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激光通信终端
icon
Search documents
具身智能,交大领跑!5月盘点:17家交大系企业获融资,8家为具身智能企业
机器人圈· 2025-06-10 12:02
2025年5月,上海交大系企业融资继续保持火热。据「交大新上院」不完全统计,本月 获得融资的交大系企业共 17家 ,覆盖具身智能、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等赛道。 5月 融资盘点 本月交大系企业的融资热点,毫无疑问是 具身智能 赛道:智元机器人、傅利叶智能、 魔法原子、UniX AI、源络科技、千觉机器人、佳安智能、傲鲨智能等8家交大系具身智 能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技术覆盖人形机器人本体、触觉感知、外骨骼机器人、AI大模 型等核心领域。而这还仅是5月获得融资的交大系具身智能企业…… 适宇科技、臻锂新材、肆芃科技等依托交大实验室技术的企业获资本青睐,彰显上海交 大科研成果转化成效。 本月有 5家交大母基金portfolio企业获得融资 ,生态效应逐步显现。未来,随着政策红 利释放和技术跨界融合,交大系或成中国硬科技上市主力军。 智元机器人获新一轮融资 2025年5月,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智元机器人)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本轮投资方包括京东及上海具 身智能基金,智元机器人的部分老股东跟投。 智元机器人致力以AI+机器人的融合创新,打造世界级领先的通用具身机器人产品及应用生态。智元机器人成 立于2023年2月, ...
前沿科技产品集中亮相 上海杨浦向全球发出邀约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0 08:35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2025杨浦全球推介大会上,包含一批前沿科技产品的科技成果招商展吸引众多观者关注。 此外,立体视觉扫描建模机器人、车载芯片和存算一体芯片、星载宽带激光通信终端……各类源自上海 杨浦区内企业的前沿科技产品令人顿觉"未来已来"。 相关企业介绍,杨浦区对科技企业很友好,给了企业很多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推广。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英表示,上海将持续加快 培育优良的产业生态,加大科技成果招商的力度,推动杨浦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的建设。(完) 2025杨浦全球推介大会9日晚间在复兴岛船台公园举行。记者在大会的科技成果招商展上看到,垂直起 降固定翼无人机采用油电混合动力,不仅能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降,还能像固定翼飞机一样长距离巡 航,可搭载高清摄像、应急通信等多种设备,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消防巡查、城市治理等领域。"这 款无人机的翼展有6.3米,载重30公斤,续航长达6小时,可以飞行700公里。"相关企业市场部经理孟祥 明表示,该款产品已在多地实现交付。 展区内,腰部外骨骼机器人能有效避免工人的腰椎和肌肉损伤。企业方面介绍,除工业上肢、腰部电动 外骨骼,今 ...
量子“追光者”勇闯科研“无人区” 稳拿“必须指标”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6-05 12:26
勇闯科研"无人区"无止境。张亮此后还参与中国首颗量子微纳卫星的研制工作,负责研制量子光传输载 荷,以实现实时的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同时,张亮团队以空间量子技术为基础,在激光通信领域取得突 破性进展,推动跨域通信系统的实用化进程。他们成功研制了深海远距离光子计数通信样机,实现深海 水下数百米级距离的高速数据传输;主导研发卫星激光通信终端,实现星间数千公里级的跨网通信。 2006年,张亮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当时,空间光传输是困扰科学家的一大难题。张亮 形容其难度"如同从万米高空飞行的飞机上,连续将硬币投入地面旋转的储蓄罐"。在导师指导下,他攻 克算法、设计、器件等关键技术,完成精确跟踪控制子系统研制。 来源:中国新闻网 面对没有先例可循的科研难题,张亮与团队成员三赴青海湖开展实验,实地验证系统的可行性。他们克 服青海湖地区夜晚零下10℃的恶劣环境,只为寻找最佳测试点;在距离地面几十米的热气球实验中,上 演生死时速;面对设备意外摔落,彻夜奋战20天,创造抢修奇迹,用冻僵的手指记录下星地链路贯通的 历史性数据……最终,张亮团队成功完成了热气球量子密钥分配实验。 中新网上海6月5日电(范宇斌)"对于工程项目 ...
光电产业再添里程碑,2025首届空间激光通信创新发展大会在长春圆满落幕
3 6 Ke· 2025-05-28 03:39
5月24日至25日,2025首届空间激光通信创新发展大会在吉林长春举行。此次大会由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指导,吉林省光学学会、吉林省兵工学会、吉 林省军工科技创新协会、长春光电信息产业协会和长春市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主办,长春光客科技有限公司承办,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园责任有限公 司、北京多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协办,近2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参加了大会。 在为期两天的大会上,行业协会领导、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投资机构代表们共聚一堂,交流分享行业前沿观点,共同探讨空间激光通信领 域技术前沿与产业未来。 闭门会议结束后,参会嘉宾对芯光产业园展厅、长春光客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空间激光通信终端全参数检测中心以及空间激光通信终端数字化生产线进行了 现场走访参观。 吉林省空间激光通信产业企业联盟在此次大会上正式成立,这一空间激光通信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事件将推动吉林省新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长 春市净月区也面向空间激光通信领域的上下游企业发布"招募令"。 2025首届空间激光通信创新发展大会开幕,吉林省空间激光通信产业企业联盟正式成立 大会召开前一天,吉林省空间激光通信产业企业联盟工作闭门会议率先举行。 ...
毅达资本领投星辰光电Pre-A轮 助力开创卫星通信的“光时代”
然而,目前卫星激光通信终端依然面临诸多技术壁垒与亟待突破。首先,太空环境复杂,卫星高速运动 (7km/s)导致光束对准精度需达1微弧度(相当于从北京瞄准上海的一个硬币),且需克服振动、热变 形等干扰。传统机械式调控方案建链失败率高,其次,通信载荷的高成本制约了规模化应用。关键器件 (如高灵敏度APD探测器等)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不足30%。民营航天产品在推动降本方面有较大进 展,但大规模星座部署仍需成本再降50%以上。另外,国际竞争与标准缺失:国外SpaceX、OneWeb已 实现激光通信组网,技术领先2—3年;而全球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与频谱分配规则,可能引发"技 术割据"。此外,轨道资源争夺白热化,进一步压缩后发者生存空间。 星辰光电的激光波前调制技术方案,改变了传统激光通信依赖机械式扫描方式,有效提高了卫星激光通 信的建链效率和链路稳定度。 (原标题:毅达资本领投星辰光电Pre-A轮 助力开创卫星通信的"光时代") 近日,毅达资本完成对星辰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下称"星辰光电")的Pre-A轮投资,资金将主 要用于加速产品量产、技术迭代、团队建设以及市场拓展。 星辰光电于2022年底在苏州成立,核心 ...
数十位航天专家创立,已批量落地应用,激光通信公司拿下北京超亿元A++轮投资丨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5-22 00:06
以下文章来源于硬氪 ,作者林晴晴 自建"极光星座"在轨实验平台, 已累计完成超200小时连续通信验证。 文 | 林晴晴 编辑 | 袁斯来 来源| 硬氪(ID:south_36kr) 硬氪 . 专注全球化、硬科技报道。36kr旗下官方账号。 封面来源 | 企业供图 硬氪获悉,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研发商"极光星通"近日已完成超亿元人民币A++轮战略融资,由北京市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投 资基金、彬复资本、宁波前湾新区甬商雅榕创投、光谷金控共同投资,老股东长江资本等持续加码。本轮融资将重点用于规模化 产能提升、下一代激光通信终端研发及核心技术团队扩张。成立至今,"极光星通"已完成多轮大额融资。 "极光星通"成立于2020年,核心团队来自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及华为、中兴等机构,专注于空间激光通信终端及系统解决 方案的研发与制造。其产品覆盖星间同轨/异轨组网、星地高速数传及临近空间平台通信等场景,支持10Gbps至400Gbps多档通信 速率。今年3月,公司配套"光传01/02试验星"发射入轨的激光通信载荷完成国内首次400Gbps星间超高速在轨数据传输试验,单 次传输数据达14.4TB,通信时长为6分44秒,通信距离 ...
数十位航天专家创立,已批量落地应用,激光通信公司拿下北京超亿元A++轮投资 | 36氪首发
3 6 Ke· 2025-05-21 03:01
作者 | 林晴晴 新闻图片,来源:央视网 编辑 | 袁斯来 「极光星通」通过全自研技术体系(涵盖光学、机械、电控等六大领域),实现100%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其产品采用"航天级性能+工业级成本"路径,整 机重量低至6kg,光轴校正精度达1urad,并实现千公里级连续24小时稳定建链。截至2024年,公司累计入轨12台在轨激光通信终端,配套国内低轨卫星星 座任务,成为国内首家连续三次任务实现在轨稳定建链的商业公司。2024年公司的年产能提升至100台套,计划2025年扩展至400台以满足低轨星座组网需 求。 36氪获悉,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研发商「极光星通」近日已完成超亿元人民币A++轮战略融资,由北京市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彬复资本、宁 波前湾新区甬商雅榕创投、光谷金控共同投资,老股东长江资本等持续加码。本轮融资将重点用于规模化产能提升、下一代激光通信终端研发及核心技术 团队扩张。成立至今,「极光星通」已完成多轮大额融资。 「极光星通」成立于2020年,核心团队来自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及华为、中兴等机构,专注于空间激光通信终端及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与制造。其 产品覆盖星间同轨/异轨组网、星地高速数传及临 ...
“三体计算星座”发射成功 国产自主研发激光通信终端创全国之最
Yang Shi Wang· 2025-05-20 05:40
原标题:全球首发"三体计算星座"发射成功 国产自主研发激光通信终端创全国之最 激光通信终端核心组件EDFA光放大器、精密振镜系统等关键部件实现100%自主研发,将星间建链时间 压缩至15秒,系统功耗降低三成左右。通过模块化设计和工业级制造流程革新,该型终端研制周期从传 统航天产品的24个月缩短至4个月,单台成本大幅下降,开创了航天产品"既要尖端性能又要工业成 本"的双轨突破模式。 在航天科技向产业化转型的关键节点,首次构建天基分布式计算架构,将地面云计算能力延伸至近地轨 道;首次实现商业级激光通信系统的大规模应用,破解了传统航天技术"能用但用不起"的困局;首次形 成空天地海全域覆盖的实时通信网络,为未来深空探测、海洋监测等重大工程提供了可扩展的技术框 架。 5月14日,搭载长二丁火箭在酒泉成功发射,其承载着人类对天基智能探索的"三体计算星座"首发星成 功入轨。此次发射任务,国内企业氦星光联自主研发的激光通信终端如同太空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石,为 全球首个太空计算系统奠定了关键性技术基础。对于激光通信领域来说,本次创造了两个全国之最:第 一是单次发射激光通信型号最多,第二是终端数量最多、建链通信最多。本次氦星光联提 ...
全球首发“三体计算星座”发射成功 国产自主研发激光通信终端创全国之最
Yang Shi Wang· 2025-05-15 12:57
5月14日,搭载长二丁火箭在酒泉成功发射,其承载着人类对天基智能探索的"三体计算星座"首发星成功入轨。此次发射任务,国内企业氦星光联自主 研发的激光通信终端如同太空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石,为全球首个太空计算系统奠定了关键性技术基础。对于激光通信领域来说,本次创造了两个全国之最: 第一是单次发射激光通信型号最多,第二是终端数量最多、建链通信最多。本次氦星光联提供了24套激光通信终端,也是国内首次同时完成了11条星间链路 在轨建链、在轨通信、在轨互联计算。 激光通信终端核心组件EDFA光放大器、精密振镜系统等关键部件实现100%自主研发,将星间建链时间压缩至15秒,系统功耗降低三成左右。通过模块 化设计和工业级制造流程革新,该型终端研制周期从传统航天产品的24个月缩短至4个月,单台成本大幅下降,开创了航天产品"既要尖端性能又要工业成 本"的双轨突破模式。 在航天科技向产业化转型的关键节点,首次构建天基分布式计算架构,将地面云计算能力延伸至近地轨道;首次实现商业级激光通信系统的大规模应 用,破解了传统航天技术"能用但用不起"的困局;首次形成空天地海全域覆盖的实时通信网络,为未来深空探测、海洋监测等重大工程提供了可扩展的 ...
「商业航天」赛道精选丨2025年Banglink第9期
创业邦· 2025-04-20 23:56
3大瓶颈 万亿赛道 商业航天是指采用市场化机制以获取商业利润为首要目标而开展的航天活动,涵盖卫星制造、火箭制造、卫星应用等领域。大规模太空资源开发成为拉动全球经 济增长的新引擎,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推动航天市场化、商业化进程。相关数据显示,商业航天产业的直接投入产出比约为1∶2,对国民经济的直 接拉动作用为原始投入的8至14倍。欧洲空间政策研究所报告显示,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产值可能突破万亿美元。 从2015年商业航天元年开始,我国商业航天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商业发射次数高速增长,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但在技术、产业链等方面仍存在三大卡点。 关键技术待突破。 抗辐射FPGA、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仍依赖欧美进口,先进卫星载荷技术等方面与美国存在差距,需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突破技术瓶颈,提 高关键技术、零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发射成本与运力瓶颈。 我国航天发射市场需求大,运载能力缺口较大,不足未来所需运力的1/5;现阶段我国卫星入轨成本1万美元左右,大推力可重复使用火箭 技术亟待突破。我国卫星研制成本约是Spacex星链的9倍,成本和质量控制是关键挑战。 商业闭环未形成。 商业航天前期研发投入巨大、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