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营经济促进法
icon
Search documents
数据透视民营经济:多项核心指标回暖 向新动能十足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05 17:58
证券时报记者陈见南 与此同时,民营经济的活力也在显著提升。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新注册的 民营企业达到197.9万户,同比增长7.1%,增速超过了过去三年的平均水平。截至3月底,全国登记在册 民营企业数量超过57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2.3%。民营企业的开工率也在持续上升,完全开工的企业 比例达到50.4%,较上一季度提高了11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企业家信心向好态势明显,民营经济 正在稳健复苏,并为整体经济的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今年一季度,民营经济投资、生产、进出口"三箭齐发"。从生产经营看,2025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中,私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增速不仅较去年全年有所回升,更是超过了全部规模以 上工业企业的整体增速水平,有力地凸显了民营经济的工业生产活力,为整体工业经济的增长注入了强 劲动力。 在投资领域,民间投资迎来了积极回暖迹象,2025年一季度,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4%,成功扭转了上 年全年下降的态势。更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7%,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9.3%, 分别快于各自领域的平均增速,反映出民营企业在关键产业领域投资信心的恢复与提 ...
聚焦突出问题 规范涉企执法(金台锐评)
Ren Min Ri Bao· 2025-06-04 21:44
企业迎检负担重,是一个突出问题。司法部发布的典型案例显示,某企业反映一年里行政执法部门上门 154次,涉及检查97次。这种现象也反映了一些地区、部门的行政检查频次过高、随意性大,部门间缺 乏沟通协调,短期内扎堆检查等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印发半年以 来,各地区积极探索创新做法,大幅减少对企业不必要的检查。浙江推行"综合查一次",直接减少入企 检查1万多户次;福建省对重复检查进行预警,共发出重复检查预警近万次,行政检查总量大幅下降。 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关键在于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这其中,有些"干扰"来自不规范, 需要通过提升执法的法治化水平来解决。比如针对行政裁量权过大导致的小过重罚等问题,就要完善行 政裁量权基准的相关制度与规定;针对因执法人员政策理解不到位、能力水平不足导致的机械执法、粗 暴执法等问题,要强化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培训和监督;还有诸如因部门之间执法标准不一、要求不一 导致企业无所适从等问题,则要通过法治协调来明确执法规则、稳定企业预期。还有些"干扰"则是明目 张胆的违法乱纪,比如利用行政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为经济利益等目的滥用职权实施异地执法等, ...
广州举办营商环境专题研讨会 企业期待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赋能
在实践分享环节,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综合与政策法规处副处长刘城文详细介绍了广州"12218"现代 化产业体系中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据介绍,此类产业集群贡献了广州约40%的地区生产总 值,是广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刘城文表示,广州要建立"链主企业培育+产业集群生态建设"机 制,强化科技创新与数智化转型,推动实现"再造一个新广州"的目标。 中经记者 赵毅 广州报道 5月27日上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的背景下,一场聚焦营商环境优化的专 题研讨会在广州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广州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咨委会、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办,旨 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家和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助力广州加快 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于5月20日正式实施,这部法律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 保障,明确了市场准入、产权平等保护、营商环境优化等关键制度设计,为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广 州市积极响应,通过举办此次研讨会,探索如何将法律精神融入营商环境建设,推动产业生态聚链成 群。 广州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咨委会召集人,广州市社会科 ...
以法治之力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来自民营经济促进法面对面活动上的声音
Xin Hua She· 2025-05-30 15:32
新华财经北京5月30日电(魏玉坤、李沛原)作为我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 经济促进法于5月20日起施行。民营企业如何看待这部法律?有哪些关切?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会同科 技部、司法部等部门举办民营经济促进法面对面活动,与来自全国多地的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代表进 行面对面交流。 "民营经济促进法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支持有能力的民营经济组织牵头承担国家 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并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加强新技术应用等方面作出规定,这 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创新发展的信心。"大禹节水集团董事长王浩宇说,我们将以法律出台为契机,加大 研发投入、攻关技术难题,推进节水灌溉装备全面升级,助力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 "民营经济促进法通过法治化手段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投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着力解决民营企业'不敢 投不愿投''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让优质的、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能够更加公平便利地获取外部融 资。"杨彬彬说。 发展新质生产力,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田耀四对民营经济促进法第二十七条到第三十三条"如数家 珍"。这些内容都与科技创新相关。 "民营经济 ...
一月内至少六省发布支持政策,民营经济促进法加速落地
Hua Xia Shi Bao· 2025-05-30 10:38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切实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等。 5月8日,陕西省印发《陕西省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七大行动"实施方案》,分别为财税政策 进民企、优化营商环境、政银担企互动、科技惠民企、民企培育、民企人才培训和财税政策督导调研行 动。 5月12日,江西省也印发了《江西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五大行动"实施方案》,开展清理限制民营 企业公平竞争障碍专项行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专项行动、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专项行动、助推民营经 济创新升级专项行动和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专项行动。同一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关 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至2025年年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 平台年服务企业20000家次以上,推动1000家"大企"结对5万户个体工商户,市场监管涉企现场检查总量 降低20%。 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自 2025年5月20日施行。随着这项新中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正式生效,各地正在抓 紧落地惠及民营企业 ...
以法治精神充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第一财经· 2025-05-30 00:25
2025.05. 30 本文字数:1624,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导读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民法典明确: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 誉权受法律保护,侵权方要受到追究并承担侵权赔偿等责任。根据最高法近日公布的数据,从民法典 施行到今年4月30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人格权纠纷案件80.41万件。其中既有公民个人也有 一些市场主体人格权受到侵害的案例。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王利明日前在接受检察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民法典通过人格权独立成编,全面维护人民群众进入新时代后不断提升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全面强化 了对人格尊严的维护,使人民群众不仅吃得饱、穿得暖,而且活得更体面、更有尊严。 作者 | 一财评论员 5月28日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称"民法典")的五岁生 日。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这部法典,于次年1月1日施行。在随后的几 年间,包括公民个人在内的各类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保护,成效斐然。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民事主 ...
一财社论:以法治精神充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Di Yi Cai Jing· 2025-05-29 14:02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5月28日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称"民法典")的五岁生日。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这部法典,于次年1月1日施行。在随后的几年 间,包括公民个人在内的各类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保护,成效斐然。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民事主体合法权益保护的百科全书。民法典立法总则第一条 就开宗明义强调,立法的重要目的是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综观民法典的规定及这几年的实施历程,可以看出三个特征——针对性、严肃性和延展性。 就针对性方面而言,民法典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都作出了明确详实的规定,并规定了侵 权责任,明确了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可以说,民法典对相关权益的保护 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确立了从出生到死亡的权利保护逻辑。 另一方面,今年5月20日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也为民法典的"扩容"提供了"新鲜血液"。民营经济促进 法的许多规定,也是源自民法典关于民事主体权益的保护原则。 比如,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 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 ...
不断优化融资环境 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25 15:17
这些举措为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提供了依据。但也要看到,优化 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持续推进。笔者认为,还需从以下方 面持续发力。 一是强化政策协同。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形成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合力。二是拓宽融资渠 道。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开发适合民营企业特点的产品,探索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融资等新模式。三是 优化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机构优化流程,提高审批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融资便利性和获得感。 我们相信,以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为契机,相关机构和部门精诚团结、协同发力,将构建更优质的融资 环境,共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2025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 长久以来,民营经济在稳增长、促创新、保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其健康发 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金融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助力。近年来,金融支持民营经济成效显著,但融资 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方面, ...
瞄准痛点优化民企投融资环境
Ren Min Wang· 2025-05-24 00:49
日前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设有"投资融资促进"专章,为促进民营企业可 持续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优化民营企业投融资环境是促进我国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重 要一环。 近年来,我国在优化民营企业投融资环境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较为突出的制度性突破是在2023年启 动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并在浙江和广东等省份先行试点相关条例,今年通过该法并开始施行。同 时,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知识产权法庭,服务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知识产权保护,以司法护航新质生产 力发展;各地政府和金融机构也陆续推出促进民营企业投融资环境的优化举措。2021年成立的北京证券 交易所内设创新层和基础层,主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截至今年1月份,北交所上市公司263家,超八 成为中小企业,近九成为民企。同年,深圳推出"首贷户"培育机制,已惠及超过40万首贷户。资本市场 的注册制改革极大缩短了科创板和创业板IPO审核周期,推动民营企业上市融资。供应链金融、银行间 市场的"科创票据"等金融工具创新,已帮助成千上万民企获得融资。浙江省的"贷款码"、广东省的采购 预付款保函替代保证金,以及重庆市的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等为民企降低贷款门槛,缓解融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民营经济促进法面对面”活动 一场政企会面里的“三种期待”
Ren Min Ri Bao· 2025-05-22 21:48
民营经济促进法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科技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目前, 科技部正在研究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等工作,大力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在民营企业家眼中,这部法律的出台意味着什么?还有哪些关 切? 施行首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民营经济促进法面对面"活动。在这场别开生面的"开放麦"上,多名民 营企业家畅谈感受、表达心声,相关部门直面问题、解疑释惑。在现场,记者听出民营企业家们的"三 种期待"。 期待一:政策落地更高效 "从申请到颁证,不到3年时间,我们就拿到了中国民航局颁发的标准适航证,这充分体现出国家对民营 企业的支持。"会上,亿航智能设备副总裁薛鹏介绍,企业自研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已集齐"三证"(型号 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标准适航证),为常态化商用打下坚实基础。 低空经济正在我国蓬勃发展。产品从获证到加快应用,企业从初创期步入成熟期,都离不开法律保障和 政策支持。薛鹏在会上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民营企业未来如何更好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以此提 升自身竞争力?" 科技部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在项目指南编制过程中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