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

Search documents
人民日报:反对商品过度包装,并不意味要降低品质、摒弃设计
news flash· 2025-07-02 00:17
文章称,反对商品过度包装,并不意味要降低品质、摒弃设计,也不代表包装产业的"蛋糕"就缩小了。 包装产业是连接制造与消费的纽带,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配套产业",做好绿色发展的文章,同样可以拓 展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目前,全球包装市场规模超万亿美元,塑料和纸占比约一半。 ...
贯彻全会精神·看一线丨新材料引领新赛道
He Nan Ri Bao· 2025-07-01 23:47
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以铅锌冶炼为主业的豫光集团,是济源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在人们印象中,冶炼 企业车间大多充满浓烟、灰尘,但在该铜箔生产车间,洁净度达1万级的无尘环境让人叹为观止。"一点 灰尘都会造成产品不合格。"该企业铜箔研究所负责人方帅领介绍,依托创新优势,豫光集团已由当初 的"冶炼厂"转型升级为现在的"高端锂电铜箔生产者"和高纯金属新材料供应商。 6月27日,在济源经开区的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豫光集团")旗下的河南豫光金 铅股份有限公司铜箔生产车间,薄如纸片的玫瑰金色铜箔正以每分钟30米的速度从生箔机中产出。"它 比纸片都薄,厚度仅4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二十分之一。"一名技术人员说,"这种被誉为电子产 品'神经网络'的高端锂电铜箔,已成为豫光集团从传统有色冶炼向新材料领域战略转型的标志性产 品。" 地处南太行山脚下的该企业园区内,楼塔如林,管道如网,但闻机声不见人,一切尽在"智造"中。 有了领跑者的速度,才会有引领新赛道的格局。今年年初,豫光集团同步竣工5大项目,涉及新能源、 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等多个赛道。"在多次革命性升级之后,是否会碰触到技术创新的天花 板?"面对这 ...
纺织工业碳排放强度大幅降低
Jing Ji Ri Bao· 2025-07-01 22:16
记者日前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获悉,近两年纺织服装行业平均碳排放强度降幅超14%,行业绿色发展 步伐加快。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介绍,我国纺织工业从末端治理到全链优化,从线性消耗到循环利 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体发展、系统推进,2005年至2022年行业碳排放强度下降超60%。 "纺织服装行业低碳转型质量提升,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阎岩表示,近两 年纺织企业平均排放强度降幅超14%,品牌企业表现更为突出,下降了18%。 "要打造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创新共同体。推进全球务实合作,优化产业布局。"孙瑞哲表 示,纺织行业要探索构建稳定高效的纺织品跨国循环利用体系。 据中国纺织信息中心等机构发布的《中国纺织业脱碳可再生能源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纺织 纤维加工量占全球总量50%以上,纺织工业年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2%,行业碳排放主要源于 能源使用。因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推进的"时尚气候创新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将绿色电力作为 核心减碳路径之一。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时尚气候创新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实施4周年企业调研显示,绿色电力占企业总 ...
内河航运比较优势进一步释放
Jing Ji Ri Bao· 2025-07-01 22:12
近日,全国多地高温天气频发,电煤需求大幅提升。除了大秦、浩吉等重载铁路发挥重要作用之外,各 大港口码头、内河航道上,运煤船只往来如织,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四通八达的内河运输,在助力做强国内大循环、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历来高度 重视内河航运,自2005年起,长江干线货运规模已连续20年位居全球内河首位。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 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继续做强内河航运,推动其全要素全链条高质量发展、有效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显得尤为重要。 政策支撑补短板 2024年中央财经委第四次会议提出,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形成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物流市 场。 付绪银表示,围绕发挥内河航运大运量、低成本的作用,要在着力提升运输效率上下功夫。 内河航运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能大、成本低、绿色低碳等比较优势。党的十八 大以来,我国航道网络体系不断完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三级及以上的航道里程达到1.6万公里, 比2012年增长了62%,长江、西江、京杭运河等主干线大通道能力持续提升,江汉运河、江淮运河建成 通航,平陆运河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不断加快 ...
越南加快开放试点对冲贸易风险
Jing Ji Ri Bao· 2025-07-01 22:10
根据越南统计总局数据,2024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约为4763亿美元,增幅达7.09%;吸引 外国直接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到创纪录的253.5亿美元,同比增长9.4%;全年货物进出口金额达7862.9 亿美元,同比增长15.4%,进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6.7%和14.3%。但一系列亮眼数据背后却有巨大隐忧。 受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外部需求减弱的影响,世界银行今年4月发布报告认为,越南作为严重依赖 出口的国家,其2025年经济增速预计将降至5.8%。尽管2026年和2027年经济增速有望回升至6.1%和 6.4%,但这需要一个更加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 近日,越南国会批准在中部城市岘港设立面积约1881公顷,涵盖生产、物流、贸易、服务、数字产业、 信息技术等多个功能区的越南首个自由贸易区。越南副总理阮和平在6月22日岘港自贸区成立大会上表 示,希望将该自贸区建设成为连接全球经济的枢纽,不仅推动岘港本地经济发展,还将为越南全国经济 注入强劲动力。此前,越南国会已通过多项决议,将原岘港市与广南省合并,新岘港面积达到1.1万平 方公里,并制定了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等规划,加大了重点基础设施的投入,赋予当地在税收、 ...
服务社会创价值 浙商中拓ESG评级跃升至“AA”
Zhong Guo Jin Rong Xin Xi Wang· 2025-07-01 13:30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践行社会责任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费国,孕育了世界上最为活跃的大宗商品供应链市场。在全球政治格局 变化、经济结构转型、绿色低碳发展和技术变革的推动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加速重构,亟需发挥 供应链企业价值,强化资源保障能力,高效整合各类资源要素,降低产业链供应链成本,提升供应链效 率,赋能实体经济。 2024年,作为国内领先的大宗商品供应链集成服务商,浙商中拓全年共实现大宗商品实物量1.1亿吨, 同比增长13%,其中钢材近2600万吨,铁矿近3200万吨,煤炭超2600万吨。同时公司积极拓宽海外资源 渠道,2024年国际业务营收达621亿元,业务区域覆盖83个国家和地区。 转自:新华财经 近日,华证指数公司和万得(Wind)更新2025年ESG评级结果,浙江省交通集团旗下浙商中拓基于在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取得的务实努力和工作成果,华证ESG评级由BBB跃升至AA,Wind ESG评级由BBB上调至A,均为公司历年ESG评级最高等级,彰显了资本市场对浙商中拓可持续发展水 平和社会责任履行的充分肯定。 浙商中拓一直秉承"让产业链更集约、更绿色、 ...
从历史见证者到城市“会客厅” 家门口的护城河绘就“城水相依”幸福新画卷
Yang Shi Wang· 2025-07-01 08:33
央视网消息:护城河是中国古代城市文明的独特印记,从军事防御到生态纽带,从历史见证者到城市"会客厅",其功能随时代变迁不断焕 新。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与生态治理的推进,特别是到了夏季,市民的亲水活动需求激增,大家对护城河又多了些期待。接下来,我们就一 起来关注家门口的护城河。 拥有2300多年建置史的辽宁辽阳市古称襄平,是东北地区最早形成的城市。穿城而过的护城河,作为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人工古河之一, 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从昔日的城防屏障到如今的生态廊道、文旅纽带,辽阳护城河的功能与面貌经历了深刻转变。接下来,我们跟随 总台记者一起走进辽阳。 辽阳护城河河水清清、柳枝轻摆,它可是咱们国家现存为数不多的人工古护城河。它引入太子河水,全长8.8公里,像个大写的英文字 母"L"形穿过辽阳主城区。过去,它是保卫城池的屏障;如今,它更是灌溉农田的干渠、城市排水的通道,也是市民休闲的生态绿廊。 不过,这条河也经历过一段不太美好的时光。以前河道窄、淤泥多,从2004年开始,辽阳下大力气进行综合整治:清除淤泥、拓宽河道、 铺设管道。这二十年来,护坡、护栏修了又修,沿线的绿化景观也一直在升级。现在您看,河两边修起了两米宽的人 ...
阿斯利康:中国已成为其全球第二大市场,将第五次参加服贸会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7-01 06:52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日讯(记者周宇宁)2025年服贸会"高管谈服贸"系列活动近日走进位于北京的阿斯利康中国区域总部,该公司今年将第五次参加中国国际 服务贸易交易会,全面展示其最新成果。 "阿斯利康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黄彬介绍,凭借广泛的医疗资源覆盖,阿斯利康深入400个城市及2800个县区,助力早筛早 诊、精准诊断与治疗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通过开展义诊等公益活动,阿斯利康积极助力填补乡村医疗资源的缺口,让偏远地区的患者也能享受到优质医 疗服务。同时还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援助等方式,支持提升乡村基层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帮助建立更完善的乡村医疗服务体系。 黄彬表示,未来阿斯利康将继续秉持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不断探索创新,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医疗健康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与社会各界携手共创更加美好 的未来。 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黄彬介绍,阿斯利康深耕中国三十多年来,始终将创新视为推动医疗进步的核心动力。从2024年将位于上海的研发中心升级为全球第 五大战略研发中心,再到2025年宣布投资25亿美元,在北京建立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不断扩大的研发布局彰显着其深耕中国的决心。目前,阿斯利康 中国 ...
锚定目标不放松 一张蓝图绘到底 高桥镇尽锐出战,决战决胜“双过半”
Zhen Jiang Ri Bao· 2025-07-01 02:03
发展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今年上半年,丹徒区高桥镇坚持建设"特色产业集聚区、滨江风情生态 岛、品质生活宜居地"的总目标不动摇,加快提升产业能级和竞争力,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坚 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用拼搏奋斗赢得发展主动,奋力冲刺"双过半"。数据显示,1-5月份, 该镇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9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23亿元,新入库列统投资1.68亿元,限额以上批发 业商品销售额增幅24.7%,限额以上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幅20.4%。 做强富民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国能江苏谏壁发电有限公司高桥镇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建设工地,施工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把数 十根桩基打进泥土中。据了解,该项目预计年底前竣工并投入运行,年平均上网发电量可达1.2亿千瓦 时。 该项目的顺利推进,是高桥镇富民产业项目加速从"纸上"落到"地上"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镇 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其中,孟家港国际物流园一期码头开港运营,1-5月份货物吞吐量达400多万 吨。润祥油品一期已开港试运营,油品二期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启美装饰工程项目、众鑫体育年产30万 套潜水面料项目正式投产;宏联电工、爱可信鞋业等本土企业技改扩能全面完成。 ...
中国汽车出海,是时候重新思考“快慢之道”丨记者观察
Di Yi Cai Jing· 2025-06-30 12:21
根据中汽协最新数据,今年1~5月,我国汽车出口量为249万辆,同比增长7.9%,增长速度较前几年已 有放缓。 在速度由"快"转"慢"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出海已然迈入深水区,正在从"产品出海"的1.0时代全面转型 至"品牌出海"的2.0时代。另一方面,当前,汽车产业全球合作发展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汽车 在海外销售的壁垒在不断增加,很多国家都提出要发展本土汽车产业,与此同时,全球汽车供应链也变 得更加复杂,且更加脆弱。 过去中国传统汽车出海路径——即简单产品贸易或者以组装模式在当地生产,显然已经遇到了更大的市 场壁垒的限制。站在这关键时间段,中国汽车是时候重新思考出海的路径以及"快慢之道",不能再用过 去那种全球化时代的成功路径来套用到新的发展环境。 保持"敬畏心",才是中国汽车出海的长期之道。 中国速度,是我国汽车工业的亮眼名片。中国汽车出口量从2021年开始突飞猛进,每年都有百万辆左右 的增量。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量打破了在100万辆徘徊的局面,一举超过200万辆;2022年,该数值进 一步突破300万辆,超越德国,跃居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仅次于日本;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 到491万辆,首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