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金融
icon
Search documents
复旦大学“跨学科视野下的稳定币问题”圆桌会成功举办,研讨数字金融前沿动态
Sou Hu Cai Jing· 2025-07-05 00:29
稳定币作为数字金融领域的新兴产物,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其对主权货币体系、跨境支付与 金融稳定的影响日益凸显。 7月3日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成功举办第3期复旦大学南土国际金融政策圆桌会,主题为"跨学科视野下 的稳定币问题"。本次圆桌会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牵头组织,旨在从法学、新闻学等多学科视角,深入 探讨稳定币发展现状、影响及未来趋势,为应对国际金融格局新变化提供学术参考。来自复旦大学经济 学院、计算机学院、国务学院、新闻学院、法学院和中文系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稳定币的核心议 题展开了富有深度的交流与研讨。 会议由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杨长江教授主持,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和学术研究者关注,观察 者网进行独家报道。 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白钢探讨了中美在稳定币领域的竞争,从文化和 认知的角度提供了新视野。他指出,以稳定币为代表的新型的货币,实际上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各国对 于世界货币发行主导权的争夺。美国通过稳定币转嫁债务危机,维护其金融主导地位,而中国则应依托 制造业和供应链优势,构建符合自身利益的稳定币体系。他强调,中国在物质层面的"实力"已然足够, 应重视在意识形态层面 ...
聚焦数字金融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金融论坛举办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7-04 12:27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数字金融发展,李东荣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要秉持技术中性原则,鼓 励新技术合理应用创新,持续推进监管科技的运用。二是持续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多措并举维 护数据安全。三是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推动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和风险防控的协同创新。四是加 强数字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 近年来,以生成式AI、大模型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在加速渗透数字金融领域。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 陈文辉在论坛上表示,当前金融业已经进入"AI时刻",AI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正在加速。 陈文辉提到,不管是大型金融机构还是中小金融机构,均要拥抱和加快AI大模型的应用。为此,一是 要全面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二是要培养全员数字化意识。三是加大AI人才培养和使用。另外还要高 度关注AI应用可能带来的风险,比如AI幻觉、算法歧视等。 7月3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金融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北京市银行保险产业园举行。论坛 由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亚洲数据集团共同举办。论坛上,来自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专家学者等 各界人士,围绕数字金融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技术应用等话题展开交流。 "我国数字金融市场活力大,数字金融 ...
稳定币引发全球金融主导权博弈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7-04 07:31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通过的《稳定币条例草案》将于8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此同时,《指导 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下称《天才法案》)也在美国参议院顺利通过,接下来经众议院表 决后将提交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若进展顺利,全球或将有更多国家跟进稳定币的政策创新。稳定币正 成为全球数字资产阵营中最受瞩目的焦点,而围绕其衍生的国际数字金融主导权博弈也可能愈演愈烈。 作为数字货币阵营中的新兴力量,稳定币与特定资产(如法定货币、贵金属或其他加密货币等)挂 钩,其中最主要的是与美元、欧元等法币锚定。这意味着稳定币的价值基础来源于国家法定货币,因而 具备稳定性特征。从这个角度看,稳定币可被视为法币的衍生形态;但由于其并非由中央银行发行,而 是由私营机构创设,因此又可归类为私人数字代币或市场化数字法币。 区块链及其分布式账本与智能合约构成稳定币的底层技术架构。在区块链网络中,所有参与用户均 作为节点存在,节点间可直接交易(即去中心化特征),同时交易记录会同步至全网节点。任何试图篡 改交易信息的行为必须获得所有节点认可,而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因此区块链交易具有极高的可 信度。由此可见,稳定币既继承了传统法币的信任度与稳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 数字金融论坛 在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盛大召开
Cai Fu Zai Xian· 2025-07-04 07:08
7月3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 数字金融论坛"在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盛大召开。本届论坛由北京市 石景山区人民政府、亚洲数据集团共同举办,作为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重要活动之一,汇聚来自美 国、英国、德国、日本、芬兰等多个国家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专家学者,围绕 "产城融合,科创赋 能"这一主题,展开深度交流讨论。 北京市委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市委金融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市金融管理局局长曾林 峰,石景山区委副书记、区长万隆,石景山区委常委、副区长李文化,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 员张宇航,石景山区副区长于杰,亚洲数据集团总裁朱东方等领导出席论坛。 在随后举行的主题演讲中,与会嘉宾围绕"构建数字金融新生态,重塑产城融合新版图"开展深入交流。 区委副书记、区长万隆为大会致辞,他表示:北京市深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金融发展示范高 地,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注入澎湃动力。作为中心城区之一,石景山区正在深入实施产业转型 发展战略,加快打造京西数字金融新增长极,集聚全国银行保险业信息数据中枢、国家金融科技测评中 心,推动北京数据(数字)资产流通创新中心启动运营,加快全市首个"数字人民币综合 ...
AI赋能金融变革 中小机构迎机遇与挑战
李东荣指出,我国数字金融在助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成效显著,凭借数字技术,金融服务有效覆盖 了过去难以触及的区域和人群,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之际,人工智能(下称"AI")等前沿技术正深刻重塑全球金融面貌。 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金融论坛上,来自金融界、科技界、顶尖学府及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共 同探讨AI技术在金融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与会专家学者指出,AI技术正推动金融业进入历史性 变革节点,其中以DeepSeek为代表的低成本、轻量化AI大模型,为中小金融机构破除技术壁垒提供关 键机遇。与会专家提醒,若不能主动拥抱AI转型,中小机构或将面临生存危机。 "在金融五篇大文章中,数字金融是助力其他四篇的重要枢纽和推动器。"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 表示,2024年我国数字金融市场规模已达3.2万亿美元,稳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场之 一。 当前,数字化浪潮正以不可逆转之势重塑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而AI技术作为数字化浪潮的核心驱动 力,正带来指数级的变革与跃进。"金融业正进入AI时刻,2025年将是AI在金融业应用转折之年。"原中 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指出,Deep ...
全球金融竞争力报告发布!2024年中国排名第4位,与第一名分差连续四年缩小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7-03 12:47
北京商报讯(记者 廖蒙)7月3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金融论坛在北京举办,与会嘉宾围绕数字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讨论。会上,中国社会 科学院国际金融中心副主任、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副研究员刘东民发布"全球金融竞争力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据统计,2024年全球的数字金融市场规模突破了4.5万亿美元,我国数字金融市场规模达到了3.2万亿美元,已经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数字金融市场之 一。"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表示。 围绕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趋势,李东荣指出,从国际上来看,目前我国数字金融"走出去"的步伐在加快,金融科技企业主动出海,向东南亚等地区输出了数字 金融方面的经验和技术;从国内来看,我国数字金融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在智能客服、智能投资、风险防控等领域不断深 入应用,缩小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技术鸿沟,为数字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对于我国数字金融的后续发展,李东荣从四方面提出建议,一是秉持技术中性原则,鼓励新技术合理应用创新,持续推进监管科技的运用;二是持续建立健 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多措并举,维护数据安全,在推动数 ...
【招银研究】稳定币:运行机制、应用场景与影响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7-03 10:34
稳定币不仅是法定货币信用在数字空间的延伸,更是连接加密世界的关键入口。在欧盟、美国、中国香港相继出台监管法规,大力发展稳定币的背景下,稳定币成 为国家数字金融话语权的战略博弈。本报告系统梳理稳定币运行机制和应用场景,分析其与央行数字货币的差异以及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影响。 ■ 稳定币是国家数字金融话语权的战略博弈。 稳定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价格相对稳定的加密数字货币。在DeFi生态、RWA交易、跨境支付等新兴领域高速发展的 背景下,发展稳定币已成为各国抢占Web3时代制高点、强化数字金融话语权的战略博弈。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的核心创新在于 严准入、强储备、保赎回。 中 美欧三大司法管辖区的监管制度呈现差异化战略导向: 中国香港侧重开放与兼容,美国强化美元主导地位,欧盟追求统一与安全。 ■ 稳定币的运行机制及应用场景。 (1) 基于锚定机制的不同,稳定币主要有法币抵押型、加密资产抵押型和算法型三种类型,其中法币抵押型占据稳定币市场主 导地位。 (2) 稳定币市场呈现出"一超一强,百花齐放"的格局,USDT与USDC合计占比86%,两者又因发展轨迹和运行机制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应用场景。 (3) 稳定币生态由发行、运 ...
助推苏州智造|中国银行苏州分行激活数智引擎赋能制造业向“实”向“新”
转自:新华财经 数字化浪潮奔涌不息,"苏州智造"顺势崛起。中国银行苏州分行(以下简称"苏州中行")勇闯苏州制造 业转型升级"深水区",通过政策体系与体制机制优化、数据与科技基础建设、业务数字化转型"三管齐 下",构建数字金融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的"苏州范式",助推苏州智造向"实"深耕、向"新"突围。 谋篇布局:战略蓝图加速成为发展实景 制造业作为苏州经济"顶梁柱",其数字化转型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苏州中行深刻把握数字金 融战略精髓,通过组织架构革新、政策体系构建、攻坚机制创新,打造从顶层设计到一线实践的高效执 行链路,服务"苏州制造"向"苏州智造"跨越升级。 如何"一盘棋"绘就战略蓝图?苏州中行锚定数字金融赛道精准发力,成立分行级"数字金融委员会",构 建最高决策与协调"中枢",加速数字金融战略融入业务发展"肌理",与经营实践"携手同行"。 筑牢组织架构根基的同时,该行精心构建政策体系"四梁八柱",推出"行动方案+年度要点"双轮驱动模 式。2024年,推出《数字金融行动方案》,明确科技能力建设、数据能力建设等五大目标及29条硬核举 措;今年继续细化行动方案,制定12项年度工作要点,层层拧紧责任链条。其 ...
港交所推出综合基金平台订单传递服,金融科技ETF(516860)最新规模创近1月新高,金融科技行业整体景气度不断提升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03 05:47
截至2025年7月3日 13:21,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930986)上涨0.16%,成分股京北方(002987)上涨 8.81%,银之杰(300085)上涨2.92%,恒宝股份(002104)上涨2.82%,恒生电子(600570)上涨1.49%,东信 和平(002017)上涨0.97%。金融科技ETF(516860)上涨0.07%,最新价报1.37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 年7月2日,金融科技ETF近2周累计上涨5.32%。 流动性方面,金融科技ETF盘中换手7.38%,成交6848.21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7月2日,金融科技 ETF近1周日均成交1.92亿元。 消息面上,7月3日,香港交易所宣布,正式推出综合基金平台(IFP)的订单传递服务,此举旨在更有 效地连接基金分销生态圈中的主要参与者,以帮助提升香港基金市场效率。 东兴证券此前表示,金融科技板块格局持续分化,前沿技术打开行业成长性。政策端 "科技金融""数字 金融" 相关政策推进,将提升金融科技行业整体景气度。需求端银行、保险、证券类金融机构在信创系 统切换与数智化平台建设驱动下,IT 投入有望增加,中小金融机构 IT 需求增长明显。技术 ...
科创创业ETF(588360)涨超1.0%,货币政策倾斜科技或提振板块信心
Sou Hu Cai Jing· 2025-07-03 03:04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 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 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等级相 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科创创业ETF跟踪的是科创创业50指数,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从科创板和创业板中选取市 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只新兴产业股票作为指数样本。指数成分股覆盖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前沿领 域,聚焦具有核心创新能力的优质企业,全面反映中国科技创新板块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中报业绩预告期临近,市场关注点转向科技板块的业绩预期,尤其是光模块、PCB等受益于数字经济及 5G发展的细分领域。 西部证券指出,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明确下一阶段将引导信贷 结构向科创、消费、民营及小微倾斜,支持银行补充资本,并探索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常态化制度安 排。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持续深化,切实服务科技创新,金融政策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中资券商 参与虚拟资产业务创新,如国泰君安国际获批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