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软实力
icon
Search documents
“软实力”理论奠基人约瑟夫·奈逝世,曾称“特朗普不懂软实力”
Di Yi Cai Jing· 2025-05-08 04:45
美国前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发文缅怀称:"他的一生堪称精彩。鲜有人能像他一样为我们的 思想财富、对世界的理解以及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他是我以及许多人的朋友和导 师。"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美国西东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黄严忠向第一财经记 者追忆道,约瑟夫·奈在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软实力"理论体系,这一学术思想深刻影响了包括他在内 的众多学者。 学术和政策成就 约瑟夫·奈于1937年出生,成长于新泽西州一个小镇。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学士学位,随后作为罗德 学者在牛津大学学习,之后前往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于1964年获得博士学位,并加入哈佛教职, 此后在哈佛任教60年。 直至去世前不久,约瑟夫·奈仍在积极评论国际事务。 据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消息,哈佛大学教授、"软实力"理论创始人、现代国际关系构建者约瑟夫· 奈(Joseph S. Nye Jr.)于6日去世,享年88岁。 约瑟夫·奈最著名的学术贡献之一是与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基欧汉(Robert Keohane)共同提出新自由主义 理论。上世纪80年代,他还提出了"软实力"(Soft Power ...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欧亚需求回暖 中东地缘风险溢价上升 预期美国原油产量下降
Sou Hu Cai Jing· 2025-05-07 02:34
需求回暖与全球经济再平衡:欧亚的"需求侧软实力"崛起。欧洲和中国需求复苏,为油价提供基本面支 撑,也映射出全球经济权力重心转移对能源格局的重构。欧洲绿色变革的软约束:欧洲虽推进碳中和目 标,但短期内化石能源需求回升暴露出其能源政策在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为传统产油国提供 了战略窗口,可通过灵活供应巩固能源纽带。中国"双循环"战略的能源维度:中国作为最大原油进口 国,需求回暖不仅影响市场情绪,更可通过长期合约、储备调节等工具增强其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议价 能力,形成"需求侧软实力"。 价格阈值与产油国的战略韧性:软实力的长期博弈。当前油价水平迫使产油国在短期收益与长期战略间 做出权衡,考验其资源整合与战略忍耐力。沙特的"三重博弈":需平衡财政收入(需高油价)、市场份 额(需增产压制美国页岩油)、地缘政治影响力(需维系欧佩克联盟凝聚力)。其决策将直接影响全球 石油软实力的分布格局。美国页岩油的适应性挑战: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盈亏平衡点,可能重获市 场主导权;反之,若资本持续撤离,欧佩克联盟的软实力将进一步强化。 软实力评语:邓正红软实力视角下的综合研判。石油软实力的核心矛盾:从"美国页岩油主导的单极格 局" ...
邓正红软实力思想解析:从硬实力工具化到软实力空心化的恶性循环
Sou Hu Cai Jing· 2025-05-06 02:51
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托斯滕•斯洛克(Torsten Slok)主导宏 观经济与政策研究,聚焦美国及全球市场趋势分析。托斯滕•斯洛克的多维度预警,实质揭示了美国在 战略资源整合、制度弹性、技术领导力等软实力维度的系统性衰减。以下是基于邓正红软实力思想的托 斯滕•斯洛克经济观点深度解析。 托斯滕•斯洛克多次警示,特朗普政府若延续高关税政策(平均税率从3%飙升至18%),将直接导致美 国GDP缩水4%,相当于抹去加州经济总量。这一决策暴露了美国在战略协调能力上的双重困境。内部 治理失序:关税政策未充分考虑企业与消费者的适应性,导致供应链中断风险加剧(如边境州与加、墨 贸易关系恶化);外部信任崩塌:与90国同时重谈贸易协议,相当于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制造"系统性梗 阻",削弱了美国作为自由贸易秩序维护者的软实力。 邓正红理论指出,软实力依赖于规则制定权与风险缓冲能力,而美国当前政策正将硬实力(关税工具) 凌驾于战略平衡之上,加速国际话语权流失。 油价持续走低迫使美国油企减产裁员,暴露能源行业技术储备与资本韧性的脆弱性。斯洛克强调,这一 趋势将引发连锁反应。上游 ...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贸易战冲击能源需求 大幅增产加剧对原油供应过剩的担忧
Sou Hu Cai Jing· 2025-05-05 00:37
欧佩克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的战略韧性不足凸显。对非传统风险的响应滞后:面对关税战这类非能源直接 关联的"灰犀牛",欧佩克缺乏与消费国、国际组织的多边协调机制,导致政策调整孤立于宏观风险之 外。内部协同机制脆弱化:沙特与俄罗斯的"增产共识"建立在短期利益交换上,但成员国对价格耐受度 的分化(如伊朗、委内瑞拉财政危机国与低成本产油国的矛盾)可能在未来引发更大分裂。 欧佩克若要扭转颓势,需超越"产量-价格"的线性思维,转向软实力深度构建。重塑市场预期管理能 力:建立透明的供需预测模型,联合IEA等机构发布权威数据,引导市场理性预期。构建弹性产能调节 机制:将产量调整与地缘政治风险指数、全球经济景气度挂钩,增强政策科学性。升级能源价值叙事: 推动"绿色欧佩克"变革,将原油供应与碳减排技术绑定,重塑石油在能源变革中的战略价值。唯有通过 软实力提升,欧佩克才能在"化石能源价值升级"浪潮与地缘博弈中重构其全球能源秩序的核心地位。 【人物简介】邓正红,中国软实力之父,创立邓正红软实力思想和智库,建立软实力理论、软实力宇宙 哲学、软实力函数、软实力指数工具和软实力油价分析模型,开创能源软实力、低碳软实力和产业软实 力,第一个对软实 ...
丰富中国话语 创新中国叙事
胡正荣 车壮丽 孙吉胜 周庆安 范正伟 查长苗 让国际传播主体更多元、供给更多样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 胡正荣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国际话语权和影响 力显著提升。 根据全球品牌估值咨询公司Brand Finance发布的2025年全球软实力指数报告,中国的软实力排名位居世 界第二,在去年排名上升2位的基础上再提高1位。该报告对全球超过100个国家的17万余名受访者进行 调查,评估193个联合国会员国的全球形象,被认为是全球对国家品牌认知度最全面的调查之一。透过 报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8大软实力支柱中的6项以及2/3的具体指标上均实现增长,凸显了中国在 国际传播等软实力方面提升的积极成效。 成绩值得肯定,但挑战依旧存在。报告展示了中国在软实力总体水平上的新突破,但全球受访者对中 国"极具吸引力的生活方式""全球受欢迎的旅游胜地"等方面的印象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面对这些不足 与挑战,我们需要正视现实,创新理念,更好讲好中国故事。 主体要多元化,让更多人能参与其中。当前,中国的对外传播体系与综合国力、国际地位还不匹配。我 们应当努力推动多元主体 ...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连续增产决策暴露欧佩克联盟在全球能源博弈中面临多重压力
Sou Hu Cai Jing· 2025-05-04 03:45
欧佩克联盟连续增产暴露内部治理危机,沙特以"增产惩罚"违规成员国却削弱软实力权威。此举不仅让 能源定价权沦为政治博弈工具,更因低油价加剧产油国财政脆弱性,从市场稳定者异化为风险源。长期 战略短视恐错失绿色经济变革窗口,唯有重构协同机制与多元发展方能守住软实力高地。 邓正红软实力表示,欧佩克联盟增产,供应端能源软实力价值遭稀释,石油软实力承压。当地时间周六 (5月3日),欧佩克联盟成员国同意将6月份的石油日供应增加41.1万桶,这是该联盟连续第二个月加 快供应恢复步伐,旨在惩罚那些违反配额、超额生产的成员国。欧佩克联盟发布声明称,8个产油国将 在6月日增产41.1万桶,逐步增产可能会被暂停或逆转,具体取决于市场状况的变化。声明显示,沙 特、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重申在当前健康的石油市场基 础上保持市场稳定的承诺,并上调产量。欧佩克联盟代表将策略转变归因于沙特对哈萨克斯坦和伊拉克 等成员国过度生产感到愤怒和沮丧,选择通过打压油价来惩罚并约束这些国家。 国际软实力价值分化:从市场稳定者到风险制造者。欧佩克联盟声明强调"维持市场稳定",但其行动却 引发市场对"价格战"的担忧,导致 ...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产量会议提前 暴露石油软实力危机 引发对供应过剩的担忧
Sou Hu Cai Jing· 2025-05-03 02:47
邓正红软实力表示,欧佩克联盟提前召开产量会议,准备商讨6月增产计划,引发对全球供应过剩的担 忧,市场情绪紧张,石油软实力承压,周五(5月2日)国际油价走低。截至收盘,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 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6月期货结算价每桶跌0.95美元至58.29美元,跌幅1.60%,本周该期货累计下跌 7.50%;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7月期货结算价每桶跌0.84美元至61.29美元,跌幅1.35%,本周该期 货累计下跌6.85%。欧佩克联盟原定下周一的会议突然提前至周六(5月3日),成员国将讨论两大选 项:方案A是延续小幅增产计划,当前日减产规模为500万桶。方案B是加速增产,此前沙特已向盟友表 明不愿进一步减产。 目前市场押注欧佩克联盟成员国增产概率达70%。市场估计若日增产50万桶,油价或再跌5%~8%。疲 软的市场需求和非欧佩克联盟产区的充沛供应本已给市场带来冲击。瑞银将2025年全球原油日需求增速 从140万桶下调至120万桶,主因是关税导致制造业活动放缓。特朗普威胁对伊朗原油买家实施二级制 裁,这一表态可能使国际贸易谈判复杂化。瑞银称:"美股反弹延缓了油价跌势,但原油基本面正在恶 化。" 邓正红软实力思想强调 ...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沙特策略调整 美国经济波动与制裁交织 能源软实力再平衡
Sou Hu Cai Jing· 2025-05-01 02:54
邓正红软实力表示,沙特阿拉伯暗示将增产并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全球贸易战及美国GDP萎缩削弱了燃 料需求前景,石油软实力价值收缩,周三(4月30日)国际油价继续走低。截至收盘,纽约商品期货交 易所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6月期货结算价每桶跌2.21美元至58.21美元,跌幅3.66%;伦敦洲际交易所布 伦特原油6月期货结算价每桶跌1.13美元至63.12美元,跌幅1.76%。沙特官员称沙特不愿进一步削减供 应来支撑石油市场,并能应对长期的低油价。沙特政策的这一可能转变可能表明,该国正朝着增加产量 和扩大市场份额的方向发展,这是沙特作为欧佩克联盟产油国集团的领导者,五年来通过深度产出来平 衡市场的一个重大变化。沙特对哈萨克斯坦和伊拉克的产量高于欧佩克联盟目标感到愤怒,正在改变策 略。 软实力评语:软实力动态平衡下的全球能源秩序重构。当前沙特策略调整、美国经济波动与制裁交织, 标志着全球能源软实力格局进入再平衡阶段。沙特从"协调者"转向"竞争者",美国从"规则主导者"滑 向"矛盾施压者",均体现出传统软实力工具的局限性。未来,能源软实力的核心或将更依赖于对市场波 动适应力、技术控制力(如清洁能源变革)及区域联盟弹性的综合运 ...
邓正红软实力思想解析:特朗普单边主义关税政策引发全球反击并冲击美国农业
Sou Hu Cai Jing· 2025-04-30 07:34
由于全球多国对美国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关税政策予以强烈反击,美国农产品行业面临"全面危机"。有美 国农产品出口商警告称,中国市场难以被取代,目前由于中美两国贸易下降,一些美国农产品的价格已 经下降超过了20%。从邓正红软实力思想的视角来看,美国特朗普政府单边主义关税政策引发的全球反 击及其对美国农业的冲击,本质上是美国国际战略软实力严重衰退的集中体现。这一危机不仅暴露了美 国在全球化合作网络中角色定位的失衡,更揭示了其政策工具与软实力要素(如国际信誉价值、合作吸 引价值、市场依存网络价值等)的断裂。 邓正红软实力思想强调,国家信誉是软实力的根基,而美国关税政策的单边性与对抗性直接损害了其作 为国际贸易体系规则维护者的角色。特朗普政府以"美国优先"为名频繁发起关税战,打破了长期建立的 国际经贸互信机制。中国等贸易伙伴采取反制措施,正是对美国政策不可预测性和破坏规则行为的直接 回应。国际信誉的流失导致其他国家减少对美国市场的战略依赖,转向多元化合作,削弱了美国通过制 度性权力影响全球贸易格局的能力。 中国市场对美国农产品的刚性需求曾被美国视为"结构性权力"优势,但贸易战暴露出这种依存关系的脆 弱性。邓正红指出,软实力 ...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三重利空压制 当前石油市场正经历软实力要素的全面再定价
Sou Hu Cai Jing· 2025-04-30 01:26
结构性软实力:供给端协同机制失效引发市场失衡。欧佩克联盟减产协议执行力衰退,哈萨克斯坦原油 出口同比激增7%,暴露出产油国集体行动困境。减产协议作为维系油价的核心制度性工具,其执行疲 软直接削弱了欧佩克联盟的结构性软实力根基。成员国增产提议频现,折射出短期利益优先的"囚徒困 境",导致市场对供给纪律的信心崩塌。美国页岩油库存攀升的负外部性,API原油库存连续增加380万 桶,叠加页岩油产能弹性,形成"影子供给"压力。美国作为非传统产油国,其库存管理机制与欧佩克减 产形成对冲,进一步瓦解了全球石油供给端的战略协同性。 认知性软实力:需求预期坍塌动摇市场信心。消费者信心指数断崖式下跌,美国4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跌 至疫情后最低点,预期指数(54.4)远低于经济衰退阈值(80)。这种认知性软实力塌陷直接转化为需 求侧萎缩预期:32.1%消费者预期就业减少,收入前景负面化,预示着消费-投资循环的断裂风险。贸易 战升级引发"需求末日螺旋",中美贸易流量降至"半禁运状态",叠加经济学家对贸易战触发衰退的共 识,形成双重认知冲击。摩根大通警示的"需求崩溃临界点",本质是市场对全球化供应链韧性的信任流 失,这种信任赤字正在重塑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