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算一体

Search documents
存算一体瓶颈,中国团队实现突破
半导体芯闻· 2025-07-02 10:21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给芯片的算力带来了新挑战,伴之而来的就是越来越严峻的"内存 墙"问题。这一切,则需要从统治大半个处理器芯片江湖的冯诺依曼架构说起。作为一个被 广泛应用的架构,冯·诺依曼架构推广了存储程序概念,使计算机更加灵活,更易于重新编 程。这种设计将数据和指令存储在同一内存中,简化了硬件设计,并实现了通用计算。 在一开始,这种创新的架构也的确给处理器产业带来了很大的提升。但在后续的发展中,无论我们 采取何种措施来提升性能,都无法回避一个事实:指令一次只能执行一条,并且只能按顺序执行。 这两个因素都限制了 CPU 的执行能力。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也随之而生。 熟悉的读者应该知道,在当前的人工智能应用,搬运越来越多的数据是一个常态,但由于存储器的 性能发展跟不上 CPU 的性能增长,导致 CPU 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等待存储器完成读写操作,从 而降低了系统的整体性能,这就是所谓的"内存墙"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行业尝试了很多解决办法,当中以存算一体作为关注。 存算一体,走向台前 如图所示,当前的主流PIM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他们都各具优势,面临的挑战也各不相同 ...
【私募调研记录】纽富斯投资调研佰维存储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7-01 00:08
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6月30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知名私募纽富斯投资近期对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 研,相关名单如下: 1)佰维存储 (纽富斯投资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深圳纽富斯投资有限公司是集公募投研能力和私募管理机制为一体的财富管理平台。公司实缴资本1000 万,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团队具备多年的二级市场主动投资和量化 投资经验,是集公募投研能力和私募管理机制为一体的财富管理平台。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调研纪要:佰维存储在AI时代的高性能存储产品布局广泛,涵盖手机、PC、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提 供UFS、LPDDR5/5X、DDR5超频内存条、PCIe 5.0 SSD等产品。公司在智能穿戴领域与Google、Meta 等知名企业合作,2024年面向AI眼镜产品收入达1.06亿元,预计2025年增长超500%。晶圆级先进封测 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覆盖多种先进封装形式。在智能汽车领域,公司推出车规级eMMC、 LPDDR、NOR Flash等产品,已在国内头部车企量产。公 ...
双轮驱动,共谱数字金融新篇章|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华为媒体沟通会成功举办
Cai Fu Zai Xian· 2025-06-24 03:10
在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期间,华为以"双轮驱动,共谱数字金融新篇章"为主题举办媒体沟通会,聚焦金 融行业数据库架构的技术趋势与实践经验。华为闪存存储领域总裁谢黎明、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数据库总 监王浩、华为金融数据库军团解决方案营销运作总监龚涛、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首席架构师沈刚出席, 与人民日报、光明网、上海证券报等媒体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讨存算一体与存算分离架构的优劣、金 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痛点及未来技术方向。 对此,江南农商行王浩分享了实践心得:"存算分离架构通过共享存储隔离硬件故障,结合虚拟化技 术,将物理服务器切换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分钟级,显著提升了业务连续性。" 金融行业需求分化:大行重平稳,中小机构求敏捷 光明网记者提问:"在金融领域的数据库改造升级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金融客户都有哪些需求?"华为龚 涛总结金融客户的共性需求时强调,高可用性、数据安全及全栈协同能力是关键。差异上,"大型机构 关注存量业务迁移的稳定性,中小机构则更倾向快速部署的轻量化方案"。对此,华为推出多形态数据 库解决方案,包括虚拟化平台与物理机方案,以适配不同规模金融机构需求。 存算分离成金融数据库升级共识 会上,人民日报记者提问:" ...
易华录: 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6-20 11:30
Core Viewpoint - Beijing Yihual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maintains a stable long-term credit rating of AA, with its bond "22 Hualu 01" rated AA+ and a stable outlook, reflecting the company's ongoing challenges and strategic shifts in its business operations [1][3][5]. Company Overview - The company primarily generates revenue from digital systems and data operation services, gradually shifting focus from its original data lake business to smart transportation and data element integration [3][11]. - As of March 2025, the company had a total contract amount that showed steady growth, providing a foundation for revenue [3][17]. Financial Performance - In 2024, the company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revenue decline of 39.24%, with total revenue dropping to 465 million yuan, largely due to the contraction of its data lake business and adjustments in revenue recognition for certain projects [11][14]. - The company reported a total profit loss of 2.85 billion yuan in 2024, with total assets and equity decreasing to 11.47 billion yuan and 1.24 billion yuan, respectively [11][14]. - As of March 2025, the company continued to face cash flow challenges, with negative operating cash flow and EBITDA, indicating a lack of financial security against its debt obligations [11][12]. Debt and Financing - The company has a high proportion of restricted assets, with 60.92% of total assets being restricted as of the end of 2024, primarily used as collateral for loans [11][12]. - The total debt increased to 7.11 billion yuan by the end of 2024, with a debt-to-asset ratio of 88.35%, indicating a heavy debt burden [11][12]. - The company has received significant financial support from its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China Hualu Group, which provided over 3.79 billion yuan in funding in 2024 [5][8]. Industry Context - The smart transportation sector is characterized by intense competition and low entry barriers, with major players being large telecommunications operators [15][16]. - The market for smart transportation projects is expected to contract in 2024 due to tight local government finances, with a projected 22.11% decrease in the traffic control market size [15][16]. - The industry is undergoing a transition towards data assetization, with government initiative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ata resources and their integration into economic activities [15][16].
汤姆猫(300459) - 2025年6月17日-6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0 08:46
证券代码:300459 证券简称:汤姆猫 答:正如大家所看到的,仿生机器人已具备了步行、跑步、翻跟斗等多种运 动能力,部分甚至已拥有环境感知、视觉识别等前沿性技术。公司在 AI 语音交 互、情感陪伴领域具备一定的核心优势与技术储备,测试宇树科技机器狗产品, 旨在利用双方产品的核心功能,进一步探索集语音交互能力、运动能力、情感支 持能力、环境感知能力于一身的陪伴机器人产品,例如未来应用于养老陪伴、居 家陪伴等使用场景下的机器人。公司研发团队对该机器狗产品进行了功能测试、 接口适配、系统集成等前期研究与二次开发工作,目前已实现该产品与汤姆猫 AI 机器人的语音控制功能的协同,具体来讲,用户通过与汤姆猫聊天,可以下达机 器狗系统集成的控制指令,机器狗根据控制指令执行相对应的动作,例如"起立""往 前走""趴下""向后""向左移""向右移"等系列基础模式动作以及"拜年""跳舞""比心" "伸懒腰"等特殊模式动作。后续,公司研发团队将融合公司在 AI 语音交互、情感 计算、控制算法等领域技术优势,结合仿生机器人的多维运动能力,探索出更加 丰富的产品形态与产品功能。 浙江金科汤姆猫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
得一微定义“AI存力芯片”,让每比特数据创造更多智能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30 01:55
在AI席卷全球的当下,得一微与时俱进,启动开拓AI存力芯片的战略升级。 "在过去的计算范式中,存储只是围绕着 CPU,为其提供服务,存储的数据也仅仅是数据。但进入 AI时代,存储的核心数据变成了大模型的参数、神经网络的权重,还有向量化的知识。与此同 时 , GPU 也 取 代 CPU , 成 为 了 存 储 的 新 ' 大 哥 '" , 得 一 微 电 子 市 场 总 监 罗 挺 在 此 前 的 CFMS|MemoryS 2025 现场告诉半导体行业观察。 在AI技术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进程中,计算范式正经历从运算器为中心到存储器为中心的范 式跃迁。这一变革重新定义了"先进存力"的边界。 得一微电子首次创造性地提出"AI存力芯片"的技术概念。未来 AI 系统的每个单元都将智能体 化。AI 存力芯片致力于将先进存力的 AI 智能体用芯片实现,并主动为 AI 系统的GPU/NPU 提供有价值的计算卸载和数据洞察。这一创新成果将大大提升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智能化 水平。 从存储到存力,技术路径的跨越式升级 作为国内少数具备完整存储控制芯片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得一微正迎来其发展历程中的"高光时 刻":一方面,公司的存储 ...
商道创投网·会员动态|犀灵视觉·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Sou Hu Cai Jing· 2025-05-20 16:34
《商道创投网》2025年5月20日从官方获悉:北京犀灵视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犀灵视觉")近日完成了由北京盈富泰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独家投资的 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商道创投网》创业家会员·单位简介 犀灵视觉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专注于智能视觉传感器芯片研发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核心团队成员来自世界知名大学实验室和芯片公司,具备强大的技术研 发实力。其独创的"像素级感存算一体"技术,将感知、存储与计算功能集成于单颗芯片,实现了超低功耗、微秒级延时和边缘AI实时处理能力,产品已广泛 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视触觉、无人机导航、AR/VR交互等多个高增长领域。 北京盈富泰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犀灵视觉的技术路线极具创新性和前瞻性,其"像素级感存算一体"技术突破了传统图像传感器的局限,让 设备从"看见"迈向"看懂并行动",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犀灵视觉的核心团队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积累,产品已在多个领域实现批量出货,展现出强 大的市场竞争力。盈富泰克对犀灵视觉的技术实力和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相信其能够在智能视觉领域引领行业变革。 《商道创投网》创投生态圈·本轮投融观点是什么? 《商道创投网》 ...
犀灵视觉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盈富泰克投资
Sou Hu Cai Jing· 2025-05-19 07:45
投资界5月19日消息,国内智能视觉传感器芯片研发商北京犀灵视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犀灵视觉")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由北 京盈富泰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独家投资。资金将用于加速新一代"感存算一体"智能视觉传感器的量产落地、核心技术迭代及全球市场拓展。 公司独创的"像素级感存算一体"(In-Pixel Computation)技术,通过将感知、存储与计算功能集成于单颗芯片,实现了传统架构无法比拟的超低功 耗、微秒级延时和边缘AI实时处理能力。 其量产产品"飞虹感知"芯片和"飞瞳"视觉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视触觉和手眼协同、无人机导航、AR/VR交互、计算光学以及低功耗 IoT等高增长场景。 本轮融资完成后,犀灵将启动下一代堆栈式(Stack)视觉传感器研发,强化语义感知能力;并继续展开下一代感存算技术和光计算技术的开发,在光 电计算领域持续保持技术领先性。在下游应用端,犀灵已突破"0-1",感知芯片"飞虹"和视觉系统"飞瞳"将在各行业的头部客户及上市公司批量出货。 犀灵创始人、CEO冉亮表示:盈富泰克的战略投资是对我们技术路线的高度认可。传统图像传感器仅能"看见",而犀灵的技术让设备 ...
在互联网上传播知识!超600名中科院专家、高校教师成为“UP主”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5-18 08:22
记者5月18日获悉,中国科学院2025年公众科学日(以下简称"科学日")在京举办。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与哔哩哔哩 (以下简称"B站")联合主办,活动中,来自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学者登上直播间,为观众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科学嘉年华。记者了解到,当 前已有包括8名两院院士在内的648名高校教授及专家学者成为"UP主",在互联网上传播知识。 统计数据显示,70%的中国"Z世代"活跃于B站,如今,更有648名高校教授及专家学者"触电"互联网传播知识,他们打破了传统科普的严 肃感,让高深的知识更加"接地气"。 互联网正在成为知识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记者注意到,山东财经大学数学教授宋浩,就凭借《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课程视频, 成为B站"最火数学老师"之一。72岁的同济大学退休物理教授吴於人,网名为"不刷题的吴姥姥",用扫帚、铁锅等生活用具,演绎"全网 最烟火气的物理课",单条视频播放量在站内超900万。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鹿杨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奎娟以"探索光与人工智能的奇妙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