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床

Search documents
智能科技进养老院,护工“变”了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7-07 13:02
培训并非一劳永逸。王院长称:"我们为培训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但护工的流动性较高,这也让培训的成本水涨船高。" 赵玥、柴静、李欣、刘文焕、苏京华、王楠 / 文 2025年5月26日,万寿阁京宇轩养老院智能设备采购负责人王院长正要与一家智能养老设备厂商会面。近两年来,他已经见了多家智能厂商。 在智能护理机器人领域,市场上已有多种产品。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智能化浪潮的袭来,养老机构对智能设备的需求愈发迫切。 万寿阁京宇轩养老院也在探索智慧养老领域,希望借助智能设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不过,这些高科技产品与养老院的实际需求间仍存在巨大鸿沟,这是行 业多家养老机构普遍面对的问题。 养老院的智能化探索 走进万寿阁京宇轩养老院,一上二楼,一块物联大屏详细列着今日的警报情况——今日31起报警,已处理19起。 王院长介绍:"这是我们去年引入的智能监测设备,可以通过红外线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情况,系统会自动报警,并在大屏中显示出来。"以前 只能依靠护工定时巡查来发现老人的健康问题,"有了这个系统,我们能更及时地发现老人的健康变化,大大降低了风险。"王院长说。 除了监测系统,养老院内还引入了蒸汽式吸附助浴设备、 ...
“青春”守护“银发”,00后涌入养老行业
Hu Xiu· 2025-07-03 09:31
今年,29个新专业进入2025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老年医学与健康""健康与医疗保障"赫然在列。 南昌大学、宁夏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三所高校同步开设"老年医学与健康"专业,2025年即将迎来首 批新生。这绝非偶然,而是一把解开3.1亿老人需求的钥匙。 曾被贴上"夕阳产业"标签的养老行业,正被一群"00后"重新定义。他们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服务入局 银发赛道,既温暖了"白发",也点亮了自己的职业星空。冷板凳?不,这是热气腾腾的朝阳赛道。 高考志愿填报在即,"银发赛道"能否容下青春抱负?在年轻人眼中的银发赛道如何?面对代沟与生活差 异,如何在这个行业"发光发热"?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三位投身其中的"00后",听听他们亲历的"银发世界"。 一、"长长的路,慢慢地走",人才是织就幸福晚年的那根"针" 养老之路,道阻且长。解决老人急难愁盼,锚定老年友好型产业,挖掘老龄社会潜能,激发老龄社会活 力……千头万绪,需一根"针"来织就"银发族"晚年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这根"针"正是专业且充满热忱 的养老人才。 国家层面已在发力。民政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全面部署人 才的吸引、培养 ...
一群“ 新生代”,正在亚马逊解锁跨境电商新玩法!
Sou Hu Cai Jing· 2025-07-01 07:55
在活动现场,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副总裁Jim Yang以一句"不是继承人,是再造者",精准地勾勒出这些"跨境新生代"的共性特质。 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擅长用数字工具解决问题,也更乐于用科技手段改造传统制造流程。他们大多数人具有制造背景,有深厚的供应链底子,但不 满足于复刻父辈路径,更渴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线。 正如 Jim 所说,他们中不少人还拥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这也赋予了他们更强的品牌意识和国际视野。他们不是在复制传统路径,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 重新定义"制造"这件事。 Jim 在演讲中提到,制造业新生代身上,正在显现出三种明显的变化趋势: 产品主义的回归:他们不再为了卖产品而做产品,而是真正从解决用户问题出发去定义产品价值。 品牌意识的觉醒:他们在意的不只是卖出去,而是被记住、被喜欢、被持续选择; 全球视野的自洽:他们天然生活在多语言、多文化的数字环境中,对"全球用户"有更敏锐的感知能力。 这些变化背后,是一套全新的创业逻辑。而这场"思享会",正是为了给这类人群一个空间——让他们说清楚怎么想,也让更多人听懂他们在做什么。 接下来,我们通过现场三位制造业新生代的出海实践,看看他们是如何起步、如何 ...
郝鹏出席首届东北亚国际银发经济合作交流活动巡展 王新伟参加
Liao Ning Ri Bao· 2025-06-20 14:13
6月20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在沈阳出席首届东北亚国际银发经济合作交流活动巡展。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 示精神,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持续增进老年人福祉,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新伟参加。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新伟在沈阳出席首届东北亚国际银发经济合作交流活动巡展。 党的二十大以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大力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 协同发展,布局建设银发经济产业园区,连续三年举办"牡丹赋能"主题活动,推动养老服务领域交流创新。目前,已建立11个省级养老领域科技创新平 台,全省老年用品生产企业发展到近100家,34款产品纳入国家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26种产品及服务纳入国家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新伟了解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和推广应用情况。 本次交流活动共吸引国内外400余家企业参加,涵盖健康科技、适老化产品、智慧养老解决方案等领域。郝鹏、王新伟首先来到省福彩中心展区,听 取省民政厅关于我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银发经济 ...
政策助攻养老机器人!前五月企业注册量涨48%,做母婴的做养老
Qi Lu Wan Bao· 2025-06-13 10:0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蔡宇丹 "养老机器人什么时候普及,抓紧吧,年轻人快被养老问题拖垮了!" 6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试点期为2025年至2027年。 这份《通知》明确提出,围绕失能照护、情感陪护、日常辅助等关键应用场景,推动机器人产品从"能用"向"好用、易用、敢用"迈进。 今年,以宇树科技位代表的智能机器人靠炫技大出风头。面对现实刚需,那么,在收纳、喂饭、送药、陪聊、做饭、翻身、擦身、辅助训练等细活时,养老 机器人什么时候能真正上岗? 1、国内智能机器人相关现存企业达57.79万家 这份《通知》指出,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的攻关,重点聚焦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缓解家庭养老照护压力、弥补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人力缺口等。 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031万人,首次突破3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202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6%。 中国正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根据新华社报道,我国目前有约3500万失能老年人,占全体老年人的11.6%。据测算,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800万左 右。 一人失能,全 ...
直击2025上海老博会:“黑科技”集结亮相 银发经济赛道越跑越宽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12 16:42
"我们一大早就包车从上海远郊赶来,就是要看看有哪些新产品可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6月11日至13 日,2025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老博会")在上海举行,有参观者在现 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此次展会共有来自中国、奥地利、荷兰、德国、丹麦、比利时、美国、日本等16个国家和地区 的养老品牌参展,参展企业近500家,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展会规模创历史之最。 身处现场,记者感受到多元需求下银发经济的潜力与活力:科技加速赋能养老产业,代步车、康复辅助 器具、助听器等传统养老产品向数智化迈进;旅游康养、营养膳食、养老金融等新兴养老产品供给也变 得越来越丰富。 产品性价比受关注 6月11日上午,记者在上海老博会现场看到,等候入场的人群在信息检录处排起长队。展馆内,养老服 务、辅助器具、生活护理、康复医疗、健康管理、宜居建筑等多种类别的展品琳琅满目,房屋适老化改 造、老年代步车、床垫、健步鞋等展台受到"银发一族"的青睐。仅一个上午,某老年代步车企业的宣传 单页就已全部发完,某房屋适老化改造企业的展台则被围得水泄不通。 "黑科技"正加速赋能产业发展。一款进口的智能护理床,除传统升降功 ...
上海市2025年度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养老科技支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机器人圈· 2025-06-12 10:14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发布 上海市2025年度 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 "养老科技支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沪科指南〔2025〕16号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根据《上海市推进养老科技创新发展行 动方案(2024-2027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养老科技支撑"项目 申报指南。 一、征集范围 专题一:生活辅助、健康服务类产品 方向1:智能循迹轮椅 研究目标: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载智能循迹辅助出行产品,助力行动功能障碍老人高质量、健康安全出 行。 考核指标: 提供包含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控制模式在内的人机交互模式≥3种;实现前进、后退、停止、转弯等操作 指令≥4种。可实现360 o 水平方向检测,垂直方向检测范围≥60 o (以轮椅中心为原点):在前进方向上,能够 检测到距离轮椅6 m范围内的障碍物,包括静止的物体和移动的行人,识别率100%,准确率≥98%。可在≥5类 模拟复杂路况下行驶,避障成功率≥99%;可采用语音、输入等方式设置目的地,并具备自主导航常设目的地功 能。可实现50-100 kg的负载在室内 ...
“长护经济”爆发前夜,这些社会资本已经尝到甜头︱长护险扩围探路
Di Yi Cai Jing· 2025-06-09 12:34
国际上的经验是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尤其是民 间资本加入长护险这个领域。 长期护理保险(下称"长护险")即将结束试点走向全国。虽然社保"第六险"全面铺开尚需一段时日,但 其所蕴藏的市场潜力已经引起了多路社会资本的关注。 长护险试点改变了我国过去失能人员的护理成本完全由家庭自担的模式,减轻了家庭经济和事务负担。 在试点地区,长护险基金大量购买、按期支付的优势拉动了护理服务、康复辅具租赁、商业长护险以及 科技养老等产业从无到有、从大到小的发展。 第一财经采访的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长护险是一种以服务供给为主的险种,与医疗保险、养老保 险相比,它具有复杂程度高、影响范围广、涉及利益主体多等特点。国际上的经验是按照"小政府、大 社会"的原则,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尤其是民间资本加入这个领域。 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此前对第一财经表示,长护险带动养老服务业和健康产业快速发展。长期护理保 险制度覆盖1.8亿人,累计260余万失能参保人享受待遇,基金支出超800亿元;同时,提供就业岗位约 30万个,拉动相关产业社会资本投入约600亿元。 哪些护理机构会受益 ...
AI赋能让香港养老生活充满“智慧”
Xin Hua She· 2025-05-28 11:05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如何通过乐龄科技支援及优化长者的晚年生活,是今年不少参展商重 点关注的议题。 展厅中,一位参展商穿戴着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腿部被"钢铁骨骼"缠绕包裹,时而静坐,时而站立行 走,全程看似不用耗费任何力气。 来自杭州的智能康复师李珈毅介绍,该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基于神经可塑性原理设计的可穿戴仿生设 备,融合了AI算法步态模型,通过外部运动带动下肢进行步行康复训练,刺激神经系统重塑。 "就算是完全不能动的老人或因神经受损导致的运动障碍人群穿戴上这个机器人,都能重新'走路'。"李 珈毅说。 新华社香港5月28日电 题:AI赋能让香港养老生活充满"智慧" 郭辛 28日闭幕的第16届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上,76岁的香港居民陈伯格外"吸睛"。他佩戴着脑机AI头环坐 在一辆智能轮椅上,仅通过转动眼球、眨眼等轻微动作,就实现了轮椅的前进、后退、转向等操作。 本届展会上,类似的"AI+养老"智能产品层出不穷,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00家展商,带着包括AI 康复系统、便携式AI诊断系统等多项前沿科技成果前来参展。AI赋能让香港"智慧养老"走向现实,为香 港医疗科技产业注入新活力。 科技重新定义"老有所 ...
长护险全国落地新机遇,护理机器人、智能辅具站上风口|长护险扩围探路
Di Yi Cai Jing· 2025-05-19 12:46
长护险带来的护理服务需求,可以刺激消费,带动护理服务、医疗设备、康复器材等相关产业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江苏南通市长护险产业园内展示着一台智能护理机器人,它可以为失能者完成排泄物清理、温水冲洗、暖风烘干等全流程护理。南通市正在进行调研,待时 机成熟时,会将这类智能护理机器人像照护床、轮椅等辅助器具一样纳入到长护险的辅具目录中。 带动银发经济的发展,是实施长护险制度产生的社会效益之一。长护险带来的护理服务需求,可以刺激消费,带动护理服务、医疗设备、康复器材等相关产 业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长护险试点九年来,覆盖1.8亿人,累计260余万失能参保人享受待遇,基金支出超8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30万个,拉动相关产业社会资本投入约600亿 元。 第一财经也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长护险全国落地之后,"上门护理+辅具服务"模式有望在全国推广,相关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辅具租赁缓解失能人员的"燃眉之急" 辅具租赁是长护险试点地区特别受参保人欢迎的一项政策。2018年,南通在全国率先推出照护保险辅助器具项目。目前在江苏省内,已有南通、苏州、徐 州、常州、南京拓展了居家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