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传感器融合
icon
Search documents
申万宏源:首予速腾聚创(02498)“增持”评级 激光雷达配置需求进入爆发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5-14 03:58
近年公司激光雷达销量非线性高增,验证智能化趋势下车企对激光雷达配置需求进入爆发期,及公司行 业领军地位。2024年全年,公司激光雷达总销量约54.4万台,较2023年同比大幅增长109.6%,其中用于 ADAS应用的激光雷达产品销量约52万台。与销量高增对应,公司在2024年份额保持领先,维持头部供 应商地位,2024年速腾聚创以26%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当前,公司产品矩阵完备,从技术路径 上涵盖机械式/半固态/固态,性能上覆盖短距到超长距、低线束到高线束,应用上覆盖车载主雷达/角雷 达/机器人雷达等,能满足从入门到高阶,各类价格区间的广泛需求。 在具身智能领域,速腾聚创聚焦机器人视觉、灵巧手等增量零部件开发,推出基于手眼协同的机器人上 半身操作解决方案以及下半身移动解决方案。25年3月发布AC1,创新性地将激光雷达、摄像头与IMU 三大核心传感器进行融合。商业落地进程上,2025年被视作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如特斯拉今年目标生 产5000台Optimus,国内如智元机器人等企业也实现千台级交付。割草机作为服务机器人的细分品类, 市场发展独具特色。就割草机器人这一细分市场来看,该行初步测算其对激光雷达产品 ...
从“能动”到“灵动”,机器人智能化步入新篇章
2025-05-12 01:48
从"能动"到"灵动",机器人智能化步入新篇章 20250511 摘要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仍处于早期阶段,主要应用于工业场景中的标准化流程, 如汽车制造中的搬运工作,但实际可用场景有限。未来,流程标准化且人 力成本高的危险环境将是其率先落地的领域。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面临硬件和软件双重挑战。硬件方面,执行器、传感器 精度、功率密度及续航能力需提升;软件方面,人机交互效率、多模态感 知准确性、视觉图像处理及运动控制稳定性有待提高。 • 解决训练数据集匮乏问题的主要方案包括增加真实数据采集(如志远公司 搭建模拟生活空间)和采用物理仿真方法(如英伟达提供的方法),旨在 提高训练数据质量,加速商业应用拓展。 • 通过调整场景参数或对场景进行变化,可以基于少量真实世界交互数据衍 生出大量训练数据,提高数据获取效率并降低成本。未来主流方案可能是 结合真实数据采集与仿真世界数据衍生。 • 机器人基座大模型呈现多系统架构趋势,如 NVIDIA 的 Grace Hopper 等。 未来需解决多模态和泛化能力问题,即理解视觉、语言、语音及触觉信息, 并提高动作学习的举一反三能力。 Q&A 当前机器人行业的技术发展现状如何? 过 ...
特斯拉再挺“纯视觉方案”引发争议,技术路线生态博弈升级
Hua Xia Shi Bao· 2025-05-08 07:48
在2024年12月的理想AI Talk对话节目中,理想汽车CEO李想被问及"特斯拉没有用激光雷达,你们为什么要 用"时,他坦言保留激光雷达是为了安全。李想表示,中国路况与美国不同,深夜驾驶时可能会遇到尾灯损坏的大 货车,甚至大货车会停在主路上。在这种情况下,激光雷达可以看到200米远的距离,而摄像头在无光环境下的可 视距离只有100多米。这使得激光雷达能够实现130公里/小时的AEB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如果马斯克在中国深夜 驾驶过高速,他也会选择保留激光雷达,因为特斯拉同样重视安全,只是需要在特定环境下看到更远的距离。"李 想说道。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邓志东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特斯拉与国内车企的路线分歧, 本质是"算法驱动"与"硬件驱动"的哲学之争。特斯拉押注于通过海量数据训练出"全能算法",最终实现"无雷 达"的纯视觉自动驾驶;而国内车企则选择用硬件堆砌安全冗余,通过多传感器互补应对复杂场景。 与之相对应的是激光雷达的热销。数据显示,今年1—3月激光雷达前装搭载交付新车32.57万辆,同比增长 92.95%;激光雷达交付量35.73万台,同比增长69.74%。截止2025年3月底, ...
2025年中国机器狗核心零部件方案对比 多传感器融合为重要趋势(组图)
Qian Zhan Wang· 2025-04-28 10:27
转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建设工业(002265.SZ)、晶品特装(688084.SH)、中坚科技(002779.SZ)、申昊科技 (300853.SZ)、光格科技(688450.SH)、汉王科技(002362.SZ)、景业智能(688290.SH)等 本文核心数据:机器狗核心零部件;机器狗传感器设计方案 从产业链角度出发,机器狗产业可分为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和软件系统开发,中游的机器狗本体制造,下 游的个人消费者和各个应用场景的商业用户。机器狗产业链涉及的技术横跨通信、人工智能等多个高新 技术领域,各环节技术壁垒均较高。 从产业链环节来看,上游包括传感器、减速器、电机、控制器、关节执行器等核心零部件,以及 SLAM、机器视觉、语音交互、操作系统等软件及技术;在产业链中游,机器狗的本体制造主要分为军 事级机器狗、工业级机器狗、消费级机器人三大类;下游则为教育、医疗、安防、侦查、消防等应用场 景用户以及个人消费者。 产业链梳理 减速器:行星减速器是最优解 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作 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的减速传动装置,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 ...
若出事的小米装了激光雷达,留给司机的接手时间可能不止两秒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03 14:56
撰文 / 钱亚光 设计 / 师 超 3月29日的夜晚,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高速公路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车辆燃烧起火,三个年轻人葬身高速公路。 这一事故暴露出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不成熟,例如摄像头视觉感知的灵敏度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时会显著下降,用户盲目信赖智驾功能而导致的车祸也时 有发生,这都为市场敲响了安全警钟。 根据小米官方披露,事故发生前车辆检测到障碍物后发出预警并减速,但未触发AEB紧急制动系统。辅助驾驶退出,驾驶员接手仅2秒,碰撞就发生 了。 小米SU7标准版没有配备激光雷达,纯视觉模式在夜间识别效果相对欠佳,可能存在障碍物识别不够及时到位问题。而激光雷达可通过主动发射激光束 获取高精度三维环境数据,对环境感知精度高、可直接获取目标的距离、角度、反射强度、速度等信息且抗干扰能力较强。 这起夺命事故引发了市场对纯视觉智驾方案可靠性的质疑。长远来看,小米SU7事故或将成为智能驾驶技术路线的分水岭,有望将激光雷达从"成本选 项"跃升为"安全刚需"。 4月2日,激光雷达两家龙头企业暴涨,港股速腾聚创高开,一度涨超7%,隔夜美股禾赛大涨逾17%。而A股市场激光雷达概念股也集体走强,其中,美 湖股份涨超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