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网荷储一体化
Search documents
西北市场战略落子关键一步,海博思创正式进军青海
海博思创· 2025-11-27 08:43
立足我国西北地区日益增长的储能市场需求,海博思创持续深化区域战略布局。11月26 日,公司与青海省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西宁开发区")正式签约大型储能产业项 目,推动规模化储能产业长期合作落地西宁。 此次签约项目涵盖储能系统集成生产与储能电站建设两大核心板块,作为公司西北区域市场战略 的重要举措,将为公司未来的产能提升、业务布局及绿色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奠定坚实基础。 为保障项目快速落地投产,西宁开发区精准强化要素保障,提前协调现成独立工业厂房及配套用 地,大幅压缩项目筹备周期。项目全部达产后,将显著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效拓宽本地就业渠 道,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提升。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企业优势与青海资源禀赋,实现政 企互利共赢。 与此同时, 海博思创将以西宁开发区为核心辐射青海全省,推进规模化储能电站建设,并计划 在"十五五"期间,在青海省推动一批独立储能项目落地 ,助力青海省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参 与"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推动清洁能源消纳与电网调峰,及绿电资源高效利用, 全力支持青海省能源结构转型战略部署。 未来,海博思创将立足自身产业优势,助力青海西宁打造全国重要新型储能产业基地,推动 ...
风光装机跃进 电力系统低碳转型迎"十五五"关键窗口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11-26 15:22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中国电力系统正迎来历史性转折。 近日,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发布的《迈向"十五五":中国电力低碳转型新 常态与新机遇》研报指出,随着风电与光伏装机总量在2025年第一季度首次超过火电,中国电力结构转 型已迈入新阶段。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59.1%,清洁能源在电力供应中的主 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然而,在风光装机跃进的背后,煤电装机仍保持高位增长,形成"清洁扩容与传统惯性"并存的结构性张 力。 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025年6月,全国仅吉林省煤电装机出现下降,其余省份均持平或增长。其中内蒙 古、山东、江苏、新疆、山西五省(区)煤电累计装机规模居前,广西、湖南等省(区)在"十四五"期间煤 电装机增幅甚至超过40%。这一现象反映出当前电力系统转型的复杂性与区域性差异。 绿色和平能源低碳发展项目组在上述研报中指出,尽管光伏装机在多数省份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 如河南、重庆、江苏、浙江完成率均超300%,福建更是突破400%——但2025年年初出台的"136号 文"终结了固定上网电价制度,导致光伏新增装机在政策执行后出现显著下滑。2025年6月至 ...
风光装机跃进 电力系统低碳转型迎“十五五”关键窗口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11-25 17:16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中国电力系统正迎来历史性转折。 近日,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发布的《迈向"十五五":中国电力低碳转型新 常态与新机遇》研报指出,随着风电与光伏装机总量在2025年第一季度首次超过火电,中国电力结构转 型已迈入新阶段。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59.1%,清洁能源在电力供应中的主 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然而,在风光装机跃进的背后,煤电装机仍保持高位增长,形成"清洁扩容与传统惯性"并存的结构性张 力。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025年6月,全国仅吉林省煤电装机出现下降,其余省份均持平或 增长。其中内蒙古、山东、江苏、新疆、山西五省(区)煤电累计装机规模居前,广西、湖南等省 (区)在"十四五"期间煤电装机增幅甚至超过40%。这一现象反映出当前电力系统转型的复杂性与区域 性差异。 绿色和平能源低碳发展项目组在上述研报中指出,尽管光伏装机在多数省份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 如河南、重庆、江苏、浙江完成率均超300%,福建更是突破400%——但2025年年初出台的"136号 文"终结了固定上网电价制度,导致光伏新增装机在政策执行后出现显著下滑。 ...
北京两个国家级储能平台发布最新创新成果
Xin Jing Bao· 2025-11-25 07:39
据华北电力大学能源电力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华北电力大学)常务副 主任徐超介绍,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目前已经建成电堆全堆测试台、电化学储 能材料与器件实验室、氢氨燃烧实验室等,下一步,将形成"源网荷储"一体化工程试验系统,带动相关 产业产值超过10亿元。 此外,《2025新型储能关键技术应用及高价值案例汇编》已于近日同步发布,收录了百余个代表性案 例,将为行业提供实操参考。 新京报讯(记者曹晶瑞)"2025年能源转型大会-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发展专题会"近日在北京昌平未来科 学城召开。北京市仅有的两个国家级储能平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和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分别发布了最新进展及成果。 据介绍,我国新型储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截至2025年9月底,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亿千 瓦,较2024年底增长约39%,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已跃居世界第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 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春明表示,储能平台石墨烯复合电池生产线、绿电-绿氢-合 成氨过程耦合等技术取得突破,基于碳布电 ...
《中国金融》|金融赋能“特”产绘就塞上江南新盛景
Sou Hu Cai Jing· 2025-11-24 09:56
作者|《中国金融》记者 韩明书 这份匠心精神与辉煌成绩的背后,是金融的默默支持。"西鸽集团目前在宁夏银行授信余额为17000万元,其中,西鸽酒庄的授信余额为13800万 元。"宁夏银行党委副书记倪国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极具温度的数字。 文章|《中国金融》2025年第22期 贺兰山巍峨雄浑,黄河水奔流不息。山河并行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宁夏)沃土良田的富饶景象,从贺兰山东麓的葡萄园到黄河岸边 的中宁枸杞园,从中卫沙漠边陲的源网荷储基地到固原的广袤牧场,紫色琼浆、红色珍果、蓝色光伏阵列相映成趣,为"塞上江南"注入了鲜活底 气。自将"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六新"指新型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数字信息、现代化工、轻工纺织;"六特"指葡萄酒、枸杞、牛奶、肉 牛、滩羊、冷凉蔬菜;"六优"指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健康养老、电子商务、会展博览)作为区域发展战略提出以来,中国人民银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分行用足用好货币政策工具,重点围绕葡萄酒、枸杞、肉牛等特色产业,引导金融机构快速响应、加大投放,有力发挥金融对特 色产业的支持促进作用。2025年8月末,记者走进宁夏,实地探寻这片土地如何在金融助力下,以特色产 ...
云南绿色能源装机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Ke Ji Ri Bao· 2025-11-24 08:04
其中,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开发加力提速,在云南成为仅次于水电的第二大电源。同时,云南持续实 施"西电东送",有力支持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节能减排。 "十四五"以来,云南新能源装机规模从不足1300万千瓦跃升至6900万千瓦,增长了约4倍,占云南总装 机比例超过四成。 当前,云南已基本建成国家清洁能源基地,正全力推动"水火风光储"多能协同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 展。 目前,云南省发电装机累计已超过1.68亿千瓦,其中绿色能源装机超九成,支撑绿色铝、硅光伏、新能 源电池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截至今年10月,云南绿色能源装机超1.53亿千瓦,装机规模全国第一。 ...
“六新河池”建设交出亮眼答卷
Guang Xi Ri Bao· 2025-11-22 04:39
"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规划地区生产总值目标,2021—2024年,河池GDP年均增长5.36%,2024年 达1404.15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一产、二产增速分别居全区第1、2位,工业增速领跑全区……"11 月21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 十八场),介绍河池市"十四五"以来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凝心聚力建设"六新河池",经济社会发展实 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发展答卷。 如今的河池,经济发展成色足与生态文化繁荣相得益彰。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经开区、高新区的同 时,生态环境质量长期位居全国全区前列;作为广西唯一以市为单位的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试点,该市发 行了广西首批国家储备林林票,实现生态价值有效转化。文化领域"河池作家群"实力凸显,作家东西荣 获茅盾文学奖,凡一平斩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河池也成功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蓝锋) 扫码看新闻发布会实录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线重要节点城市,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政策赋能的坚实支撑。据 介绍,河池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成功获批建设广西首个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 ...
奋战四季度 确保全年红丨“两个联营”项目建设拉满弓
He Nan Ri Bao· 2025-11-21 23:15
Core Insights - The project "Two Joint Ventures" and Comprehensive Energy Base in Yongcheng, Henan, is a significant initiative aimed at enhanc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ergy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2][5] - The project has a total investment of 27.5 billion yuan and is part of the first batch of demonstration projects approved by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2] - The project includes the construction of 2×1 million kilowatt high-efficiency ultra-supercritical coal power, 2 million kilowatt wind power, and 1 million kilowatt photovoltaic projects, along with a shared energy storage station [2] Group 1 - The construction site is currently active with over 1,700 workers and nearly 100 large machinery units engaged in operations, ensuring safety and quality [1] - Key milestones achieved include the completion of the chimney outer wall, installation of boiler beams, and the commencement of equipment installation for the steam turbine and boiler [1][2] - The project aims to establish the largest "wind-solar-fire-storage" integrated energy demonstration base in Central China, contributing to the green and low-carbon transition of Henan's energy structure [2] Group 2 - The project is in a critical phase to meet annual construction targets, with a focus on safety and quality control to achieve key structural goals by the end of 2025 [2][4] - The 110 kV booster station's main structure and all equipment foundations have been completed, with ongoing installation of main transformers and high-voltage switchgear [4] -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established a joint mechanism to support the project, ensuring high standards and quality in construction through effective problem-solving and strategic planning [4][5]
中国首个高海拔源网荷储一体化检测试验平台建成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1-21 07: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郭晋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国首个高海拔源网荷储一体化检测试验平台建成 中新社西宁11月21日电 (祁增蓓)11月21日,高原清洁能源源荷储联合实验室在青海省西宁市揭牌成立, 标志着中国首个高海拔场景的源网荷储一体化检测试验平台建成。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刘波介绍,青海"水丰、光富、风好、地广",新能源开发可利用荒漠10万平 方公里,清洁能源、新能源装机占比分别达94.6%、70%,居中国第一,绿电占全社会用电比重77%, 是中国唯一绿色算电协同试点省。 然而,高海拔极寒、强辐照射、生态脆弱等特殊环境,给新能源发电稳定性、源荷时空匹配、装备适应 性等带来诸多挑战。 此次成立的联合实验室,聚焦高原极端环境适应性技术、高效储能技术攻关、源荷协同调控技术、生态 友好型开发技术四大核心方向,将搭建高原清洁能源发电实验平台、储能技术测试平台、源荷协同控制 仿真平台及野外试验基地,构建数据共享与成果转化体系,打通技术研发、中试验证、产业落地全链 条。 实验室建成后,将依托电磁兼容、新能源、通信安全、计量校准四大专业实验室,构建起"检测—计量 ...
通威股份陈星宇:光储平价有望5—10年内实现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11-20 05:59
电价是消纳压力的直接体现,特别是近两年新能源装机增速带来供需错配,常规电价波动加剧,负电价 多地频发。陈星宇认为:"负电价频发是新能源高速发展的'必经阶段',它像电网的'信号灯',既反映了 消纳压力,也在倒逼储能、跨区输电等配套设施加速建设。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完善,未来负电价将 从'常态频发'转向'偶尔出现',成为电力市场高效运转的正常信号。" 陈星宇还指出,当下"源、网、荷、储"各环节割裂导致匹配失灵,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已迫在眉睫,这需 要统筹优化跨区域能源配置、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以及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赋能。 陈星宇表示,新能源扩容已是必然趋势,光储协同、绿电直连、虚拟电厂、AI调度等是破局关键。光 伏的竞争力,需要储能的融合才能充分释放,未来5—10年可能在全国范围内都能够实现光储平价。 据陈星宇介绍,通威股份以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体系及虚拟电厂运营平台为战略方向,以"降低用电成 本、增加绿电比例、拓展光伏应用、探索增值服务、促进商业闭环"为核心价值,立足于四大核心业务 (基地电源开发、储能系统开发建设、电力市场化交易和碳资产开发与交易服务),致力于在新型电力 系统框架下,成为企业信赖的综合能源 "管家",充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