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耐心资本
icon
Search documents
深创投原董事长倪泽望:产业大洗牌时代 创投机构会有更多投资机会
近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召开,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倪泽望在会上 从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方面提出三点看法: 他进一步说道,"遇到人工智能这样一个大时代,对于创投机构来讲,现在的机会甚至是超出前面十几 二十年。从这个角度来看,对行业应该说还是非常有机会。" 目前,国家一直在鼓励长期投资、耐心资本,但整个创投行业赚钱效应并不明显。倪泽望认为要支持行 业发展,首先得让行业能赚到钱,否则没有人愿意投资。 他提供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成立的部分基金,基金回本率(Distributions to Paid-In Capital,DPI)大于0.5的属于小部分,大部分存续期10年以上基金的DPI小于0.5,这意味着本金回笼还 不到一半。 那么,如何保证创投行业赚钱?倪泽望表示,一是从政策层面支持创投行业;二是,鼓励和支持更多的 长期资本进入创投行业,包括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甚至是银行理财等;三是在国有基金的考 核和问责方面予以更大的宽松,只有这样才能鼓励更多长期资金作为LP进入到创投行业。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第一,国家层面目前对创业投资是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体现 ...
陈茂波:香港今年新股集资额已超600亿暂居全球首位
智通财经网· 2025-05-18 08:48
环顾全球主要市场,陈茂波表示,资金正逐渐向引领创新的龙头创科企业,以及具战略价值的未来产业 汇聚。香港正不断加强"金融+创科"的双引擎联动发展,大力培育具潜力的创科企业,并推动金融市场 的更全面发展,让两者相辅相承、相互促进,把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创科中心的发展,推上新的台 阶。 香港在推动创科研发与成果转化、支持科企成长,以及吸引重点企业落户等工作,成果愈见明显。香港 的愿景是把全球科研精英、创科龙头企业,以及优秀的初创和创业者汇聚于此。与此同时,香港不断打 造更畅通和全面的筹融资渠道,让资本要素更好支撑科技创新,为经济增添新动能,为市民创造更多元 优质的就业。这条融资链可分为不同阶段:前期须风投基金、主权基金等"耐心资本"的力量支持,而中 后期则主要以私募基金、并购、上市集资和再融资等不同渠道接力完成。 除了政策层面的引导,香港特区政府正透过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港投公司)发挥"耐心资本"的力 量,包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等策略,支持香港创科生态圈的构建,为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及高质 量发展作积极贡献。港投公司目前已投资超过100个项目,并成功透过每1元的投资拉动4元的市场长期 资本跟投,汇聚更多国际 ...
2025五道口金融论坛 | 专访田轩:“科创债”发行主体还可进一步拓宽至民营企业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5-17 15:11
Group 1: Financial Policies and Market Impact - The recent package of financial policies introduced by three major financial regulatory bodies is expected to positively impact the consumption market [1][4] -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PBOC) has launched a "Technology Board" in the bond market to address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faced by technology companies, which is seen as a significant step to enhance financing channels and reduce costs [2][3] - The PBOC's structural monetary policy tools, such as the service consumption and pension re-loan, aim to support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onsumption, particularly in service-oriented sectors [5] Group 2: Debt and Investment Strategies - The PBOC's recent report indicates that China's government debt expansion is sustainable due to substantial state-owned assets, which can support increased borrowing [6][7] - The government is encouraged to increase leverage to stimulate investment demand amid low enthusiasm for private investment [7] - The introduction of risk-sharing tools for technology innovation bonds is expected to lower financing costs for equity investment institutions and support longer-term bond issuance [3] Group 3: Trade and Economic Resilience - The ongoing US-China tariff negotiations have led t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bilateral tariff levels, which are anticipated to benefit both countries'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8] - There is cautious optimism regarding the potential for a favorable outcome in the trade talks, although a return to pre-existing free trade conditions is unlikely [9] - Domestic market resilience is emphasized, with a focus on enhanc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and improving social security [10]
《保险研究》2025年第5期目录
Sou Hu Cai Jing· 2025-05-17 00:47
本文字数:3509字 阅读时间:8分钟 2025年第5期目录 公共数据开放如何壮大耐心资本 杨天禹 吕金云 陈秉正 摘要:年金保险是个体应对长寿风险的有效金融工具,但市场需求却普遍不足,在学术界被称为"年金 谜题"。本文基于我国各地区人口死亡率与全国平均人口死亡率的差异性,提出了"长寿风险调整年 龄"概念,借鉴相对风险厌恶系数,引入个体长寿风险感知系数,测算了中国各地区的长寿风险调整年 龄,将长寿风险调整年龄和长寿风险感知系数结合,对个体的长寿风险感知进行度量,并将其带入生命 周期模型,模拟个体的年金保险购买行为。结果表明,长寿风险感知较高的个体对年金保险的需求更 大,为解释"年金谜题"提供了一个以长寿风险感知为基础的视角,强调了个体长寿风险感知对年金保险 需求的影响。 ——基于险资持股的视角 刘冬姣 杜孟阳 马堂玉 刘心成 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壮大耐心资本。本文基于2010~2022年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微观数 据,以省级数据开放平台开通为契机,利用双重差分模型从保险资金持股视角考察了公共数据开放如何 壮大耐心资本。研究发现:省级数据开放平台开通后,当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险资持股水平显 著提 ...
最高法、证监会:依法保护耐心资本参与公司治理、获取回报
Xin Jing Bao· 2025-05-15 10:09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 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严格落实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及销售机构的适当性管理责任,相关机构向投资者 推介或销售金融产品、提供服务,要在市场准入端全面了解投资者情况、充分揭示风险。未尽适当性管 理义务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要依法保护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参与公司治理和 获取回报等合法权益,不断完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投资司法环境,促进创投资本向新质 生产力聚集,实现投资资金保值增值、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要依法打击资本违规隐形入股、违法违规"造富"行为,发行人关于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信息披露及陈述 内容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对违法违规约定股权代持、利益输送等行为,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认定无 效,并根据双方过错程度分配责任,同时将违法违规线索移送相关部门处理。依法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 组,上市公司章程中关于反收购的条款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认定无效。上市 公司退市,投资者因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造成损 ...
增配科创债:银行理财进阶“耐心资本”新范式
券商中国· 2025-05-15 04:29
根据官方信息,5月9日,中银理财参与了市场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截至目前其已支持吉利控股、新微科 技、兴业银行等民营企业、地方国企及大型金融机构等多家主体的科创融资,参与品种涉及公司债、商业银行 债等多种工具。 中银理财甚至还有这么一句值得称道的表述:"一直以来都优先配置高端装备等硬科技领域债券。" 这句看起 来再平常不过的话,要实现起来其实是有难度的。它需要整个理财公司的投研决策、审批机制、风控管理等环 节对科创型资产的理解与支持是高度适配的。 如果说在低利率、薄利差、强波动的新常态下,增配权益、基准下探、减费让利已成理财行业常规经营关 键词,那么5月份理财最具特色的经营动态,毫无疑问是"支持科创债"。 支持科创债,银行理财也来了,用的是提高科创债在资产组合中占比的方式。这一动向不仅折射出理财资金对 政策红利的敏锐捕捉,更构筑了其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范式。 正在批量发行的科创债,可能与传统债券和权益资产有着不完全相同的风险收益特征,甚至与宏观经济周期的 相关性都呈现较低属性。目前科创债的发行人以国央企居多,如果发行人扩容至更多的民营企业、新兴企业, 这就意味着理财公司需要对科创债发行人的技术实力、市场前景、财务 ...
130亿,险资巨头联手出资了
3 6 Ke· 2025-05-15 02:25
尽管近两年,险资出资节奏有所放缓,但年初以来,依然有近20家险资出手。 这两年,市场感知险资等金融机构出资越来越困难,数据层面来看,险资出资持续维持低位。 据已披露的数据统计,2024年,险资出资私募股权基金规模明显下降,且大额出资下降。 而在险资活跃度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两家险资以130亿元的大手笔出资,打破了近两年,险资在一级市 场的沉寂态势。 险资大手笔出手 130亿,险资大手笔出资了。 近日,北京保实诚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正式成立,注册资本高达 130.01 亿元,由人保资 本、中意资产、中诚资本三方共同出资设立。天眼查数据显示,该基金于2025 年 5 月 9 日完成工商注 册,执行事务合伙人为中诚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委派代表是孙兆仑。业务范围涵盖股权投资、 投资管理及资产管理等核心领域。 从股权结构来看,人保资本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认缴出资 100 亿元,以76.9172% 的比例成为最大出 资方;中意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紧随其后,认缴30亿元,占比 23.0751%;而执行事务合伙人中诚资 本出资100万元,占比 0.0077%。 公开资料显示:中诚资本由中诚信托100%持股,中国 ...
增配科创债银行理财向“耐心资本”进阶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5-14 18:32
证券时报记者刘筱攸谢忠翔 如果说在低利率、薄利差、强波动的新常态下,增配权益、下探基准、减费让利已成理财行业常规经营 的关键词,那么在今年5月理财市场颇具特色的经营动态中,"支持科创债"毫无疑问就是更关键的词。 在支持科创债的市场力量中,银行理财首度现身,主要以提高科创债在资产组合中占比的方式发力。近 日,中银理财参与了市场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截至目前,该机构已支持吉利控股、新微科技、兴业 银行等民营企业、地方国企及大型金融机构等多家主体的科创融资,参与品种涉及公司债、商业银行债 等多种工具。 发行"科技金融"主题产品、从资产配置层面参与科创企业股权融资,是目前银行理财助力科技金融的两 种较为直接、有效的主流方式。 中银理财表示:"一直以来,都优先配置高端装备等硬科技领域债券。"从行业实践来看,要实现这个目 标其实很有难度,它需要理财公司在投研决策、审批机制、风控管理等环节,对科创型资产的理解与支 持保持高度适配。 例如,中银理财此前已发行指数型跟踪策略的含权理财产品,"十四五"期间对科技企业累计投资规模超 2000亿元;平安理财于去年下半年与工行私人银行部合作发行了某款科技金融主题产品,该产品主要的 投向 ...
专访港投陈家齐:以耐心资本穿越周期,解码香港科技投资新逻辑
第一财经· 2025-05-11 05:13
2025.05. 11 本文字数:2469,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高雅 在全球经济格局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投资机构如何在波动中寻找机遇? 作为中国香港特区政府重点打造的战略投资平台,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投公司")正 以其独特的定位和清晰的战略给出答案。 这家被业界誉为"港版淡马锡"的投资机构初始管理规模达620亿港元,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 首份《施政报告》中亲自规划,旨在通过直接投资或与私募基金合作,吸引重点企业落户香港,在争 取长期投资回报的同时,推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高端制造业等四大核心领域发展。 在硬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绿色科技这三大投资赛道上,港投公司展现出了前瞻性布局眼光。该 公司行政总裁陈家齐在接受第一财经独家专访时分享了她的洞察:"优秀的科技公司无论在什么经济 周期中都会崭露头角。历史上许多成功的公司,之所以能一路走来,是因为它们选择了正确的发展路 径,并解决了市场上的核心痛点。" 她认为,从历史来看,最具创新能力的科技机构,通常都是解决市场上核心痛点的企业,它们能在不 同的经济周期中脱颖而出。现在正是抓住这一窗口,快速寻找优秀伙伴和公司的好 ...
专访港投陈家齐:以耐心资本穿越周期,解码香港科技投资新逻辑
Di Yi Cai Jing· 2025-05-11 02:44
最具创新能力的科技机构能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脱颖而出。 在全球经济格局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投资机构如何在波动中寻找机遇? 这家被业界誉为"港版淡马锡"的投资机构初始管理规模达620亿港元,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首 份《施政报告》中亲自规划,旨在通过直接投资或与私募基金合作,吸引重点企业落户香港,在争取长 期投资回报的同时,推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高端制造业等四大核心领域发展。 在硬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绿色科技这三大投资赛道上,港投公司展现出了前瞻性布局眼光。该公 司行政总裁陈家齐在接受第一财经独家专访时分享了她的洞察:"优秀的科技公司无论在什么经济周期 中都会崭露头角。历史上许多成功的公司,之所以能一路走来,是因为它们选择了正确的发展路径,并 解决了市场上的核心痛点。" 她认为,从历史来看,最具创新能力的科技机构,通常都是解决市场上核心痛点的企业,它们能在不同 的经济周期中脱颖而出。现在正是抓住这一窗口,快速寻找优秀伙伴和公司的好时机。 在风险中寻找科技投资机遇 第一财经: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港投如何在当前全球市场动荡中布局?如何在三大重点 赛道中平衡风险与机会? 陈家齐:投资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