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直接融资
icon
Search documents
做好“五篇大文章” 三方面问题待解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8 19:18
温建宁告诉记者,头部券商往往能率先感知新经济变化,中小券商受高端人才短缺、资源有限以及宏观 经济研究不够深入等因素制约,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布局较为缓慢。 如何激发中小券商的积极性?温建宁建议,一方面,头部券商应发挥"火车头"作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 经济能力,以亮眼的业绩展示广阔前景;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需发挥引导作用,通过政策激励与资源倾 斜,助力中小券商明确差异化业务定位,引进技术与人才,深耕实体经济细分市场。 三、在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评价过程中,数据披露问题不容忽视。不少券商存在数据缺失现象,部分券 商数据与统计标准存在口径不一致,甚至与官方数据存在明显分歧,还有头部券商的信息技术投入等重 要指标缺失,给数据比对造成一定干扰。 证券时报记者张娟娟 自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出以来,券商积极制定落实方案,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 量发展中,证券行业凭借其独特属性,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服务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券商已取得显著成效。证券行业同时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 为各业务线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然而,成绩背后也有不足。在对券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践研究 中,记者发现以下 ...
招行150亿抢滩金融资产投资赛道 股份制银行AIC“三足鼎立”格局成型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7-03 12:34
(原标题:招行150亿抢滩金融资产投资赛道 股份制银行AIC"三足鼎立"格局成型) 7月3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已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筹建招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银AIC"),注册资本150亿元,由 招行全资控股。这是继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之后,第三家获批筹建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的股份制银行,标志着股份制银行在该领域的竞争 进入新阶段。 自2016年国务院启动市场化债转股试点以来,该领域长期由五大国有银行主导。2025年5月以来,随着监管政策松动,兴业、中信、招行三大银行 在短短两个月内相继获批AIC,合计注册资本达350亿元,形成股份制银行"AIC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长期关注国内特殊资产处置的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玲玲表示,招行此次大手笔布局AIC,既是对国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战略的积 极响应,也是其推进综合化经营的重要举措。但与国有大行相比,股份制银行在客户资源、项目储备等方面仍存在明显差距,未来如何在差异化 竞争中突围,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150亿资本棋局 招行此次设立招银AIC,注册资本为150亿元,远超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的100亿元注册资本,显示出其在该领域的 ...
降息推动“存款搬家”效应,5月非银存款创近十年同期新高
Di Yi Cai Jing· 2025-06-15 10:16
居民和企业加速将资金向货币基金、现金管理类理财等收益更高的领域转移。 在存款利率进入"1字头"时代的背景下,5月金融数据折射出资金流动的深刻变化。 央行数据显示,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达316.96万亿元,同比增长8.1%,当月新增存款近2.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 多增5000亿元。其中,非银存款单月增加近1.2万亿元,创下近十年同期新高,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分析普遍认为,存款利率下调引发的"存款搬家"效应,是推动非银存款增长的原因之一。居民和企业加速将资金 向货币基金、现金管理类理财等收益相对更高的领域转移。这一趋势在银行理财规模数据上得到有力印证——5月 银行理财规模环比增长3400亿元,总量达31.6万亿元。 与此同时,存贷款月度增长差异也引发关注。专家指出,这缘于金融资产多元化、直接融资占比提升以及隐性债 务置换等多重因素,需从长期视角理解存贷款增长的动态平衡。 非银存款创近十年同期高点 数据显示,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18万亿元,同比多增5000亿元,环比更多增2.62万亿元。 5月存款结构中,非银存款增加1.19万亿元,为近十年同期高点,同比多增300亿元。今年以来,非银存款更累计 增加14.73万 ...
深度解读5月金融数据,谁是社融多增的最大“功臣”
Sou Hu Cai Jing· 2025-06-14 00:48
新一期金融数据发布,金融总量合理增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6月13日,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 325.78万亿元,同比增长7.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6.32万亿元,同比增长7.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6.16万亿元,同比增长8.7%。 分析人士指出,5月降息降准落地,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及信贷可获得性都有改善。主要受隐债置换等影响,5月新增贷款同比少增,但这不代表 银行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弱化;在政府债券大规模发行推动下,5月新增社融连续第6个月同比多增,表明当前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在持 续加大,是今年货币政策基调转向适度宽松、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宏观政策的具体体现。 发债对信贷的替代效应凸显 从贷款来看,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6.32万亿元,同比增长7.1%。综合上月数据,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约6200亿元,环比多增3400亿元,同比少 增3300亿元。前五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68万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5月作为季中月份,信贷投放情况同季初月份存在一定相似性,同时在外部不确定性犹存情 况下,有效融资需求尚未实质性转暖。为稳 ...
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新增2.29万亿元——一揽子金融政策落地显效
Jing Ji Ri Bao· 2025-06-13 20:53
企业债券融资也有所增加。二季度以来,企业发债成本总体呈低位下行态势,5月份5年期AAA级企业 债到期收益率平均为1.97%,在4月份较低水平上进一步下降。在低利率背景下,企业加大债券融资力 度。 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7%,广义货币供应量(M_2)同比增长7.9%,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7.1%……6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最新金融数据显示,金融总量继续合理增长,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保持稳固。 5月末,狭义货币(M_1)同比增长2.3%,较上月末提升0.8个百分点。目前,M_1统计口径中包括流通 中货币(M_0)、单位和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与趴在银行账户上的定期存款相 比,属于支付交易较为便利的"活钱"。5月份,M_1增速明显加快,表明近期发布的一揽子金融支持措 施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投资、消费等经济活动有所回暖。 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29万亿元,同比多增2247亿元,主要受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等发行拉 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分析,今年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前置,一季度净融资规模超3.8万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5万亿元,特别是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 ...
今年前5个月社融增量超18万亿元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保持稳固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13 16:14
本报记者刘琪 6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5月份金融数据。数据显示,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6.16万亿元, 同比增长8.7%;广义货币(M2)余额325.78万亿元,同比增长7.9%;狭义货币(M1)余额108.91万亿 元,同比增长2.3%;人民币贷款余额266.32万亿元,同比增长7.1%。 业内专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总体来看,金融总量继续合理增长,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保持稳固, 下阶段金融总量增长有望保持平稳。 政府债券是最主要因素 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6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其中,5月份 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29万亿元。 政府债券是拉动社会融资规模较快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市场人士分析称,今年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前置, 一季度净融资规模超过3.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万亿元,特别是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特殊再融 资专项债发行较多。进入二季度,在特殊再融资债发行工作继续推进的同时,随着特别国债启动发行, 政府债净融资进度进一步加快。此外,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也出现提速迹象,5月份新增专项债规模 4432亿元,单月发行规模创今年新高。这些因素共同拉动 ...
社融由财政支撑——2025年5月金融数据解读【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6-13 16:00
报 告 正 文 有效融资需求暂显不足。 5月社融同比保持多增,除了政府债融资保持较高规模以外,低利率带动企业债券融资好转。不过,5月信贷依然偏弱,一方面化债对于企 业贷款的替代效应仍然存在,关税政策也继续影响着企业的融资意愿,反映在企业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整体走弱;另一方面,实体部门融资需求仍然偏弱,降息后 居民的加杠杆意愿尚未有明显增强,财政政策有待加力提效 。 财政资金拨付提振M1。 5月M1增速反弹,一是主要受到去年同期整顿存款"手工补息"带来的低基数影响,二是政府债发行前置,企业现金流趋于改善。5月M2增速 小幅回落,主因5月财政多收少支背景下,政府存款对居民和企业存款增长构成一定压制,不过低基数效应仍然存在。5月末,M2-M1增速差收窄,指向财政资金投 放至实体带动企业资金活化程度好转 。 直接融资支撑社融同比延续多增。 2025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29万亿元,同比多增额收窄至2271亿元,直接融资是主要的支撑。一方面,5月政府债券融资规 模抬升至1.46万亿元,但同比多增额缩减至2367亿元;另一方面,企业债券净融资规模下降至1496亿元,同比多增额扩大至1211亿元。5月人民币贷款规模增加 ...
财经聚焦|5月金融数据出炉,新增贷款投向了哪里?
Sou Hu Cai Jing· 2025-06-13 14:16
中国人民银行当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末,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266.32万亿元,同比增长7.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6.16万亿元,同比增长 8.7%;广义货币(M2)余额325.78万亿元,同比增长7.9%。 6月13日,5月金融统计数据出炉。哪些领域更"吸金"?哪些数据增长更亮眼? "总体来看,金融总量保持平稳,前5个月新增贷款10.68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保持稳固。"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认为,5月降息等一揽子 金融政策落地见效,进一步激发了信贷需求。 超10万亿元的信贷资金流向了哪里? 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超九成新增贷款投向了企业。 数据显示,前5个月,我国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9.8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6.16万亿元。也就是说,中长期贷款占比超过六成,为企业投资和生产 提供了稳定而有力的支持。 随着5月底中国建设银行840万元贷款到账,福建信亿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忙碌了起来:销售团队第一时间汇集订单需求,技术团队忙着研发新款高速智控编织 机…… "近期订单激增,技术研发进入关键期,建行这笔贷款为我们加大研发生产投入提供了重要支持。"公司负责人殷守国说,在5月贷款 ...
社融多增3.83万亿背后:债券对贷款替代作用明显
Sou Hu Cai Jing· 2025-06-13 13:1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婧 北京报道 6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5月金融数据。数据显示,2025年5月末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6.16万亿元,同比增长8.7%,与上月持平。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 余额为262.86万亿元,同比增长7%,较上月下滑0.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为32.91万亿元,同比增长 3.4%,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为87.39万亿元,同比增长20.9%,与上月持平。 从存量结构看,5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1.7%,同比低1个 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20.5%,同比高2.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7.7%,同比低0.4个百分 点。 从增量看,2025年前五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6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其中,对 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38万亿元,同比多增1123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6.31万亿元,同比多 3.81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9087亿元,同比少2884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较快,主要是受到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拉动,并以 政府债券为主。今年政府债券发 ...
央行,最新公布!
证券时报· 2025-06-13 09:37
最新金融数据出炉。 6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发布的最新金融数据显示,5月当月,社融增量2.29万亿元,同比多增2247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6200亿元。5月末,广义货 币(M2)同比增7.9%,比上月微降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9个百分点。 权威专家指出,看金融总量数据不能只看绝对量和绝对增速,还要看相对量和相对增速。前些年我国名义经济增速接近10%,社会融资规模、贷款增速也保持略高 于10%的水平,两者基本匹配;近年来宏观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金融总量继续保持8%以上的增速,高出名义经济增速4个百分点左右,金融总量指标超过名 义经济增速的幅度处于历史高位,而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 今年5月7日,央行发布了一揽子金融支持措施,包括降准降息、优化并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上述权威专家表示,上述举措力度非常大,货币政策从出台到 效果显现需要一个过程,各项政策已逐步有效落地。央行也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政府债与企业债拉动社融增长 在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拉动下,5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2.29万亿元,同比多增2247亿元。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