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区域协调发展
icon
Search documents
粤藏合作结硕果,17个项目在东莞现场签约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14 01:37
5月13日,"山海携手 雪域启航"2025年广东(东莞)-西藏(林芝)招商引资推介会在东莞顺利举行。活 动现场签约了17个项目,"粤林"合作再结硕果,为促进两地的经贸交流与合作、深入推动广东对口援藏 工作的实施打造了样板。 本次活动由林芝市人民政府、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主办,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支援合作 办)、东莞市人民政府支持。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省支援合作办)二级巡视员矫军,林芝市委常委、副市 长玉珍,东莞市副市长叶葆华,东莞市和林芝市有关部门领导以及各行业龙头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加 推介活动。 林芝市投资促进局、经开区和文旅局等单位分别对林芝的招商引资政策,产业投资优势以及营商环境特 点做了专题推介。当前林芝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税 收、金融、产业、用地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参会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林芝的投资环境优越,对未来合作充满信心。林芝藏南桃谷、波密县穆松商业 综合体、高原钻石培育等17个投资项目现场签约,投资总额达12.8亿元,涵盖特色文化旅游、高原特色 农牧、绿色工业等诸多领域。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省支援合作办)二级巡视员矫军强调,今年正值西藏自 ...
杨智赴东西湖区调研产业转型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5-14 00:34
5月13日,市政协主席杨智率部分政协委员赴东西湖区调研产业转型和城乡融合发展工 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关于"三农"工作的 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乡 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杨智一行先后来到华润雪花啤酒(武汉)有限公司、湖北周黑鸭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武 汉创维Mini LED显示科技产业园、武汉楚兴技术有限公司、良品铺子股份有限公司、航天 三江集团有限公司,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创新研发、产业转型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 情况,并同企业负责人深入交谈,听取意见建议。 杨智强调,要牢记嘱托、勇担使命,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切实依靠科 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要聚焦科技驱动,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 产业齐头并进,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要发挥超大城市综合优 势,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要持续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积极 培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市区政协要立足政协职能,积极发挥 ...
看,大项目里的新亮点
广东省广州市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眼下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 际科技交流合作及科学产业化关键枢纽。刘伟摄(人民视觉) 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大力推进装配式钢结构、钢板、型钢施工替代钢筋混凝土施工,有利于节能降 耗。图为赣州市芦苇路小学教学楼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工人在加紧安装节能型装配式钢结构。朱海 鹏摄(人民视觉) 大项目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税务数据显示,在各类重大项目中,交通运输项目比例最高。 当前,投资形势如何?税务数据是一个重要观察窗口。其中,建筑、铁路、公路、水运、水利、能源、 机场等领域工程项目吸纳流动农民工就业的,主要以项目方式向税务部门申报相关社保信息,这项税务 数据成为反映重点工程项目投资情况的"晴雨表"。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以项目方式申报工伤保险的工程项目同比增长 9.4%、工程总造价金额同比增长4.8%,反映出中国重点工程项目总体推进顺利,项目投资增长势头良 好。 造价超10亿元的项目增长超四成 今年以来,各地重大工程项目陆续开工,抢进度、忙生产,工程投资和建设领域热力旺。 从走势看,进入3月份后,投资项目施工进度明显加快。 ...
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 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Xin Hua Ri Bao· 2025-05-13 21:41
本报讯(记者黄伟)5月13日,省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 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研究部署我省相关工作。省委书记、领导小组组长信长星主持会议并讲话,省 长、领导小组组长许昆林就具体工作作安排。 会议听取了我省区域协调发展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讨论了省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 室《工作规则》。南京市、徐州市、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交通厅作交流发言。 省领导周红波、储永宏、马欣,省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 们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江苏要扛好挑大梁责任,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做 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优化省域生产力布局,深入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 系,打造新的发展动力源,着力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要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创新 链产业链无缝对接,更好发挥南京、环太湖、徐州科创圈的创新策源和辐射带动作用,在南北结对帮扶 合作中把各地的科创和产业 ...
城势|茂名迎变:一座粤西城市的振兴“密码”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玮实习生邓安晴广州、茂名报道 日前,茂名迎来一场国家级盛会,第十五届全 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群众赛事首场活动。从千年荔园跑到滨海湿地,吸引全国23省份438位 运动员参赛的十五运会定向项目,串起了茂名各地山海风貌,也串起了这座粤西城市的经济动脉。 茂名不算是一座"知名"城市。但是,2025年一季度,这座位于粤西的地级市冲上广东城市GDP排名第8 位,跑赢江门、肇庆两座珠三角城市,也跑赢湛江、汕头两个省域副中心。 这座城市,有自己的发展"密码"。 从产业结构看,荔枝和石化,是茂名最具代表性的两张产业名片。作为世界最大的荔枝连片种植基地, 2023年茂名全市荔枝产量达62.09万吨,约占全国的1/4,全球的1/5,全市85%的农户从事荔枝产业,全 产业链产值120亿元。同时,茂名还是全国首座千万吨级石油炼化和百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在超百家 石化规上工业企业托举下,2022年茂名全市石油化工规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05.86亿元,增加值 444.39亿元。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是,近年这座北接云浮、西连湛江、农业工业"两手抓"的粤西城市,正成为广东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关键"试验 ...
破浪前行:中国经济无惧风雨,勇立潮头
Sou Hu Cai Jing· 2025-05-13 02:28
中国政府拥有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能够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政策,保障经济的稳定运行。在面对外 部冲击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减税降费政策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降低 企业的增值税、所得税等税负,减少企业的社保缴费等费用,有效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 力。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企业的信贷投放,降低企业的融资成 本。 在扩大内需方面,政府积极推动消费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 施,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同时,加大对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仅改善了民 生,还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 机会。 近期,国际风云变幻,美国肆意挥舞关税大棒,一些西方政客趁机老调重弹,抛出"中国经济崩溃论",妄图混 淆视听、误导国际认知。然而,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经济这艘巨轮,不仅能在惊涛骇浪中稳稳扛住冲击,更将 以磅礴之势破浪前行,彰显出无比的自信与从容。 中国经济拥有深厚而坚实的根基,这是抵御外部风险、破浪前行的底气所在。从产业体系来看,中 ...
智库报告:战略腹地建设可释放数万亿美元增长潜能
Di Yi Cai Jing· 2025-05-12 04:03
通过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激活内陆市场潜力,形成"以增量带存量"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发展成果由沿海 向内陆、由城市向乡村的全面渗透。 报告提出,大腹地差异化的消费文化与偏好成为撬动内需升级的关键。大腹地拥有人口基数与结构优 势,人口逾5亿,经济总量占比超全国30%,其消费梯度特征既能承接高品质商品与服务,又能孵化新 兴品类。另外,大腹地是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核心聚集区,其多样性和独特性显著推动消费增长。同 时又是新消费IP的涌现地。 报告认为,当前我国人均GDP虽已突破1.3万美元门槛,但距离现代化目标仍有显著差距。未来,人均 GDP将向2万至3万美元区间跃升。这意味着拥有五亿人口的大腹地将释放出数万亿美元量级的增长潜 能。同时,这种跨越式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总量的倍增,更在于通过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激活内陆市场潜 力,形成"以增量带存量"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发展成果由沿海向内陆、由城市向乡村的全面渗透。这 一过程中,庞大人口基数与持续增长动能的叠加效应,将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支撑。 在此背景下,"实施中国大腹地战略"的构想应运而生。这一战略聚焦四川、重庆、陕西、山西、河南、 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广西十省市, ...
推动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耦合发展
构建高效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框架是战略耦合的重要保障。通过推动交通扩建、能源和信息网络建设等重 点工程,促进区域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经济效率。进一步深化市场一体化进程, 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与监管体系,降低企业跨区域运营成本,推动区域经济活力持续释放。建立健 全区域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人才跨区域流动与创新创业,为区域耦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当前,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应积极探索差异化区域政策,完善核心地区协调发展机制。通过财政拨款 与社会捐赠设立区域发展基金,配套地区税收返还与转移支付政策,支持欠发达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构建稳定的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投入机制,推动区域绿色低碳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面向"十五五",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应聚焦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区域联动发展路径,通过政策多领域 协同发力,推动产业协同、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支撑区域跨越式发展。通过连贯、成体系的战略部 署,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实现区域内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还应加强区域 间政策协调,探索跨区域统筹基本公共服务互惠共享制度,着力打破行政壁垒和体制障碍,建立与完善 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统一管理和协 ...
湖北12条举措提升支点区域协同力 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态势初步形成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5-06 20:23
近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牢记嘱托建成支点——'七大战略'行动方案"系列发布会第七场,解读《关于实施 区域联动战略整体提升支点区域协同力的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湖北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坚决扛起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和中部地区崛起两大区域发展战略重要交汇地的历史使命,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2024年,武汉市经济总量达到2.11万亿元,位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位;宜昌市、襄阳市经济总量双双突破6000亿 元大关,分别位居中部非省会城市第1位、第2位;仙桃、大冶等8个县市连续三年入围"全国百强县",百强县数量 全国第四、中部第一,"十四五"以来全省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3.44个百分点,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 平。 聚焦三个增长,打造互动共进的汉襄宜"金三角"。推动流域共治,强化长江、汉江两大水系上下游、左右岸、干 支流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打造以长江黄金水道为核心的绿色高效集疏运体系,构建绿色增长的理想空间。强化科 创共兴,加快建设汉襄宜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夯实智慧增长的基础支撑。推进民生共享,打造汉襄宜 半小 ...
“五一”消费折射中国经济的广阔纵深
Sou Hu Cai Jing· 2025-05-06 01:13
其实不只是"奔县游","新银发旅游""新中式旅游""进货式旅游""反向旅游""演唱会旅游"等"新玩法"的 涌现,都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和旺盛的创新活力。文化旅游的市场繁荣,展现了人们对美 好生活追求的现实张力,以及中国在全球消费市场中为满足这种追求所取得的全方位进步和提升。它不 仅创造了更多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促进了相关产供链的进一步升级发展,同时也折射了中国市场 的巨大潜力和深度,为未来市场潜力的进一步释放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小城,从传统制造业到新兴服务业,中国经济的多层次结构为抵御外部风险提供 了"缓冲带",也为创新与增长开辟了"试验田"。中国14亿多人口的庞大市场、持续推进的消费升级与新 型城镇化,都生动诠释了"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在全球贸易环境遭遇数十年未见 的动荡之际,中国这片古老土地不断焕发着新的吸引力。让国内外游客不断为中国市场投下信任票的, 正是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全球性消费市场的到来。 今年"五一"假期,中国消费市场进一步释放出强劲活力。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日,预计全 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14.67亿人次,日均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