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效需求
icon
Search documents
广发银行坚持服务大局,践行使命更有力
Hua Xia Shi Bao· 2025-05-07 03:26
加力支持小微企业 2024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 制,搭建银企精准对接的桥梁,探索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新路径。广发银行积极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 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在多地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深入企业摸排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持续丰富产 品体系,不断提升服务质效。 主动靠前,精准把脉问需。全行各级专项工作小组持续摸排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对接意向客户,对有融 资需求的客户"面对面"问需、"点对点"帮助,搭建银企精准对接的桥梁,积极探索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的新路径。结合实际,丰富产品体系。广发银行持续加大产品创设力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为客户提供"7×24小时"优质服务,高效满足客户融资需求,将更有温度的广发金融服务送到小微企业身 边。因地制宜,提升服务效率。广发银行积极强化金融科技手段运用,提升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估、风险 识别能力,加快贷款审批落地,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 推动房地产平稳发展 在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方面,广发银行多措并举引导全行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房地产企业 信息共享、同向发力,按照"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要求 ...
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一季度南京市经济运行起步平稳、稳中有进
Nan Jing Ri Bao· 2025-04-28 02:23
4月27日,记者从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了解到,一季度全市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 势,经济运行起步平稳、稳中有进。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718.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69亿元,同比增长3.7%; 第二产业增加值1417.95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3254.06亿元,增长5.8%。 一季度,全市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畜牧蔬果稳定增长。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7.70亿元,可比增 长4.1%。春耕备耕有序推进,夏粮面积稳中有增。主要畜禽监测调查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全市生猪 存栏22.75万头,同比增长3.9%;全市生猪出栏10.27万头,同比增长0.5%。一季度,全市蔬菜播种面 积23.86万亩,总产量54.49万吨,与上年总体持平。水果产量2.12万吨,同比增长12.2%。 工业生产稳中有进,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增 速较1—2月提升0.4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提升3.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7个行业 大类中,30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整体行业增长面 ...
经济运行的成本、约束与优化
人们通常比较多地关注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对经济维持运行所要承受的成本关注度不高。从客观上讲,企业运营的成本容易 计算,无非是生产和经营所需的各类生产要素的成本。对于国家而言,成本的概念也大致类似。随着经济体量的增加,国家财 政支出规模也随之上升,如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每年的赤字规模也有增大趋势,故应该考虑如何让经济运行降本 增效,财政支出的正向乘数效应最大化,以保持经济的良性运行,本文就此话题展开讨论。 摘要 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 ——我国经济运行成本上升偏快 我国经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步入高速增长期,从1980年到2010年这30年属于高速增长期,GDP平均增速超过10%, 2010年 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但2011年以后,经济增速开始缓慢下行,就此告别了两位数增长的时代。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主要发生在2011年以前,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00年代,是改革开放红利和人口红利的集 中释放阶段,但2011年开始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出现负增长,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同时,随着房价的上涨,土地价格也 水涨船高,故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必然带来经济运行成本的上升。 我国土地价格 ...
实事求是-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才能有解题的思路(中)
付鹏的财经世界· 2024-09-30 01:10
推荐阅读 究竟什么制约了企业部门的预期和动力? 导读 有人总是归咎于信心不足,认为不断提及各种问题只会削弱大家的信心,进而加剧问 题的恶性循环。然而却未曾思考,若不能描述问题,准确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让所有人 埋头,最终只会形成信息茧房,导致更为严重的偏差,这将对投资决策和整体决策产生巨 大的负面影响。 ---付鹏 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续(上)篇 (数据来源:路孚Eikon) 这种螺旋式的反馈机制,不仅直观展现了 市场需求疲软对供给端的深刻影响 ,更深层次地揭示了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所面临的生存挑 战。企业利润预期的低迷,不仅是财务报表上冰冷的数字,更是企业信心缺失、投资意愿减弱的直观反映。 有观点提出,面对利润低下的现状,企业应加大投资力度,追求技术进步与创新,以此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优势。然而,这种 看似理所当然的建议,实则忽略了当前企业经营的复杂性和现实性,未能深入洞察企业运营的实际困境。就像我以前提到的一样, 从国家 主义角度 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提高 确实关乎到 中 国经济转型的关键,但是它 是需要时间的,长期方向没错,但同时不能忽略企业部门当 前面临着问题和挑战,长期解决方案和短期矛盾之间就错配了 ...
实事求是-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才能有解题的思路(上)
付鹏的财经世界· 2024-09-27 00:50
导读 疾风暴雨对冲进一步经济压力加剧的风险 9月份我们异常关注当前经济问题,这实际上观察到自7月以来经济压力持续加剧,并已出现螺旋式反馈的苗头。此刻不断地呼吁必须 迅速采取措施予以阻断,以防经济失速的风险进一步加剧。自9月初凤凰论坛至9月11号,我始终在强调需要及时出台政策以应对当前的经 济形势(全文如下链接9月11日)。 推荐阅读 正视"有效需求"的矛盾,需尽快对冲当前反馈(9月11日) 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从这半年一系列经济现象来看: 储蓄急剧攀升,信贷低迷,消费持续低迷,就业形势趋于恶化,资产价格普遍下跌,同时居民部门与 企业部门的预期均呈现疲态,尤其是远期金融资产的预期更是低迷,这便是上半年经济状况的缩影。 面对这些现象,我们需要问一下: 为何企业部门的投资意愿如此低迷?为何居民部门的收入与消费预期如此不佳? 有人总是归咎于信心不足,认为不断提及各种问题只会削弱大家的信心,进而加剧问 题的恶性循环。然而却未曾思考,若不能描述问题,准确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让所有人 埋头,最终只会形成信息茧房,导致更为严重的偏差,这将对投资决策和整体决策产生巨 大的负面影响。 ---付鹏 东北证 ...
正视“有效需求”的矛盾,需尽快对冲当前反馈
付鹏的财经世界· 2024-09-11 00:11
导读 在促进生产力的提升来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的长期解决方案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当前 的有效需求不足的核心矛盾,平衡短期矛盾和长期方案,等待全新结构调整能够带来的新 动能,这阶段的"阵痛"和"平衡",都需要时间去化解和等待; ---付鹏 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都开始正视"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在最近的 "应对变化的世界"为主题的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国 内经济再次成为讨论的热点,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当前关于需求侧 的问题不再像以前那样被避讳。正如央行前行长易纲在峰会上表示:"中国面临内需疲软的问题,尤其是在消费和投资方面"。 " 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其实就是供需曲线的失衡,供应和需求就是天平两端,当然当前相比于供给端(过剩)来说,目前需求端的不 足的可能更加突出。正如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浦山基金会理事长 余永定余老所言"如果有效需求的问题能够得以解决,那么产能过 剩问题就不存在",当前最需要面对的 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 ; 高善文博士也点出了"中国经济总需求不足的局面,仍然相对比较突出。总需求进一步减弱的风险,可能是今年三季度到四季度的主导 性风险",几乎大家都将关注点集中到了"有效需求不足"这个当前迫切需 ...
对话经济学家李迅雷:当 “买不起” 成为过去
晚点LatePost· 2024-05-23 03:07
不停在周期,向常识求解。 文丨龚方毅 编辑丨黄俊杰 2018 年,中国许多一线、新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到了 2006 年的五、六倍甚至更多。李迅雷又写了 《买自己买不到的东西》 。认为 "房价泡沫早晚会破裂" 的他不再建议配置房地产,但建议继续投 资那些依旧供不应求、真正稀缺的标的。比如专利技术买不到,但可以买相关的科技类上市公司; 平价茅台酒买不到,但可以买茅台股票;购汇实行额度管理,但可以买黄金对冲风险。 这两篇文章里的观点,都是他根据中国经济周期和结构变化所做的判断。2006 年,中国经济蓬勃发 展,日用商品在中国不再短缺,甚至有些过剩,但资本依然短缺。基于财富趋向集中、价格不菲的 稀缺资源会越来越贵的判断,李迅雷建议多数人 "倾囊甚至负债投入",而不是等存够钱,这样才会 有更为丰厚的回报。 当年在一二线城市买了房、投资了茅台股票的人获得远超收入增长所带来的回报,真正享受到了改 革开放的巨大红利。到 2018 年,商品和资本都已经过剩,中国也经历了 "去产能""去库存" 的供给 侧改革,李迅雷因此建议将投资集中在供给更有限的 "买不到" 的核心资产。 如今,随着经济形势变化,李迅雷和他的研究也到了 "供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