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Life(601628)
Search documents
“报行合一”落实再迎新要求;有平台宣称推出炒股保险;阳光人寿投资200亿私募基金|13精周报
13个精算师· 2025-11-22 03:03
一周新闻速览 监管动态 公司动态 七部门:支持发展桑蚕业特色农产品保险 财政部:欢迎符合条件的德国保险公司依法合规在华拓展业务 财政部:提前下达2026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预算456亿 央行:5年期和1年期LPR均维持不变 金融监管总局: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7.46万亿,较年初增长12.6% 金融监管总局:在海南召开外资金融机构座谈会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中国保险业社会责任报告(2024)》 保险行业协会:编撰出版《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24)》 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人身保险产品费用分摊指引》 北京:完善保险体系的服务保障作用 广东:支持开发符合老年人健康风险保障需求的保险产品 广东:推动优化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责任保险 广东:支持深圳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实现大湾区保险市场互联互通 阳光人寿:将出资200亿,投资设立试点基金 阳光人寿:减持徽商银行1143.8万股 阳光人寿:减持徽商银行3147.49万港元 富德生命:减持中煤能源3294.44万港元,持股比例降至39.99% 安诚财险:重庆力帆拟转让其2.45%股权 长城人寿:0.88%股权被两家股东再度转让,底价为7166万 中国人寿:前三季 ...
分红险“霸屏”背后: 险企从“卷收益”到“拼服务”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11-21 19:12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人身保险产品信息库统计,2025年10月1日至今,在售的五十多款人寿保险产 品中,有四十多款是分红型产品;在售的二十多款年金保险产品中,也均为分红型产品。这些产品主要 以分红型终身寿险、分红型年金险、分红型两全险为主,保险责任类似,主要提供长期财富增值和养老 规划。 多位保险代理人向记者透露,分红险的结构和收益逻辑远比传统险复杂,要求代理人必须具备扎实的分 红险配置知识和清晰的产品解析能力,淘汰了以往只对比收益高低的营销模式。 多位寿险公司高管向记者坦言,险企转型分红险,不仅涉及产品本身的调整,更关键的是通过场景化营 销和生态服务来提升差异化竞争力,推动从单纯的产品销售向提供综合解决方案转变。总而言之,险企 向分红险的转型是一场深刻的商业模式革新。 中经记者 陈晶晶 北京报道 在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全面转向分红险已成行业发展共识。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家人身险公司推出的新产品中,绝大部分为分红险。 需要注意的是,分红险成为主流产品虽是趋势所向,但面临较大的现实挑战。 多位保险代理人对记者坦言,"前两年,我们主要营销增额终身寿险,这类产品收益固定、产品结构简 单易懂,无论是 ...
国寿资产年内投资长三角系列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超50亿元
Zheng Quan Ri Bao Zhi Sheng· 2025-11-21 12:06
在上海金融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国寿资产通过投资陆家嘴世纪金融广场3期ABS项目。位于陆家嘴核心 区的7万平方米甲级写字楼,经资产证券化运作后估值达47.81亿元,不仅响应了国务院盘活存量资产政 策,更强化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资产配置功能,为商业物业存量盘活提供了可复制模式。 本报讯 (记者冷翠华)记者从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寿资产")了解到,今年以 来,该公司支持长三角系列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密集落地,投资规模超过50亿元,以金融创新为上海企业 盘活存量资产注入强劲动力。 例如,为进一步支持上海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国寿资产通过投资百联股份ABS项目优先级份额,盘活金 山、川沙两大购物中心存量资产。两大地标商业体出租率持续超95%,通过灵活期限设计,完美匹配保 险资金特性,为消费基础设施升级提供了长期资金支持。 精准捕捉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机遇,国寿资产通过投资张江人工智能岛ABS项目,将国内首个"5G+AI"全 场景商用示范园区的优质资产纳入配置。该岛聚集IBM、阿里平头哥半导体、英飞凌等龙头企业,国寿 资产通过金融工具引导保险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为科创载体盘活存量资产开辟了路径,进一步助力 上海科创中 ...
电厂 | 保险巨头迎来黄金周期 但如何才能进入“黄金时代”
Xin Lang Cai Jing· 2025-11-21 11:17
资本市场回暖,叠加寿险业务的新业务价值稳定实现正向增长,保险巨头迎来了一段最好的时光。 截至10月30日,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和太平洋保险五大保险巨头都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成绩亮眼。 前三季度,五大巨头的合计营收为2.37万亿元,归母净利润之和达4260.39亿元,大幅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其中,营收增幅为13.6%,但净利润增幅却高 达33.54%,说明五大险企在降本增效、扩大收益组合上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第三季度,五大保险巨头的单季净利之和润增幅高达68.34%,显著超越市场预期。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五大巨头都从投资收益增加中获益,特别 是三季度快速升温的资本市场为五大巨头带来了明显收益。细看之下也有不同,中国人寿仍然是寿险的巨无霸;中国平安则从精细化运营中获利,代理人 渠道新业务价值表现喜人;中国人保巩固了财险基本盘;太平洋保险则依靠寿险银保渠道的迅速增长。 中国保险行业如今仍处于发展和转型的周期,在激烈竞争中,行业大势是普遍回升向好。但两极化也日渐明显,五大巨头坚定在转型中求发展,狠抓精细 化运营;腰部险企则追求稳健发展;亦有中小险企在苦苦挣扎。 2025年前三个季度,五大 ...
国寿资产助沪盘活存量资产:累计带动超百亿元优质资产高效运转
Zhong Zheng Wang· 2025-11-21 10:53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吴杨)记者11月21日从中国人寿(601628)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悉,今年以 来,国寿资产支持长三角系列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密集落地,投资规模超过50亿元,以金融创新为上海企 业盘活存量资产注入强劲动力。 在上海金融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国寿资产的实践则为商业物业存量盘活提供了可复制的"国寿方案"。其 投资的陆家嘴世纪金融广场3期ABS项目,将位于陆家嘴核心区、7万平方米甲级写字楼纳入资产证券化 运作,该物业估值达47.81亿元,不仅响应了国务院盘活存量资产政策,更强化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 资产配置功能。 系列项目的成功落地,离不开国寿资产"稳、长、专"的资金优势与严谨风控体系。数据显示,截至2025 年三季度末,国寿资产合并管理资产规模近7万亿元,其中合并管理第三方业务规模超9100亿元,服务 实体经济投资规模超4万亿元,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投资规模稳步增长。在2025年IPE全球 资管机构排名中,国寿资产位列全球第29位、中国第1位。 在消费升级领域,为进一步支持上海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国寿资产通过投资百联股份(600827)ABS项 目优先级份额,盘活金山、川沙两大购物中心存量资产 ...
保险板块11月21日跌2.39%,新华保险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8.56亿元
Zheng Xing Xing Ye Ri Bao· 2025-11-21 09:33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从资金流向上来看,当日保险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8.56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23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 7.33亿元。保险板块个股资金流向见下表: | 代码 | 名称 | 主力净流入(元) | 主力净占比 游资净流入 (元) | | 游资净占比 散户净流入(元) | | 散户净占比 | | --- | --- | --- | --- | --- | --- | --- | --- | | 601319 中国人保 | | -5151.78万 | -7.78% | 1147.22万 | 1.73% | 4004.56万 | 6.05% | | 601628 中国人寿 | | -5207.95万 | -8.65% | -1240.38万 | -2.06% | 6448.33万 | 10.72% | | 601601 中国太保 | | -5632.24万 | -5.47% | -2898.62万 | -2.82% | 8530.86万 | 8.29% | | 601336 新华保险 | | -2. ...
青岛监管局同意中国人寿平度市支公司大泽山营销服务部变更营业场所
Jin Tou Wang· 2025-11-21 04:21
一、同意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度市支公司大泽山营销服务部将营业场所变更为:青岛市平度市 大泽山镇泽山路2-3号。 2025年11月1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发布批复称,《中国人寿(601628)青岛市分公司 关于平度市支公司大泽山营销服务部迁址的请示》(国寿人险岛发〔2025〕190号)收悉。经审核,现 批复如下: 二、中国人寿青岛市分公司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变更及许可证换领事宜。 ...
黔江监管分局同意撤销中国人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支公司下路营销服务部
Jin Tou Wang· 2025-11-21 04:21
二、接此批复文件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路营销服务部应立即停止一切经营活动,于15个工 作日内向黔江金融监管分局缴回许可证,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2025年11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黔江监管分局发布批复称,《关于撤销中国人寿(601628)保 险股份有限公司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支公司下路营销服务部的请示》(国寿人险渝发〔2025〕216号)收 悉。经审核,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撤销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支公司下路营销服务部。 ...
中国人寿跌2.03%,成交额3.0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166.83万元
Xin Lang Cai Jing· 2025-11-21 03:21
分红方面,中国人寿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263.4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11.03亿元。 11月21日,中国人寿盘中下跌2.03%,截至10:57,报43.50元/股,成交3.05亿元,换手率0.03%,总市值 12295.15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2166.83万元,特大单买入888.28万元,占比2.91%,卖出2349.59万元, 占比7.71%;大单买入5016.98万元,占比16.46%,卖出5722.49万元,占比18.77%。 中国人寿所属申万行业为:非银金融-保险Ⅱ-保险Ⅲ。所属概念板块包括:超大盘、中特估、中字头、 H股、低市盈率等。 截至9月30日,中国人寿股东户数11.97万,较上期增加15.32%;人均流通股214145股,较上期减少 16.86%。2025年1月-9月,中国人寿实现营业收入0.00元;归母净利润1678.04亿元,同比增长60.54%。 中国人寿今年以来股价涨5.50%,近5个交易日跌1.45%,近20日跌1.98%,近60日涨3.99%。 资料显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6号,香港九龙红磡红鸾道18号 One Harbou ...
月内超150亿元!险企发债“补血”迎小高潮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11-20 15:48
Core Viewpoint - Insurance companies are increasingly issuing perpetual bonds and capital supplementary bonds to enhance their capital and solvency, with a total issuance exceeding 15 billion yuan since November [1][2]. Group 1: Bond Issuance Trends - The total bond issuance by insurance companies has decreased compared to last year but remains at a high level, with a notable preference for perpetual bonds [1][2]. - In November, several insurance companies accelerated their bond issuance, including Zhongyou Life (1.27 billion yuan), Yingda Taihe Life (2.5 billion yuan), Zhongzheng Property Insurance (4 billion yuan), Ping An Property Insurance (6 billion yuan), and others [2]. -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ese bond issuances is to supplement capital and enhance the companies' solvency to support sustainable business development [2]. Group 2: Factors Influencing Bond Issuance - The surge in bond issuance is attributed to multiple factors, including a favorable regulatory approval timeline and the need to address the impact of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on solvency ratios [3]. - The relatively low financing costs have also encouraged insurance companies to issue bonds, with coupon rates ranging from 2.15% to 2.40%,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previous years' rates around 3.5% [3][4]. Group 3: Perpetual Bonds as a Financing Tool - Perpetual bonds have emerged as a new tool for capital supplementation, allowing insurance companies to meet regulatory capital requirements without a fixed maturity [5]. - The issuance of perpetual bonds has gained momentum since the regulatory framework was established in 2022, with major companies like Taikang Life leading the way [5][6]. - The total issuance of perpetual bonds in 2023 reached 35.77 billion yuan, with projections for 2024 indicating further growth [6]. Group 4: Long-term Capital Strategies - While bond issuance provides short-term capital relief, the long-term solution lies in enhancing the insurance companies' internal capital generation capabilities [7]. - Companies are encouraged to focus 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ptimize business structures, and improv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to reduce reliance on external capital [7]. - Strengthening 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 and leveraging technology for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re essential for sustainable growth in the insurance sector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