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
icon
Search documents
“围追”比亚迪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7-03 16:31
Core Insights - BYD leads the new energy vehicle market with a total sales of 2.146 million unit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significantly ahead of competitors [1][3] - The competition among major automotive manufacturers is intensifying, with a focus on achieving over one million units in sales to be considered among the top players [1][4] Group 1: Sales Performance - BYD achieved a remarkable sales figure of 2.146 million units, marking a year-on-year growth of 208.64% [3] - SAIC Motor reported sales of 2.053 million units,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2.35% [3] - Geely's sales reached 1.409 million units, with a substantial year-on-year growth of 47% [4] - Changan Automobile and Chery both surpassed one million units, with sales of 1.355 million and 1.26 million units respectively [4] Group 2: Market Strategies - BYD's multi-brand strategy, including the Ocean and Dynasty series, has allowed it to capture significant market share in the 60,000 to 300,000 yuan price range [5] - Changan's Avita brand launched the Avita 06 model targeting the under 300,000 yuan market, directly competing with BYD's popular models [5][6] - Geely is expanding its lineup with new models like the Galaxy Star 8, priced at 115,800 yuan, to strengthen its presence in the competitive market [6] Group 3: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 The competition is not only in sales but also in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with companies enhancing their smart driving systems [7] - BYD introduced the "Heavenly Eye" system, which has sparked a race among manufacturers to improve their intelligent driving technologies [6][7] - Geely's new intelligent driving solution, "Qianli Haohan," will be applied across its Galaxy brand, catering to various consumer needs [6] Group 4: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 BYD's overseas sales reached over 470,000 unit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with a significant growth of 229.8% in June alone [8] - SAIC Motor's overseas sales and exports amounted to 494,000 units, reflecting a year-on-year growth of 1.27% [9] - Chery's exports exceeded 550,000 units, contributing 44% to its total sales,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tional markets for growth [9]
六家车企交百万辆成绩单,自主大厂“围追”比亚迪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7-03 14:22
其中,目前凭借"海洋网"与"王朝网"车型的布局,比亚迪在6万—30万元区间的主销市场占据份额,而 该价格区间也成为各车企加码的重点。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品牌推出的阿维塔06车型,杀 入30万元以内市场,被外界认为将成为阿维塔的走量车型,对标车型直指比亚迪热门车型——比亚迪 汉。"阿维塔06是长安与华为联合打造、联合上市的标杆案例。"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 随着主流车企年中考陆续"交卷",零跑汽车领跑"顶流"的新造车板块,同时在"百万辆俱乐部"的巨头之 争中,比亚迪(002594)成为自主大厂"围追"的目标。7月3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 比亚迪、上汽、一汽、吉利、长安、奇瑞六家车企集团销量超百万辆。其中,比亚迪更以214.6万辆稳 居榜首。 "百万辆"已成为车企能否跻身销量年中"大考"前五的硬性标准。随着比亚迪的销量"一骑绝尘",如何在 激烈的国内车市竞争中争夺更多份额,成为各自主品牌大厂的KPI之一,"围追"比亚迪,成为比亚迪。 头部之争 214.6万辆,比亚迪再夺车市上半年销冠,毫无悬念。2022年3月,比亚迪宣布全面"断油",当年便以全 年186.3万辆、同比增长达208.6 ...
车企半年考|六家车企交百万辆成绩单,自主大厂“围追”比亚迪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7-03 14:00
随着主流车企年中考陆续"交卷",零跑汽车领跑"顶流"的新造车板块,同时在"百万辆俱乐部"的巨头之 争中,比亚迪成为自主大厂"围追"的目标。7月3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比亚迪、上 汽、一汽、吉利、长安、奇瑞六家车企集团销量超百万辆。其中,比亚迪更以214.6万辆稳居榜首。 多家车企提速杀入消费级车型市场,均瞄准该市场的增长潜力。据统计,今年5月,国内B级电动车批 发量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10%,A级电动车批发量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占纯电动车型整体份额的 23%。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经济型电动车增长是可持续 的,只有经济型电动车普及才能真正拉动车市增量。" "百万辆"已成为车企能否跻身销量年中"大考"前五的硬性标准。随着比亚迪的销量"一骑绝尘",如何在 激烈的国内车市竞争中争夺更多份额,成为各自主品牌大厂的KPI之一,"围追"比亚迪,成为比亚迪。 头部之争 214.6万辆,比亚迪再夺车市上半年销冠,毫无悬念。2022年3月,比亚迪宣布全面"断油",当年便以全 年186.3万辆、同比增长达208.64%的成绩反超"南北"大众跻身头部车企。随后,比亚迪开始加速 ...
粤港澳大湾区车展18.3万人涌入:告别“价格战” 迈向“价值战”
中经记者陈靖斌深圳报道 2025年5月31日,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在深圳盛大开幕,吸引了众多汽车企业负责人和高管齐聚一堂。与 会者普遍认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竞争焦点,将逐步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本届车展首日观众人数高达18.3万人次,较去年首日的15.7万人次再创新高。安全出行、智慧出行等话 题成为家庭购车时的主要考量因素,反映了市场消费趋势的升级。 车展现场,竞争的火药味依旧浓烈。从比亚迪集团专馆内的兆瓦闪充体验区,到鸿蒙智行馆的问界M8 全球首秀,各大车企纷纷亮出"硬科技",同台竞技成为本届展会的主基调。展会以"面向科技、面向未 来、面向市场"为主题,汇聚了112家整车品牌、1039款车型,以及50场新车发布会,充分展现了中国汽 车产业的蓬勃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展会首日上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了行业倡议,呼吁理性竞 争,反对无序"价格战"。中汽协指出,无序的价格竞争不仅会加剧恶性竞争,进一步挤压企业利润空 间,还可能导致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保障水平下降,从而影响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随后,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也公开表态强调,企业之间的无序"价格战"会削弱研发投入,影响产品性能和 ...
智能辅助驾驶竞速与暗战:自研派VS合作派,功能水平分化加剧
Bei Ke Cai Jing· 2025-05-22 10:37
当前,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各家企业通过自研或合作方式推出差异化解决方案,推动功能普及与体验升级。 根据公开数据及企业信息,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对辅助驾驶行业的功能水平进行盘点。 在车企中,比亚迪、小鹏都是车企自研的代表,也属于第一梯队。举例来说,比亚迪全栈自研的高阶智能辅助系统名为"天神之眼"。小鹏、理想等车企也在 辅助驾驶功能上不断发力。 也有企业并不完全认同车企的自研模式。博世智能驾控系统中国区总裁吴永桥就曾公开表示,未来中阶智能辅助驾驶将成为标配,主机厂每年投入数亿甚至 数十亿进行全栈自研,成本巨大且性价比不高,应交给供应链处理。 华为一直被列为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第一梯队。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执行官靳玉志在2024年就表示,接下来有7家车企的10个品牌会采用乾崑解决 方案,包括长安深蓝、赛力斯问界等,预计采用华为智驾的汽车超50万辆。 | | | / U-+ \ | | | --- | --- | --- | --- | | | | 项目。 | | | 165 13 | 车企自研 | 理想汽车智能驾驶 | | | 全新一代双系统 | | 正式进入Al大模型 | | | 智能驾驶解决方 ...
马斯克:特斯拉愿意授权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给其他车企
news flash· 2025-05-22 06:20
《科创板日报》22日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其社交平台发文称,特斯拉愿尽可能帮助其他汽车 公司,已开放全部专利,并正允许其他企业接入其超级充电网络,同时也愿意授权Autopilot/FSD智能辅 助驾驶以及其他技术。 马斯克:特斯拉愿意授权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给其他车企 ...
亏损326亿元,最难CEO作出“悲伤而痛苦”的决定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14 15:14
撰 文 / 周 洲 设 计 / 张 萌 关闭7家工厂,裁员2万人,削减20%工程成本。 2027财年前实现复苏。 上任1个多月的日产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伊万·埃斯皮诺萨( Ivan Espinosa)在2024财年财报出来后, 宣布启动"RE: Nissan"的日产复苏计划,实施降本的战略重组措施。 日产汽车正面临严峻的商业环境。 意料之中,2024财年的表现大幅下滑,创亏损新高,这是日产20多年来最糟糕的一个财年。 埃斯皮诺萨必须熬过这个不得不加速转型的财年。 "鉴于关税环境的不确定性,本财年的营业利润、净利润和汽车自由现金流的预期目前尚待确 定。"日产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背水一战 亏损326亿元 日产汽车5月13日发布了2024财年财报(截至2025年3月31日),从盈利转入亏损。 2024财年,日产汽车全球销量为334.6万辆,同比下降2.8%,其中中国市场销量下降了 12.2%,北 美市场销量增长了 3.3%;公司合并净销售额为12.6万亿日元(约612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0.4%;营业利润为698亿日元(约33.9亿元人民币),下降了88%,营业利润率下滑至0.6%;净亏 损6709亿日元(约 ...
小车“又一春”
近段时间,小微型汽车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从雷诺专为日产量身打造的微型电动汽车,到奇瑞以纯电动技术让经典车型QQ"重获新生",再到 雷丁推出的A50系列车型,乃至蔚来旗下的萤火虫车型,一款又一款新颖别致的小车集中发布或者上市,为小车市场注入了勃勃生机。回顾小微型汽车的 发展历程,尽管在不同阶段曾有过短暂的辉煌,但往往难以维持长久的发展态势。如今,在车企利润率普遍下滑、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这一轮小 微型汽车的火热究竟能带来怎样的成效,仍是一个未知数。 新车型扎堆上市 据报道,雷诺集团将与日产汽车携手,推出一款基于下一代雷诺Twingo的纯电动微型车。据雷诺集团于3月31日透露的消息,这款日产版Twingo预计 将于2026年面世,其设计工作将由日产汽车全权负责。低价策略将成为这款新车的利器,预售价有望控制在2万欧元以内。 在雷诺集团借助小车助力日产提升市场竞争力之际,奇瑞汽车宣布了曾经的国民车型QQ的复活计划。据透露,全新奇瑞QQ将以纯电动汽车身份再度 返回市场。从全新奇瑞QQ的申报图中可以看出,这款车将悬挂"QQ"字样的全新标识,车尾则印有"多米"二字。尽管号称是经典车型的复活之作,但全新 车型在外观 ...
若出事的小米装了激光雷达,留给司机的接手时间可能不止两秒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03 14:56
撰文 / 钱亚光 设计 / 师 超 3月29日的夜晚,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高速公路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车辆燃烧起火,三个年轻人葬身高速公路。 这一事故暴露出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不成熟,例如摄像头视觉感知的灵敏度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时会显著下降,用户盲目信赖智驾功能而导致的车祸也时 有发生,这都为市场敲响了安全警钟。 根据小米官方披露,事故发生前车辆检测到障碍物后发出预警并减速,但未触发AEB紧急制动系统。辅助驾驶退出,驾驶员接手仅2秒,碰撞就发生 了。 小米SU7标准版没有配备激光雷达,纯视觉模式在夜间识别效果相对欠佳,可能存在障碍物识别不够及时到位问题。而激光雷达可通过主动发射激光束 获取高精度三维环境数据,对环境感知精度高、可直接获取目标的距离、角度、反射强度、速度等信息且抗干扰能力较强。 这起夺命事故引发了市场对纯视觉智驾方案可靠性的质疑。长远来看,小米SU7事故或将成为智能驾驶技术路线的分水岭,有望将激光雷达从"成本选 项"跃升为"安全刚需"。 4月2日,激光雷达两家龙头企业暴涨,港股速腾聚创高开,一度涨超7%,隔夜美股禾赛大涨逾17%。而A股市场激光雷达概念股也集体走强,其中,美 湖股份涨超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