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oT
icon
Search documents
小米集团(1810.HK):小米YU7正式发布 关注产能爬坡进度
Ge Long Hui· 2025-06-29 02:08
上调目标价至67 港元。我们认为,小米汽车产能或为之后影响其汽车业务收入的关键因素。我们预测 小米二期之后的新工厂(三期)或将在2026 下半年开始贡献产能,三个工厂在2026 年分别提供 30/30/10 万辆的产量。基于这个假设,我们上调小米汽车2025/26 年销量至40.0/70.0 万辆(前值 39.5/58.2 万辆)。分车型看,我们预测YU7 系列在2026 年贡献SU7 系列两倍以上销量。我们上调 2026/27 年收入预测至6,462/7,785 亿元(前值6,159/7,128 亿元),上调2026 年经调整EPS 至2.17 元(前 值2.14元)。基于2026 年手机x AIoT 26 倍(维持前值不变)市盈率和汽车业务2.2 倍(前值2 倍)市销 率,综合汇率因素,我们上调目标价到67 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机构:交银国际 研究员:童钰枫/王大卫 2025 年6 月26 日晚,小米召开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会上正式发布了小米YU7、小米MIX Flip2、小米 AI 眼镜等产品。我们上调小米汽车2025/26 年销量预测,并上调目标价至67 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豪华高性能小米YU7 ...
特斯联IPO再加速:复合增长58%冲击港交所
和讯· 2025-06-27 09:57
经济参考报 记者韦夏怡 | 报道 时隔半年,备受关注的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标杆企业特斯联更新了招股书,这也意味着公 司港股上市进程更进一步。 港股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恒生指数预测市盈率企稳于9倍以上,相比历史水平及其他市场具有一定 的估值优势,这意味着港股市场对潜在的企业盈利修复和政策信号更为敏感,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 比。而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以及外资对中国资产的兴趣抬升,都让港股市场备受关注。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83.2% 年复合增长率领跑行业 根据最新招股书,紧抓市场机遇,依托于对空间智能应用场景的持续深耕及产品矩阵的快速迭代,特 斯联营收能力在2024年快速提升。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8.43亿元,相较2023年同 比增长83.2%。此前2023年、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06亿元、7.38亿元。综合来看,2022年 至2024年,公司年复合增长率达58.0%,领跑AIoT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的2024年,特斯联降本增效也颇具成效。根据最新数据,公司2024年销售支出 占收入的比例由此前2023年13.2%降低至8.5%,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
特斯联、群核科技等AI公司IPO提速:谁将成今年港股最大标的?
IPO日报· 2025-06-27 09:23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以下文章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21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 权威、专业、深度、有趣!用经济思维看世界。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正迎来空前热度,记者注意到AI公司正掀起港股上市潮。 4月30日,特斯联更新招股书冲击港股IPO,并且公司升级"空间智能"战略,明确AIoT领域大模型、 基础设施及智能体三大业务线;6月12日,AI解决方案提供商云知声通过港股IPO聆讯;此前,还有群 核科技2月14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家以AI和GPU技术驱动的空间智能企业,也是"杭州六小 龙"中的首个拟IPO企业。 同时,在自动驾驶细分赛道,有希迪智驾、驭势科技计划赴港上市;在AI机器人细分赛道,竞争显得 更加激烈,已经有酒店机器人头部公司云迹科技、视觉感知机器人公司乐动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公司 石头科技、AI具身机器人独角兽卧安机器人等,密集递表港交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今年以来,DeepSeek的标志性崛起,带动了资本对于中国科技公司的价值重估,也为港股带来了新 的机遇和窗口期。同时,叠加18C等港股政策红利,让AI公司等大量科技公司纷纷选择赴港IPO。" ...
摩根士丹利:小米-SU7 Ultra 开启小米豪华之旅
摩根· 2025-06-27 02:04
Xiaomi Corp May 8, 2025 09:00 PM GMT SU7 Ultra Kicks Off Xiaomi's Luxury Journey, PT Up to HK$62 | What's Changed | | | | --- | --- | --- | | Xiaomi Corp (1810.HK) | From | To | | Price Target | HK$45.00 | HK$62.00 | We believe the launch of Xiaomi's SU7 Ultra has kicked off its luxury car journey, and the launch of its second EV - YU7 - could also b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atalyst in 2025. Meanwhile, AIoT and smartphone divisions are seeing positive momentum. We raise our price target to HK$62. Xiaomi's s ...
炬芯科技(688049):深度研究报告:首发CIM产品卡位端侧AI黄金赛道,新品放量业绩持续高增
Huachuang Securities· 2025-06-26 14:29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炬芯科技(688049)深度研究报告 强推(首次) 首发 CIM 产品卡位端侧 AI 黄金赛道,新品 放量业绩持续高增 ❖ 风险提示:蓝牙音箱出货不及预期、客户导入不及预期、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 | 652 | 910 | 1,193 | 1,541 | | 同比增速(%) | 25.3% | 39.6% | 31.1% | 29.1% | | 归母净利润(百万) | 107 | 173 | 235 | 317 | | 同比增速(%) | 63.8% | 62.1% | 36.2% | 34.6% | | 每股盈利(元) | 0.73 | 1.18 | 1.61 | 2.17 | | 市盈率(倍) | 79 | 49 | 36 | 27 | | 市净率(倍) | 4.5 | 4.2 | 3.8 | 3.4 |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创证券预测 注:股价为 2025 年 6 月 25 日收盘价 公司研究 集成电路 2025 年 06 ...
特斯联成为预在港上市的最大AI企业,强劲业绩吸引资本加持
Sou Hu Cai Jing· 2025-06-26 09:34
香港资本市场正迎来科技企业上市的新热潮,AIoT企业特斯联成为此轮赴港IPO浪潮中的焦点。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4月,已有19家企业成功登陆 港股,较去年同期增加4家,募集资金总额达213亿港元,接近去年同期的三倍。截至5月20日,共有24家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合计募集资金突破 600亿港元。目前排队等待上市的企业数量已攀升至约150家,其中,特斯联是2025年预在港上市的最大AI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联强劲的业务表现,也持续吸引着更多资本的加持。2025年初,特斯联成功完成D++轮融资,引入青岛汇铸、青岛得厚等国有资 本及诺哲瑞英、上海瑞力等产业基金,为IPO征程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目前,特斯联围绕"空间智能"核心,确立了AIoT领域模型、AIoT基础设施及AIoT智能体三大战略方向。其技术体系已在实际落地项目中获得充分验 证,展现出将前沿AI能力转化为产业价值的实力。截至2024年末,特斯联在手订单金额已达23亿元,其AI产业数智化业务收入同比飙升162.9%,达 16.4亿元,占总收入比重高达89%。 在此次港股上市热潮之中,特斯联凭借行业领先的增速、聚焦的业务战略及已验证的技术路径,不仅成 ...
6月以来超800家公司获机构调研 近七成取得正收益
● 胡雨 谭丁豪 随着6月以来A股整体行情震荡走高,各类机构调研上市公司十分踊跃。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中 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6月以来已有836家上市公司接待机构调研。从二级市场表现看,近七成被调研的 公司6月以来取得正收益。 近七成被调研公司股价上涨 从二级市场表现看,截至6月25日收盘,前述被调研的836家上市公司中,有584家6月以来取得正收益, 占比近七成。诺德股份近期股价迎来强劲上涨,6月25日,公司股价再度涨停并创出阶段新高,6月以来 累计涨幅已超100%。 从诺德股份披露的调研纪要看,机构较为关注公司未来的盈利增长点。诺德股份回应称,公司近年来专 注于4.5微米及以下的极薄锂电铜箔、固态电池用多孔铜箔、耐高温铜箔、抗腐蚀铜箔以及AI智能应用 所需的RTF和HVLP等高端电子电路用铜箔产品的开发,上述产品均为技术壁垒较高的高附加值产品。 未来随着公司高附加值产品出货量的增加,将为公司带来更多的盈利增长点。 其他6月以来被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中,浙江东日、北方长龙、信宇人、海科新源、东信和平、春光科 技、生益电子、金陵体育等表现突出,截至6月25日收盘,这些公司6月以来股价累计涨幅均在60 ...
首个芯片设计企业业绩预告出炉,泰凌微(688591.SH)上半年归母净利已超24年全年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5 03:15
二季度已临近尾声,A股上市公司已经陆续开始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截至 6月24日晚间,A股共有21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的业绩预告,范围涵盖多家行业龙头公 司。 科创板层面,至撰稿时已有影石创新、甬矽电子、圣诺生物、广大特材、泰凌微、达梦数据、京仪装 备、青达环保8家企业披露了业绩预告。值得注意的是,泰凌微是今年首家披露业绩预告的芯片设计企 业。 一季度高增长水平得以延续 上半年利润已超去年全年 今年3月下旬,泰凌微凭借"历史最好一季度表现"和一系列超预期的基本面数据表现引发市场追捧,从 此次半年度预告中可见,今年一季度的优异表现和高增速在二季度得到了延续,业绩处于成长期的逻辑 进一步巩固。 具体来看,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03亿元左右,同比增加37%左右;归母净利润9900万元左 右,增幅267%左右;归母扣非净利润9500万元左右,增幅265%左右,若剔除本期计提的约2200万的股 份支付费用以及相关所得税的影响,则净利润可以来到约1.19亿元的规模。 无论是否剔除该部分的影响,上半年扣非前后归母净利润均已经超过了2024年全年的水平。 报告期里,各 ...
“杭州六小龙”首家冲刺IPO!AI公司掀起港股上市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15:22
同时,在自动驾驶细分赛道,有希迪智驾、驭势科技计划赴港上市;在AI机器人细分赛道, 竞争显得更加激烈,已经有酒店机器人头部公司云迹科技、视觉感知机器人公司乐动机器人、 扫地机器人公司石头科技、AI具身机器人独角兽卧安机器人等,密集递表港交所。 作 者丨申俊涵 编 辑丨林坤 图 源丨AI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正迎来空前热度,记者注意到AI公司正掀起港股上市潮。 4月30日,特斯联更新招股书冲击港股IPO,并且公司升级"空间智能"战略,明确AIoT领域大 模型、基础设施及智能体三大业务线;6月12日,AI解决方案提供商云知声通过港股IPO聆 讯;此前,还有群核科技2月14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家以AI和GPU技术驱动的空间智能 企业,也是"杭州六小龙"中的首个拟IPO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今年以来,DeepSeek的标志性崛起,带动了资本对于中国科技公司的价值重估,也为港股带 来了新的机遇和窗口期。同时,叠加18C等港股政策红利,让AI公司等大量科技公司纷纷选择 赴港IPO。"一位长期关注港股市场的创投机构合伙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 从AI行业侧来看,最近几年,在ChatGPT、D ...
特斯联、群核科技等AI公司IPO提速:谁将成今年港股最大标的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正迎来空前热度,记者注意到AI公司正掀起港股上市潮。 4月30日,特斯联更新招股书冲击港股IPO,并且公司升级"空间智能"战略,明确AIoT领域大模型、基 础设施及智能体三大业务线;6月12日,AI解决方案提供商云知声通过港股IPO聆讯;此前,还有群核 科技2月14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家以AI和GPU技术驱动的空间智能企业,也是"杭州六小龙"中的 首个拟IPO企业。 同时,在自动驾驶细分赛道,有希迪智驾、驭势科技计划赴港上市;在AI机器人细分赛道,竞争显得 更加激烈,已经有酒店机器人头部公司云迹科技、视觉感知机器人公司乐动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公司石 头科技、AI具身机器人独角兽卧安机器人等,密集递表港交所。 "今年以来,DeepSeek的标志性崛起,带动了资本对于中国科技公司的价值重估,也为港股带来了新的 机遇和窗口期。同时,叠加18C等港股政策红利,让AI公司等大量科技公司纷纷选择赴港IPO。"一位长 期关注港股市场的创投机构合伙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 从AI行业侧来看,最近几年,在ChatGPT、DeepSeek等的影响下,AI大模型领域快速发展,AI应用在千 行百业的速度也在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