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转型
icon
Search documents
突发!又一家上市材企董事长被立案调查
Sou Hu Cai Jing· 2025-07-06 01:40
粘接资讯消息, 2025年7月1日晚,百川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郑铁江家属的通知,其于近日收到江阴市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关于 郑铁江的《留置通知书》和《立案通知书》,郑铁江被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记者注意到,郑铁江于6月23日还主持了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 | 图表 1. 公司主体及存续债评级情况 | | | | --- | --- | --- | | 个体信用级别 | 主体信用级别 | 债券级别 | | a | A+/稳定 | 百川转 2: A+ | 郑铁江个人情况 履历 持股情况 截止目前,郑铁江持有百川股份14.19%股份,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2025年一季报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郑铁江与妻子王亚娟合计持有上市公司9233 万股,占总股本的15.54%。 报酬情况 2024年,郑铁江从百川股份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2.09万元。 郑铁江出生于1964年1月,系公司创始人。曾任江阴市百川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现任百川股份董事长,南通百川董事、如皋百川董事、海 基新能源董事,还是中共江苏百川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书记,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 新能源转型 近 ...
2025中国二手车大会成功召开,有辆科技作为官方合作伙伴助推行业增量发展
2025年7月2日,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主办,有辆科技作为官方合作伙伴深度参与的2025中国二手车大会在山城重庆开幕。本届大会以"诚信赢未 来"为核心主题,吸引了包括行业主管部门、国内外主流汽车主机厂商、大型经销商集团、金融机构及行业平台方等在内的多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 探讨政策红利、新能源转型、全球化浪潮下二手车行业的破局之道与创新发展路径。 有辆科技与众多全国领先的主机厂商、经销商集团建立深度合作,在厂家二手车分论坛,有辆科技与行业专家、厂商代表等针对精细化运营进行深入讨 论。基于与全国6000余家车源方的合作实践,有辆科技以技术标准化驱动业务升级的创新模式,助力合作伙伴破解行业变局中的增长瓶颈,有辆科技构建起 覆盖检测、估值、定价的官方认证二手车标准体系,通过智能检测系统和"有辆检"实现车况指标毫秒级分析,为认证车源提供背书。"新途竞价场"模块也支 持车商在置换评估阶段抢先出价,为主机厂商提供数据支撑。 针对广大经销商面临的存量市场竞争白热化、新能源二手车流通体系未完善等传统经营挑战,有辆科技以AI技术深度赋能二手车经销商伙伴的业务全 流程,在新能源二手车浪潮到来之际,突围存量红海破局求新。AI算法实时整 ...
董事长突遭立案留置,百川股份财务、经营面临重重危机
Sou Hu Cai Jing· 2025-07-03 09:03
对于郑铁江被立案调查、留置的原因,百川股份并未在公告中披露,只是强调,公司日常经营由管理团队负责,生产经营正 常。 值得一提的是,在6月23日,郑铁江还主持了百川股份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万万没想到的是,一周后,其便被立案调 查。 百川股份董事长郑铁江 不久前,百川股份刚刚被爆出担保额占净资产267%的财务危机,还因财务会计报告违规而被深交所下发监管函。郑铁江被立案 调查是否与这些事件有关,目前还不得而知。 百川股份原是精细化工龙头企业,2016年开始向新能源领域转型。目前,正值百川股份业务转型的关键期,董事长被调查、留 置或为其转型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业绩不稳,财务危机显现 华夏能源网&华夏储能(公众号hxcn3060)获悉,7月2日,锂电巨头百川股份(SZ:002455)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 董事长郑铁江已于近日被江阴市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 6月6日,百川股份发布公告,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借款余额为76.7亿元,累计新增借款金额4.66亿元,占公司2024年末经 审计净资产的比例为20.19%。 郑铁江出生于1964年1月,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目前除了担任百川股份董事 ...
车圈刮起“电动与运动”风
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透露,未来两年MG品牌将陆续推出13款新能源产品,覆盖3种新能源形式, 涵盖四大车身形式。 作为经典跑车MGB的精神续作,MG Cyberster 2026款以31.98万至35.98万元的价格区间,重新定义电动 跑车行业标准。 "未来两年,MG品牌将迎来产品密集投放期,陆续推出13款新能源产品,覆盖纯电、插混、增程3种新 能源形式,涵盖轿车、SUV、跑车及猎装车四大车身形式。"陈萃直言,密集的新产品攻势也清晰展现 了MG品牌在电动化时代发力主流细分市场的决心。 从1924年成立于英国牛津到如今扎根上海辐射全球,MG品牌"第一个百年"与"内燃机"息息相关,在此 期间,MG旗下的车型缔造了43项世界速度纪录。如今,面对汽车产业的新机遇,101周岁的MG品牌 以"运动化""电动化"为锚点,大步向前发展。 事实上,这种变化不仅限于MG品牌的产品和战略。记者注意到,自2024年年底开始,MG品牌就启动 了人事架构年轻化变革,并在今年4月迎来关键落子——市场负责人闫杰、新能源车GTM负责人梁化 佳、公关负责人葛思亮等一批骨干全面落位,直指精准锁定年轻一代用户的需求。 曾经负责大众ID.系列新能源 ...
上半年销量破10万辆 这个品牌商用车各系产品横扫海内外!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7-02 06:47
在市场规模微增、新能源替代加速、消费需求升级及国际竞争加剧的行业背景下,中国商用车 市场正加速洗牌。2025年上半年,上汽大通MAXUS以"爆品驱动销量",6月热销19,954 辆、同比激增31%。半年累计销量达107,467辆、同比增长11.2%,新能源车型同比增长 69%。跃进轻卡系列6月销量同比大增132.9%,上半年同比增长89.1%,以强劲增速领跑城 配物流市场;"创富神车"大拿成为商用车新能源转型的标杆爆品,进一步夯实上汽大通"中国 轻客第一品牌"的市场地位。 跃进轻卡在新能源化转型的道路上"一路跃进"。以"用户需求导向+技术驱动创新"发展模 式,全面深化产业协同。跃进轻卡抢抓新能源赛道商机,构建规模化、高品质、更节能的电动 轻卡生态,实现6月销量翻番,同比大增125.2%,带动上半年同比增长63.1%,成为城配物 流市场黑马。 全品类协同增长,单日交付创新高。上半年,上汽大通在各个细分市场,展现强劲势头。4月 成为皮卡圈环比增长最快的品牌,5月成为轻客市场唯一同环比双增的品牌,6月,上汽大通 单日交付量与大拿单日交付量双双创新高,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全球唯一10 万级混动 MPV"G50混动领衔 ...
中伟股份累计斥资6.6亿元回购 坚定看好公司中长期战略布局
自回购计划实施以来,中伟股份高效推进回购工作,充分彰显对行业前景及自身长期战略布局的信心。 据数据统计,在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贵州省有包括贵州茅台(600519)在内的10家上 市公司实施回购,中伟股份以2.02%的回购比例位居贵州省上市公司首位。 中伟股份(300919)本次回购自2024年11月启动,计划投入资金总额5亿元至10亿元,所回购股份将全 部用于后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随着回购稳步推进,公司将适时推出新一轮股权激励计划,为企业与员 工共同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伟股份表示,持续的回购不仅有利于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稳定性,提振投资者信心,更凸显公司以 全产业链布局锚定新能源材料赛道长期发展的坚定信念。在全球新能源转型及人工智能革命驱动下,公 司已从单一材料供应商升级为新能源产业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者。未来,公司将以持续的技术创新为核心 驱动力,不断丰富多元化产品矩阵,拓展新材料的应用边界,迎接未来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挑战,助力全 球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股东和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CIS) 中伟股份的回购底气源于其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长期深耕和优势积累。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 ...
荣威、飞凡“联姻”终将沦为一场“尴尬剧”?
2024年年底,上汽集团将飞凡汽车重新纳入荣威的体系,而这两个品牌的整合,如今却被外界戏谑地称为"将小孩送回幼儿园"。这场"联姻"看 似是上汽乘用车对"内耗"问题的一次止血之举,实则暴露出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深层困境:当品牌向上突破乏力时,合并是否就 成了逃避现实的"安慰剂"? 仓促整合,效果难显 飞凡汽车的独立曾被上汽集团视为冲击高端新能源市场的关键一步。2021年,飞凡从荣威R品牌升级为独立品牌,定价直接锚定20万 - 30万元区间,试 图与特斯拉、蔚来等新势力品牌正面交锋。然而,现实却给了上汽乘用车沉重一击:飞凡F7上市首月销量仅815辆,飞凡R7更是长期在三位数销量徘徊。 荣威品牌的衰落则更具戏剧性。2016年,荣威RX5以"全球首款互联网汽车"的概念横空出世,月销一度突破2.8万辆,但随后因车机系统卡顿、质量问 题频发,口碑急转直下。此后,荣威品牌频繁更换品牌定位,从"年轻化"到"国潮",再到"科技新主流",却始终未能打造出第二款爆款车型。2024年,荣威 推出全新D系列车型,试图通过"油电同价"策略抢占市场,但荣威D6 DMH混动版5月销量仅2001辆,与比亚迪秦L DM-i月销3万 ...
突发!40亿市值光刻胶概念股董事长、江苏富豪郑铁江被留置,上周还在主持股东会!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7-01 17:12
百川股份称,其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郑铁江家属的通知,郑铁江家属于近日收到江阴市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关于郑铁江的《留置通知书》和《立案 通知书》,郑铁江被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每经记者|赵李南 每经编辑|程鹏 董兴生 7月1日晚,光刻胶概念股百川股份(SZ002455,股价7.49元,市值44.51亿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郑铁江被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就在一周前,郑铁江还主持召开了公司临时股东会。 此次对郑铁江实施留置的是江阴市监察委员会。目前,百川股份正处于向新能源领域转型的关键时期。江阴市是百川股份总部所在地,同时也是百川股份 的新能源建设基地所在地。 突发:实际控制人被留置 "目前,公司尚未知悉上述事项的进展和结论,公司将持续关注上述事项的进展情况,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百川股份表示。 记者注意到,就在今年6月23日,郑铁江还主持了百川股份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 据百川股份招股书,郑铁江系公司创始人,出生于1964年,于2002年创立百川股份的前身江阴市百川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从那时起,郑铁 ...
精细化工龙头百川股份突发:董事长郑铁江被留置,上周还在主持股东会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7-01 14:31
Core Viewpoint - The actual controller and chairman of Baichuan Co., Zheng Tiejiang, has been placed under investigation and detention by the Jiangyin Municipal Supervisory Committee, which raises concerns during the company's critical transition to the new energy sector [1][2]. Group 1: Company Background - Baichuan Co. was founded in 2002 by Zheng Tiejiang and has been listed on the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since 2010 [2]. - The company is primarily engaged in the chemical products sector and is recognized as a leader in the fine chemical sub-sector [3]. - Baichuan Co. has three major production bases, with its new energy production base located in Jiangyin, Jiangsu Province, focusing on lithium-ion cells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tegration [4]. Group 2: New Energy Transition - In recent years, Baichuan Co. has initiated a transition towards the new energy sector, forming a strategic partnership with Jiangsu Haiji New Energy Co., Ltd. in 2016 to enter the lithium battery field [5]. - The company gradually increased its stake in Haiji New Energy, which is now a subsidiary with 50.08% voting rights held by Baichuan Co. [5]. - Haiji New Energy launched a project in Jiangyin with an annual production capacity of 2GWh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and battery packs, which has recently completed equipment upgrades and produced qualified products [6]. Group 3: Financial Performance - Despite the advancements in the new energy sector, Haiji New Energy reported a loss of approximately 320 million yuan in 2024 [7].
三年前拟豪掷39亿如今一单未产 川金诺跨界锂电梦碎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30 08:16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经谨慎研究和论证分析,公司拟将两大磷酸铁锂项目尚未投入的募集资金合计4.55亿元变更至埃及苏 伊士磷化工项目。"6月24日,川金诺的一纸公告宣告其跨界锂电的雄心暂时搁浅。 三年前,这家磷化工企业依托"磷矿-磷酸-净化磷酸"产业链优势,高调宣布投资39亿元进军磷酸铁锂领 域。如今,在广西防城港基地,除了孤零零的30万吨硫磺制酸装置于2023年8月投产外,规划中的5万吨 磷酸铁及1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从未真正启动。 2025年一季度亮眼财报与项目终止公告形成鲜明反差。7.21亿元营收、7202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 达24%和253.41%的业绩背后,川金诺管理层却做出一个艰难决定,将两大磷酸铁锂项目募集资金转向 埃及。 根据公告细节,被终止的项目包括"5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材料磷酸铁及配套60万吨/ 年硫磺制酸项目"和"广西川金诺新能源有限公司10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一期工 程)"。 这两个项目原计划使用募集资金4.55亿元,如今全部转投埃及。 公司解释称,新能源市场竞争格局剧变是主因。在激烈竞争中,磷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