事业部不仅是一个销售实体,同时整合了销售、研发、运营、 质量、技术支持,旨在将恩智浦的全球资源和创新领导力与" ...
工业、汽车芯片市场,出现复苏信号
3 6 Ke· 2025-05-09 11:36
功率芯片大厂在2024年全面掉出了全球排名前十的阵营。根据Gartner的数据,美光和联发科的高成长,在2024年的统计中成功替代德州仪器、意法半导 体,上榜全球TOP10。 全球排名变动的背后,是汽车和工业市场销售疲软导致。然而,最近不少信号都在暗示:下半年汽车、工业领域半导体都会复苏。 TI发布了最新的第二季度财报,TI CEO哈维夫·伊兰(Haviv Ilan)说到:"越来越多的证据和信号表明,所有渠道、所有地区的工业市场都正在复苏。" 无独有偶,意法半导体也表达了类似的信号。意法半导体在发布财报后表示,公司对未来的营运状况持乐观态度,认为"谷底已过"。 01四大巨头,财报飘绿 我们来分别看一下,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恩智浦和瑞萨,这四大巨头的财报数据。 德州仪器第一季度营收达到了40.7亿美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11.8亿美元。除了个人电子产品出现季节性的下滑,其他细分市场都实现了环比增长。 模拟芯片业务是主要驱动力,营收达到32.1亿美元,同比增长13%,营业利润12.06亿美元,同比增长20%。模拟芯片的强劲表现,是因为汽车、工业和通 信设备等领域的增长。 模拟、MEMS与传感器板块收入10. ...
印度半导体,找上欧洲巨头
半导体芯闻· 2025-05-06 11:08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本文编译自eenewseurope ,谢谢 。 据《经济时报》报道,印度塔塔电子公司正在与恩智浦半导体洽谈成为这家荷兰芯片巨头的代工供 应商。 塔塔集团正在古吉拉特邦建设一座晶圆厂,并在阿萨姆邦建设一座封装厂,该项目在台湾PSMC的 支持下于2024年3月动工。芯片制造预计将于2026年开始。 位于古吉拉特邦多莱拉的晶圆厂主要生产电源管理IC、显示驱动器和微控制器(MCU)。据匿名 消息人士透露,恩智浦正在研究哪些产品可以落户这家印度晶圆厂。 推荐阅读 塔塔电子与恩智浦半导体之间的交易可能类似于塔塔已同意与ADI公司进行的合作。ADI公司已与 塔塔电子、塔塔汽车和Tejas Networks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以探索在印度发展半导体制造的机 会。 据此前报道,塔塔电子还计划在第一家工厂于 2026 年投产后再建造两家工厂。 这些交易体现了轻晶圆厂芯片公司日益增长的趋势,即针对不同地域市场进行本地制造。与此同 时,塔塔电子及其母公司——钢铁和软件业务集团塔塔集团——处于有利地位,有望从设备制造业 的外流中获益。 随着世界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也随之增 ...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芯片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03 02:05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来自 Source:编译自麦肯锡,谢谢。 半导体行业的经济利润增长(即该行业公司产生的收益超过其资本成本的比例)一直强劲。相对于平均经济利润率排 名前30的其他行业,半导体行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从2000-2004年的第15位跃升至2016-2020年的第4位 ,再到2020-24 年的第3位。 麦肯锡分析显示,半导体行业在其第一个十年创造了相对温和的经济利润,约为38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来自英特 尔。除英特尔外,其他行业参与者的经济利润微乎其微甚至为负。在第二个十年,这个日趋成熟的行业经历了显著整 合,并扩大了代工模式;智能手机等新技术的出现,为计算机以外的领域开辟了新的增长途径。因此,盈利能力大幅 提升,2010年至2019年期间,该行业创造了4500亿美元的经济利润。 2020 年至 2024 年间,该行业创造的总经济利润价值为 4,730 亿美元,超过了之前整个十年创造的利润(图 1)。 2020 年至 2024 年,半导体行业创造的经济利润将超过前十年 经济利润的飙升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的爆炸式增长,以及半导体在汽车、工业等市场的新应用。此外,疫情导致 ...
电子产业四大猜想?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带你一站了解政策、技术、市场的多维破局
半导体芯闻· 2025-03-31 10:04
小慕有话说 在全球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国际贸易摩擦持续升级、产业链区域流动等背景下,2024年全球电 子半导体产业呈现出需求结构性复苏与供应链深度调整的双重特征。在人工智能、消费电子与电动 汽车和新能源等需求推动下,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增长明显。但市场对电子元 器件的需求冷热不均,因各类人工智能应用火爆,AI芯片与HBM存储火爆异常,但汽车与工业市场 尚处于去库存阶段,价格下降明显,而手机与消费电子因为更早完成了去库存周期,其应用到的各 类芯片与元器件交期恢复正常,价格明显修复,供需较为平衡。 而来到2025年,新的变化已经出现:关税战频发, AI与具身机器人等应用持续火爆,"国补"力度加 大、范围扩张,10万元以下的车型也开始普及智驾…… 以下是我们对2025年电子半导体产业做出的四个猜想,期待您在 4月15-17日 到 慕尼黑上海电子展 现场,与相关厂商进行交流实证。 0 1 猜想一 "国补"首次覆盖数码产品,有助提升消费电子市场活跃度。 新年伊始,"国补"发力。根据国家发展改革 委、财政部印发《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国补"范围 大幅 ...
安意法8英寸SiC晶圆合资厂正式通线,全链构筑中国SiC产业头雁效应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03 01:06
2月27日,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以下简称ST)和三安光电共同宣布,双方在重 庆设立的8英寸碳化硅晶圆合资制造厂(即"安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意法)现已正 式通线。 安意法合资厂自2023年9月开工以来,在过去一年多里,建设也按照原计划稳步推进:2024年11月 底达到"点亮"条件,2025年2月27日贯通(通线)。按照预期规划,该合资厂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 投产,预计2028年达产,届时将能更好地满足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工业电源和能源等应用需求。 更重要的是,其前瞻性的布局,让ST能够给中国当地的客户提供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SiC器件选 择。 因为发展原因,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SiC都是六英寸,但因为在有限面积切割的die数量有限,这就 让SiC的成本相对较高。于是,和硅器件一样,行业近年来正在往大尺寸晶圆发展。八英寸SiC就成 为了业内的共识选择。 2023年6月,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进下,重庆三安意法半导体碳化硅项目签约落户西部科学城 重庆高新区西永微电园。据介绍,该项目除了包括8英寸碳化硅(SiC)功率器件合资制造厂安意法 半导体有限公司外,还有由三安独立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