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双控

Search documents
碳中和迎重磅文件,大量高耗能企业将陆续被纳入,CCER需求有望持续爆发
Xuan Gu Bao· 2025-05-29 23:17
《意见》指出,到2027年,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节能市场 化机制更加健全,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更加活跃、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健全,推动资源环境要素畅通流 动、高效配置,充分释放市场潜力,对实现相关资源环境目标的支撑作用有效增强。 文件还指出,稳步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扩展交易主体,丰富交易品种、交易方 式。完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逐步扩大支持领域。加强绿证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全 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衔接。 浙商证券认为,随着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成为必然趋势。 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已纳入管理,新增重点排放单位约1500家,全国市场覆盖排放量预计新增约30 亿吨,市场占比可能从40%提高至60%,从而深化完善全国碳交易市场。 中信期货表示,长期来看,随着未来社会单位减排成本边际增长,碳价将跟随上涨。碳市场配额供应持 续缩减,叠加免费配额比例下降,都将助涨长期碳价。CCER市场相对灵活,允许企业通过开发自愿减 排项目获取减排量,并在碳市场中交易。根据现有政策规定,控排企业可以使用CCER抵消自身5%的碳 ...
三部门详解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有关举措 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多项配套措施将出台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27 16:17
近日,商务部印发了《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以下简称《工作方案》)。5月27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 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有关举措。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各地、各部门,大力实施《工作 方案》,并根据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发展需要和经营主体诉求,在工作中不断优化完善《工作方案》,以 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加强招商引资 目前,在全部的232个国家级经开区中,共有外资企业超过6万家,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9.9万家; 2024年全年实际使用外资272亿美元,进出口10.7万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全国的23.4%和24.5%。 "当前,国际经贸秩序正在遭受严重冲击,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愈演愈烈,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不确定 性不稳定性增加,国家级经开区稳外贸稳外资主阵地的责任担当更加凸显。"凌激表示。 为促进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凌激介绍,下一步,商务部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牵头协调落 实《工作方案》各项政策举措,推动各地各部门研究出台配套措施,在要素保障、安排改革试点任务、 下放经 ...
刘世锦:“特朗普2.0”冲击全球绿色转型,中国不能后退|快讯
Hua Xia Shi Bao· 2025-05-22 10:08
"新能源发展到目前的阶段,退是退不回去了。高比例新能源引发的电力供给不稳定、消纳和外送受限、分布式能 源上网难、隔墙售电难、市场'内卷'和价格下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冲击等等都是发展中的问题,不发展不会有 这些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表明,发展中的问题应该也只能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和更好更快地发展加 以解决,慢发展、不发展才是更大的风险。"他指出。 刘世锦建议,在供给侧,要加强新型电力系统的设计和建设,通过大量的技术创新、管理制度和监管体系的重大 改革,形成新能源稳定可靠低成本的供给。在需求侧,要加快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并且把碳排放双控目 标转化为具体的量化指标,分解到各级政府和重点行业和企业,形成全面严格的减碳责任机制,扩大绿色低碳产 业的市场空间。 文/刘诗萌 "近一个时期,全球绿色转型受到特朗普2.0的冲击,也有一种议论说特朗普要搞油气和煤炭,我们也应该多搞, 否则就吃亏了。中国到底应该怎么办?" 5月22日,在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美国环保协会共同发起的中国能源 模型论坛十周年学术年会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首席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 ...
中国绿证:畅行中国 走向世界
Zhong Guo Dian Li Bao· 2025-05-15 00:55
海风轻拂,夏韵初浓。五月的深圳,草木葳蕤,湾区大地浸染层层新绿。 置身这片热土,创新驱动的脉搏与低碳发展的呼吸同频共振——一幅以"绿色"为底色的时代画卷,正在 南海之滨徐徐展开。 5月12日下午,"中国绿证:畅行中国 走向世界——绿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活动顺利举行。 大湾区绿证市场的活力源于其消费主体多元,产业特色鲜明。 何以湾区? 这场汇聚来自国家能源局、地方政府、电力交易中心、国际组织、粤港澳三地企业及智库等单位200余 位嘉宾的盛会,既是对中国绿证多年发展探索的总结,更是中国绿证迈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宣言。 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高端产业集聚,外贸进出口表现活 跃,绿色电力需求旺盛。 "粤港澳大湾区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培育绿证市场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国家能源局党组成 员、副局长万劲松表示,绿证制度实施以来,大湾区绿证市场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交易规模屡创新高, 市场活跃度领跑全国。 近两年,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的协同发力下,粤港澳三地成为全国绿色电力消费的重要增长极。 "大湾区绿证绿电累计交易量1329亿千瓦时,平均增速10倍,2024年大湾区绿证绿电交易量达491亿 ...
专家为行业节能降碳标出发力点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5-06 08:40
中化新网讯"十五五"时期,石化行业节能降碳工作的主旋律将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4月 29日召开的2025石化产业发展大会双碳与绿色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从电气化、设备更新、碳交易、标 准制定等多个方面寻找节能降碳发力点,为行业应对约束指标由"能"转"碳"献计献策。 碳排放双控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新阶段的重要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能 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符冠云分析认为,石化行业发展的基本面将持续向好,大型石 化化工项目集中上马时期接近尾声,主要化工原料自给率逐渐达到合理水平,承压期渐过,这都将为行 业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提供有利条件。面对即将到来的碳排放双控约束目标,他建议行业重点关 注电氢协同、原燃料双替代等发展方向。 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一脉相承,约束指标由"能"转"碳",不意味着对节能工作有任何的放松。据 国家节能中心推广处刘蕾介绍,石化行业的能源消耗量约占全社会总量的20%,节能对行业减少碳排放 的贡献不容小觑。她特别提到,"两新"行动对提高石化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来说是一个契机。 沈鼓集团节能环保公司解决方案室主任冯兆钧就推进设备更新的难点进一步详述:"传统解 ...
零碳竞速:7家电池企业2024年ESG报告透视
高工锂电· 2025-04-25 11:13
6月会议预告 2025高工钠电 产业峰会 主办单位: 高工钠电、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总冠名: 众钠能源 会议时间: 6月9日 会议地点: 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苏州虎丘区塔园路168号) 2025高工固态电池 技术与应用峰会 主办单位: 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总冠名: 利元亨 会议时间: 6月10日 会议地点: 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苏州虎丘区塔园路168号)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和监管趋严,电池制造商 ESG (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正从选择性披露转 为 核心信息窗口。 2024 财年报告季的数据显示, 碳排放 结构 ,特别是与电力消耗相关的部分,已成为衡量电池企业 " 绿色成色 " 的关键。 在亮眼的 " 零碳 " 数据背后,如何界定和核实真正的绿色电力,尤其是在中国国内标准与欧盟等 国际 市场要求存在差异的背景下,正成为行业面 临的核心挑战。 解读 电池企业 " 绿色财报 " ,关键在于看懂企业如何 接入 绿电。 电池 企业 碳排放图谱:电力与供应链是核心挑战 电池企业的 ESG 报告正逐步揭示其碳排放全貌。 在已经披露 ESG 报告的电池企业中, 宁德时代 、 ...
超15GWh!工商业储能迎来“重要转折点”?
行家说储能· 2025-03-24 11:32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关键节点,用户侧储能迎来重要转折点。 重要转折点 海外工商储将迎来新一轮爆发期,成为企业提速换档的新焦点 国内碳排放双控政策,为工商业储能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新能源全面入市,分布式光伏储能加速拓展新的应用场景 工商业储能市场由江浙粤扩大到山东、河北等超20个省份 工商业储能项目开发由一哄而上转向精耕细作 收益模式多元化,市场需求正由政策驱动转向价值创造驱动 工商业储能企业由硬件同质化、低价竞争态势转向软件服务及运营能力角逐 2025年将进入AI在工商业储能项目价值应用的重要验证期 项目验证关键期,早期建设的工商储项目问题或在2025年集中爆发 2025年头部企业(10%-20%)凭借技术、资金优势主导市场,中小企业面 临淘汰压力 ■ 超15GWh!从单点爆破到多点开花 根据行家说Research数据显示, 2025年,全球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量将达6.1GW/15.26GWh,增速达 40%, 其中中国新增装机量预计达 4.8GW/10.56GWh。 从具体市场来看,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及电价上涨、电气化需求、电力供应波动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德国 ...
2025“两会”中的新能源
高工锂电· 2025-03-09 10:29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求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同时加快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这都将为锂电产业链带来持 续向上的刺激活力。 2025年两会期间,来自锂电池、电动汽车、低空经济领域的人大代表也带来了多份提案,涉及了新型储能、产业生态完善、换电模式、电池回收、低 空经济等不同产业环节的优化建言。 锂电产业链 摘要 2025年两会期间,锂电池、电动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都有哪些提案? 3月5日,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在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中提到,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 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达到世界的超强规模,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材料、装备等中上游领域也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政府工作 报告显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 曾毓群:完善新型储能市场参与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建议,完善新型储能市场参与机制,包括拉大峰谷价差、丰富辅助服务交易品种、完善容量补偿机制;建立新型 储能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为实现政策落地,曾毓群建议进一步完善储能的市场参与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