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控系统

Search documents
中企出海如何构建“能力矩阵”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7-12 00:17
李铭俊、皮鑫/文 中国企业新一轮出海潮正如火如荼。2024年,德勤发布的《中国企业全球化新纪元白皮书》显示,仅德勤一家公司,2024年便助力超过2000家中资企业在全 球96个国家出海并实现国际化发展,这折射出中国企业全面开启出海征程的深度与广度。 出海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技术壁垒到文化鸿沟,从供应链重构到合规性迷宫,能力建设正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企业要以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用 好既有优势、追求高阶目标、打造全局能力。 既有优势 当前阶段,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规模制造与供应链组织上具有较强优势,制胜的关键在于将这些优势发挥到极致,转化为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是科技创新能力。 目前,中国企业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技术实力已经跻身全球第一梯队,这是产业出海的关键法宝。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技术凭借卓越的安全性和 能量密度,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电池市场的标杆;大疆的无人机飞控系统以其精准的操控性能,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大半江山;字节跳动的推荐算 法能够精准捕捉用户兴趣,使TikTok在全球社交媒体市场独树一帜。 除了单点技术领先,技术应用的范围,即用户生态和应用场景的广度,是筑牢科技创新能力优 ...
研判2025!中国消费级无人机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热潮来袭[图]
Chan Ye Xin Xi Wang· 2025-05-22 01:22
内容概要: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无人机市场之一,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随着人 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娱乐需求的增加,消费级无人机在个人旅行记录、家庭聚会拍摄、城市风光航拍等 应用场景中的需求持续增长。此外,中国政府对消费级无人机行业的支持是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消费级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时加强对消费级无人机飞行的 监管,确保安全和隐私。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2024年达到 488.99亿元,同比上涨20.0%。预计2025年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86.78亿元。 相关上市企业:亿航智能(EH)、航天彩虹(002389)、北方导航(600435)、洪都航空 (600316)、航天电子(600879)、中国卫星(600118)、纵横股份(688070)、观典防务 (688287)、华测导航(300627)、中海达(300177)等。 相关企业: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零度智控(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深圳一电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杭州零零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 京飞米科技有限 ...
“千亿产业新势能”系列之航空制造篇: 锚定世界级航空产业集群目标 沈阳航空工业大“链”内功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5-20 18:14
Core Viewpoint - Shenyang is emerging as a leading hub for the aviation industry in China, with significant advancements in both military and civilian aviation sectors, aiming to achieve a scale exceeding 100 billion yuan by 2024 [1][6]. Industry Development - Shenyang has been recognized as the birthplace of China's aviation industry, being the primary production base for the first domestically produced fighter jets and a key area for aircraft engine development [1][4]. - The city has been designated as a key industrial cluster for aviation, with its aviation industry cluster successfully included in the list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clusters by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2024 [6][7]. -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implemented various policies to support the aviation industry, including significant financial investments and incentives for high-end talent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6][8]. Company Highlights - Wujitu Technology Co., Ltd. specializes in drone technology, including flight control systems and data platforms, and has established itself as a leader in the domestic market with an 80% share in the single-rotor flight control product segment [2][3]. - The company has completed multiple rounds of financing and aims to enter the domestic capital market in the coming years, focusing on providing intelligent and efficient drone solutions [3].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 Shenyang has established a robust platform for the transfer and transformation of aviation technology, achieving over 10,000 patents and 3,000 technology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ast five years [6][8]. - The city is also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aircraft (eVTOL) and is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low-altitude economic development [7][8].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 Despite rapid growth, Shenyang's civil aviation sector remains relatively weak, lacking major projects for large aircraft assembly, which necessitates a focus on enhancing the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9][10]. - The city aims to strengthen local supply chain capabilities and foster collaboration between local enterprises and leading companies to improve competitiveness [9][10].
2025低空经济产业链全景图谱+低空经济行业报告
Sou Hu Cai Jing· 2025-05-18 12:24
低空经济全景图:万亿级产业崛起之路 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以真高 1000 米以下(可扩展至 3000 米)的低空空域为活动空间,以民用航空器,如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 行器(eVTOL)、直升机等为核心载体。通过多样化的低空飞行活动,它广泛辐射并带动农业、物流、交通、文旅、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实现融合发展。 低空经济的核心特征体现在创新性、高质量以及规模化等方面,这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目前,低空经济已经构建起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了上游的材料与核心部件、中游的航空器制造与保障系统,以及下游的多元应用场景。据相关预 测,预计到 2030 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 2 万亿元大关。 资本市场对此迅速做出响应,宗申动力、亿航智能等产业链企业的股价应声上涨。2024 年,多地陆续启动空域开放试点,这标志着低空经济正从概念阶段 加速迈向现实发展之路。 二、低空经济产业链拆解 (一)上游:材料与核心部件 一、低空经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2023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低空经济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而 2024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其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地位。在此 ...
纵横通信2024年全域数字营销收入增幅超60% 深度布局低空飞控技术领域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4-27 10:11
4月25日晚,纵横通信(603602)(603602.SZ)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度,纵横通信实现营业 收入16.65亿元,同比增长22.54%;实现归母净利润1886.14万元。公司表示将以数字基建业务为底座、 以数字营销业务为引擎、以低空经济业务为战略支点,打造"通信技术+数字营销+智能场景"三位一体 的新型业务生态。 4月27日,纵横通信披露了2025年一季度报告,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42 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公司表示主要系全域数字营销业务毛利额增长所致。 在全域数字营销服务业务方面,2024年,纵横通信实现营业收入8.92亿元,同比增长60.38%,占主营业 务收入比例为53.98%,毛利率同比上升4.48%,已经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公司深入布局互联网各 个消费场景,通过"全域+多品+全球"的战略布局,公司数字营销业务已经初步形成了融合"产品+平台 +数据"的全域流量生态与海量数据(603138),并通过在流量复用、用户标签分析、营销内容创作等 方面积极应用AI大模型技术。公司系国内AI模型推广领域的战略服务商,服务客户包括字节、阿里、 百度、KIMI ...
为什么CEO总是最后一个知道真相?
Sou Hu Cai Jing· 2025-04-27 03:48
"CEO是公司里最'无知'的人。"这句话听起来像讽刺,却道破了组织管理的残酷现实。不久前,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某媒体专访中亲述了曾经"被公司供 应链下属合伙瞒骗"的惨痛经历,并坦言"一个公司的CEO有时候是最晚知道真相的"。为什么CEO总是最后一个知道真相?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与国 际商务副教授蔡舒恒从管理学角度,拆解了"皇帝新衣"的困局,并提出破解之道。 2015年,大众汽车"排放门"震惊全球——工程师在柴油车上安装作弊软件,瞒过管理层长达7年。直到美国环保署介入,CEO文德恩才在记者会上茫然地 说:"我也是刚知道。" 这不是孤例。从富国银行的虚假账户,到波音737MAX的致命缺陷,无数案例证明:CEO往往是最后一个知道真相的人。为什么站在公司金字塔尖的人反 而最容易被蒙蔽?如果连CEO都被骗,公司还有真相吗? 在中国历史上,君昏臣蔽的案例也比比皆是。秦朝赵高在朝堂上指鹿为马,群臣畏惧权势纷纷附和,秦二世胡亥终被蒙蔽;明朝嘉靖皇帝二十余年不上 朝,仅靠严嵩的"青词"(道教奏章)治国,直到海瑞上奏《治安疏》痛陈时弊,才惊觉国家早已危机四伏……这些故事堪称古代版的"CEO困境",可见这 个问题早已困扰人类上 ...
一家AI芯片公司,C轮融资超10亿丨投融周报
投中网· 2025-04-14 05:58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速览投资风口,掌握资本律动。 作者丨 长风 来源丨 东四十条资本 大家好,我是长风。今天给大家带来上周资本市场的专业投研信息。 上周焦点回顾: 硬科技赛道,红杉连续加注具身机器人。 上周,灵心巧手宣布完成超亿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种子基金、万凯新材领投,力合资本、力合金 融、华仓资本、鞍羽跟投。此外,穹彻智能成功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盛宇投资、嘉御资本、云启资本、上海科创集团等多家知名投 资机构联合投资,同时老股东Prosperity7、红杉中国、小苗朗程、璞跃中国等持续追投。 镁源动力完成数千万元融资 4月7日消息,固态镁基储氢材料量产企业镁源动力宣布完成数千万元股权融资,本轮融资由中财融商、合肥创新投共同投资。 云象机器人完成A轮融资 大健康赛道,iPSC成重点。 上周,中盛溯源宣布在 B 轮融资中再获数千万元资金支持。至此,中盛溯源 B 轮融资圆满收官,本轮累计融资金额达 2.35 亿元。本次追加融资由广药资本、科金控股、合肥产投、菡源资产知名投资机构联合参与。 4月11日,聚焦iPSC化学诱导平台的睿健医药新宣布 完成了近亿元B+ ...
从eVTOL到公务机,国产飞控供应商再融资数千万元|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4-09 00:08
以下文章来源于硬氪 ,作者林晴晴 硬氪 . 专注全球化、硬科技报道。36kr旗下官方账号。 国内少数能满足民用航空 高安全等级要求的飞控供应商。 文 | 林晴晴 编辑 | 袁斯来 来源| 硬氪(ID:south_36kr) 封面来源 | 企业供图 硬氪获悉,民用航空高安全等级飞控系统供应商「边界智控」近日已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毅达资本领投,徐汇科创投、连 界启辰及老股东前海弘晖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技术研发、适航认证支持及量产能力建设。 「边界智控」成立于2020年,专注民用电动航空飞行控制与自动驾驶计算与控制平台的研发,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eVTOL)、及公务机及民航客机提供高安全性飞控解决方案。公司按照民用航空适航标准的要求,采用正向设计过程进行研 发,构建覆盖研发、适航取证到量产交付的全流程能力,是国内少数能满足民用航空高安全等级要求的飞控供应商。 全球航空产业正向碳中和、智能化加速转型。据中国商飞预测,2023-2042年中国民航客机交付量将超9000架;Markets and Markets数据显示,2030年中国电动航空市场规模或达499亿元。飞控系统作为飞机的 「大脑 」,在高安全等级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