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控系统
icon
Search documents
科技筑盾 广发智能风控精准拦截电诈 守护您的“钱袋子”
Xin Hua Wang· 2025-07-11 09:35
在数字化时代,守护好每一位客户的资金安全是银行业的重中之重。广发银行深知电信网络诈骗的危 害,面对社会案防新态势,全力搭建了业内领先的大数据智能风控系统,持续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系统全面覆盖,系统覆盖手机银行、个人网银、快捷支付、POS、数字人民币、ATM等多渠道交易场 景。 实时智能处置,依托底层海量数据吞吐能力和多维度风控模型、策略及规则,实现对手机银行、个人网 银、快捷支付、POS、数字人民币等线上资金转出交易的7*24小时实时监测及差异化处置。 精准阻断保护,对于远程登录盗刷、本人本机转账、远程控制交易等各类疑似电诈交易或严重偏离客户 本人历史使用行为的交易,系统将在实时交易环节采取限制性保护措施,第一时间直接阻断交易,及时 有效守护客户资金安全。 精准拦截挽回千万元损失 今年以来,广发银行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保护客户资金安全方面成效突出。2025年上半年,全行 通过大数据智能风控平台成功阻断电子银行渠道(不含POS、第三方支付、数字人民币)电诈案件145 起,为受害客户直接拦截被骗资金1427万元,避免潜在资金损失超4000万元。 广发银行通过风控模型自动止付,及时向分行下发预警线索,与公安机关 ...
20万条投诉撕开遮羞布:最赚钱的蚂蚁消金,为何管不住坏账与暴力催收
Sou Hu Cai Jing· 2025-07-03 05:53
与同行业的招联消金相比,蚂蚁消金虽然在2024年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反超,但在发展的稳定性和合规性方 面仍有差距。招联消金作为行业头部公司,成立时间早,在风险管理和合规运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尽 管2024年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有所下降,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招联消金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和合规机制,能够较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监管要求。蚂蚁消金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借鉴同行的经验, 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和合规建设。 蚂蚁消金作为消费金融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取得辉煌业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坏账攀升、违规催 收、合规风险等问题,不仅影响着公司的声誉和形象,也威胁着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蚂蚁 消金需要深刻反思,强化自营催收及贷前分层定价,加强技术赋能,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和合规运营机 制,以打破"高增长、高不良、强催收"的恶性循环,实现真正的健康前行。否则,即使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 和强大的技术实力,也难以在日益规范和竞争激烈的消费金融市场中立足。 转自:九州商业观察 随着业务的扩张,蚂蚁消金的坏账问题日益凸显。自2024年起,公司多次转让不良资产,仅2024年三次转让 的未偿本息总额就约达17 ...
云姨夜话丨要成为一家AI银行,路到底要怎么走?
Qi Lu Wan Bao· 2025-06-30 13:26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赟 现在网商银行有四只"鸟"——大山雀、大雁、布谷鸟、百灵,分别对应的是卫星遥感风控系统、供应链 金融系统、智能普惠理财系统和智能交互式风控系统,其背后是对银行业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度 探索。 早在2019年3月的一场"问道民营经济"沙龙上,当时还是网商银行拟任副行长的冯亮表示,作为一家民 营银行,网商银行始终用科技的力量来给民营、小微企业带来平等的服务。 2021年10月,网商银行对外发布基于数字技术的供应链金融方案——"大雁系统"活动现场,网商银行行 长冯亮在当年9月获监管批复履新后首次公开亮相,对外拆解数字供应链金融将迈入"1+N"模式的三大 关键词。当时,冯亮介绍的数据显示,下游经销商及终端门店的经营性贷款可得率平均达到80%;当前 已有海尔、华为、蒙牛、旺旺等首批接入品牌超500家。 目前,网商银行正在尝试一些AI应用,比如"AI票据管家""AI连锁通资金大脑""AI投标助手"等。 2025年上半年的最后一夜,说一说AI银行。 近日,浙商银行召开股东会,董事长陆建强在会上透露近期与马云进行对接,马云提出希望浙商银行成 为"AI+时代"中国第一家AI银行。实际上,近三年来,浙 ...
人工智能重塑金融风控 从技术赋能到生态协同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27 12:20
Group 1: AI and Big Data in Finance - The integ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big data is reshaping the core operational models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with significant developments in China's fintech sector following the global AI wave initiated by ChatGPT [2] - Maj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like ICBC and China Merchants Bank are leading the application of AI in finance, while Tencent Cloud and Ant Group excel in technology output [2] - Ant Group has developed a leading AI risk control system that supports real-time transactions and compliance for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users [2] Group 2: Evolution of Credit Risk Assessment - The credit risk evaluation system in banks has evolved from information-based to data-driven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driven by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data and technology [3] - Traditional credit risk assessment relied heavily on customer-provided information and internal data, limiting the use of external data [3] - The rise of digital finance allow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access a broader range of external data, enhancing the comprehensiveness of risk assessments [3] Group 3: Innovation in Banking Services - Banks are innovating their service models by integrating online and offline channels, enabling personalized services anytime and anywhere [4] -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ies like Intelligent Process Automation (IPA)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reducing processing times from days to minutes [4] - The focus of banking innovation has shifted from product-centric to ecosystem-centric approaches, integrating business, data, and technology [5] Group 4: Challenges in Inclusive Finance - Financial services for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face challenges due to high service costs and the inherent risk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customer segments [6] - Information asymmetry exacerbates the difficulties in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in these segments [6] - Data is recognized as a key production factor in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with its marginal utility increasing as it is reused [6] Group 5: Enhancements in Risk Control Models - Traditional risk control models are limited by the narrow scope of data used, often leading to inadequate risk assessments [7] - By integrating diverse data sources, including user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 more comprehensive risk management system can be developed [7] - The value of data increases with volume and reduced application barriers, enhancing both social and economic value [7] Group 6: AI in Anti-Money Laundering - Ant Group's anti-money laundering system combines AI and graph computing to enhance the identification of complex relationships [9] - The system utilizes heterogeneous graph modeling to depict various entit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enabling effective tracking of fund flows [9] - AI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analyzing suspicious transactions and automating report generation, improving decision-making efficiency [10]
闪光的你,赋能徐州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请展示!
Sou Hu Cai Jing· 2025-06-25 23:10
金融机构:在徐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机构,重点征集创新服务案例、数字化转型成果、风险防控 实践等。 政府及行业协会: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金融协会等,提供政策创新、跨领域协作治理模式案例。 2.领域方向 服务实体经济:供应链金融、制造业专项贷款、科技金融产品等。 普惠金融:新市民金融服务、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小微金融产品创新。 (可扫码下载报名表)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徐州向"万亿俱乐部"稳步迈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徐州监管分 局、中国人民银行徐州市分行、新华日报社徐州分社将推出"收官十四五,点'金'万亿城"——2025徐州 金融业服务高质量发展案例征集活动。此次活动将全面梳理徐州金融业在"十四五"期间的政策落实、创 新实践及社会贡献,强化金融机构社会责任感,提升徐州金融业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本次活动为期6个月(2025年5月—10月),旨在系统展示徐州金融业"十四五"成就,为"十五五"规划提 供经验借鉴,同时推动金融机构与公众的深度互动,助力徐州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为徐州迈向万亿之城 作出金融贡献。 一、征集范围 1.征集对象 规范性:依法依规实施,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4.评审与展示 成 ...
申港证券:外资券商赛道上的差异化突围样本
□ 申港证券以债券业务为特色,通过差异化战略与科技赋能实现业绩持续领跑——2024年营业收入与净 利润均创新高,净资产收益率连续三年稳居行业前20名,在13家外资券商中,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收入 盈利都已位居前列 □ 申港证券用三年时间完成业务"再平衡",从2021年投行与投资业务占比70%,到2024年资管与财富管 理业务占比提升至50%,各业务条线形成"此消彼长、相互补位"的生态闭环 □ 在打造交易型券商的征程中,申港证券将金融科技作为"破局利器"。2024年开始,逐步在主流社交媒 体平台开展新媒体业务,到2025年随着AI工具的应用,构建起"智能服务闭环"。以"内容引流+科技提 效"模式为标志,申港证券正在不断探索财富管理服务的新边界 ◎记者 徐蔚 在金融开放与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交汇点上,申港证券正以"精品券商"的发展路径,努力打破行业同 质化竞争困局。作为首家CEPA框架下设立的合资券商,申港证券以债券业务为特色,通过差异化战略 与科技赋能实现业绩持续领跑——2024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创新高,净资产收益率连续三年稳居行业 前20名,在13家外资券商中,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收入盈利都已位居前列,为中小券 ...
蚂蚁集团金晓龙:AI应用将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6-20 07:22
早期依赖纸质档案与人工填单,效率受限;电子化时代通过计算机系统显著提升了流程效率;大数据时 代则以数据为生产要素,推动金融的核心能力,尤其风控、获客、运营等能力的提升,手机点一点,就 能办贷款、买理财。 原标题: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金晓龙:AI应用将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深化AI应用、打造金融'硬科技'实力,对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具有战略意义。"6月18日,在上海举 行的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上,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金晓龙分享了在人工智能时代,科技创新如何驱动金 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思考。目前,花呗和网商银行均已探索AI大模型的应用。 金融服务正在从大数据迈向AI时代 金晓龙认为,过去几十年,金融行业经历了手工纸质时代,到电子化时代,再到大数据时代,目前正在 走向AI时代。 2022年11月,Open AI发布GPT 3.5,引爆了全球对AI大模型技术的关注。AI大模型的认知能力可以处理 大量非结构化的数据,并且具备思考、认知、灵活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甚至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不 难预见,AI将驱动金融服务出现巨大的革新。 聚焦实践:蚂蚁集团的普惠金融的科技答卷 金晓龙表示,作为一家坚持科技驱动的公司,在 ...
财经观察|时隔十年国际金融展归沪,掀起一场什么金融科技巨浪?
Qi Lu Wan Bao· 2025-06-19 10:44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赟 在金融科技浪潮下,AI赋能、数智化转型成为展区高频词。本届中国国际金融展上,蚂蚁集团展示了 最新智能交互式风控系统和AI金融服务等,6月19日,蚂蚁消金首席风险官林嘉南还做了分享——如何 将大模型技术应用在交互式智能风控领域。作为上海展区金融科技企业,奇富科技现场展示信贷超级智 能体模块,此智能体由端到端授信决策智能体、小微企业信用评估、AI合规助手、AI决策助手、AI审 批官等多模块构成,实现业务专家级的智能决策表现。 自1993年首次举办以来,中国国际金融展今年已是第31届,也是观察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开放的重要窗 口,这一展会长期扎根北京,仅在2015年"南下"上海。十年后,中国国际金融展再度回归上海,包括渣 数据显示,科创板上海累计首发募资额和总市值保持全国第一,上海私募股权、创业投资管理人数量、 管理基金数量、管理基金规模均居全国前列。 吴清还提到,和十年前相比,市值超千亿的A股上市公司中,科技企业占比从12%提升至27%。 6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 案》,《方案》明确,推动保险机构进一步集聚上海,对在沪机构授权等 ...
沉浸式感受“国际范儿”!中国国际金融展回归上海,现场直击!
券商中国· 2025-06-18 14:43
6月18日,上海世博展览馆内人潮涌动,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在此正式拉开帷幕。 券商中国记者实探展馆发现,上午9时,聚集在上海世博展览馆门口的参展人已络绎不绝,其中不乏多个国家 不同肤色的面孔。 据了解,本届展会与2025陆家嘴论坛同期举办,两大金融盛会在上海实现"展+会"深度联动,吸引了全球金融 机构、科技企业及行业专家齐聚黄浦江畔,共同探讨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新路径。 (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入场区 李颖超/摄) 沉浸式感受"国际范儿" 券商中国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本届中国国际金融展"国际范儿"十足,包括渣打银行、汇丰银行、西班牙桑坦 德银行、法国兴业银行、东方汇理银行等在内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皆有亮相。 此外,非洲进出口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南非标准银行、泰国盘谷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印尼曼底利银行等 多个区域的主流银行都作为境外外资金融机构参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6月18日展会首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跨境银企合作专场活动在展馆内落地,人 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与6家外资机构举行了直接参与者签约仪式。其中,标准银行、非洲进出口银行、 阿布扎比第一银行、吉尔吉斯斯坦Eldik Bank、大华 ...
“信用记录关爱日”18周年,招联如何让信用不负期待?
2008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将每年的6月14日定为"信用记录关爱日",旨在提高社会公众对征信系统的认 知,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近日,信用记录关爱日迎来了设立的第18个年头。 回顾这18年历程,信用报告正在从金融领域向求职、租房等领域拓展,逐渐成为每个人的"经济身份 证"。数据显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2024年全年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服务达67亿次。 而在消费金融领域,征信报告查询正是需求最高频的业务之一。2024年末,3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总资 产达1.3万亿元,构成了内生经济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满足长尾客群需求的同时,消费金融公司还肩负 着帮助信用"白户"建立起良好的信用记录的职责。正因如此,更广泛的群体才能切实享受到优质金融服 务带来的便利。 消费金融客群往往是传统金融服务难以覆盖的群体,该群体普遍具有信息来源较为受限、信用资质相对 较弱等特点,因此经常无法提供完整的材料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 在此背景下,头部消金公司旨在持续培育更强的金融科技能力,从而做好风险控制,提升服务效率,进 一步提升金融的普惠性与可得性。 2015年,中国联通与招商银行共同组建了招联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联")。银保监会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