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体
icon
Search documents
9年融资9次 镁伽科技赴港IPO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7-10 08:56
6月25日,镁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镁伽科技")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港股主板 上市,摩根士丹利、华泰国际、德意志银行和建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然而,镁伽科技仍处于亏损状态。2022至2024年,公司累计亏损超22亿元,经调整净亏损率从2022年的 71.2%收窄至2024年的46.3%。公司表示,亏损主要源于持续的高研发投入,2022至2024年研发开支占 比长期维持在40%以上。 2017年6月,公司完成天使轮融资,此后融资节奏不断加快。2019年6月,获博世创业投资领投;2021年 5月,药明康德(603259)领投6500万美元B轮融资;2023年12月,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5亿元。截至招 股书递交,镁伽科技已完成8轮融资,股东阵容强大,涵盖创新工场、愉悦资本、中金资本、高盛资管 等知名投资机构,以及药明康德、博世集团等产业巨头。2022年C轮融资后,公司估值突破10亿美元, 跻身"独角兽"行列。胡润研究院于6月26日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中,镁伽科技的估值已达到105 亿元。 核心业务 镁伽科技以自主智能体为核心,构建了智慧实验室和智能制造两大业务板块。在智慧实验室领域,公 ...
网红AI产品Manus被曝裁员,回应称自身经营考量,背后结局或已预见
3 6 Ke· 2025-07-10 08:37
然而,当我们将这一"调整"与Manus自诞生以来的种种争议和战略摇摆联系在一起时,一幅更复杂的图景浮出水面。 这远非一次简单的优化,更像是一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战略败退,其根源或许从一开始就已埋下。 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啊,就在这两天,网红AI公司Manus被曝出大规模裁员。 面对这波舆论,Manus官方也没噎着藏着,倒是很快给出了标准的公关辞令:"基于公司自身经营效率考量,我们决定对部分业务团队进行调整。" 它第一次让普通人真切地触摸到了"AI智能体"的未来轮廓。用户不再需要繁琐地在多个App之间切换、复制、粘贴,而只需用一句自然语言下达一个复杂 的指令,比如:"帮我规划一场周末的家庭出游,先在网上搜寻本市适合亲子活动的公园,预订三张门票,然后查找一家附近评分高的餐厅并预订一个四 人位,最后根据天气预报提醒我是否需要带伞。" 看着屏幕上的光标自动在地图、票务网站、点评App之间跳转、操作,仿佛有一位无形的、高效的助理在为你服务,那种科幻照进现实的冲击感,正是 Manus最初魅力的核心所在。 华丽开场和"套壳"的原罪 每一家现象级公司的诞生,都伴随着市场的狂热期待,Manus也不例外。当它以"全球首款通用智能 ...
李萌:大模型、智能体将在智能涌现、场景迁移等方面加速迭代
Bei Ke Cai Jing· 2025-07-10 07:56
Core Insights - The future of large models and intelligent agents will focus on enhancing capabilities, scene migration, and convenient access, leading to a powerful single-agent and collaborative multi-agent ecosystem [4][8] - Global large models are evolving towards stronger capabilities, more modalities, and higher efficiency, with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intelligent emergence and cross-modal interaction abilities [5] - The application scenarios for large models will become more generalized, supported by distributed deployment, open-source collabor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models, computing power, and data [6] Group 1 - The integration of connectors will facilitate seamless interaction between models and intelligent agents, preventing "model islands" and "intelligent gaps" [7] - A collaborative model system is emerg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synergy of "basic-specialized," "large-small," and "central-edge" models, marking a breakthrough year for intelligent agents [8] - Large model-driven innovations will create new opportunities in intelligent industries and significantly transform productivity across sectors, potentially triggering a new wave of AI industrialization [8]
马斯克发布“地球最强AI模型”Grok 4:横扫所有榜单,在“人类最终测试”超越人类博士”!
AI科技大本营· 2025-07-10 07:14
北京时间 7 月 10 日,原定于上午 11 点的 xAI Grok 4 发布会,在万众瞩目中"鸽"了整整一小时。期间评论数飙升至 4200 条,转发超 2000 次,点赞 破万,140 万观众在线催更。这期间,xAI 的官推评论区成了大型许愿池和段子集散地。 作者 | 王启隆 出品 | CSDN(ID:CSDNnews) 毕竟,发布会前,老板马斯克亲自下场,在办公室搭帐篷、通宵达旦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训练"的消息早已传遍网络。人们迫切想知道,是怎样的"核武 器",值得如此阵仗。 事实证明,这场等待是值得的。马斯克和他的团队带来的 Grok 4,不仅是一次模型的常规升级,更像是一场对现有 AI 能力边界的悍然宣告。 王座易主?Grok 4 制霸 大模型 考场 发布会的核心,首先是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基准测试(Benchmark)成绩。如果说过去的 AI 评测是诸神之战,那么 Grok 4 的登场,则 是 诸神黄昏 。 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人类最终测试"(Humanity's Last Exam, HLE)的成绩。 这是一个涵盖了数学、有机化学、语言学、法学等多个博士级别难 题的超高难度测试,旨在检验 AI ...
独家对话Fusion Fund张璐:硅谷下半年AI投资风向
Tai Mei Ti A P P· 2025-07-10 06:25
Fusion Fund 创始合伙人张璐 AI领域的投资风向已悄然转变。 遥望大洋彼岸的AI创新圣地硅谷,正上演着"双线并行"的热闹戏码:一边是OpenAI、Google、X.ai、 Meta 等科技巨头持续加码基础模型研发,投入上千亿美元,追求更强大的通用能力;另一边是以效 率、落地为导向的小模型、垂类模型在医疗、金融等高价值场景中低成本、加速落地,成为行业关注的 新焦点。 或许不是AI发展得太快,而是我们站得太近。 北京时间2025年5月20日,微软在 Open Agentic Web 大会上,明确提出"智能体是互联网的新基建",并 一口气发布 50 多项新品;5月21日,谷歌在 I/O 2025 开发者大会上同样重申了 Agent 作为AI"从被动工 具向主动代理"转变的核心意义;而作为底层芯片平台的英伟达,则用 Blackwell Ultra 重塑了AI计算的 逻辑。 这些动态清晰透露出新风向:AI之战,正从"百模大战"迈向智能体(AI Agent)的新一轮平台级革新。 "这算是行业内的共识,AI Agent 是继 PC 和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代通用平台,将开启真正意义上的'人机 协同'新时代。"硅谷投资人 ...
AI时代的“降本增效浪潮”到来! 微软(MSFT.US)猛裁1.5万人 从客服到编程都交给AI
Zhi Tong Cai Jing· 2025-07-10 04:05
(原标题:AI时代的"降本增效浪潮"到来! 微软(MSFT.US)猛裁1.5万人 从客服到编程都交给AI) 智通财经APP获悉,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报道称,AI应用软件领军者微软(MSFT.US)近期加 快步伐向员工们展示与普及人工智能应用如何改变其内部工作方式,以及如何大举提高软件工程项目进 展与各项业务经营效率。 与此同时,该公司第二轮大裁员在此期间已经开始,今年以来微软已经开启两轮大裁员行动,预计累计 裁减员工数量将高达1.5万人。微软于上周开启2025年第二轮大规模裁员行动,预计削减大约9000个就 业岗位,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约5%。 在一些华尔街分析师看来,作为全球云计算与AI应用领军者开启的连续两轮大裁员以及加码布局内部 AI工具提高效率,意味着在生成式AI应用与AI智能体驱动之下,人工智能时代的"降本增效超级浪 潮"可能已经到来。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本周的一次演示中,微软首席商务官贾德森·阿尔托夫(Judson Althoff)表示,基于最 先进AI大模型的人工智能应用工具正在从产品销售、客户服务到大型软件工程项目落地等公司核心业 务的方方面面大举提升生产力以及经营效率。 谷歌母公司Al ...
从百万爆款到闪电外迁:Manus回应大规模裁员风波 总部已于上月迁至新加坡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7-10 03:24
"裁员+迁址"传闻梳理 中国区原约120名员工中,40余名核心技术成员转岗新加坡总部,其余约80名非核心员工被裁,裁员比 例近67%。补偿标准为 N+3或2N(N为工作年限),高于法定下限,缓解了部分舆论压力。 近日,有消息称通用AI智能体公司Manus(主体为 "北京蝴蝶效应科技有限公司")对旗下部分国内业务 进行裁员,并将核心技术人员迁往新加坡总部,公司目前在中国区的员工总数为120人左右。 7月8日晚,据智通财经报道,Manus方面对此回应称,"基于公司自身经营效率考量,我们决定对部分 业务团队进行调整。公司将继续专注核心业务发展,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公司总部已于2025年6月正式迁至新加坡,并在当地启动高薪招聘(AI工程师月薪8000-16000美元,年 薪超130万元人民币)。 Manus强调调整是"基于经营效率考量,专注核心业务",但未提及地缘政治与资本压力,试图将事件定 性为常规战略优化。 闪电调整的深层动因 资本驱动与地缘政治风险。2025年5月,Manus获Benchmark领投的7500万美元B轮融资(估值5亿美 元),但因美国《对外投资安全计划》限制,该交易正接受财政部审查。该政策禁止 ...
智能体元年:AI“新物种”力促数字生产力跃迁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09 16:29
Core Insights - The emergence of AI agents with autonomous planning and task closure capabilities is reshaping the technology landscape, attracting major global tech companies to compete in this space [1][6] - The year 2025 is anticipated to be the "year of industrialization for AI agents," as these technologies transition from experimental phases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cross various industries [3][12] Group 1: Industry Development - AI agents are defined as AI applications built on large models, characterized by autonomy, interactivity, responsiveness, and adaptability, enabling them to perceive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make decisions [2][4] - Major tech companies, including Microsoft, Google, Alibaba, Tencent, and Baidu, are investing in AI agent development platforms to facilitate the creation of various agents [3][4] - The market for AI agents is projected to grow significantly, with estimates indicating an increase from $5.1 billion in 2024 to $47.1 billion by 2030, reflecting a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of 44.8% [7] Group 2: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 The development of AI agents is supported by advancements in large model generation, coding capabilities, image and video processing, and 3D modeling, provid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ir application [4][11] - AI agents complement large models by enabling practical execution of tasks, thus enhancing the overall functionality of AI systems [4][5] - The integration of AI agents into enterprise operations is expected to address challenges such as fragmented AI applications and low return on investment [5] Group 3: Market Challenges - Many AI agents are still in the "semi-finished" stage, struggling to achieve a complete task closure, which hinders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 [8][9] - The need for a unified communication framework and task allocation rules among multiple AI agents is critical for effective collaboration and maximizing their potential [9][10] - The current landscape shows a high product turnover rate for AI agents, primarily due to their inability to fully meet user needs and complete complex tasks [8][9] Group 4: Strategic Initiatives - Companies are adopting a combination of ecosystem, technology, and policy strategies to overcome challenges in the AI agent market [10][11] - Collaborations, such as that between Alibaba and Manus, exemplify how integrating specialized capabilities into existing ecosystems can enhance user retention and reduce development costs [10] - The establishment of industry standards and supportive policies is expected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I agents [11]
师兄自己发了篇自动驾大模型,申博去TOP2了。。。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09 12:56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15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大模型在自动驾驶功能上的落地逐渐清晰化,理想、华为等公司开始推行自己的VLA、VLM方案。那么下一代大 模型需要关注的点有哪些呢? 按照早期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规律,当数据和方案基本验证有效后,开始重点关注轻量化与硬件适配、知识蒸馏与 量化加速、高效微调大模型等方向! 除此之外目前大火的CoT方案也是后期完成空间感知的重点,VLA+强化学习等高级推理范式也被行业重点关注。 这些问题是学术界和工业界亟需要解决的,相关的论文研究受到审稿人的青睐,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团队正在从事相 关方向研究。我们了解到不少同学靠着自己的努力,发了篇和自动驾驶相关的大模型工作,申博去了TOP2!前面 收到很多同学的求助,希望能够辅助开展大模型相关的论文指导研究,解决无人带发论文,缺乏指导的痛点。 自动驾驶之心联合业内知名大模型方向学者,开展了1v6的大模型论文指导小班课,解决无人带、易踩坑、不知如 何写稿、投稿的难题。 ⼀、课程介绍⭐ 随着大语言模型(LLM)和多模态模型的快速发展,如何提升模型效率、扩展知识能力以及增强推理性能已成为 ...
金融大模型迈向价值创造,智能体如何突破“最后一公里”
Di Yi Cai Jing· 2025-07-09 12:41
应对数据安全、算法可靠性等关键挑战。 在近日举办的"大模型金融应用及创新论坛"上,来自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和监管机构的众多专家齐聚一 堂,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AI)和大模型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在外资银行方面,东亚银行资讯科技架构平台部总经理张方昌指出,外资银行在AI应用中面临着投入 有限、市场竞争激烈等挑战。然而,通过与全球集团方案的结合和本地化创新,东亚银行在跨境审单等 场景中实现了智能化应用,提升了业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数据、安全与技术难题 尽管应用广泛,金融大模型的深度落地仍面临多重障碍。数据安全与算法可靠性构成首要掣肘。 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认证二部负责人段力畑在论坛上发布了《大模型金融应用安全风险测评结 果》。他指出,大模型在金融场景中的应用存在安全能力不足、推理能力与数理计算能力不匹配、幻觉 现象等问题。 中国金融电子化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潘润红指出,现阶段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面临数据安全和 算法可靠性等风险、实施路径不明晰、功能边界有待验证、核心场景中的渗透率不足等问题。 论坛聚焦于AI技术如何从降本增效迈向价值创造,以及如何应对数据安全、算法可靠性等关键挑战。 与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