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于人

Search documents
专家称财政政策稳投资、稳楼市的力度可以进一步增加
news flash· 2025-07-11 00:05
"从当前补充财力的角度来看,下半年出台增量财政政策的可能性较小。然而,在房地产行业偏弱的情 况下,需要出台增量政策护航。"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讲师汪峰认为,在增量储备政策 中,出台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概率更大。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袁闯表示,稳投资、稳楼市和防风险的力 度可以进一步增加、节奏可以进一步提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现代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钟世虎建 议,财政支出应继续聚焦"投资于人",聚焦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关键民生领域。(证券时报) ...
投资于人,推动老龄社会经济持续增长
Xin Hua Ri Bao· 2025-06-24 05:39
从宏观经济格局上看,老龄社会新形态下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正成为解释要素禀赋结构比较优势的重 要方面,并由此影响贸易模式转型的新维度。由于劳动者同时具备年龄升值型和贬值型两种不同的年龄 依赖型技能,人口老龄化趋势通过改变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进而影响两种年龄依赖型技能的相对供给, 由此改变所有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最终推动贸易结构和出口比较优势发生演变。既往研究表明,我 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将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加速减弱,产业结构逐渐向密集使 用年龄升值型技能要素行业转变。发挥人口老龄化的正向外部性可成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贸易结构调 整的有利契机。除产业结构变革外,技术结构亦将在老龄社会新形态下作出相应调整。这尤其体现在自 动化技术的迭代升级方面,即人口老龄化态势的加速发展是实现工业自动化的强大驱动力,自动化水平 较高的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生产率高速增长和劳动力份额急速下降的巨大变革。 与此同时,形成基于个体全生命周期的连续性产业架构,以及将家庭要素嵌入到"为老"和"备老"服务的 经济视野之中,正成为构建中国理想老龄社会的微观经济转向。面对长寿时代个体向老而生的全生命质 量诉求,以及由人口年龄结构转变 ...
“投资于人”需要良性互动(人民时评)
Ren Min Ri Bao· 2025-06-22 21:4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明水平的提升,如今一线劳动者的工作环境有了切实改善。为高温严寒中工作 的人发放补贴,为整日露天作业的人设立休息室……这些举措,瞄准人的迫切需求,体现了"投资于 人"的理念。 "投资于人",就要围绕人的需求来配置资源、优化服务。这是一个深层次的挑战。知道群众的急难愁盼 是什么还不够,还要精准把握群众需求。 让惠民之举产生实效,仅仅把政策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是不够的,还要建立良性互动,认真倾听群众心 声,使得服务更贴合实际需求 最近,两则关于服务驿站的消息,让人感受到公共服务的温度。 一则是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联合发文,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司机之家"扩容升 级。到明年4月底,全国将新增改造超千个"司机之家",进一步改善广大货车司机停车休息环境。 另一则是浙江杭州一街道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当了60天外卖骑手,在5个平台跑了330单,行驶约2900公 里,以"沉浸式调研"深入了解外卖员的真实需求,推动街道打造更实用的休息驿站。 两则新闻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公共服务补短板。我国有2亿多灵活就业人员,约有3800万名货车司机, 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公共服务向这些群体延伸,是 ...
李云泽:外资机构在消费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深耕中国市场必将大有可为
news flash· 2025-06-18 03:05
李云泽:外资机构在消费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深耕中国市场必将大有可为 智通财经6月18日电,今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消费需求扩容升 级,金融服务空间巨大,近年来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体,市场规模全球第二,其中汽车、手 机、家电等服务消费量全球第一,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占全部消费的比重较发达国家仍有十几 个百分点以上增长空间。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新兴消费业态不断涌现,过境免签、进退税等相关的政 策持续优化,都将释放增量的消费潜力。随着扩大内需战略和投资于人的政策落地,居民收入稳步提 高,民生保障不断加强。不少外资机构在消费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专长,深耕 中国市场必将大有可为。(智通财经记者 王宏) ...
21评论|冯奎:改善民生,为服务消费扩容打开新空间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0 12:16
从《意见》来看,教育服务将实现从标准化供给到个性化升级。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将释放新的 投资空间,不仅带动学校建设,更催生教育信息化、素质教育课程等服务需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 化,企业可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开发定制课程,分享巨大的职业培训市场。随着"投资于人"政策推进, 教育服务将从满足基本需求向个性化、高品质方向发展,为教育企业带来广阔空间。 冯奎(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研究员)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 见》(简称《意见》),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彰显了"投资于人"的政策理念。 这项政策设计,不仅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为服务消费市场的扩容升级打开了全新空 间。 过去,民生政策往往更多聚焦公共服务供给、社会治理等宏观层面,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覆盖率提 升,以完成自上而下制定的任务为主要目标。而此次《意见》直击就业、教育、医疗等与人民生活息息 相关的痛点,将政策核心锚定在"投资于人"。例如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完善"一老一小"普惠服务等 举措,都是从人民生活需求出发,直接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现实期待。这种 ...
投资于人,持续完善促消费长效机制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09 17:35
6月9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体现了"投资 于人"的政策导向,将有利于改善居民民生与保障,构建有利于扩大消费的社会基础。 近日,一些地区和城市暂停以旧换新的"国补"活动引发关注,一些地方表示,只是暂时调整,未来有望 重启。 我国出台过4轮消费品补贴(含减免税)政策,即2009年、2015年、2022年以及2024年至今。过去3轮的经 验显示,在财政补贴当期乘数效应比较高,拉动消费增长明显。但是,后续因为透支效应以及产品保有 率上升,财政补贴刺激消费的乘数效应会持续回落。尤其是单价最高的汽车消费,由于补贴加上税费减 免等使得消费者会享有万元以上的"便宜",从而对汽车消费会有刺激作用,但由于汽车耐用品属性更 强,可能会造成补贴期内乘数效应更高,但透支效应也会更强。 因此,以财政补贴促进消费以及扩大内需是短期手段,是削平消费需求波动的一种外力,而扩大内需并 提振消费则是一项长期战略,需要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而实现 居民消费可持续增长的内在驱动力,是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 ...
惠民生钱从哪来?中央发文强调财政支持,生育津贴直接发到人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09 13:32
6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 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内容包括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扩大基础民 生服务普惠性和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四个方面、十条意见,具体举措涉及增收、医疗、一老一 小、教育、婚育等,更有"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生育津贴直接到参保人"等新动 作。 南都记者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注重惠民生,还首提"投资于人"。有权威专家公开谈 到,"投资于人"就是要重视民生领域的投资。从广义层面看,不仅涉及就业、收入和消费,还包括加大 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让老百姓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更好的医疗,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工作,拿 到更高的收入。 此次《意见》聚焦惠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全方位的举措让惠民生、"投资于人"的概念更加具 象化。 3月19日,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神华康城社区"萌宝驿站"托育园,老师陪伴孩子做游戏。新华社发 (王正 摄) 上海等7个省区全部实现生育津贴发放至个人 一直以来,社会保障的公平性都是公众关注的话题,此次《意见》也特别强调了该项内容,并放在开篇 位置。 在 ...
国研视点丨钱诚:“投资于人”有何深意
Sou Hu Cai Jing· 2025-06-09 04:3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投资于人"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以教育和医疗为例,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中 国的大学入学百分比从2013年的32.76%上升到2023年的74.82%,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2013年的76.45岁 增加到2022年的78.59岁。这些数据都体现了我国人力资本水平的巨大进步。但也要看到,这与人力资 源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相比仍有差距,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弱项短板。 未来一段时期,"投资于人"还需要更多的政府投入。比如,继续加大对各类各级教育的投入,健全教育 战略性投入机制,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高于4%,让孩子能够上更好的学 校,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在卫生医疗领域,要健全政府健康领域相关投入机制,加大健康领域投入,不 断提升公共医疗服务水平,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让老百姓不再为看病难、看病贵发愁。在就业领 域,要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完善政府购买就业公共服务制度,推动实现 高质量充分就业。还应进一步加大养老、社保、住房、安全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通过经济政策与社 会政策的有机协同,不断改善和发展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 ...
“投资于人”有何深意
Jing Ji Ri Bao· 2025-06-02 22:12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投资于人"这 种直白形象的表述令人印象深刻,引起广泛关注。那么,"投资于人"有何深意?早在2015年中央经济工 作会议就指出,要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 强调,要把"投资于物"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起来。2025年中央再次明确要"投资于人",这既是宏观政 策的创新,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发展为了人民"的生动体现。 "投资于人"体现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原理。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投资于人"的本质是通过提 升人的知识、技能、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性,将"人力资源"转化为可持续增值的"人力资本"。这种投资 强调开发人的内在潜能,提升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在实践中,强调"投资于人",是根据经 济社会发展新变化作出的战略抉择。过去,"投资于物"立竿见影,通过对基础设施、厂房设备等"物的 投资",助力了经济高速增长。现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入了新阶段,铺摊子、上项目的老路难以持 续,投资重点自然要适时而变,需要把"投资于物"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起来,把更多资金资源投向人 ...
“投资于人”激发消费活力
Jing Ji Ri Bao· 2025-06-01 22:28
消费能力是居民消费的基础。消费能力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尤其是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投资于人"可 以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一方面,推动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确保劳动 者工资随经济发展和企业效益提升而合理增长;另一方面,通过发放消费补贴、现金补贴、减税降费等 形式,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同时,在稳定住房等资产价格的同时,为居民提供更多获取财产性收入 的机会,通过增加居民的收入来源,持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消费环境是居民消费的重要保障。消费环境的优化能够增强居民"敢消费"的底气。"投资于人"通过完善 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环境。养老保障方面,加快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特别是增强 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机制;医疗保障方面,进一步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动生育保险全覆盖、全面推 开长期护理保险;教育领域,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减轻家庭教育负担,释 放居民消费潜力。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如何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就提振居民消费而言,"投资于人"可以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人力资本等渠道, 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