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捕集

Search documents
全球首次船对船LCO2接卸完成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6-25 04:37
全球海事脱碳中心首席执行官卢月玲教授表示,此次试点采用最具规模化潜力的卸载方案,为探索碳价 值链奠定重要基础,期待更进一步探索LCO2的后续运输与应用路径。 中化新网讯 6月19日,中船集团七一一所与上港集团(600018)能源公司、上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合作 对一艘14000TEU大型集装箱船成功完成船对船液态二氧化碳(LCO2)接卸回收工作,标志着全球首次 船对船LCO2接卸作业完成,中国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捕集—液化存储—船对船接卸再利用"的完整生态 闭环,为全球航运减排提供了"中国方案"。 据介绍,此次船对船卸载的LCO2将通过转运船输送至封存和再利用终端,实质性削减船舶碳排放。基 于此次实践成果,七一一所将积极参与并推动国际海事组织关于船舶碳捕集与转运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制 定工作,加速全球碳循环产业链建设,为实现航运业净零排放目标贡献中国力量。 据了解,LCO2的高效安全转运是船舶碳捕集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关键,而船对船LCO2接卸成为破解海上 碳转运难题的关键。"相较于船岸连接模式,船对船的接卸方式突破港口基础设施限制,提升操作灵活 性,使其快速响应不同海域船舶二氧化碳接卸需求,并降低综合运输成本。"七一一 ...
实探中国海油渤海油田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6-18 20:07
Core Viewpoint - The Bohai Oilfield, developed by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CNOOC), has achieved significant milestones in oil and gas production, with plans to further increase output to 40 million tons by 2025, supported by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new projects [2][5][6]. Group 1: Production Achievements - The Bohai Oilfield has become China's largest offshore oil and gas production base, contributing nearly one-sixth of the country's crude oil output [2]. -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5, the oil and gas production reached a historic breakthrough of over 10 million tons [4]. - The daily crude oil production has surpassed 100,000 tons, with confirmed reserves of 2.24 billion barrels of oil equivalent by the end of 2024 [3][5]. Group 2: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 The Bohai Oilfield has implemented remote intelligent control for its production wells, ensuring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data collection, which enhances safety and efficiency [3]. -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ohai Oilfield has seen multiple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filling gaps in domestic offshore oil and gas fiel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3][6]. Group 3: Future Development Plans - CNOOC plans to achieve an annual production target of 40 million tons by 2025, with several key projects, including the Bohai Zhong 26-6 oilfield and the Kenli 10-2 oilfield, expected to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is goal [5][6]. - The company is focusing on value exploration and has reported successful discoveries of multiple billion-ton oil and gas fields, which will support stable production growth [6]. Group 4: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 - CNOOC aims to establish a CCUS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demonstration center in northern China, leveraging key projects like the Bohai Zhong 19-6 gas field to promote low-carbon development [7]. - The company emphasizes a development philosophy that balance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aiming for high-quality green development in the Bohai Oilfield [8].
天然气:为能源转型“架桥铺路”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6-10 02:44
近年来,天然气因其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重要价值,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近日,多 位专家向《中国化工报》记者表示,天然气的价值不仅在于减排,更在于保障能源安全、构建能源韧 性,同时还可为可再生能源与新兴技术铺路,而多元化供应、技术合作与区域协同,将成为未来构建能 源韧性的关键抓手。 担纲能源转型"关键桥梁" "天然气碳强度较低,在所有化石燃料中最具增长潜力。"毕马威中国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主管合 伙人沈莹表示,天然气具有保障能源安全、降低环境影响的作用,将在能源转型中期继续担纲"关键桥 梁",并将成为能源结构长期持续的重要组成部分。 沈莹指出,其一,天然气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有助于能源多样化,可降低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提高能 源安全。拥有天然气储量的国家可以借此增强其经济韧性,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特别是在地缘政治 紧张局势或自然灾害导致某些能源供应中断的情况下。她说:"如最近欧洲停电事件,天然气的可用性 提供了额外的安全保障。这种灵活性有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整合,加快能源结构的优化。" 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EMA)局长潘国强在SIEWConnects@Beijing 2025专题研讨会上表示 ...
双碳周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下降-20250604
GUOTAI HAITONG SECURITIES· 2025-06-04 10:57
资讯汇总 [table_Header]2025.06.04 【双碳周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下降 产业研究中心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1 of 8 [Table_Summary] 上周欧美韩碳市场碳配额交易价格有所下降。欧洲市场,EUA 现货价格 与期货价格上周有所下降,降幅分别为 3.53%、3.59%;美国市场,EUA 期 货价格上周降幅为 3.59%,UKA 期货价格上周降幅为 0.83%;韩国市场, KAU24 现货价格上周降幅为 0.11%。 上周韩国碳市场碳配额成交量大幅上涨。欧洲市场,EUA 现货上周共成 交 28.7 万吨,较前一周上涨 54.3%,EUA 期货上周共成交 335.2 万吨,较 前一周下降 24.11%;美国市场,EUA 期货上周共成交 135.26 百万吨,较 前一周下降 21.91%;韩国市场,KAU24 现货上周共成交 118.81 万吨,较 前一周上涨 132.64%。 上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有所下降。上周全国碳市场碳配额 (CEA)累计成交量为 212.23 万吨,累计成交金额为 14565.72 万元。上 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 ...
能源转型的破局之道,天然气该担当什么角色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5-24 00:12
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表示,在"双碳"目标下,天然气预计将在2035年前后达到消费峰值。他指 出,"全球市场格局正在加速演变,国际合作是破局关键。" 近日,被称为全球燃气行业"奥林匹克盛会"的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在北京举办,这是大会自1931年创办 以来首次落地中国。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的3000余名嘉宾围绕能源安全、绿色转型等议题展开深入探 讨。 2035年天然气消费达峰,多角色支撑转型 当前,全球能源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国际燃气联盟主席李雅兰表示,天然气是全球第三大能源,年消 费量超过4万亿立方米,在能源结构中占比24%,是实现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能源。 过去十年,中国天然气消费增量占全球三分之一,成为全球天然气增长的主要引擎。 我国"十四五"能源规划提出,到2025年,天然气年产量将突破2300亿立方米,储气设施与管网建设同步 提速,形成更强保障能力。 作为中国最大海上油气生产商,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周心怀认为,"天然气已成为推动 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动力。"过去五年,中海油年进口LNG(液化天然气)占全国总量约一半,通过"海气 +LNG"双轮驱动,有效保障了区域能源安全。周心怀强调,LNG具备高 ...
二氧化碳变身驱油利器
Jing Ji Ri Bao· 2025-05-23 22:17
近日,一条设计总长约400公里的二氧化碳管道工程在吉林省启动建设。该管道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我 国运输距离最长、管径最粗、压力最高、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管道。这条管道的一期工程,一头连着吉 林石化,另一头连着吉林油田。届时,吉林石化及管道沿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过捕集 和处理,通过该管道输送至吉林油田,助力石油开采或实现二氧化碳埋存。 如何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已探索多年。作为一家建矿60多年的老油田,吉林油 田面临着资源劣质化加剧、稳产上产难度加大等瓶颈,在生产实践中陆续应用了用水驱油、生物驱油、 二氧化碳驱油等增产技术。1990年起,吉林油田开展单井吞吐和小规模二氧化碳驱矿场试验,取得较好 驱油效果;2008年,吉林油田在大情字井区块成功开展了二氧化碳驱油先导试验。 走进二氧化碳管道工程建设现场,焊接工人正在一座座挡风棚里操作设备对直缝钢管进行全自动焊 接。"挡风棚能够保证管道焊接时周围的风速低于2米/秒,确保焊接无杂质进入。"吉林油田CCUS建设 项目经理部施工管理办公室主任刘洋告诉记者,工程将对二氧化碳采取超临界/密相(介于气态与液态 中间的一种相态,输送时呈液态的体积、气态 ...
中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投用,10年内将回注二氧化碳超百万吨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22 02:16
恩平15-1油田为高含二氧化碳油田,若按常规模式开发,二氧化碳将随原油一起被采出地面,不仅对海 上平台设施和海底管线造成腐蚀,还将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5月22日,智通财经从中国海油获悉,中国首个海上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在珠江口盆 地的恩平15-1平台正式投用。 据中国海油介绍,该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集、提纯、加压至超临界状态,通过该口CCUS井, 以初期8吨/小时的速度注入地下油藏,在驱动原油增产的同时,实现二氧化碳封存。 中国海油恩平油田作业区总经理万年辉表示,恩平15-1平台CCUS项目的投用,实现了中国海上二氧化 碳捕集、利用、封存装备技术的全链条升级,未来10年将规模化回注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并驱动原油 增产达20万吨。 随着装备的进一步升级,该项目二氧化碳回注量将提升至17吨/小时,高峰单井增油量达1.5万吨/年,具 备更强的增产降碳能力。 恩平15-1平台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海上原油生产平台,距离深圳西南约200公里,作业水深约90米,所开 发油田群高峰日产原油超7500吨。 于是,在2023年底,中国海油启动了恩平15-1油田CCUS项目。今年3月,中国海油发布消息称, ...
节能环境(300140) - 300140节能环境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0
2025-05-20 11:46
证券代码:300140 证券简称:节能环境 中节能环境保护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4 投资者关系活动 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参与单位名称及 人员姓名 投资者网上提问 时间 2025 年 5 月 20 日 (周二) 下午 15:00~17:00 地点 公司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s://ir.p5w.net) 采用网络远程的方式召开业绩说明会 上市公司接待人 员姓名 1、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郝家华 2、证劵事务代表:易田 3、经营管理部(双碳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许大明 4、财务管理部业务经理:武苗 投资者关系活动 主要内容介绍 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及公司回复情况 公司就投资者在本次说明会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复: 1、2024 年员工总数同比增加 37%,但生产人员占比下降至 51%,是否因智能化产线投入导致人力需求结构变化?或危废处 理技术人才储备不足? 尊敬的投资者你好,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稳定,员工规模 和结构总体稳定,2023 年底 ...
“能源届奥林匹克”正式开幕,中国能源巨头亮出“国之重器”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20 09:33
5月20日,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WGC202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拉开帷幕。这是世界燃气大会90多年来首次落地中国, 全球顶级能源企业将悉数参展,国际发言嘉宾占比高达70%。本届大会对促进中国燃气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由国际燃气联盟(IGU)主办。IGU成立于1931年,是全球最大、最权威的燃气行业国际组织,致力于"推 动燃气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WGC是IGU最重要的旗舰会议,也是全球燃气行业的"奥林匹克大会"。IGC 主席李雅兰表示,中国作为全球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北京作为双奥之城,必将吸引全球能源行业的目 光。 据悉,在20日至23日的四天时间中,大会将举办全体会议、时事辩论、行业洞见、技术创新等80余场论坛,以及金融论坛、数字 化论坛、女性论坛、青年论坛等特色活动,预计将吸引来自全球70个国家及地区的3000余名代表参会。大会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 米(为WGC历史之最),预计吸引300家企业参展,数万名观众观展。 大会现场设置的打卡点"燃空间"采用全新柔性软屏技术,与天然植物混合交错搭建而成,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郑青 亭/摄 ...
科研“问诊”气田 技术赋能减碳——普光气田硫黄回收尾气碳捕集耦合阻水采气技术攻关纪实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5-19 02:40
团队的孙云昊博士蹲在地上,用粉笔在铁板上画着流程图:"我们的复合胺溶剂配方需要增加抗发泡基 团,就像给溶剂穿上'防湿盔甲'。"他的提议,让团队坚定了定制化研发的方向。当天下午,他们就背 着30千克重的采样设备,沿着120级钢梯爬上40米高的吸收塔,采集第一手尾气数据。 5月1日的川东北,太阳刚爬上山顶就释放出灼人热力。上午8时,普光气田净化厂联合装置旁的试验平 台已被晒得发烫,空气呼吸器的肩带在科研人员的工装上压出深色勒痕。南化公司研究院气体净化所科 研团队项目负责人叶宁站在装置前,手中的图纸被汗水洇出褶皱,这位50多岁的主任正带着团队进行第 12次流程推演。 当前,这场以普光气田硫黄回收尾气碳捕集耦合阻水采气技术研究的实验进入白热化攻坚阶段。 "我们不能照搬常规碳捕集技术。"叶宁的声音混着远处装置的轰鸣声,"普光气田尾气湿度比设计值高 15%,传统溶剂在这种工况下容易发泡,就像人感冒会鼻塞,设备'生病'了,效率就会大打折扣。"他的 话点出了此次攻关的核心难点——高湿度环境下的碳捕集效率提升。 "调整溶剂循环量至120立方米/小时,升温速率控制在2℃/分钟。"叶宁站在操作台前沉着地下达指令。 梁慧慧紧盯着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