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富管理服务信托
icon
Search documents
年内信托业罚单规模已破千万,业务创新迎破局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2 12:49
6月20日,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下称:青岛监管局)公布相关行政处罚信息, 因五类监管问题,陆家嘴信托被罚420万元。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智通财经记者 | 邹文榕 年内又有机构吃到"大额"罚单。 青岛监管局披露,五类违法违规事由分别涉及"关联交易管理不到位、信托项目管理严重不审慎、证券投资信托产品违反监管规定、固有资产五级分类不准 确、产品风险信息披露不及时"等内容。相关负责人也收到相应警告、处罚。 6月1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披露,因存在"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到位"两项问题,安徽国元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下 称:国元信托)被罚85万元,时任国元信托总裁于强,以及时任两位业务员工高海婵、王金来分别收到监管警告并处罚款6万元。 伴随月内两张罚单应声落地,年内信托机构罚单规模已破千万元,机构及个人合计达到1111.37万元。 | | 机构被罚/ 力π | 员工并罚/ 力π | 被处罚事由 | 处罚机构 | 发布时间 | | --- | --- | --- | --- | --- | --- | | 陆家嘴信托 | 420 | 10 | 关 ...
财经深一度丨“去通道”、谋转型,信托业出现哪些发展新趋势?
Xin Hua She· 2025-06-18 03:51
"这不是简单的资产规模扩大,而是信托业在实施'三分类'业务转型后规模所产生的显著变化,也是信 托业顺应市场需求变化作出的积极调整。"复旦大学信托研究中心主任殷醒民说。 增长、下降、再增长……最近十多年来,信托资产规模经历了螺旋式演进,曾在2017年跃升至26.25万 亿元,又跌至2020年的20.49万亿元,后在2021年出现回稳态势,并延续回升势头至今。 信托业曲折前行的背后,是资产规模增长与业务结构优化并行。 2023年6月,信托业务分类新规正式落地实施。新规明确了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 托三大类25个业务品种,进一步厘清了信托业务边界。 随着信托业转型不断深入,"单一信托+信托贷款"的通道业务大幅缩减,信托资金运用方式更加多元。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末信托贷款余额为4.36万亿元,仅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 1%。 "三分类"新规的指引下,我国信托业发展有何新趋势?如何为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更多支持? 图为一家信托公司的广告牌。新华社发 资产规模延续回升势头—— 2024年末,我国67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财产规模已达29.56万亿元。 数据显示,2024年新成立信托规模8.3 ...
中国信托资产规模29.56万亿再创新高 10万亿资金信托投向证券市场年增55%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6-08 23:15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在资本市场改革与"三分类"新规双重驱动下,中国信托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末,我国信托资产规模达到29.56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5.64万亿 元,增长23.58%,再次突破新高。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截至2024年末,资金信托投向证券市场(含股票、基金、债券)规模合计为10.27万亿元, 较2023年末增加3.67万亿元,增幅达到55.61%,占比46.17%。 这意味着,证券市场已经成为资金信托投向规模最高的领域。特别是在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推动下,信托业正成为 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关键力量。 服务信托与资管信托并重的新格局。 随着"三分类"转型的推进,财富管理服务信托作为信托业转型的核心抓手,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财富管理服务信托约为1.03万亿元。其中,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其他个人财 富信托余额分别为6435.79亿元、2703.97亿元、1149.06亿元。 复旦大学信托研究中心主任殷醒民指出,信托业正在为实现"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政策目标采取积极 有力有效行动。 财富管理服务信托 ...
我国信托业规模逼近30万亿,超四成资金涌向证券市场
Huan Qiu Wang· 2025-06-05 03:00
资金信托规模也呈现增长态势,截至2024年末,资金信托规模为22.25万亿元,同比增长28.02%。其中投向股票和基金的资金数额为1.12万亿元,占资金信 托的比例超5%。信托业正在为实现"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政策目标积极行动。 不过,2024年信托业经营收入与利润"一升一降"。信托业经营收入为940.36亿元,比2023年增长8.89%;行业利润为230.87亿元,比2023年下降45.52%。殷 醒民认为,这是信托公司从以资金融通与资产管理为主切换到以资产服务信托为先的信托业务发展模式所致。 我国信托业迎来新机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信托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纲领性 文件。信托财产登记试点取得突破,北京、上海等地已启动相关试点,全国还有很多省市正在研究探索,为信托行业规范发展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文馨) 复旦大学信托研究中心主任殷醒民指出,2024年末信托资产规模接近30万亿元,并非简单的年度性扩张,而是信托业在实施"三分类"业务转型后资产规模的 显著变化,也是顺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积极调整。在"三分类"格局下,信托业正从传统的非 ...
中国信托业资产规模突破29.5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证券市场成最大投向
Sou Hu Cai Jing· 2025-06-05 00:23
证券市场成为资金配置主要方向 资金信托投向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证券市场成为最大投向领域。截至2024年末,资金信托规模为22.25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8.02%,新增4.87万亿元。 其中投向证券市场的规模合计为10.27万亿元,较2023年末的6.60万亿元增长55.61%,新增3.67万亿元。 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占比达到46.17%,成为资金信托投向最大占比领域。具体来看,投向股票和基金的资金数额为1.12万亿元,占资金信托总规模的 5.04%。这一变化与"活跃资本市场"的政策导向高度契合。2023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2024年4月新"国九条"明 确提出,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提升权益投资规模。 资金信托投向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点。投向证券市场的占比大幅提升,投向金融机构的占比基本保持稳定,而投向工商企业、基础产业和房地产业的占比均 呈下降趋势。这种变化反映了经济运行新态势与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对资金流向政策调整的实际效果。 从历史发展轨迹来看,信托业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2010年信托资产规模仅为3.04万亿元,随着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2017 ...
信托业家底曝光:资产规模逼近30万亿 业务转型进行时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03 18:41
信托行业正实现资产规模增长与业务结构优化并行。 中国信托业协会6月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达29.56万亿元,较2023 年末增加5.64万亿元,同比增长23.58%。 "2024年末信托资产规模接近30万亿元,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年度性扩张,而是信托业在实施'三分 类'业务转型后资产规模的显著变化,同时也是信托业顺应市场需求变化而作出的积极调整。"复旦大学 信托研究中心主任殷醒民表示,在"三分类"格局下,信托业正从传统的非标融资业务,向更加多元化和 专业化的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并重的业务模式转型。 新成立产品逾七成为资产服务信托 2024年,资产服务信托扎实起步,该业务在"三分类"中排在首位,是监管部门倡导信托公司开展的重要 业务类型。资产服务信托主要分为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行政管理服务信托、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和风险 处置服务信托等。 上述"三分类"是指,原银保监会2023年发布的《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根据各类信 托服务的实质,以信托目的、信托成立方式、信托财产管理内容为分类维度,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 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自2023年 ...
2024年信托业实现利润230.87亿元,同比下跌45.52%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03 14:05
殷醒民强调,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无论是高净值人群还是普通群众都 期望通过资产配置和再配置来增加财产性收入,信托客户需求从单一的高收益诉求转向综合财富管理需 求,信托公司的财富管理业务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023年3月,原银保监会颁发《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于 同年6月1日起实施。为有序实施存量业务整改,确保平稳过渡,《通知》为业务分类改革设置了3年过 渡期,2023年6月1日—2026年5月31日为三年完整过渡年份,其中2024年和2025年是两个完整的自然年 份。 数据显示,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在"三分类"中居首位,是本次业务分类调整的重点,共涉及19个业务品 种,在25个分类中占比达76%。截至2024年末,家族信托余额为6435.79亿元,保险金信托余额为 2703.97亿元,其他个人财富信托余额为1149.06亿元,这三个分类的业务品种合计为10288.82亿元。 北京商报讯(记者 宋亦桐)6月3日,来自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在宏观经济回升 向好背景下,信托资产规模达到29.56万亿元,比2024年6月末增加2.56万亿 ...
广州发布“养老金融十二条” 扩大养老产业直接融资渠道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14 08:32
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产业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债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探索养老领域 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探索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支 持金融机构提供养老金融跨境服务,加强与港澳养老金融合作,探索推动内地与港澳金融机构合作开发 大湾区跨境养老金融产品、跨境医疗险产品,提升跨境养老服务质效;鼓励保险公司稳健有序投资参与 发展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服务等。 据了解,截至2024年底,广州市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212.92万人,已正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目前, 广州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成熟定型,正逐步推动"制度全覆盖"到"人员全覆盖"。已有3015家企业建立 企业年金,覆盖51万名职工。 "养老金融十二条"从十二个方面明确了广州养老金融发展的重要任务,其中包括支持金融机构为基本养 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提供综合管理服务;丰富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金 融产品供给,推进具有养老属性的金融产品发展,鼓励信托公司开展定制化的家族信托、家庭服务信 托、保险金信托等财富管理服务信托业务;加大养老产业发展融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实际设 立养老金融事 ...
广州: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产业企业上市
Sou Hu Cai Jing· 2025-05-14 03:03
广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网站5月14日消息,近日,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广东 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等部门印发《广州市 关于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加大养老产业发展融资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实际设立养老金融事业部或专营机构。 鼓励银行机构加大对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养老基础设施建设、适老化改造和智慧养老设备研发制造等 信贷支持。鼓励银行机构合理确定贷款期限,更加精准有效地支持银发经济经营主体的合理融资需求。 鼓励金融租赁公司等开展医养康养等设备融资租赁业务。鼓励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定位和业务优势,为银 发经济产业园区企业提供融资融智服务。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探索银发经济全产业链融资支持模式。引 导各金融业行业自律组织与养老产业行业组织加强对接交流,促进行业信息流通和业务合作。 拓展丰富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产业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债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渠道。 用好区域性股权市场,为非上市养老产业企业非公开发行、转让证券提供服务。支持国有企业发起设立 银发经济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广州市银发经济产业领域的种子期、初创期创 ...
从《蛮好的人生》看信托破局,平安信托让家庭财富管理 “蛮好”
新财富· 2025-05-13 06:27
《蛮好的人生》依靠生动人物和情节,向我们普及了「信托」这一熟悉又陌生的概念。也给观众带来 了对信托行业新的认知:300万也能实现信托服务。 按照过去的思维,信托往往都是高净值用户的专属,这主要是由于信托高度定制化的特征,容易导致 项目成本高、管理周期较长,因此需要对投资者的专业知识、经济实力、风险承受能力做一定的要 求。 但是随着保险金信托等财富管理服务信托新模式的出现,信托服务的门槛当前正在被大幅降低。据 悉,目前已经有不少信托公司产品的门槛已经降低至100万元,信托正逐渐褪去"高冷"的调性,渗透 进入更多的家庭和人群之中。 回望历史,中国信托行业的发展可谓是波澜曲折。 0 1 当信托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蛮好的人生》多次登上热搜。 在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孙俪主演的女主角保险员胡曼黎,将原本富豪老艾总为儿子购买的300万年 金保险改为信托,很好地解决了年金险可能被私生子挥霍的风险,确保资金定向用于私生子成长,实 现了更好的风险隔离。即使艾总企业经营失败或离婚,信托资产也独立,不用于偿债或分割。这是保 险金信托的价值所在。 此外,剧中的另一个故事,则体现了另一种信托形式——家族信托的价值。李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