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

Search documents
消费和投资不是拔河比赛
Sou Hu Cai Jing· 2025-10-10 07:17
编者按: 在谋划中国经济下一个五年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在复杂环境下稳增长稳预期,是各界关注的核心议题。 近期,各方特别是经济学界对消费和投资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有一些讨论。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 院常务副院长董煜,曾深度参与多轮五年规划编制,对宏观经济运行逻辑与政策落地路径有着深刻理 解,本文围绕上述议题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无论看消费还是看投资,都要算大账。在促消费工作中,既要做好增加投入的"加法",也要做好减少限 制的"减法"。在稳投资工作中,要更多加入对未来收益和综合效益的考量,给民间资本更好的回报预 期,也要努力遏制无效和低效投资。还要看到,消费和投资之间本来就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消费增长 点可以拉动新的投资,投资也能通过传导机制创造新的就业和消费。 近期各方讨论中国稳增长的举措时,对以促消费还是稳投资为主做好宏观调控有一些不同观点,请问您 如何看待这些声音,宏观政策应该如何取舍? 董煜: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在需求侧,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需要持续扩大内需,在宏观政策的目 标和手段上,促消费和稳投资都是非常重要的着力点。 消费和投资在增长中的作用,一直是宏观学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在不同的阶段,问题的表现、 ...
深刻认识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内在逻辑
Xin Hua Wang· 2025-09-30 23:20
深刻认识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内在逻辑(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的中国经济专论) 钟才文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679 亿元,2024年达到134.9万亿元,年均增长8.8%,远高于全球经济同期约3%的增速水平。"十四五"时 期,国内生产总值在2020年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后,先后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 预计可达140万亿元。这么大的经济体量,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发展,其背后蕴藏着深刻的内在逻辑。 党的领导把握方向、协调各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重在顶层设 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有效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中国共产党 长期执政,能够避免西方多党制下的政策短视、朝令夕改等,为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提供重要"稳定锚"。 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有效整合多元主体利益诉求,保障当前利益同长远利益相结合、 局部利益同整体利益相一致。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中国是国际社会公认的 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筑牢了中国社会长期稳定基石。 理论体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
提高货币政策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Ren Min Ri Bao· 2025-09-30 20:19
会议研究了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建议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 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 充分释放政策效应。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 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 机制,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从宏 观审慎的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 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认为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 成效,但仍面临国内需求不足、物价低位运行等困难和挑战。要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逆 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货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促进经济稳定 增长和物价处于合理水平。 本报北京9月30日电(记者徐佩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日前召开。会议认 为,今年以来宏观调控力度加大,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 用多种货币 ...
央行最新定调!涉及下阶段货币政策|政策与监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9-27 09:38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三季度(总第11 0次)例会于9月 23日召开。会议研究了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建议加强货币政策调 控,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 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 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宏观调控力度加大,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 发展,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持续释放,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有效发挥,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 强,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稳定,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 定。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 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认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贸易壁垒增多,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有所分化,通胀走势和 货币政策调整存在不确定性。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但仍面临国内需求不足、物价低位运行等困难和挑 战。要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 ...
央行会议,最新信号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9-26 15:08
会议研究了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建议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 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 充分释放政策效应。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 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 机制,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从宏 观审慎的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 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 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会议指出,要引导大型银行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增强银行 资本实力,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有效落实好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扎实做好金融"五篇 大文章",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做好"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 资支持。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 ...
央行:建议加强货币政策调控 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Qi Huo Ri Bao Wang· 2025-09-26 13:54
会议研究了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建议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 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 充分释放政策效应。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 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 机制,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从宏 观审慎的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 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 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会议指出,要引导大型银行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增强银行 资本实力,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有效落实好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扎实做好金融"五篇 大文章",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做好"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 资支持。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 ...
重磅!央行,最新部署!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9-26 13:03
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认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贸易壁垒 增多,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有所分化,通胀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存在不确定性。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 进,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但仍面临国内需求不足、物价低位运行等困难和挑 战。要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 能,加大货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处于合理水平。 会议研究了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建议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 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 充分释放政策效应。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 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 机制,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从宏 观审慎的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 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 ...
央行重磅发布,信息量大
中国基金报· 2025-09-26 12:09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三季度(总第110次)例会于9月23日召开。 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持续做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 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进一步打通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和卡点。着力推动已出 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完 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切实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 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扎 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做强国内大循环 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保持政策连续性 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扩大内需、稳定预期、激发活力,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兼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潘功胜 ...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建议加快地方债支出使用
Zhong Zheng Wang· 2025-09-26 01:55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赵白执南)近日,由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研创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券 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报告(2025)》发布。 针对当前地方政府债券的特点和未来趋势,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副主编袁 海霞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建议年内加快地方债支出使用,提前发行明年置换额度,同时 加快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落地使用,助力拉动内需。 "在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要求下,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创历史新高,同时,大规模债务置换深 入推进,再融资债发行放量。"袁海霞介绍。大规模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有力弥补了地方财政收支缺 口,充分发挥了稳增长、促投资的积极作用。 袁海霞称,从投向领域看,今年地方债加大了对房地产、政府投资基金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在负面清单 管理模式下,专项债投向领域大幅拓宽,进一步加大了对土地储备、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收购存量商品 房用作保障住房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稳地产、扩内需,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上海、陕西、浙江等地将地方债创新用于支持政府投资基金,着力发挥财政资金 撬动作用,推动更好支持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云南、湖南、广西 ...
“9·24”一周年,还会有新的增量政策吗
3 6 Ke· 2025-09-25 01:42
叁||多位研究者认为,新的增量政策会适时推进,其规模或与"924"政策存在差异,但针对性 会更强。 2025年9月24日,沪指收于3853.64点,4000余只个股上涨;而在2024年9月中下旬,沪指一度跌至2689 点。 一年间,沪指上涨超过1000点。 带来改变的是2024年9月24日(下称"924")开启的一系列增量政策:降准、降息、化债以及创新型的货 币政策工具。这一系列政策指向了稳增长、促消费、推动物价恢复、稳定楼市与股市的多元目标。更重 要的是,增量政策的集中出台,改变了此前宏观政策的边际方向,也彰显出宏观经济思路的转变。 "924"成为这一改变的起点。 远东资信研究院副院长张林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924"一揽子增量政策是一次颇为成功的宏观政策操 作,各项政策直指制约经济正向循环的核心矛盾,力图帮助各个部门修复资产负债表,减缓经济转型过 程中出现的阵痛。 2025年上半年的宏观政策进一步延续了增量政策的积极取向,赤字率调升至4%,"两新"政策持续落 地;降准和降息按节奏推进,同时设立了服务与养老再贷款等新的政策工具。 壹||一年过去,被市场称为"924"新政的宏观调控,已成为中国经济政策从"稳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