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周期考核

Search documents
企业年金投管人榜单出炉 国泰基金近三年含权组合业绩第一
Sou Hu Cai Jing· 2025-06-19 07:15
今年以来,《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文件密集出台,明确要求对养老 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强调,实施长周期考核能有效熨平短期波动对业绩的影响,是引导中 长期资金入市的"关键制度突破"。人社部副部长李忠亦表示,将"更加注重基金中长期收益,健全长周 期考核机制"。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燕青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公布了一季度全国企业年金数据。截至一季度末,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 3.73万亿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为7.46%。 此次数据披露方式较以往有所不同,首次引入"近三年累计收益率"这一全新关键指标,取代了传统 的"当年"口径。国泰基金作为22家年金投管人之一,凭借专业的投资管理能力,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 卷。 具体来看,在单一计划中,国泰基金含权类组合近三年收益率为11.86%,在22家投管人组合中位列第 一;固定收益类组合近三年收益率为12.02%,在全市场位列第五。在集合计划产品中,国泰基金含权 类组合近三年收益率为11.13%,位列全市场第一;固定收益类组合近三年收益率为11.48%,位居市场 第三。 值得关注的是, ...
近三年含权组合业绩第一,国泰基金年金业绩优异
经济观察报· 2025-06-18 11:25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公布了本年度一季度全国企业年金 数据,首次引入"近三年累计收益率"这一全新关键指标,取代 了传统的"当年"口径。 封图:图片资料室 秉持"长钱长投"理念,交出优异答卷 在人社部 "长钱长投"的政策指引下,国泰基金作为22家年金投管人之一,凭借专业的投资管理能 力, 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 具体来看,在单一计划中,国泰基金含权类组合近三年收益率为 11.86%,在22家投管人组合中 位列 第一 ;固定收益类组合近三年收益率为 12.02%,在全市场位列第五。在集合计划产品中, 国泰基金含权类组合近三年收益率为11.13%,位列全市场 第一 ;固定收益类组合近三年收益率 为 11.48%, 位居市场第三 。 尤为值得瞩目的是,国泰基金是 22家年金投管人中 唯一 一家在单一计划固收、单一计划含权、 集合计划固收、集合计划含权四类组合产品近三年累计收益率均突破 10%大关的管理机构。"全 能型" 的 卓越表现,充分印证了国泰基金在多元化投资策略与全资产类别管理上的深厚积淀。 2025年6月1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公布了本年度一季度全国企业年金数据。此次数据 披露方式较以往有所不同, ...
2025Q1企业年金数据点评:首度披露三年累计收益率(7.46%),企业年金提速扩容
Huachuang Securities· 2025-06-18 01:58
行业研究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2025Q1 企业年金数据点评 首度披露三年累计收益率(7.46%),企业年 推荐(维持) 金提速扩容 华创证券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徐康 电话:021-20572556 邮箱:xukang@hcyjs.com 执业编号:S0360518060005 联系人:陈海椰 邮箱:chenhaiye@hcyjs.com 事项: 6 月 13 日,人社部发布《2025 年一季度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截至 2025Q1,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达到 3.73 万亿。首度披露近三年累计收益率数据,为 7.46%。 评论: 企业年金稳步增长。截至 2025Q1,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达到 3.73 万亿,环比 2024 年 末增长 2.38%,季度间环比增速降低 1.2pct。从覆盖面来看,建立企业数量达到 16.82 万 个,环比 2024 年末增加 5.62%,季度间环比增速提升 3.18pct;参加职工环比+1.51%至 3291 万人,季度间环比增速提升 0.79pct。 保险Ⅲ 2025 年 06 月 18 日 (1) 分计划类型看,单一计划资产金额占比 89.7%,近三年累计收 ...
企业年金基金首次公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长钱长投”走向实操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16 17:09
本报记者 吴晓璐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有望减少管理机构的短期业绩压 力,鼓励其长期投资,提升基金收益稳定性与抗风险能力。同时,还可以降低二级市场波动,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此 外,还有望推动价值投资理念,引导资金流向科技创新、绿色产业等长期增长领域,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协同效 应下,长周期考核将助力养老金实现稳健增值,也将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资金,实现养老保障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 淡化短期波动 聚焦长期收益 去年4月份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九条")提出, 建立培育长期投资的市场生态,完善适配长期投资的基础制度,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 去年9月份和今年1月份,《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 简称《实施方案》)先后出台,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举措,为实现"长钱长投"创造更有利的制度环境。其中, 《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出台企(职)业年金基金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指导意见。 此次人社部公布企业年金基金"近三年累计 ...
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突破3.7万亿元 人社部首次公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6-16 07:19
与往年不同,今年一季度人社部没有公布季度投资收益和季度加权平均收益率,而是公布"近三年累计 收益率"。收益率计算方法为时间加权法,时间区间为2022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公布2025年一季度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 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3.73万亿元,投资资产净值3.70万亿元,近三年累计 收益率为7.46%。这是人社部首次公布年金基金"近三年累计收益率"。 1月22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 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出台企(职) 业年金基金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指导意见。 在市场人士看来,建立长周期考核对年金基金和资本市场意义重大。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 辉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表示,对年金基金而言,能够减少短期业绩压力,鼓励长期资产配置,提 升收益稳定性与抗风险能力。对资本市场而言,可以降低短期交易波动,增强市场稳定性;能够引导资 金流向科技创新、绿色产业等长期增长领域,支持实体经济;还有望 ...
全国企业年金基金首次公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引导委托人注重长期收益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6 04:5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黎雨辰 北京报道 6月13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局披露了2025年一季度的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 据。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基金积累基金总规模达到3.73万亿元,相较2024年 年底进一步增长约0.62万亿元。 在投资方面,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一季度投资资产净值超过3.7万亿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为7.46%。 数据报告备注显示,该近三年累计收益率采用时间加权法计算,时间区间为 2022 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 31日(下同)。 从资本市场建设的角度出发,有机构人士进一步指出,以三年或更长的维度来看,权益资产的性价比也 有望显著提升,在长期资产配置中必然占据更高的投资权重。整体而言,长周期考核势必进一步提升年 金基金权益配置比例,为股票市场增加长期资金供给,并不断优化市场投资者结构。 此次7.46%的全国企业年金基金近三年总收益如何构成? 数据显示,1553只固收类产品在今年一季度末的总资产规模为5,293.04亿元,占比14.3%,近三年累计 收益率10.54%。4339只含权益类产品同期总规模为31,711.58亿元,占比85.7%,近三年累计收 ...
银华基金: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 开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Cai Jing Wang· 2025-05-28 02:36
从公募基金来说,我们应以实际行动大力发展权益基金,推动基金经理聚焦能力圈,形成稳定的投资风格和产品特 色;近年来银华基金还积极布局和创设各类ETF产品,推出适配不同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的产品,未来将持续完善中 低波动型、工具配置型产品体系,普及左侧布局和长期投资的理念,有望进一步改善投资者持有体验;通过主动自购 权益类基金等形式,传递对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信心和定力。 作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银华基金一直以来秉承坚持做长期正确的事的价值观,在考核制度上,实行以三到五年长期 投资业绩为主的考核机制。同时,积极响应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号召。从2023年开始,公司合计有88只基金下调管 理费,实实在在让利给投资者,有助于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和获得感,从而进一步增强基金产品吸引力,回归公募基 金的普惠初心。 未来我们将持续打造专业核心能力,相信以终为始,坚持本心,才能抓住市场机会。伴随多方长期资金的持续加入, 我们对权益市场的长期发展态势充满信心。A 股市场将由此构建出更健康、更具可持续性的资本市场投融资环境,开 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年初,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 ...
重磅来了
Zhong Guo Ji Jin Bao· 2025-05-23 12:58
【导读】低利率、严监管新时代,业内共话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孙晓辉 我国资管业务历经数十载风雨,如今已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截至2024年末,中国资管行业总体规模 已突破140万亿元,成为居民财富管理和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然而,在低利率与监管政策持 续完善的当下,行业转型压力与机遇并存。新时代下如何破局,实现从"规模驱动"向"质量引领"的深刻 转型成为全行业的核心命题。 马炜:从国际金融危机后FSB金融稳定理事会的稳健薪酬原则和实施标准发轫,顶层设计层层推进,深 刻重塑全球金融监管立法格局。我国金融机构绩效考核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结合国情迭代升级,从 早期向银行、保险、资管机构扩散的1.0版本,迈向契合国务院、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高质量发 展文件要求的长周期考核2.0时代,这不仅是监管逻辑的演进,更是金融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 关键锚点。 杨晴翔:从长远布局来看,资管机构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从资产端和资金端同时发力。资产端要提升投 研能力,这是资管机构最核心的竞争力,并根据市场环境变化,不断优化、完善和迭代投研框架,通过 多元化策略提升组合收益。资金端要加强与渠道、客 ...
长周期考核机制破解保险资金“短视困局”
Jin Rong Shi Bao· 2025-05-22 01:24
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在保险方 面,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近期将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为市场引入更多增 量资金。调整优化监管规则,进一步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推动 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调动机构的积极性,促进实现"长钱长投"。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考核周期与资金属性错配,是制约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核心障碍。"某券商分析师告诉《金融时报》记 者,"实施新会计准则后,股票投资对会计报表的影响更加复杂,叠加考核周期过短,机构不得不频繁 调仓以应对短期波动,这与长期价值投资理念背道而驰。" 在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曹德云看来,保险资金作为市场上难得的"长期资 金""耐心资本",可以从生产要素变革、优化资源配置、体制机制变革到产业转型升级等各链条各领域 全面介入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典型案例中,鸿鹄基金就体现了"长期资本"与"耐心资本"的特性。2023年10月,中国人寿与相关机构联 合发起设立总规模500亿元的鸿鹄基金一期,率先开展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并于2024年3月4日 正式启动 ...
入市长钱稳步进 A股资金“蓄水池”效应撑起市场底线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20 16:08
本报记者 吴晓璐 5月19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上表示,今年以来,社保、保险、年金等中长期资金累计净买入A 股超过2000亿元,反映出中长期资金加速流入与股市稳中有涨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 自去年9月份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以 来,中长期资金入市实施方案、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等举措先后落地,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逐 步扩容,入市长钱稳步增多。 市场人士认为,随着中长期资金举措逐步落地实施,入市堵点、卡点消除,将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稳定的长期增量资金。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杨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长期资金增量扩容,一方面将优化资本市场资金结 构,降低短期投机交易占比,从而平抑市场波动,增强市场韧性,另一方面,中长期资金战略导向与长期属性能够精准对接国 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助于破解企业研发投入的"短期回报困境",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跃迁。此外,社保基金、年金基金等资 金通过权益投资将居民储蓄转化为资本要素,不仅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更通过提升直接融资比重降低实体经济杠杆风险。 中长期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