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采集系统
icon
Search documents
具身智能竞赛转向“基建”,深圳帕西尼投产大型数据工厂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25 11:51
为破解这一难题,该工厂采用了一套"无本体依赖"的数据采集系统,通过部署150个标准化的采集单 元,直接捕捉人类在真实场景中完成复杂任务时的手部动作姿态、空间轨迹和力学交互信息。这一方式 在理论上能够显著降低数据生产的成本,并摆脱特定机器人构型的限制,使产出的数据具备更广泛的通 用性。 在此基础上,该工厂通过其自研的"多模态神经织网技术(Neural Mesh)",将高精度的触觉数据与视 觉、关节角度、语音等信息进行同步融合,形成丰富的高维数据流。同时,借助"体感重定向系统 (Soma Redirect)",这些采集自人类的数据能够被有效适配和"重定向"至不同结构、不同型号的机器 人本体上,旨在解决长期困扰行业的模型跨本体泛化难题,让模型训练的成果能在更广泛的硬件上得到 应用。 事实上,为解决数据这一根本性问题,具身智能全行业正呈现出多元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路径。帕西尼 的"第三方数据服务工厂"模式是其中之一,但并非孤例。 以上海的智元机器人为例,其正采取一种"自建自用"的垂直整合策略。该公司在推进临港量产工厂建设 的同时,也在张江建立了大规模的数据采集中心,通过上百台机器人进行7x24小时不间断的数据生产与 模型 ...
圆桌讨论:AI应用趋势的破界对话丨WAVES新浪潮2025
3 6 Ke· 2025-06-18 02:58
这是属于中国创投的新纪元。当下的中国创投市场,既是周期筑底的转折点,也是结构性转型的深化期。在政策主导、国资与资本高度集中的新 生态下,唯有顺应趋势、灵活调整,方能在不确定性中捕捉确定性机遇。 6月11-12日,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36氪WAVES新浪潮2025大会以「新纪元」为主题,汇聚创投领域顶级投资人、新锐企业创始人,以及深 耕科技、创新、商业的科学家、创作者与学者,共同探讨AI技术革新、全球化浪潮与价值重估等前沿议题,拆解他们眼中的商业理想和未来世 界,一起讨论、寻找、走向中国创投「新纪元」。 6月11日下午,在投资人会场举行了一场AI应用趋势的破界对话,参与讨论的嘉宾有戴盟(深圳)机器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段江哗、Zadig创始人李倩、葱 花投研创始人徐翀、AMD大中华区AI市场营销负责人昝仲阳、ChatExcel创始人&CEO逄大嵬以及主持人华泰创新投资总经理晋海博。 圆桌现场 以下是对话实录,经36氪整理—— 晋海博:非常感谢各位的聆听,下面先由我做自我介绍,再请各位依次介绍。我们华泰创新投资是华泰证券的自有资金股权投资平台,开展科技投资已有五 年。今年特别推出了华泰创星CEO全球加速营计划,邀 ...
东华测试20250611
2025-06-11 15:49
东华测试 20250611 摘要 公司 2025 年合同负债上升,主要受益于订单量增加和良好的订单结转, 显示市场竞争力增强和客户需求增长。 力传感器产品与国内头部机器人厂家合作,集成数据采集系统,提供快 速响应服务,扭矩传感器已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预计 2026 年批量生产。 扭矩传感器性能获客户认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单机器人用量约 20 多个,目前处于小批量验证阶段,预计明年开始批量生产。 公司正在积极探索六维力传感器市场机会,该传感器是机器人必备配置, 已开始送样,初步性能指标与外资品牌无显著差异。 公司采用传统电子应变金属应变片制造力矩传感器,因其温度影响较小, 更适合机器人工作环境,克服了硅基应变片温度补偿难题。 截至 2024 年底,公司在手订单金额约 1 亿元,2025 年一季度合同负 债主要来自新订单,销售情况良好,预计全年营收保持增长。 国防军工业务占公司整体收入的 50%-60%,虽受军方反腐影响,但订 单数量乐观,科研仪器业务受装备影响较小,总体增长速度和订单影响 有限。 Q&A 公司在 2024 年的整体业绩表现如何?有哪些具体业务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2024 年,公司整体业绩保持了 ...
千元级灵巧手!“全市场唯一百亿规模”的机器人ETF(562500)单日吸金超9千万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03 02:17
今日截至10:01,机器人ETF(562500)上涨0.36%,持仓股方面,科大讯飞上涨4.3%领涨,科沃斯上 涨2.7%,科大智能上涨2.66%涨幅靠前。截至当前,机器人ETF(562500)盘中成交金额超1.3亿元,居 可比基金首位,换手率1.04%,市场成交活跃。资金流入方面,机器人ETF最新资金净流入9474万元。 机器人ETF(562500)是全市场唯一规模破百亿、流动性最佳、覆盖中国机器人产业链最全的机器人主 题ETF,助力投资者一键布局中国机器人产业。场外联接(华中证机器人ETF发起式联接A:018344;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发起式联接C:018345)。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消息面上,近日,灵巧智能发布三款灵巧手产品——高灵巧度灵巧手DexHand021 Pro、千元级三指灵巧 手DexHand021 S和千赫级数据采集系统DexCap。 中信建投认为,降本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按照特斯拉远期对人形机器人的定价目标,以及近期国产 人形机器人的定价,我们认为未来人形机器人整机成本可能在8万人民币左右甚至更低。这意味着,随 着量产阶段的不断推进,供应链各类参与者给的报价都将持续下降,未来 ...
AI与机器人盘前速递丨智元旗下机器人同时获中美欧三方认证,华为推出准万亿模型盘古Ultra MoE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03 01:09
【市场复盘】 3.华为推出参数规模7180亿的新模型——盘古Ultra MoE,这是一个全流程在昇腾AI计算平台上训练的 准万亿MoE模型。华为同时发布盘古Ultra MoE模型架构和训练方法的技术报告。在训练方法上,华为 首次披露在昇腾CloudMatrix 384超节点上,打通大稀疏比MoE强化学习(RL)后训练框架的关键技 术,使RL后训练进入超节点集群时代。 上周五(2025年5月30日),截至收盘,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下跌2.08%,持仓股方面,中 淮科技下跌7.44%领跌,中科星图下跌7.31%、优刻得下跌3.99%跌幅靠前;机器人ETF(562500)下跌 2.01%,持仓股方面,天淮科技下跌7.44%领跌,克来机电下跌6%、东杰智能下跌5.99%跌幅靠前。当 日交易金额5.37亿元,居相同标的ETF首位,换手率4.21%,市场成交活跃。 【热点要闻】 1.智元机器人旗下远征A2人形机器人通过中国CR、欧盟CE-MD、欧盟CE-RED、美国FCC四项产品认 证,成为全球首个同时拥有中、美、欧三个区域认证的人形机器人,也是国内首个获得CR和CE-MD认 证的人形机器人。 2.5月 ...
托普云农:政策东风劲吹智慧农业赛道,多维布局抢占高标准农田建设新蓝海
Quan Jing Wang· 2025-05-07 12:50
公司在技术研发和解决方案上具有显著优势。在技术层面,公司精研智能感知、机器视觉、AI算法模 型、农业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数据采集系统监测农情,用自主算法模型提供农事决 策支持。在项目实施方面,公司拥有丰富的经验,打造了众多成功案例,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 大动力。为抓住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公司也制定了一系列举措。在研发投入上持续加码,不断优化现 有产品和服务,推出更贴合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同时,积极拓展市场,加强与各地政府职能单 位、企事业单位、农业企业的合作,将成功经验推广至全国更多地区。并且,利用自身在行业内的影响 力,参与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托普云农(301556)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5月7日(周三)15:00至16:00通过远程网络方式召 开。 互动交流环节,公司方表示,农业强国战略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政策,为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极为广 阔的成长空间。从政策导向来看,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发展,致力于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 粮食安全。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公司面临诸多市场机遇。根据相关规划,到2030年,力争累计建成高 标准农田13.5亿亩 ...
凌云光(688400):25Q1收入利润双增长,具身智能领域持续突破
CMS· 2025-04-29 02:33
证券研究报告 | 公司点评报告 2025 年 04 月 29 日 凌云光(688400.SH) 25Q1 收入利润双增长,具身智能领域持续突破 TMT 及中小盘/通信 事件:公司 4 月 28 日发布《2024 年年度报告》及《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34 亿元,同比下降 15.42%;归母净利润 1.07 亿元,同比下降34.69%;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下降45.98%。2025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14 亿元,同比上升 38.57%;归母净利润 0.15 亿元,同比 扭亏为盈;扣非归母净利润 0.07 亿元,同比上升 159.24%。 增持(维持) 目标估值:NA 当前股价:25.18 元 基础数据 | 总股本(百万股) | 461 | | --- | --- | | 已上市流通股(百万股) | 237 | | 总市值(十亿元) | 11.6 | | 流通市值(十亿元) | 6.0 | | 每股净资产(MRQ) | 8.5 | | ROE(TTM) | 3.3 | | 资产负债率 | 33.6% | | 主要股东 | 姚毅 | | 主要股东持 ...
不做整机,戴盟机器人发布具身智能全链路解决方案卡位上游核心赛道|智能涌现
Core Insights - The company Daemon Robotics, based in Shenzhen, launched three new products: the tactile sensor DM-Tac W, the multi-dimensional tactile perception dexterous hand DM-Hand1, and the portable wearable remote operation data collection system DM-EXton, establishing a full-link solution for embodied intelligence data training [1][4] Product Development - Daemon's research on tactile sensors has evolved over eight years, originating from a collaboration between its chief scientist Wang Yu and MIT's Alberto Rodriguez, leading to a unique high-resolution tactile perception technology that does not rely on tricolor light [2][3] - The DM-Tac W and DM-Hand1 products feature a significant advancement in tactile sensor technology, with a density of 40,000 perception units per square centimeter, vastly exceeding traditional tactile sensors [3] Market Positioning - Daemon Robotics aims to carve out a niche in the market by focusing on tactile perception technology rather than competing in the complete machine sector, positioning itself as a solution provider for downstream manufacturers [5][6] - The company has secured significant funding, completing multiple rounds of financing totaling over hundreds of millions, which will support its supply chain stability and production capabilities [6]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 The DM-EXton device weighs 2.5 kg and features 54 degrees of freedom, with a data collection frequency exceeding 800 Hz, enabling instantaneous response and wireless connectivity up to 30 meters [4] - Daemon has achieved a breakthrough by reducing the thickness of its sensors from several centimeters to a few millimeters, allowing deployment in bio-inspired dexterous fingertip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