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

Search documents
从“稳”到“进”再向“新” 四川亮出半年经济答卷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7-22 22:19
2025年行至年中,四川经济运行走势备受关注。7月1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25年上半年四川经济形 势新闻发布会,亮出四川经济"半年报"。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今年上半年,四川地区生产 总值为3191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回升,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四川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 发言人杨治刚在发布会上表示。 经济底盘之"稳" 四大关键词勾勒基本盘 细看上半年四川经济"成绩单",稳中有升、支撑有力、动能积聚、活力释放四大关键词成为四川经济底 盘的基本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居民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上半年,全省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6.2%;企业效益持续改 善,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分别增长7.0%、13.9%。 "上半年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回升,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交出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单。"杨治刚表示,下半年,四川将持续发力提振市场需求、加快动能转换、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增进 民生福祉等方面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不断巩固全省经济回升向好基础。 消费步伐之"进" "能买"走向"愿买、敢买 ...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多项指标提前完成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7-22 22:17
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十三五"末的2.2倍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是衡量国家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 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的目标。 "高价值发明专利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占比较高。"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梁心新介绍,截 至今年6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7.2万件,是"十三五"末的2.2倍,占高价值 发明专利总量的七成左右。近四成高价值发明专利维持年限超10年,总计约79.3万件,是"十三五"末的 3.1倍。高价值发明专利的创新和运用主体绝大多数是企业,目前,我国26.5万家企业共拥有高价值发明 专利165.1万件。 "十四五"以来,我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更加活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专利权人共获得绿色低碳发 明专利授权5.3万件,是2020年的两倍,年均增长19.2%。清洁能源、储能领域发明专利授权同比增速分 别达到34.9%、32.8%。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多项指标提前完成—— 每万人口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超15件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 ...
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
Jing Ji Ri Bao· 2025-07-22 22:16
另一方面,要强化制度供给,打造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新质生产力不仅要靠技术突破,更需要制度护航 和生态塑造。为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必须系统优化创新生态,打通从科技成果到现实生产力 的转化路径。 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布局。加强顶层设计,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建设一批国 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跨部门、跨领域协同攻关格局。同时,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聚焦细分 领域技术突破,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方式引导创新资源向关键环节集中。 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建共用创新平台,鼓励设立 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探索"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知识产权证券化"等多元化转化路径,提高科技成果产业 化、市场化水平。 推动数字与绿色双轮驱动。依托"东数西算"等重点工程,建设一批"灯塔工厂""智算中心",提升数字基 础设施供给能力。同时,健全碳交易机制和绿色金融制度,支持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激发绿色创新 活力。 当前,世界正加速进入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新能源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时 代,全球经济格局深度重塑。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着眼于以 ...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
Jing Ji Ri Bao· 2025-07-22 22:14
"创新"是理解当代中国发展活力的一个关键密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特别是数 字化转型加速推进,各地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领域加快创新步伐,不断塑造 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再到广袤市场,各类新成果、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活力 中国发展图景正在徐徐铺展。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日前,经济日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组在北京、广东、安徽 等地调研发现,创新正深度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从北京的科创高地到广东的创新引擎再到安徽的前沿 探索,展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的蓬勃活力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AI赋能千行百业 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房山园),一辆无人驾驶大巴正沿着预定路线平稳行驶,变道、避让、掉 头……一系列动作准确、流畅,伴随360度路况监控,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步入智能化时代,AI将助力解决出行问题。凡是需要'移动'的场景,都可以有AI司机的身影。"驭势科 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甘沙介绍,公司用9年时间让AI司机驶向更广泛场景:在机场转运行李、 在农场搭载生猪、在深井运输货物、在城区环卫巡检……这是人工智能 ...
科创成长层启幕
Jing Ji Ri Bao· 2025-07-22 22:07
7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以下简称 《科创成长层指引》),科创板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即日起进入科创成长层,标志着科创板科创成长层 正式落地。 支持未盈利"硬科技" 相较于传统型企业,科技型企业不仅研发新技术、新产品耗时费力,培育新市场、实现商业化也需要较 长时间,企业往往长期处于未盈利状态。作为资本市场的"硬科技"试验田,科创板在设立之初便以"市 值+研发"第五套上市标准,开境内资本市场"允许无收入、未盈利企业上市"先河。数据显示,自2019年 科创板开板以来,6年间,有54家未盈利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并在上市后总体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024年度,5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744.79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22家上市时 未盈利企业已首次实现盈利并摘"U"。 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在科创板以未盈利状态上市的企业之一,其是行业领先的机器人视觉 及AI视觉科技公司,2022年7月在科创板上市,获称"3D视觉第一股"。奥比中光董事长、总经理黄源浩 表示,公司以未盈利状态上市,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如今公司经营业绩持 ...
开市6年来支持589家公司上市 科创板,助资源向“硬科技”集聚(经济聚焦)
Ren Min Ri Bao· 2025-07-22 21:52
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6周年。6年间,从首批25家公司挂牌上市到如今已拥有589家上市公司,科创 板这块资本市场的"试验田"逐渐成长为科技发展的新高地。 资金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之一,科创板为更多"硬科技"企业打开进入资本市场的通道。从上海证券交 易所提供的两组数据,能够看出创新动能正被激发:上市公司通过科创板首次公开募股募集资金9257亿 元,再融资募集资金1867亿元,合计超1.1万亿元;募集资金为研发投入提供有力支撑,科创板公司 2019年至2024年研发总投入7090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为12.6%,领跑A股各板块。 创新要素的持续投入,让创新企业在这片沃土蓬勃发展。以2019年为基数,2020—2024年,科创板公司 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8.7%、9.1%,目前总市值超7万亿元。 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科创板还推动创新企业集聚成林。上交所有关负责人介 绍,科创板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形成以行业"链主"为引领、上下游企业协同发 展的矩阵式产业集群。以集成电路为例,科创板集成电路上市公司达120家,涵盖芯片设计、制造、封 测、设备 ...
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正式发布 新赛道涌现新职业勃发(大数据观察)
Ren Min Ri Bao· 2025-07-22 21:48
7月2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发布了第七批新职业,包括养老服务师、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等17 个新职业,智慧仓运维员、旅拍定制师等42个新工种,并调整变更了9个职业(工种)信息。2019年以 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累计发布了110个新职业。 同时,新职业的发布,也有利于识别市场急需的新岗位,引导政府、学校、社会机构及时调整方向,推 进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与职业需求衔接,有效提升劳动力供需匹配效率。 新职业如何产生?据介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每年向社会公开征集一批新职业信息。据了解,近两年 收到的新职业建议书每年都在400份左右,是两年前的2倍多。其后还有专家评审论证、征求意见和公 示、审定和发布等环节。 此次发布的新职业有何特点?从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到被认定和"官宣",新职业要经过哪些流程?从 事新职业的劳动者,如何在工作中实现个人梦想?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 职业发展路径更广阔、更多元 本报记者邱超奕 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睡眠健康管理师……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大批新职业产生,不仅有利于维护 劳动者发展权益、促进技能增 ...
时报观察 审核提速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迎“尖子生”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22 19:07
近日,证监会同意禾元生物注册申请,这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首家适用该标准且完整走过 审核链条的IPO企业。从过会到注册生效仅用了十多个工作日,折射出监管方向正朝着更具包容性、更 高效率的审批机制演进。 除了禾元生物,在科创板IPO排队序列的企业还有北芯生命、思哲睿、恒润达生、必贝特,它们均采用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申请上市,同属医药行业,未盈利但拥有核心技术。自证监会宣布在科创板设置科创 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以来,那些带有"科创"基因的未盈利企业,融资 需求迅速被激活。有的在IPO排队序列中等待良久,重新调整募资金额后拿到过会"入场券";有的则加 速递交申报材料,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尤其是在审核进程加快的背景下,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包容性机 制安排更具吸引力。 需要注意的是,审核节奏的加快并非降低门槛,而是通过制度适配性改革,让那些真正有市场影响力、 有行业地位、有突出技术成果的"尖子生",不会因为尚未盈利被阻碍上市。制度设计在提升包容性与防 控风险间寻求平衡,最终推动科技与资本"双向奔赴",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核心引擎。 证券时报记者程丹 科创板自设立以来,第五套上市标准一直是未 ...
政策东风助力 低空经济蓄势待飞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22 18:52
从目前披露的半年报业绩预告情况来看,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按照预告净利润下限计算(无下限 则取公告数值),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含扭亏为盈)的低空经济概念股有40只。其中,12只 个股净利润预计扭亏为盈,如远东股份、麦迪科技、中京电子、联创电子、康达新材等。 远东股份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2亿元至2亿元。报告期内,公司业绩扭亏主要得益于三大业务板 块的良好表现:智能缆网营收与利润持续提升,得益于聚焦战略客户、优化产品及模式、强化成本与人 员管控等;智能电池营收增长、利润大幅减亏,源于深化客户合作、提升产能、推进储能项目落地及优 化产品模式、加强管控等;智慧机场营收与利润持续提升,得益于订单大增且快速交付、强化项目管理 及降本增效。 康达新材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0.5亿元至0.55亿元。报告期内,公司胶粘剂与特种树脂新材料板块 产品销售总量稳步增长,带动净利润同步提升。其中,受益于风电行业景气度的提升,风电叶片系列产 品需求较为旺盛,成为拉动板块业务增长的主要动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春临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因地制 宜健康有序推动低空经济高 ...
从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到装修管家 第七批新职业正式发布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22 17:25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of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emergence of new professions and job roles in response to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nd changing consumer demands, reflecting a trend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new productive forces [1][2] - The seventh batch of new professions includes 17 new job titles and 42 new roles, showcasing a wide range of fields from drone flight planning to beef noodle making, indicating a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in the employment market [1] - Technical-driven professions are injecting momentum into industrial upgrades, with roles such as "drone swarm flight planner" and "AI system tester" becoming critical in their respective industries [1][2] Group 2 -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lver economy" has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new roles like "elderly service specialist," which involves operating smart devices to monitor health data and provide psychological support [2] - Consumer upgrade-driven new roles, such as "travel photography designer" and "service dog trainer," are filling gaps in traditional professions and responding to the rise of the pet economy and personalized services [2] - The precise matching of job demands and talent supply is crucial for the vitality of these new professions,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alignment between skill requirements and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the workforce [2] Group 3 - New professions represent a new blue ocean for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but challenges in talent cultivation and a lack of clear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these roles need to be addressed [2] - The need for a flexible talent conversion channel is highlighted, particularly for roles requiring both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experience, such as "elderly service specialist" and "sleep health manager" [2]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vocational training systems keeping pace with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to ensure effective supply-demand matching in the job marke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