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大讲堂
icon
Search documents
天津本土突破!当阿童木人形机器人“天兵一号” 举起 10kg 物料,长三角供应链慌了吗?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6 08:17
"弯腰捡起产线上的螺丝钉,绕到设备背面排查故障,举起10kg物料精准投料......"这些过去只能由人类完成 的'柔性动作',这台人形机器人都将能承包。"在第二届京津冀智能制造装备协同发展大会上, 阿童木机器人 董事长刘松涛向观众介绍。 其身后聚光灯下,一台 身高1.4米、体重70公斤的银色人形机器人 以一组"移动向前、挥手、扭腰、转身归 位"的连续动作完成首秀。 ▍ 工业机器人赛道积极拥抱"具身智能" 随着全球制造业从"规模经济"向"数字经济"加速转型,传统自动化设备因难以适应混线生产、非标操作与突 发工况的柔性制造需求,暴露出多品种切换成本高、复杂工艺依赖人工、系统响应滞后等能力瓶颈。据麦肯锡 《2025全球制造业趋势报告》,混线生产、非标操作、突发工况三大挑战导致全球制造业年损失超4700亿 美元。 企业以 "柔性化"、"智能化" 为核心重构自动化生产体系,已成为应对全球制造业转型浪潮、突破传统刚性 生产桎梏的核心趋势。而这款由阿童木机器人研发的 "天兵一号"人形机器人, 作为天津首台具备空间适应 性、任务泛化性、人机协作性的人形智能体 ,凭借仿生结构、算法生态、并联结构应用三大创新设计,为当 下人形机 ...
“智启未来·共筑机器人新生态” 2025中国机器人智能大会在海淀区成功举办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6 08:17
2025年6月13日至15日, 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指导,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智 能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唯实具身智能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联合 承办的 2025中国机器人智能大会暨CAA机器人智能专业委员会年会 在北京市海淀区西郊宾馆隆重举行。 本届大会以 "智启未来·共筑机器人新生态"为主题,聚焦机器人智能领域前沿技术、热点问题及产业应用, 吸引超过200名行业精英参会,其中包括60余位国家级人才及多位院士专家,呈现30余场高水平学术报告与 产业对话,打造一场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盛宴。 ▍ 北京海淀区力争打造全国 具身智能原始创新策源地 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 开幕式致辞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代表中国自动化协会机器人智能专委会,对出席大会的嘉宾表示热烈欢 迎,并向指导单位、承办单位及合作单位表示衷心感谢。她提到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智能专业委员会汇聚了 众多专家学者,致力于机器人智能技术探索和自主创新,并希望本次大会能促进相关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推 动机器人智能领域的前沿科技进步,为国家和社会的智能制造、生活服务、国防等领域做出贡献。 海淀区委副书记、区 ...
超50家客户开展测评!RDK S100是怎样成为机器人行业首选平台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6 08:17
"地瓜机器人不做机器人的身子,而是做机器人的大脑,通过提供软硬件通用底座,来降低机器人市场的开发 门槛。"这是地瓜机器人CEO王丛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观点。 2024年初,地平线将机器人事业部拆分, 地瓜机器人公司成立,专注于机器人底层基础设施建设。在王丛看 来,地瓜机器人要做的是 PC生态的Wintel以及移动互联网生态中的iOS/Android与ARM体系。 时隔一年,地瓜机器人已陆续发布包括 旭日 系列智能 计算芯片(旭日 3、旭日5)和RDK机器人开发套件 (RDK X3、RDK X5、RDK Ultra) 等多款重量级产品,并在今年 5月宣布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 ▍ 时隔一年 地瓜机器人 RDK S100旗舰开发套件全球发售 2024年9月地瓜机器人开发者日上,RDK S100开发套件首次公开亮相,与其一起亮相的还包括 旭日 5智能 计算芯片 以及 RDK X5机器人开发者套件 。不过作为面向具身智能领域的非公开发售旗舰产品, RDK S100的首次曝光还受到了广大开发者的强烈关注。 RDK S100是面向具身智能前沿创新与应用突破的全场景算力核心,基于新一代BPU纳什架构设计,拥有百 TOPS级 ...
快讯|武汉出台人形机器人产业新政;成都今日启动首批智能机器人实景验证活动;两部门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场景应用试点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6 08:17
1、 武汉出台人形机器人产业新政 近日,武汉市召开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武汉市加快人形机器人 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武汉市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快打造全 国人形机器人专用传感示范地、场景应用优选地、智能制造集聚地。武汉已建成国内规模最大、场景最丰 富、机器人款式最多的创新中心,未来将让它发挥更大磁力。同时,还要建设概念验证、中试和共享制造 平台,最高支持1000万元。对大模型研发和算力使用分别最高补贴500万元,对数据集建设最高奖励200 万元。 2、 成都今日启动首批智能机器人实景验证活动 今日成都市首批智能机器人实景验证活动正式启动,10 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携丰富多样的机器人产 品走出实验室,深入交通指挥、智慧教育、文旅服务、治安巡逻、安全指引等五大领域的真实场景,进行 实地检验与优化迭代。成都市机器人产业协会秘书长李俊杰表示,场景对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来说非常 重要,成都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实景验证场景,并以开放姿态欢迎来自全国甚至全球的机器人企业 来蓉进行场景验证,让机器人产品更好地服务人们的生活。 4、 智在无界完成 ...
聚焦落地场景应用!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启幕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5 04:41
6月14日,"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大赛以"具身引智、应用未来"为主题,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经信 局指导,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主办,将在接下来的五个月时间内,持续汇聚全球顶尖科技成果与产业项目,推动具身智能技术迭代与产业融合。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副区长唐超宣布大赛启动,介绍了大赛主题、赛程、专家委员会、奖项设置、配套政策等基本情况,并全面阐述了大赛的背 景、目标与亮点,为这场科技盛宴奠定了坚实基调。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北京市海淀区始终以推动科技进步为己任。回溯 2024年首届赛事,101支海内外团队竞逐前沿技术,一批商业应用场景落地生根,为产 业发展积淀了宝贵经验。时值"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历史交汇点,海淀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的生态活跃、要素齐全、前景广阔,本届大赛顺应人工智能技术 爆发式增长的时代浪潮,呼应具身智能行业对场景落地的迫切需求,再度锚定"以赛促产"的战略路径,通过赛事激发技术创新突破,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标 杆性场景,旨在构筑具身智能领域的创新策源地与产业制高点,提升海淀区在具身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场景应用是具身智 ...
【重磅来袭】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秀!杭州大会展中心邀您共赴人形机器人产业巅峰盛会!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5 04:41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debut of Tesla Bot at the 2025 Hangzhou International Humanoid Robot and Robotics Technology Expo, showcasing advancements in humanoid robotics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over 200 leading companies in the industry [1][3][5]. Group 1: Event Overview - The expo will take place from June 20 to June 22, 2025, at the Hangzhou Grand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 featuring a combination of forums, exhibitions, and interactive experiences [1]. - The event is organized by the Zhejiang Robot Industr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and aims to present cutting-edge humanoid robot technologies and future living scenarios [1]. Group 2: Key Exhibitors and Technologies - Notable exhibitors include Alibaba Cloud, Hangzhou Six Little Dragons, and various other leading companies, showcas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embodied intelligence, multimodal interaction, and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5]. - The expo will cover the entire industry chain, including complete robots, key components, and application scenarios [5]. Group 3: Forums and Networking Opportunities - The event will host several forums, including the Hangzhou Humanoid Robot Conference focusing on industry trends and policy analysis, and a connection conference aimed at fostering business cooperation and 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 [9][10]. - A dedicated forum for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the humanoid robotics sector will also take place,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to explore new investment avenues [10]. Group 4: Interactive Experiences - The expo will feature interactive activities, including a talent show and educational events aimed at engaging families and promoting technology awareness [11][13]. - Attendees will have the chance to win limited gifts through participation in interactive sessions [11].
人形机器人“深水区”的老问题和新问题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5 04:41
根据《 2025 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 研究报告》数据显示, 2025 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 52.95 亿元,占全球份额约 27%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更有望突破 82.39 亿元,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 中国 在 人形机器人 领域正在积极布局, 2025 年 已有超 100 家相关企业,融资总额超过百亿元 ,量产有望突破 万台 。其中, 工业、服务 等细分赛道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 在热潮下,解决人形机器人的一个个问题仍是产业迈向发展 "深水区"的关键。 ▍ 热点下的新问题 虽然部分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已经千台,但有投资人指出, 人形机器人的这一阶段的爆单,很大程度上并非场 景真实需求的体现 ,本质上是热钱叠加政策带来的泡沫,目前产业对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的心态还是 fomo (错失焦虑)。当客户采购后真的尝试把机器人耦合进场景,可能会发现和当初的设想完全不一样,这时候就 一定会有泡沫和滤镜的破碎,会带来一波产能的过剩和闲置, 返修比例就成为 厂商 极大的拖累,对于硬件和 质量 、 供应链管理的考验 会加大 , 因为 新技术从产生到具备普适性都逃不过 Gartner 的技术成熟曲线路 径,泡沫是产业实 ...
17视触觉传感器+70%表面触觉覆盖!北大×北通院《自然·机器智能》发表F-TAC Hand,提供全新灵巧手思路!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5 04:41
Core Viewpoint -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TAC Hand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advancement in tactile embodied intelligence, addressing the limitations of existing robotic hands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and enhancing their adaptability and performance in complex tasks [2][6][39]. Group 1: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 The F-TAC Hand integrates 17 high-resolution tactile sensors with a spatial resolution of 0.1 mm, covering 70% of its surface area, achieving near-biological tactile perception while maintaining natural hand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3][12]. - A novel humanoid hand-type generation algorithm has been developed to efficiently process high-dimensional tactile data, creating a complete closed-loop tactile control system that addresses key technical challenges in multi-modal perception and motion coordination [3][6]. Group 2: Performance Validation - The F-TAC Hand demonstrated superior adaptability in dynamic real-world conditions, outperforming traditional non-tactile solutions in 600 multi-object grasping experiments, particularly in environments with noise and dynamic interference (p<0.0001) [5][32]. - The system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Kapandji test, achieving all 10 specific contact points between the thumb and other fingers, and executed 33 typical human grasp types, showcasing its high flexibility [33][35]. Group 3: Practical Applications - The F-TAC Hand's design combines high degrees of freedom with extensive tactile coverage, breaking through traditional limitations in robotic hand design, making it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s in prosthetics, teleoperation systems, collaborative robots, and human-robot interaction [39][45]. - The innovative modular design of the tactile sensors allows for effective integration into the hand structure, enhancing the system's practicality and usability in real-world scenarios [39][42].
即将量产全球首款“空间记忆模组”!「留形科技」完成Pre-A轮融资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4 04:27
机器人大讲堂获悉,智能感知研发商「留形科技」完成数千万元 Pre-A轮融资。 本轮融资的投资方包括弘毅 投资等,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核心零部件定制生产、产品规模化交付及市场拓展。 目前,留形科技已与多家头部机器人厂商展开深入合作,计划于 2025年7月进行留形Odin1的量产,并将在 未来进一步拓展其产品在建筑测绘、工业巡检、机器人导航等领域的海内外市场,推动空间智能产品的全球产 业化布局。 据企查查显示,留形科技此前已获真格基金、俊盛投资的融资支持。 据公开资料显示,留形科技 ( 全称:深圳留形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2年,是一家专注与智能三维感知 与重建技术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公司致力于推动相关技术在机器人导航与数字孪生、建筑测绘、工业巡检等领 域的深度融合应用。 在核心团队方面 , 留形科技的创始人徐威是香港大学 MaRS Lab博士,在SLAM算法和机器人领域有深厚 的技术积累。 此外,技术战略顾问张富教授曾任职大疆创新顾问科学家,并 参与 了 Livox激光雷达的研究 工作。留形科技的核心团队成员大多来自香港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顶尖高校,团队硕博占比高达60 ...
人形机器人“发疯”警报:1.8米巨物安全失控,新安全设计亟待出台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4 04:27
砰! 在一场热闹的展会上,人形机器人 Digit 前一秒还在流畅地搬运箱子,下一秒就毫无征兆地脸朝下狠狠 砸在水泥地上!箱子散落一地 …… 这一幕直观暴露了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风险: 人形机器人的 " 类人形态 " 使其具备独特的安全挑战 , 物理不 稳定性带来的巨大安全隐患。 技术故障 下,人形机器人不仅需要对于交互物体的保护,也 敲响了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的安全警钟 。 若 人形机器人摔倒或者故障的一幕, 发生在 人机交互 作业区, 人类 喉咙等脆弱部位被机械臂撞击的风险将 不堪设想。 IEEE 人形机器人研究组主席 Aaron Prather 指出关键差异:传统工业机械臂遇险可紧急断电停摆。但对靠 动力维持平衡的动态稳定人形机器人 可能很难接近 按下急停键 。 此前不少实验室传出的视频都显示,在机 器人出错过程中,人类很难去控制它们。 "即使按掉急停键, 结果可能是它直接砸向你,风险更大。 " Agility Robotics CTO Pras Velagapudi 也 警 示 认为 : 金属 轻微碰撞人体脆弱部位,后果也可能很严重。 当人形机器人动态性能越来越强,趋于人,甚至超越人类,我们也应该开始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