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谐共生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为绿色未来注入“中国力量”
近年来,在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绿色能源的同时,贵州省充分利用光伏板下的土地种植农作物, 带动有条件的农户发展畜牧养殖,并发挥地形多样、气候立体的优势,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带动农 民增收。目前,贵州省森林覆盖率达63.3%,绿色经济占比达48%。图为贵州省威宁县仙水窝农业光伏 电站。 新华社记者 陶 亮摄 盛夏七月,贵阳爽爽。 晨光下,飞鸟从眼前展翅掠过,在水面投下翩跹的身影;市民在步道上走走停停,成为风景中的点 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河畔,这样的画面是每天的日常。 "以前河水黑臭,现在成了城市'会客厅'。你瞧,一大早就有这么多人。"贵阳市民李女士刚刚结束晨 练,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贵阳地标甲秀楼已迎来第一批游客。 论坛期间,"诗画江南 活力浙江——在'浙'里看见美丽中国"展览前,众多与会者驻足参观,浙江的绿色 实践引得参观者连连称赞。 展区中,一座奖杯、一棵梭梭树模型、一张获奖证书,分别代表着浙江"千万工程"、蚂蚁森林项 目、"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也向大家讲述着美丽浙江建设的点 点滴滴。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生态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多年来在绿色转型中化解"成长的烦恼 ...
沿着纬度听中国(第一季)丨航拍北纬30° 每一座山都是一个博物馆
Yang Guang Wang· 2025-07-07 12:56
中国北纬30°,每一座山都是一个博物馆。 北纬30°的群山,是地理的阶梯,是文明的年轮,更是中国人心中永不坍塌的精神脊梁。 巫山山脉,处于北纬30°左右,作为二、三阶梯的分界线,山势骤缓。长江在此冲破束缚,奔涌向平 原,滋养出"湖广熟,天下足"的农耕传奇。 巫山山脉以东,长江携带的泥沙一路沉积,形成了广阔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进入了地势平坦的第三级阶 梯。天时地利人和,让沿线城乡成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文化底蕴深厚的富庶之地。 这里的山,年龄都在数亿年之上,比第一阶梯的大山更为古老和久远。它们不偏不倚出现在北纬30°, 塑造了世界级的著名自然和人文景观。从古到今,烟雨山岚,奇峰怪石,一直是许多人心中的诗和远 方。 从西往东,中国山川大势,按照地理划分为三个阶梯,每个阶梯都有各自形态的山系。山有表情,所以 有四季的变脸。山有胸怀,是所有生灵的家园。风,从山中来。水,也从山中来。三级阶梯,铺展出一 幅地理长卷。 在高原大山的庇护下,中国北纬30°一线,成为中国人口最密集,农耕文明较早开始的地方。6000万年 前,印度洋板块如巨掌推挤亚欧大陆,青藏高原缓缓升起。 中国青藏高原,以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度,被称为"世界 ...
陕西合阳如何实现人水和谐共生?|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征文选登
合阳通过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政策引导,使水资源成为引导群众致富的"绿色银 行"。近年来,合阳县充分依托渭北奥灰质溶岩水排泄区,在黄河盐碱滩建成全省主要水产品良种繁育 基地和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为当地群众找到了致富的新路子。以洽川镇为例,通过采取"以水压碱 性、以鱼降盐"的办法,做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这篇大文章,建成高质量绿色低碳渔业基地,带动了 当地农户的收入增长,真正实现了"人水同兴"。 水生态环境保护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调节气候、保护水土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相比发达地区,合阳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仍需进一步提升。合阳持续 采取的"一退、二限、三还"保护措施让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黄河流域合阳段的水生态环境得到 明显改善。近年来,合阳县严格按照"流域统筹、区域落实"的要求,实施了黄河西岸矿山治理等一系列 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分年度下达水生态环境治理攻坚行动任务、流域水体达标计 划,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生态环境局合阳分局 陕西省合阳县位于关中盆地东北部的黄河西岸,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 ...
在全面绿色转型中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持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 色转型,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 国方案。新时代下,讲好全面绿色转型的中国生态环保故事,不仅能够向世界展示中国绿色发展的成就 与经验,还能够有效传递中国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共建美好地球家园的决心。 要讲好哪些中国生态环保故事? 要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就要聚焦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揭 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 要讲好中国推进全面绿色转型的理论创新成果。讲好生态环保故事,不仅要讲故事本身,更要讲清故事 背后的逻辑、理念与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形 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讲好生态环保故事要切实 做好理论阐释工作,应当全面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讲透讲活独具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建设理论创新成果,突出中国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进程中的原创性贡献。 具体来说,要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理念,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对 ...
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今日开幕
news flash· 2025-07-05 04:43
今天(7月5日)上午,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州贵阳开幕。多国政要、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等 近千名嘉宾参会。本届论坛会期2天,共设置4个板块20个主题论坛。论坛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商全球发展绿色转型"。据了解,本届论坛积极邀请国际组织机构承办主题论坛,是2018年以来 国际组织首次深度参与。目前,20场主题论坛中11个有国际组织参与,其中4个由国际组织独立主办。 另外,本届论坛还将创新举办环保新产品新技术发布活动,宣传、发布新能源、固废处理等领域前沿技 术成果,搭建"技术遴选—成果展示—供需对接"平台,进一步加速先进技术成果的落地推广应用。(央 视新闻) ...
新华时评|共同守护“会飞的邻居”
Xin Hua She· 2025-07-04 12:37
更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亲近自然风潮的兴起,正在全社会播撒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种子。以观鸟活 动为例,越来越多的爱好者拿起望远镜,观察这些精灵的千姿百态,聆听它们的歌声,感受生命的奇妙 与坚韧,从中收获心灵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深刻体悟。这种"不接触的互动",有利于培养生态保护意识, 让爱鸟护鸟、尊重生命从口号变成越来越多人的自觉行动。 鸟类振翅飞翔的天空,也是我们共享的蓝天。守护"会飞的邻居",就是守护生物多样性,守护我们赖以 生存的绿水青山。 (新华社上海7月4日电) 鸟类,是我们身边"会飞的邻居",它们不仅点缀城市生活,更对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发挥着重要作 用,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精灵。强化保护措施,增强爱鸟护鸟意识,守护好这份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守护"会飞的邻居",要坚决打击非法猎捕贩卖国家保护鸟类等犯罪行为。中国野生动植物种类多,活动 和分布范围广,少数地方乱捕、滥猎、滥食鸟类等野生动物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威胁野生鸟类等种群安 全。对此,要加大执法力度,推进部门联动,借助高科技手段,坚持对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野 生鸟类犯罪全环节打击,坚决斩断违法犯罪链条。 守护"会飞的邻居",要 ...
“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30 06:42
人民网深圳6月30日电 (记者汪思源)近日,国际红树林中心2025年红树林保护修复研讨班在深圳 举办,共有来自中国、柬埔寨和马达加斯加等3国的24名官员和专家参加,并赴深圳和广西的红树林保 护区和国际重要湿地,学习了解中国红树林保护修复的技术和实践经验。 马达加斯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官员法里西昂表示,"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和生命的象征,'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理念是中华文明的鲜明特色。中国坚定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全面绿色转型,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本次研讨班由国际红树林中心主办,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局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承办,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围绕红树林保护修复助力履行 多边环境公约、中国红树林湿地保护修复行动计划、红树林生态系统概论与修复实践、红树林湿地候鸟 监测与保护、蓝碳与应对气候变化等内容进行授课交流。 研讨班结束之际,各国学员纷纷表示,研讨班的举办促进了国际交流合作,彰显了国际红树林中心 在红树林知识共享与技术交流中的关键作用,为全球红树林保护贡献了力量。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最有价值的沿海生态系统之一,对净化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Xi An Ri Bao· 2025-06-27 02:11
会议强调,要建立健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政策、标准和法规体系,科学布局城市功能空间, 推动资源要素集约节约利用、创新融合发展,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要坚定不移当好秦 岭卫士,一体推进整改档案化、巡查常态化、保护社会化、监管智能化,深入挖掘阐释秦岭生态价值、 文化价值,不断提升秦岭保护整体效能。要扎实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深入开展野生鸟类保护及专项打 击行动,全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把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重中之 重,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要持之以恒抓好河湖水系综合治理,加快推进重点水系生态修复工 程,认真开展汛期隐患排查,确保安全度汛。要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施好"双碳"西安行动,积极 发展清洁生产,推广应用绿色技术,加快形成强大的绿色竞争力。要注重标本兼治,清单式、系统化推 进中央和省上各类反馈问题整改,深挖问题根源、注重举一反三,以制度建设固化整改成效。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 原文链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加快推进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方红卫主持并讲话 叶牛平王吉德李婧出席 6月26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 ...
海菜花开处 绿为洱海脉—— 大理州洱海保护治理引领生态治理新典范
编:给小小 电话:(010)67139791 ULL: (010)67139791 E-mail:dfxch@vip_sina.com 开处 绿为洱海脉 大理州洱海保护治理引领生态治理新典范 系统施策,构建生态治理 新格局 大理白胰兽治州(以下简称天度州) 始终要持生态文剧理令,深入世树云南省 委,省政府"三治一改善"(治疗水、治农业 面液体验 清拉城和饮基测油水果点)的 战略部署,通过实施"七大行动""八大攻" 坚战""六个两年行动"及"九个三年精准 提升行动",构建起科学,系统、依法,会民 参与的训演假拍拍摄影妹弟 为提升洱海保护治理的科学性与精 准性,大理州建立了中国·大理再海高原 湖泊保护治理科研基地,井组建了由中国 工具除踪十 国际家航科学院院十及国际 湖泊治理专家等构成的科研团队,专注于 洱海水面、木菜增、火生态的洒水变化钢 律研究,以及农业面拥约染防治、流域曲 污治污等重点难点科技攻关,为洱高烯控 治理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揭制、大理州区创新传地的独了覆盖 调痕流域的"天空地水"一体化部知数字 洱海监管服务平台。平台集或26家单 掘,专家登贝与行政法第,工作措施的深 度融合与互联互通,均年高保护 ...
文化中国行丨苏州园林:“咫尺乾坤”邂逅千年文脉
Yang Shi Xin Wen· 2025-06-24 03:16
苏州园林博物馆馆长 薛志坚:苏州名园荟萃,这是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江南水乡的环境分不开的。宋代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苏州地区成为江 南的经济重镇,文人雅士的聚集推动了园林审美的发展。苏州园林的繁盛,其实是当时这里经济富庶、文化繁荣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万顷太湖裁一角,七十二山峰剪一片,集山川城郭于一园内,这便是苏州园林。作为私家园林,苏州园林以小巧精致著称。占地约半公顷的网师园,是苏 州园林中较小的一座,设计者利用独特的造园艺术,在方寸天地里描摹自然,写意山水。 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咫尺乾坤"的匠心布局,将山水诗画凝练于方寸之地——诉说着千百年来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不 懈追求;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创造。 今天的《文化中国行》,让我们一起走进苏州园林,探寻中国造园艺术绵延至今的文脉底蕴。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始于春秋、盛于明清的苏州园林自古至今都是诗意江南的集中体现。历经千百年风雨洗礼,苏州城内目前保存完好的 古典园林有80余座,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9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种源于自然又高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