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生态
icon
Search documents
康河沙龙,解码国际静安链接全球的水岸创新方程式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2 06:04
继苏州河"遇见"泰晤士河后,静安苏河湾的"奔流之旅"继续沿英伦水岸向前,抵达剑桥,将中英创新交 流的热度延续到了康河畔。当地时间6月11日下午,"创新生态·链接全球"——遇见静安之康河沙龙在剑 桥威斯敏斯特学院成功举办。 本次康河沙龙汇聚英国剑桥学界及行业创新代表、中国出海企业及静安专业服务业机构代表,共同聚焦 如何通过技术、资本、服务等多维链接,促成开放协同的创新共同体,推动创新要素在中英水岸之间双 向奔涌。 创新链接全球机遇 静安区副区长杨毅在活动致辞中表示,作为外资入华"首选地"和国际品牌"第一站",静安以创新的制度 供给持续释放磁力,静安也是中资企业扬帆出海的"起锚地"。全球创新资源与本地产业生态深度融合共 生,"从塞纳河到泰晤士河再到康河,静安始终以开放的胸怀奔流不息,链接全球机遇!" 静安区副区长杨毅致辞,从塞纳河到泰晤士河再到康河,静安始终以开放的胸怀奔流不息,链接全球机 遇。 "创新对于剑桥而言从不陌生,几个世纪以来,这座城市诞生了无数思想家、科学家和企业家",剑桥议 员、前剑桥副市长Baiju Thittala中致辞中表示,剑桥已成长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之一。"全球 产业链被重塑的今 ...
双城对话 共答滨水区转型命题 《奔流》第二季 中外跨界嘉宾对话互鉴 推动创新要素流动
Jie Fang Ri Bao· 2025-06-12 01:59
解答中英滨水区的共同命题需要全球"水边人"的智慧。《倡议》提出,拓展滨水区朋友圈,推动跨 界对话、友好交流、业务拓展,促进产业与企业交流合作,以点至面,持续推动其他领域的资源共享和 生态构建;鼓励中英滨水区在现代商贸、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寻找利益汇合点,发挥 各自优势,推进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等。 在"创新生态·链接全球"——遇见静安之康河沙龙上,首批"静安全球创新生态伙伴"颁发。中国银 行伦敦分行、剑桥大学中国校友会获此殊荣。通过链接国际伙伴,联动静安创新平台,加强创新生态构 建,加深跨境互动联络,加速创新要素流动,加快集成创新突破。 从苏州河水岸到腹地更深处,"国际静安,卓越城区"汇聚了国际化的资源。《倡议》提出,中英共 创文旅商体展活动,丰富水岸生活,提升滨水区品牌价值,这也为未来中英滨水区联动打开思路。 从泰晤士河到苏州河,全球滨水区正经历从"地理边界"到"创新枢纽"的深刻转型。滨水区不仅是城 市的"生态绿肺",更是链接全球产业链、激活文化创造力、培育新型生产关系的战略空间。随着滨水区 国际"朋友圈"的搭建与持续扩容,上海不断充实水岸城市发展策略的"工具箱",也持续推进着文明互鉴 ...
从苏河湾到康河岸,创新生态沙龙即将启幕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1 01:34
2025年6月11日,《奔流:从上海出发——全球城市人文对话》(以下简称"《奔流》")第二季英伦行 的重要一站:"创新生态·链接全球"——遇见静安之康河沙龙,将在剑桥威斯敏斯特学院举办。 《奔流》活动举办期间恰逢伦敦科技周(6月9-13日),正值中英聚焦创新之际,康河沙龙也将深入对 话中英双方在创新领域的跨地域协作,探讨如何通过技术、资本、服务的多维链接,共建更加开放协同 的全球创新生态。 沙龙从参访阿斯利康位于剑桥生物医学园区的全球研发总部——The Discovery Centre(DISC)拉开序 幕。作为阿斯利康全球创新网络的中枢之一,DISC汇聚了科研、转化、合作三位一体的关键资源,是 全球生命科学合作生态的重要支点。 在上海,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也同样坐落于水岸边——静安苏河湾功能区,该区域见证了"科技 回归都市"的全球趋势。从剑桥康河到苏州河畔,两地水岸与一条跨越时空的创新路径紧密相连,也为 此次沙龙提供了现实语境和想象空间。 《奔流》继首季上海巴黎双城对话、苏州河与塞纳河对话后,于今年6月抵达伦敦泰晤士河,开启六天 六场上海伦敦双城对话及中英文明互鉴之旅。6月10日,"文明对话国际日"之际 ...
“杏苑讲堂”培训平台启动
Su Zhou Ri Bao· 2025-06-11 00:32
昨天(6月10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办,西苑医院苏州医院、苏州市中医医院承办的 科研联动培训平台"杏苑讲堂"正式启动。该平台将构建中医药产、学、研、用新生态,进一步畅通北 京、苏州中医药领域的创新科研脉络,助推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科技成果转化是中医药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必由之路。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 来,全市中医药系统累计申报课题2267项,立项855项,其中"国自然"项目47项。通过吴门医派验方评 价与转化重点实验室,三个发明项目通过苏州国际生物医药产业路演,与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作为 生物医药创新高地,苏州还获批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市中医药系统将大力培育临床科 研人才,推动成果转化,让更多"藏在古籍中的方子"转化为"惠及百姓的良方"。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苏州医院、苏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刘玥介绍,"杏苑讲堂"将立足"名家荟 萃、智慧共享"定位,着力打造中医药学术交流的思想高地,计划每月邀请两位在中医药临床专科、学 科建设或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顶尖专家,通过专题授课、案例研讨、跨界对话等形式,传播前沿理念, 激发创新思维。首期讲堂邀请的两位学者分 ...
广州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注入新动力
Zhong Guo Fa Zhan Wang· 2025-06-11 00:32
中国发展网讯 胡钊、穗团宣、记者皮泽红报道 6月7日,"星光同行·一起创未来"广州乡村少年儿童素养 教育供需交流会暨城乡教师共创行动启动活动在广州市第三少年宫圆满落幕。活动由共青团广州市委员 会主办,广州市少年宫承办,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协办,立足于"城乡资源对接×教师共创×素养教 育新生态",以整合社会资源为抓手,着力构建"城乡联动、多元协同、示范引领"的广州乡村少年儿童 素养教育服务体系,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注入新动力。 星光闪耀,素养教育赋能多彩童年 本次活动是"星光计划——促进乡村少年儿童素养教育提升"项目的重要活动之一。项目作为2025年广州 市民生实事之一,聚焦乡村少年儿童素养提升,通过流动少年宫送教、素养云课堂、实践基地共建等方 式,着力提升乡村少年儿童素养教育水平,构建全社会参与的乡村校外素养教育新生态。 活动现场,从化区明珠小学学生、广州市少年宫教师与著名音乐人王小淞共同唱响温暖人心的《祝福· 朋友》。作为该作品的编曲人,王小淞此次还以"星光引路人"的新身份亮相。首批"星光引路人"还有中 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林浩添、荔湾区人民法院院长陈海仪、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蒋怀光、华南师范大 学教育集团副 ...
从“特区试验”到“范例贡献”,深圳创新再次发出质变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5:11
作 者丨 陈思琦 李金萍 编 辑丨 孙超逸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的历史节点上,6月10日,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 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特殊的时间节点,意味着这并不是2020年深圳综改方案的简单延续,而是一次立足国家战略 全局的改革开放升维。 前后文件对比,并细看此次《意见》的侧重,可以清楚发现深圳使命的深刻"跃迁"——从技 术性突破转向系统性创新,从要素开放迈向规则型开放,从城市试验走向国家范例。 再如,"试行长周期考核"可让技术成果转化更有"耐心",穿越科技周期。 又如,高职院校与应用型大学的学分互认则打破了不同教育体系间的隔阂,由此进一步培养 深圳各项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和掌握硬科技的创新创业人才。 这种多链融合的顶层设计,直指创新领域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当创新主体不必再为管理 体制、考核体制、人才培养体制而消耗动能,便更有机会如硅谷般形成高效的"创新生态 位",在基础研究与产业转化间架起坚实的桥梁。 其次,我们从《意见》中发现,深圳正在不断推进"制度型开放",从着重强调要素流动便利 化升级迈向规则体系的深度构建。 在数据要素市 ...
运河关注|另类投资新解析:长期资金如何高效匹配优质资产
Sou Hu Cai Jing· 2025-06-10 10:34
导读 6月6日,清华五道口全球不动产金融论坛召开"2025二季度不动产行业回顾与展望",聚焦另类资产管理新模式,提出不动产投资生态构建的政策优化建议。 会议总结:不动产投资正步入底部周期,资金方亟需配置优质资产提升投资回报,资产方亟待挖掘资产潜能提升市场价值。为弥合市场供需结构性错配,行 业应从主动管理、资产整合、制度完善三方面共同发力,构建更具韧性的不动产投资新生态。 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不动产金融研究中心主办。 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其光,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 协会原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 出席会议。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全球产品组执行负责人、董事总经理潘伟,国 寿资本公司总经理杨宇,中邮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临时负责人、副总经理张戬 做主题分享。来自长城财富保险资管、大家投控、华润置地、新达盟、乐 乎集团、长城地产、品器不动产、信达资本、长城资产、高和资本、鼎晖投资、盛世神州海外基金、益友天元律所、戴德梁行等30余位领导专家参会研讨。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研究员、不动产金融论坛秘书长魏晨阳 开场发言; 不动产金融研究中心研究总 ...
2025 年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资本市场向创新驱动生态转型
Sou Hu Cai Jing· 2025-06-10 08:39
2025年以来,证监会密集释放政策信号,积极稳妥推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落地,标志着这一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的创新性制度在暂停近两年后正式重 启。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该标准的回归不仅为生物医药、半导体等硬科技领域企业打开新的融资通道,更预示着以"技术估值"为核心的资本 市场新生态正在形成。 01 从创新试点到精准升级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自2019年设立以来,便承担着支持早期创新型企业的使命。其核心在于打破传统财务指标限制,允许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具备 阶段性研发成果的未盈利企业上市。以医药行业为例,企业只需至少一项核心产品进入二期临床试验,即可申请上市,这一"技术估值"模式曾助力20余家 生物医药企业登陆科创板,累计获得近700亿元研发投入。 02 对于生物医药企业而言,第五套标准重启意味着更直接的资本支持。据统计,我国创新药研发平均周期约10年、投入超10亿元,以往因盈利门槛难以登陆 A股的企业,如今可凭借临床试验阶段性成果获得融资,加速III期临床及商业化进程。但与此同时,需应对更严格的技术核查,例如某生物制药企业因核 心产品临床试验数据完整性不足被暂缓审核,凸显"重技术、重合规"的监管导向 ...
交银施罗德基金董事长张宏良:卸下“超能力”的包袱,共建共生方能行稳致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08:30
作 者丨周炎炎 余纪昕 编 辑丨肖嘉 近期,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申报一周后火速获批面世。新费率机制下,基金公司和基金 经理将告别"旱涝保收"模式,转向与基民"同甘共苦",必须从关注自身短期利益转向切实提升 投资者获得感。 张宏良认为,基金公司必须要做好《方案》25条举措逐字逐句地深度研究,但更要从"行业生 态重建"的战略高度,深刻把握《方案》出台的改革背景、改革目标及改革路径,主动作为、 率先转型。主动卸下"超能力"的包袱! 向内,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拥抱变化,夯实投研内核,继续发挥好优秀基金经理的专业性,同 时加快公司平台化建设尤其加强中台过程管控,让投资行为更透明、更可预期;向外,在继续 加强资产端能力建设的同时,加大负债端能力建设的资源投入,重塑产品体系、再造服务逻 辑。 "无论向内还是向外,基金公司都应卸下'超能力'的包袱,重拾普惠金融初心,努力与投资 者、销售渠道共建共生。"张宏良感慨道。 他表示,交银施罗德基金正积极探索产品体系转型,将分类逻辑从单一"资产构成"转向"资产 构成+投资者风险偏好",努力实现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的双向奔赴。"这种转型既是对《方 案》要求的积极落实,也是深刻尊重市场发 ...
外交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外企提供更多政策红利,实现多方共赢
news flash· 2025-06-10 07:29
外交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外企提供更多政策红利,实现多方共赢 金十数据6月10日讯,6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林剑表示,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加 码中国,体现出外界看重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稳定性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确定性,也彰显了中国新质生产 力与科技创新生态的澎湃动能。"从制造高地到创新引擎,中国的发展始终是世界的机遇。我们将持续 优化营商环境,为外企提供更多政策红利,欢迎更多的外企立足中国,放眼全球,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 浪潮中,实现双向奔赴,多方共赢。"林剑说。 (澎湃) ...