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保险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从风险保障到融资活水 保险业双向赋能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本报记者 陈露 在宁波,出口信用保险帮助小微企业解决"有单不敢接"问题;在深圳,"保险+服务"模式为科创企业提 供知识产权风险解决方案;在北京,险资投资的科创基金为科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近年来,保险业 从负债、投资两端双向发力,持续拓宽金融服务覆盖面,满足民营企业多元化的风险保障需求和资金需 求,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家认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既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险业自身发展的内在 需求。保险业要持续推动产品服务创新,应针对民营经济的特点,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保险和风险管理方 案。 丰富产品体系 保险业积极创新保险产品,挖掘民营企业及员工的保险保障需求,提供差异化产品服务。比如,中国人 寿推出面向中小微企业客户的定制化产品"员福保"意外险组合产品等,为企业员工提供风险保障;大地 保险的"汽修保""装修保""舌尖保"等专属保险产品,满足汽车维修行业、装修类小微企业、餐饮小微企 业的特定保险需求;人保财险的出口特定合同信用保险、物流服务出口信用保险、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 险等产品,为外贸企业保驾护航。 比如,国寿财险表示,公司成立近70个科技保险支公司及专营团队,着力发展 ...
从“散点创新”迈向“体系搭建” 政企险联手畅通科技企业保障路径
"过去,我们也想给研发项目、科技试验上保险,但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产品,要么风险太大保险公司 不敢保,要么保费太贵我们投不起。"多位受访科技企业负责人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如今科技企 业"投保难"正在逐步缓解。 记者近期调研发现,当前科技企业获得保险保障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与保险公司联合开发定制保险产 品;二是在各地监管部门牵头搭建的科技保险产品体系中寻找合适的产品;三是用好当地政府推出的科 技保险保费补贴政策。通过政府部门、科技企业和保险公司的共同努力,科技保险正从"散点创新"迈 向"体系搭建",科技企业保障路径越来越畅通。不过,这些探索目前都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化解风险管 理难题、扩大补贴范围是科技保险在全国铺开需要解决的难题。 当前科技企业获得保险保障主要有三种途径: 一是与保险公司联合开发定制保险产品 二是在各地监管部门牵头搭建的科技保险产品体系中寻找合适的产品 三是用好当地政府推出的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政策 ◎记者 韩宋辉 6月初,集美大学、四川华电珙县发电有限公司(下称"华电珙县")与保险公司联合研发的电力行业首 单科技项目研发费用损失保险在四川成都落地;近期,一制药有限公司触发10起临床试药责任保险责 ...
江苏省首单科研仪器共享损失补偿保险落地苏州
仪器信息网· 2025-06-24 07:02
导读: 近日,江苏省首单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损失补偿保险落地苏州。解决了科研仪器共享长期存在的设 备损坏责任界定难、承担难、追偿难的痛点,有效减少仪器持有单位不敢用、不愿共享的顾虑。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 们的推送。 近日,全省首单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损失补偿保险落地苏州。人保财险苏州市分公司为苏州苏大 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的大型共享科研设备提供超400万元的风险保障,解决了科研 仪器共享长期存在的设备损坏责任界定难、承担难、追偿难的痛点,有效减少仪器持有单位不 敢用、不愿共享的顾虑。 苏州苏大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为医疗器械及原材料研发生产企业提供技 术支持服务,拥有价值超千万元的高端科研仪器。该研究所负责人介绍,为响应国家鼓励大型 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政策,他们已对外开放检测设备服务。然而,在科研仪器共享过程中,存 在设备损坏责任界定难、承担难、追偿难等痛点,公司出于对设备意外损坏风险及后续问题的 担忧,部分高端设备此前未能实现充分共享。 此次保险方案创新融合"共享经济+科技保险"模式,重点覆盖因设备设计缺 ...
江苏省首单科研仪器共享损失补偿保险落地苏州
Su Zhou Ri Bao· 2025-06-20 23:31
苏州苏大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为医疗器械及原材料研发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 持服务,拥有价值超千万元的高端科研仪器。该研究所负责人介绍,为响应国家鼓励大型科研仪器开放 共享的政策,他们已对外开放检测设备服务。然而,在科研仪器共享过程中,存在设备损坏责任界定 难、承担难、追偿难等痛点,公司出于对设备意外损坏风险及后续问题的担忧,部分高端设备此前未能 实现充分共享。 此次保险方案创新融合"共享经济+科技保险"模式,重点覆盖因设备设计缺陷、安装错误、操作失 误等导致的损坏或灭失风险。该举措既消除了科研仪器持有单位的安全顾虑,也扫清了中小微科创企业 使用高端设备的瓶颈,通过市场化手段打通科研资源共享"最后一公里"。研究所检测团队负责人表示, 这份保险对操作风险的保障,使他们更有信心在检测服务中充分使用高端设备,能为企业提供更全面、 更高端的检测服务。 近日,全省首单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损失补偿保险落地苏州。人保财险苏州市分公司为苏州苏大卫生 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的大型共享科研设备提供超400万元的风险保障,解决了科研仪器共享长期 存在的设备损坏责任界定难、承担难、追偿难的痛点,有效减少仪器持有单位不敢用、 ...
盘前必读丨创新药再迎利好;渤海汽车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出炉
Di Yi Cai Jing· 2025-06-16 23:42
机构指出,对外部冲击逐渐脱敏,A股将延续震荡上行。AI概念有望对算力、游戏、影视等板块形成推动。 【财经日历】 国内成品油将开启新一轮调价窗口; | 名称 | 现价 涨跌 | 涨跌幅 | | --- | --- | --- | | 道琼斯工业指数 | 42515.09 317.30 0.75% | | | 纳斯达克指数 | 19701.21 c 294.38 | 1.52% | | 标普500 | 6033.11 56.14 0.94% | | 周一美股全线反弹,投资者摆脱了对中东冲突进一步升级的担忧,焦点转移到本周的美联储政策会议上。截至收盘,道指涨317.30点,涨幅0.75%,报 42515.09点,纳指涨1.52%,报19701.21点,标普500指数涨0.94%,报6033.11点。 个股方面,明星科技股表现不俗。Meta涨2.90%,英伟达,亚马逊涨1.9%,谷歌,特斯拉涨1.2%,苹果涨1.0%,微软涨0.89%创收盘历史新高。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0%,阿里巴巴涨2.7%,京东涨2.0%,百度涨1.5%,网易涨1.3%。 国际油价高开低走,WTI原油近月合约跌1.66%,报71.17美元 ...
科技保险迎来政策红利期,如何撑好创新“防护伞”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16 12:43
科技保险作为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工具之一,重要性日益凸显。6月16日,上海出台科技保险新政,强化保险服务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构建国际科技 创新中心风险保障新生态。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政策层面对科技保险发展利好持续,近期多地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科技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 科技日新月异,催动保险赋能。随着政策红利逐步释放,保险被赋予了支持科技创新减震器和稳定器的重要使命。当前,科技保险发展现状如何?政策红 利下,保险机构如何提高含"科"量? 密推支持政策 金融监管总局的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正在酝酿中,上海率先发布推动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文件。6月16日,上海金融监管局、上海市科 学技术委员会印发了《关于推动上海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构建与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相匹配的科技保险 体系,强化保险服务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综合来看,《意见》从重点领域保障、产品服务创新、专业能力提升等方向发力,全链条护航科技创新。在加强保障方面,强化科技保险对重大科研任 务、产业集群突破和未来产业培育的支持。研究推出面向中小企业的科技保险标准产品,降低中小企业风险成本。在产品创新方面,推动 ...
上海出台科技保险新政策 全链条护航科技创新
Xin Hua Wang· 2025-06-16 10:47
市场驱动机制建设方面,意见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保险机构深入科技园 区、孵化器,精准匹配企业需求。支持中介机构发挥专业功能作用。同时,进一步健全风险分散机制, 文件首次提出试点特殊风险转移工具,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风险分散。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海将围绕重点行业,进一步加大科技保险政 策的补贴范围和补贴力度;加强与重点产业科技园区等的合作,扩大科技保险可保风险范围,探索科技 领域风险减量管理。此外,上海也将夯实监管基础,完善监测指标体系,密切关注重点新型风险。 发挥科技保险支持创新的减震器和稳定器作用,1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上海市科学 技术委员会发布《关于推动上海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机制创新方面,意见强调以专业化经营和数字化赋能为主要抓手,推动科技保险提质增效。例如,意见 提出"专项考核、专属产品、专业人才、专营机构、专用技术、专配系统、专线监管"的发展原则,引领 保险机构向科技领域深度转型。深化科技应用,上海将探索将企业科创能力量化纳入保险定价体系,试 点"沪科积分"精准定价机制。 政策协同是此次意见发布的突出亮点。上海监管 ...
从 “碎片化” 到 “全链条”:上海发布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孙诗卉 上海报道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海金融监管局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近日出台《关于推动上海科技 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构建与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相匹配的 科技保险体系,强化保险服务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意见》提出,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保障体系,并首次系统性地提出打造保险产业与未来产业共 同成长的"伙伴关系"。 从"碎片化"到"全链条" "在顶层设计上,《意见》立足上海的战略定位与产业布局,首次系统性提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科 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保险发展框架。"上海金融监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意见》通过系统性布局与创新实践,为技术攻关、产业升级、企业出海等关键领域注入"稳定剂",助 力上海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全球科创高地。 在产品创新方面,引入"沪科积分"探索保险精准定价,推动人工智能在保险垂直领域的深度应用,创新 以"链主"企业为牵引的产业链科技保险模式。 在能力建设方面,鼓励大型保险机构发挥主力军作用,在专项考核、专属产品、专业人才、专营机构、 专用技术、专配系统等方面加快建设;积极研究与科技保险相适配的专业监管 ...
上海科技保险新政落地,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注入新动能
Di Yi Cai Jing· 2025-06-16 06:59
鼓励引入"沪科积分"探索保险精准定价。 在产品创新方面,《意见》则要求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保险产品矩 阵,推动研发费用损失补偿保险、研发责任保险、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补偿保险等创新产品落地应 用,并鼓励引入"沪科积分"探索保险精准定价。 从公开信息来看,上海知识产权局曾在今年2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及要制定"沪科积分"体系,用以 强化专利转化运用的评价,精准识别和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发展。这一体系在此次《意见》中除了用在科 技保险的精准定价上,也被探索用于加强政策支持。 《意见》中明确,上海金融监管局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将建立协同机制,探索基于"沪科积分"评价 的企业阶梯式支持计划,实现财政资金的精准滴灌,推动科技保险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长效支撑作 用。同时,《意见》要求建立科技保险产品目录与科技型企业名单双向互推机制,推动跨部门、跨机构 的数据信息共享;并提出将科技保险服务纳入上海市科技创新券政策支持范围。 业内人士表示,科技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特点。从研发阶段开始,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持 续注入,且面临技术难题无法攻克、研发方向偏差等诸多不确定性,一旦失败,前期投入可能 ...
上海出台科技保险新政,构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风险保障新生态
news flash· 2025-06-16 06:41
上海金融监管局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近日出台《关于推动上海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意见》从重点领域保障、产品服务创新、专业能力提升等方向发力,全链条护航科技创新。在加强保 障方面,强化科技保险对重大科研任务、产业集群突破和未来产业培育的支持。研究推出面向中小企业 的科技保险标准产品,降低中小企业风险成本。在产品创新方面,引入"沪科积分"探索保险精准定价, 推动人工智能在保险垂直领域的深度应用,创新以"链主"企业为牵引的产业链科技保险模式。在能力建 设方面,鼓励大型保险机构发挥主力军作用,在专项考核、专属产品、专业人才、专营机构、专用技 术、专配系统等方面加快建设;积极研究与科技保险相适配的专业监管方法,引导保险业向科技领域深 度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